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0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床旁肺部B超用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鸣娣 杨志明 +3 位作者 林桂花 黎焯基 曾文驰 吴小登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8期63-65,共3页
目的:通过床旁肺部B超在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病例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胸片分为实变组30例(双肺广泛斑片状影或伴支气管充气征)和非实变组30例(... 目的:通过床旁肺部B超在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病例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胸片分为实变组30例(双肺广泛斑片状影或伴支气管充气征)和非实变组30例(双肺纹理增粗、模糊),对比两组间超声影像的异同。结果:重症肺炎患者B超图像显示为胸膜下肺实变、A线消失、胸膜线异常。胸片实变组30例患者中有26例为实变图像,胸片非实变组30例患者B超提示均无实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A线实变组中22例A线丢失,非实变组中24例A线丢失,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膜线异常检测实变组中15例胸膜线不清晰或丢失,非实变组中19例不清晰或丢失,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肺部B超特点主要为肺实变、A线消失、胸膜线改变等,具有快捷、便利、不存在危险性的特点,临床效果好,可作为评价重症肺炎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肺部B 胸部x 线片 重症肺炎
下载PDF
50年来小儿肺炎诊治策略的变迁 被引量:160
2
作者 袁壮 马沛然 +18 位作者 邓力 方鹤松 卢競 江载芳 陈贤楠 陆权 张乾忠 张灵恩 范永琛 洪建国 胡仪吉 胡皓夫 赵祥文 赵顺英 耿荣 夏经 曹玲 鲁继荣 傅文永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81-908,共28页
关键词 小儿肺炎 诊治策略 变迁 胸部x线摄片 重症肺炎 肺炎病原学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8
3
作者 朱蕾 戎卫海 +1 位作者 钮善福 蔡映云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 研究经面罩机械通气(FMMV)对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34例肺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给予FMMV,观察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FMMV后... 目的 研究经面罩机械通气(FMMV)对急性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34例肺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12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给予FMMV,观察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FMMV后30min内,91%的患者能较好耐受,所有患者呼吸困难皆明显改善,呼吸频率由(37±7)次/min降至(26±5)次/min(P<0.05),心率由(122±21)次/min降至(94±27)次/min(P<0.05),4例(18%)低血压患者血压迅速回升。77%的患者24h内咳嗽、咳痰和肺部湿啰音基本缓解。临床症状的总体好转速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吸氧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1h后PaO_2由(62±10)mm Hg升至(78±18)mm Hg(P<0.05),2~6h后升至(96±22)mm Hg(P<0.05),PaO_2升高的速度和幅度皆较对照组显著;脱机时,治疗组在吸空气条件下PaO_2维持在(79±8)mm Hg(P<0.05),PaCO_2和pH也逐渐恢复正常。95%的患者在24~48h内脱离呼吸机。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FMMV可迅速改善心功能,并更快改善肺水肿和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治疗组 常规治疗 PAO2 对照组 经面罩机械通气 急性肺水肿 疗效观察 咳痰 胸部x线片
下载PDF
胸部结节病影像诊断值得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53
4
作者 李铁一 李辉 冀景玲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 通过对胸部结节病误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结节病影像诊断存在的问题。方法 复习 32例误诊病例的影像 ,包括胸片和胸部CT及临床资料。病理证实 9例 ,临床治疗证实2 3例。结果  32例均有胸部淋巴结增大 ,其中 2 3例纵隔淋巴... 目的 通过对胸部结节病误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结节病影像诊断存在的问题。方法 复习 32例误诊病例的影像 ,包括胸片和胸部CT及临床资料。病理证实 9例 ,临床治疗证实2 3例。结果  32例均有胸部淋巴结增大 ,其中 2 3例纵隔淋巴结及两侧肺门淋巴结增大 ,5例纵隔淋巴结及单侧肺门淋巴结增大 ,4例纵隔淋巴结增大而无肺门淋巴结增大。肺部病变有 2 4例 ,其中19例为肺内多发结节 ,肺部斑片状影 4例 ,肺内纤维化 1例。胸膜病变 3例 ,均伴肺内多发结节 ,其中 2例胸腔积液 ,1例胸膜多发小结节。结论 胸部结节病影像不典型时诊断困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结节病 误诊 胸部x线诊断 CT诊断 淋巴结增大 肺部病变 胸膜病变 支气管病变
原文传递
SARS的胸部X线与CT诊断 被引量:36
5
作者 曾庆思 陈苓 +3 位作者 蔡欣 陈荣昌 谢念危 钟南山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00-603,共4页
目的 评价X线平片和CT检查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 9例临床诊断SARS的患者 ,对发病后的一系列胸片和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X线表现 :发热后 1周内胸片显示单侧或双侧肺局灶性斑片状模糊影 ,然后迅... 目的 评价X线平片和CT检查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 9例临床诊断SARS的患者 ,对发病后的一系列胸片和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 X线表现 :发热后 1周内胸片显示单侧或双侧肺局灶性斑片状模糊影 ,然后迅速扩大到其他肺野 ,部分呈片团状弥漫分布 ,部分融合呈大片状 ,中心密度高 ,周边密度低 ,可见支气管气像。按病变高峰期侵犯肺的范围将病变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 5例 ,中度 10例 ,重度 14例。CT表现 :发病 1~ 10d有 4例CT扫描显示两肺多发斑片状实变影 ,边缘模糊 ,部分融合成大片状 ,可见支气管气像。发病 10~ 30d有 9例进行CT检查 ,表现为两肺大部或弥漫磨玻璃样改变 ,肺间质增厚 ,呈粗大网状 ,夹杂斑块状肺实变影 ,胸膜下区可见小叶过度充气征象 ;发病 30d后 ,有 19例进行检查 ,2例CT表现正常 ,17例主要表现为两肺局灶或广泛性不同程度的肺间质增厚影像。结论 SARS同时存在急性肺炎和急性间质性肺炎的影像改变 ,在治疗过程中 ,一系列胸片检查有助于掌握病情的变化 ,CT检查能较准确地评价肺部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胸部x线检查 胸部CT检查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床旁超声和胸部X线检查在重症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39
6
作者 张山红 张洪波 +1 位作者 刘笑雷 张国强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6-1370,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的肺部超声特征,探讨床旁超声诊断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急诊留院治疗的疑诊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chest x-rayCXR)、肺部超声检查及胸部cT检查;分析床旁超声诊断重症肺炎的敏感性...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的肺部超声特征,探讨床旁超声诊断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急诊留院治疗的疑诊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chest x-rayCXR)、肺部超声检查及胸部cT检查;分析床旁超声诊断重症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并与CXR进行比较。结果重症肺炎组出现肺实变的患者例数、有胸膜改变的肋间个数、胸膜下病变个数以及合并有胸腔积液的患者例数均高于非重症肺炎组。床旁超声诊断重症肺炎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97.1%,阳性预测值为98.5%,阴性预测值为89.5%,准确性为96.2%。与CXR比较,两者在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超声是诊断重症肺炎可靠的辅助检查方法,诊断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优于CXR,广泛地开展胸部床旁超声检查可以提高重症肺炎的快速诊断,确立及时正确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胸部x线检查 重症肺炎
原文传递
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在诊断肺结节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5
7
作者 魏琴 黄薇 潘志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6期59-6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节中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检查进行确诊为肺部结节性病变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根据扫描方法不同... 目的对比分析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在肺结节中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检查进行确诊为肺部结节性病变的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X线平片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根据扫描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X线平片)和观察组(低剂量螺旋CT),对所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肺结节的检出数量以及形态特征。结果两组患者均检出结节数93枚,观察组对钙化、空洞、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胸膜黏连征形态学检出数多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中,对照组扫描测量肺结节直径约为(6.42±5.47)mm,观察组扫描测量肺结节直径约为(13.19±7.86)mm,两组患者测量结节直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56,P=0.000)。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对肺结节的诊断中,对肺结节检出数量以及形态特征表现方面较胸部X线平片更具优势,且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患者受照剂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x线 低剂量螺旋CT 肺结节 诊断
下载PDF
影像诊断在肺栓塞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2
8
作者 王蓉美 张小瑜 +1 位作者 李小波 冯玉麟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肺栓塞 影像诊断 胸部x线检查 放射性核素引描 超声心动图 螺旋CT检查 电子束CT检查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诊断早期肺癌的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32
9
作者 谭国光 欧艳荘 何瑞成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3期126-129,共4页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诊断早期肺癌的应用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0例疑似早期肺癌的患者,分别实行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对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选取的患者中经过病理学检验的结果为有50例为早期肺癌,其中有25例为...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诊断早期肺癌的应用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0例疑似早期肺癌的患者,分别实行多层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对两种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选取的患者中经过病理学检验的结果为有50例为早期肺癌,其中有25例为中央型的肺癌,有25例为周围型的肺癌;有30例为肺部疾病,其中有10例为肺结核,有6例为肺部感染,有6例为肺部纤维瘤,有8例为纵膈恶性淋巴瘤。以病理学检验为准,多层螺旋CT检查的符合率为96.67%,胸部X线检查的符合率为75%。多层螺旋CT检查的符合率大于胸部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肺癌的检查中使用多层螺旋CT诊断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胸部x线 早期肺癌
下载PDF
军团菌病 被引量:28
10
作者 胡大林 廖建坤 +1 位作者 杨光 欧阳小明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3年第4期193-196,共4页
军团菌所致的医院获得性军团菌性肺炎和社区获得性军团菌性肺炎等军团菌病是非典型肺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具有暴发流行的特性 ,因此强化对军团菌病的认识是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一件大事。本文就军团菌病有关研究近况进行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 军团菌病 流行病学 病原学 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 胸部x线检查 实验室诊断 红霉素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最佳位置定位的可靠影像学标志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晓 魏秀红 +4 位作者 张秀霞 李林坤 沈娇 林芳 郭杰敏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525-528,共4页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在临床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学会(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推荐:PICC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SVC)的下1/3段,靠近SVC与右心房交界(CAJ)处[1]。PICC尖端位置过高易引起静脉血栓[2],...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位置在临床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学会(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推荐:PICC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SVC)的下1/3段,靠近SVC与右心房交界(CAJ)处[1]。PICC尖端位置过高易引起静脉血栓[2],位置过低会增加心律失常等风险[3]。PICC置管后胸部X射线检查仍是尖端定位的“金标准”,但是在胸片上无法直接观察SVC和CAJ的位置。有研究报道,腔内心电图作为一种新的PICC尖端定位技术,在定位准确性和精确性上要优于胸部X线片[4-6]。本研究以腔内心电图指导导管尖端定位为基础,胸部CT多平面成像测出气管隆凸至CAJ的距离为金标准,评估胸片上不同影像学标志与导管尖端最佳位置的关系,为PICC尖端定位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影像学 PICC置管 胸部x射线检查 腔内心电图 胸部x线片 定位准确性 金标准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9
12
作者 吕海蓉 苏林强 +2 位作者 高燕军 薛永杰 贾荣荣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751-753,共3页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胸部X片检查疑为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胸部X片检查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以病理学结果 为标准,比较...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00例胸部X片检查疑为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胸部X片检查与低剂量螺旋CT扫描.以病理学结果 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肺癌及肺腺癌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 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与肺腺癌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98.91%、93.55%、特异性分别为87.50%、94.74%,明显高于胸部X片对肺癌与肺腺癌的诊断灵敏度(76.47%、53.70%)、特异性(46.67%、78.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与肺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81%和90.63%,明显高于胸部X片的69.15%和4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螺旋CT针对肺癌与肺腺癌的诊断效能较高,对患者疾病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其诊断结果 可为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 胸部x 肺癌 早期肺腺癌 筛查
下载PDF
床旁超声与胸部X线对呼吸困难患者胸膜肺病变诊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虹 李一丹 +5 位作者 朱维维 蔡绮哲 孙兰兰 孔令云 叶晓光 吕秀章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以胸部CT为标准,比较床旁超声与床旁x线对呼吸困难患者胸膜肺不同病理改变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急诊科及ICU的350例呼吸困难患者,均行胸膜肺超声检查,其中111例在24h内进行了床旁胸部x线及胸部CT检查而纳入本研究,诊断的病理改... 目的以胸部CT为标准,比较床旁超声与床旁x线对呼吸困难患者胸膜肺不同病理改变的诊断能力。方法收集急诊科及ICU的350例呼吸困难患者,均行胸膜肺超声检查,其中111例在24h内进行了床旁胸部x线及胸部CT检查而纳入本研究,诊断的病理改变包括:胸腔积液、实变、肺不张、气胸、间质纤维化及肺水肿。以CT为参照标准,比较肺超声及x线对不同病理改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床旁超声与胸部x线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超声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敏感性最高,高于x线及CT;对肺不张及肺水肿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达到100%;对肺间质纤维化的敏感性高于胸部x线,但特异性略低胸部x线;对气胸的诊断敏感性略高于胸部x线,特异性相等;对肺实变的敏感性略低,仍高于胸部x线。胸部x线对胸腔积液与实变或肺不张的鉴别力低于超声检查。结论床旁胸膜肺超声检查与x线有较好的一致性,其诊断能力优于胸部x线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呼吸困难 肺疾病 胸疾病 胸部x线 CT
原文传递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8
14
作者 温顺航 张海邻 李昌崇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72-1274,共3页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像表现多种多样,临床儿科医师对其形成原因的认识尚不充分。现总结该病的胸部X线平片、胸部CT及胸部磁共振成像(MRI)的常见影像学表现,从患儿年龄、病程、临床表...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影像表现多种多样,临床儿科医师对其形成原因的认识尚不充分。现总结该病的胸部X线平片、胸部CT及胸部磁共振成像(MRI)的常见影像学表现,从患儿年龄、病程、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等角度分析与其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胸部x线平片 胸部CT
原文传递
低剂量螺旋CT与胸部X线检查筛查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闫忠 王云俊 +1 位作者 许海英 马利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7期108-109,共2页
目的对比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胸部X线检查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评价两种方法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将640例符合标准的受检者随机分为CT扫描组和X线检查组,每组320例,CT扫描组给予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X线检查组给予胸部... 目的对比低剂量螺旋CT扫描与胸部X线检查在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评价两种方法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将640例符合标准的受检者随机分为CT扫描组和X线检查组,每组320例,CT扫描组给予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X线检查组给予胸部X线检查。对2组高危人群的肺癌检出率、诊断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CT扫描组检测可疑肺癌者54例,检出率为16.9%,经病理检查确诊44例,其中假阴性4例,诊断敏感性为90.9%(40/44),阳性预测值为74.1%(40/54),阴性预测值为98.5%(262/266)。X线检查组检查可疑肺癌者29例,检出率为9.1%;经病理检查确诊36例,其中假阴性11例,诊断敏感性为69.4%(25/36),阳性预测值为86.2%(25/29),阴性预测值为96.2%(280/291)。CT扫描组可疑肺癌的检出率和敏感性均高于X线检查组,但阳性预测值低于X线检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比胸部X线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对早期肺癌的筛选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显著降低晚期肺癌的诊断数量,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进一步降低被检者肺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螺旋CT 低剂量 胸部x线检查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影像学诊断原则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敏鸣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3期225-229,共5页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原则 影像学 PULMONARY 胸部x 良性病变 放射线检查 当代医学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 被引量:27
17
作者 黄荣妍 常丽 《中国医刊》 CAS 2008年第2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胸部x线检查 多系统并发症 MP肺炎 自限性疾病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与胸部X线筛查肺癌高危人群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牟云飞 王园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1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与胸部X线筛查肺癌高危人群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12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90例肺癌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低剂量螺旋CT和胸部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和穿刺病理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肺...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与胸部X线筛查肺癌高危人群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12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90例肺癌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低剂量螺旋CT和胸部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和穿刺病理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肺癌的检出诊断率,并总结肺癌的相关影像学特征。结果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肺癌高危人群肺部结节的检出率和对肺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胸部X线检查,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X线检查中肺癌可见肺门旁肿块,伴有分叶征和空洞。CT检出20例肺部结节者中14例为肺癌,其中5例中央型肺癌于CT平扫中均可见肺门位置出现球形或椭圆形结节状肿块,累及到肺内,同时能够观察到斑片状阴影,9例周围型肺癌于CT中可见病灶位于左上叶3例,右下叶2例和右上叶3例,均可表现为分叶状肿块及空洞,其中5例出现小结节影,可见短细毛刺;2例表现为结节状、小点状、小片状空洞,同时出现钙化影(不规则),肺小叶之间的间隔增大,呈毛玻璃样渗出征象。结论与胸部X线相比较而言,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于肺癌高危人群肺部结节和肺癌的检出率更高,可更清晰的显示肺部病灶内部情况和小结节,更有利于肺癌的早期检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 胸部x线 肺癌 高危人群
下载PDF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何锡华 张旭升 郑晓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4期32-34,共3页
目的旨在分析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特点,提高对纵隔型肺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过手术、穿刺、支纤镜和病理证实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资料。患者均行胸部正侧位DR照片,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对病变进行影像学分类... 目的旨在分析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特点,提高对纵隔型肺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过手术、穿刺、支纤镜和病理证实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资料。患者均行胸部正侧位DR照片,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对病变进行影像学分类及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结果纵隔型肺癌影像学分为中央型(14例)、周围型(6例)、隐匿型(3例)。中央型肺癌表现为单侧性中上纵隔增宽,肺门区结节状、团块状肿块,肺段支气管狭窄、闭塞,肿块内缘见脂肪线影。周围型肺癌表现为表现为中、上纵隔增宽,纵隔旁肿块病灶内缘紧贴纵隔。肿块与肺组织分界不清。隐匿型表现为纵隔内广泛淋巴结肿大,调窗见支气管粘膜面小结节。结论纵隔型肺癌易被误诊为纵隔原发肿瘤或纵隔转移瘤,通过仔细观察、分析病变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型肺癌 胸部x线 CT扫描 诊断与分析
下载PDF
创伤性湿肺的X线、CT诊断 被引量:25
20
作者 曹光辉 王星君 +2 位作者 姚中川 李加启 孔凡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 :总结X线、CT胸部检查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分析临床证实的创伤性湿肺 2 6例 ,全部病例行胸部X线及CT检查。结果 :创伤性湿肺多出现伤侧或双侧中下肺野 ,表现为间质型 10例 ,节段实变型 4例 ,弥漫实变型 3例 ,云雾... 目的 :总结X线、CT胸部检查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分析临床证实的创伤性湿肺 2 6例 ,全部病例行胸部X线及CT检查。结果 :创伤性湿肺多出现伤侧或双侧中下肺野 ,表现为间质型 10例 ,节段实变型 4例 ,弥漫实变型 3例 ,云雾型 9例。对病变的显示CT明显优于X线检查。结论 :对临床疑为创伤性湿肺患者建议首选胸部CT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湿肺 胸部x线 患者 临床 CT诊断 双侧 胸部CT检查 显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