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胸腹膜穿刺活检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燕相山 张印波 高春英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710-711,共2页
一种新型胸腹膜穿刺活检器的临床应用燕相山,张印波,高春英胸腹膜活检对胸腹膜疾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自1955年DeFrancis等首先开展胸膜穿刺活检以来,国外大多使用Cope或Abrams穿刺针 ̄[1],国内则多... 一种新型胸腹膜穿刺活检器的临床应用燕相山,张印波,高春英胸腹膜活检对胸腹膜疾病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自1955年DeFrancis等首先开展胸膜穿刺活检以来,国外大多使用Cope或Abrams穿刺针 ̄[1],国内则多使用改良Cope ̄[2]、或A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 活性 活检器 穿刺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先天性重症膈疝的多学科救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志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5-9,共5页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diaphragmatichernia,CDH)是危及新生儿生存的严重畸形,发病率约为1/3000~1/4000。胚胎第9周时胸腹膜、横膈膜、食管背侧系膜及侧面体壁融合,形成完整的膈肌,这种融合过程的障碍会导致先天性膈疝的发生...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diaphragmatichernia,CDH)是危及新生儿生存的严重畸形,发病率约为1/3000~1/4000。胚胎第9周时胸腹膜、横膈膜、食管背侧系膜及侧面体壁融合,形成完整的膈肌,这种融合过程的障碍会导致先天性膈疝的发生,80%以上的膈疝发生于左侧膈肌后方的Bochdalek裂孔,10%~20%发生于右侧的Morgagni裂孔,膈肌缺损范围大小不一,轻者仅为后外侧膈肌小裂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重症膈疝 救治 缺损范围 膈肌 新生儿 发病率 腹膜
下载PDF
病死猪肉的简易鉴别法
3
作者 荣朝兵 《肉品卫生》 1998年第9期14-15,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的开放搞活,一些屠工、屠商为牟取暴利,将不能食用的病死猪肉投入市场。为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们对病死猪肉的鉴别能力,笔者根据一年来在生猪定点屠宰场实施屠宰检疫的经验,介绍几种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的开放搞活,一些屠工、屠商为牟取暴利,将不能食用的病死猪肉投入市场。为维护消费者利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们对病死猪肉的鉴别能力,笔者根据一年来在生猪定点屠宰场实施屠宰检疫的经验,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鉴别病死猪肉的方法,即通过眼观、刀切、手摸、鼻嗅,从皮肤、脂肪、肌肉、淋巴结、肾脏、胸腹膜、脊椎骨等处所表现的特征来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浅淋巴结 简易鉴别 死猪 生猪定点屠宰 腹膜 出血点 病理形态学 生活水平的提高 腹股沟深淋巴结 屠宰检疫
下载PDF
膈疝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东伟 杨维良 秦华东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12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膈肌破裂 骨旁裂孔疝 腹膜裂孔疝 无外伤史 食管裂孔疝 染色体异常 腹部创伤 发病率 压力差
下载PDF
CEA、ADA和Glu联合检测在结核性和癌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兵 刘艳玲 李果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74-475,共2页
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腹膜炎都常伴有胸腹水等症状。鉴别胸腹水的性质对疾病的辅助诊断有重要价值,且可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良恶性胸腹水特异性最好的方法,但敏感性仅50%左右。我们通过试验分析,探讨癌胚抗原(... 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腹膜炎都常伴有胸腹水等症状。鉴别胸腹水的性质对疾病的辅助诊断有重要价值,且可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良恶性胸腹水特异性最好的方法,但敏感性仅50%左右。我们通过试验分析,探讨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和葡萄糖(Glu)三项指标在鉴别胸腹水性质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ADA) 癌胚抗原(CEA) 结核性腹膜 癌性腹水 鉴别诊断 联合检测 GLU 良恶性腹水 细胞学检查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锁威 刘贵刚 齐忠志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1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究两种常见固定技术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和治疗组(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每组34例,对比两组的... 目的探究两种常见固定技术对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和治疗组(热塑体膜固定技术),每组34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体位固定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热塑体膜固定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和体位移动,可以有效提升放疗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肿瘤 放射治疗 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 热塑体膜固定技术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联合热塑膜体位对胸腹部肿瘤放疗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宏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1795-1796,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联合热塑膜体位对胸腹部肿瘤放疗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胸腹部肿瘤放疗患者,依照入院时间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热塑膜... 目的观察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联合热塑膜体位对胸腹部肿瘤放疗患者零位源皮距误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胸腹部肿瘤放疗患者,依照入院时间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行热塑膜体位,联合组行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热塑膜体位。观察对比两组零位源皮距误差发生率及体位摆放误差。结果联合组零位源皮距误差发生率(12.82%)低于对照组(4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头足、左右及前后3个方向的体位摆放误差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胸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联合热塑膜体位应用于胸腹部肿瘤放疗患者,可显著降低零位源皮距误差发生率,减少体位摆放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真空袋体位固定术 热塑膜体位 腹部肿瘤放疗 零位源皮距误差
下载PDF
基于MRI定量评估的恶性胸腹膜间皮瘤早期诊断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国来 张和铭 +2 位作者 徐园园 姚伟根 杨汉卿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2期137-14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定量对恶性胸腹膜间皮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恶性胸腹膜间皮瘤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27例疑似恶性胸腹膜间皮瘤患者经病理诊断证... 目的探讨基于MRI定量对恶性胸腹膜间皮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6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恶性胸腹膜间皮瘤患者2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27例疑似恶性胸腹膜间皮瘤患者经病理诊断证实18例为恶性胸腹膜间皮瘤。恶性胸腹膜间皮瘤患者MRI初始峰值、增强峰强度及平扫信号强度均显著高于肿瘤胸腹膜转移患者(P<0.05)。恶性胸腹膜间皮瘤患者ADC值显著低于肿瘤胸腹膜转移患者(P<0.05)。MRI对恶性胸腹膜间皮瘤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66.7%、84.2%和75.0%。结论基于MRI定量评估的恶性胸腹膜间皮瘤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定量评估 恶性腹膜间皮瘤 肿瘤腹膜转移 早期诊断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评价老年恶性胸腹膜间皮瘤在临床治疗中的反应与CT影像对照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竹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307-2310,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恶性胸腹膜间皮瘤应用CT与磁共振成像(MRI)分析临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恶性胸腹膜间皮瘤的老年患者24例,均经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确诊。24例患者术前均经CT与MRI检查,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例和实验组12例;实验组根据MR... 目的研究老年恶性胸腹膜间皮瘤应用CT与磁共振成像(MRI)分析临床有效治疗方案。方法恶性胸腹膜间皮瘤的老年患者24例,均经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确诊。24例患者术前均经CT与MRI检查,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例和实验组12例;实验组根据MRI诊断结果进行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对照组根据CT进行制定方案,检查结束后比较两种方法的影像图像特征,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CT检查肿瘤内钙化率明显优于MRI(P<0.05),但CT对恶性胸腹膜间皮瘤周围形态的观察率明显低于MRI,且MRI可清晰观察到腹膜增厚及淋巴结等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分组所得数据分析发现,依据实验组MRI检验结果制定的恶性胸腹膜间皮瘤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根据CT制定治疗的方案,且实验组临床预后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I对于恶性胸腹膜间皮瘤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MRI诊断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更加显著,预后情况更优,且能够更加直观全面地显示恶性胸腹膜间皮瘤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MRI) 恶性腹膜间皮瘤 CT影像
下载PDF
先天性膈疝患儿围手术期饮食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晓玲 刘艳华 史晓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79-379,381,共2页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常见的小儿先天性胸部疾病之一,常发生于左侧胸腔,多由于先天性膈肌缺损使腹腔内脏器异常疝入胸腔,可导致肺组织受压发育不良、呼吸窘迫等症状。症状较重的患儿死亡率〉90%,因此必...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常见的小儿先天性胸部疾病之一,常发生于左侧胸腔,多由于先天性膈肌缺损使腹腔内脏器异常疝入胸腔,可导致肺组织受压发育不良、呼吸窘迫等症状。症状较重的患儿死亡率〉90%,因此必须早期诊断及治疗[1]。膈疝分为3种类型:食管裂孔疝、胸腹膜裂孔疝及胸骨旁裂孔疝[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围手术期 腹膜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 congenital 腹腔内脏器 HERNIA 呼吸窘迫 半流质饮食 部疾病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治疗Bochdalek疝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炳根 刘峰 +1 位作者 吴光明 马强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2887-2888,共2页
Bochdalek疝又称胸腹膜裂孔疝或先天性后膈疝,成人此疝罕见。本文报告1例老年女性因为右侧腰背部隐痛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能够术前确诊右侧Bochdalek疝。为其实施后腹腔入路的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手术用时65 min,出血极少,术后疼痛轻,... Bochdalek疝又称胸腹膜裂孔疝或先天性后膈疝,成人此疝罕见。本文报告1例老年女性因为右侧腰背部隐痛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能够术前确诊右侧Bochdalek疝。为其实施后腹腔入路的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手术用时65 min,出血极少,术后疼痛轻,顺利出院,目前随访半年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BOCHDALEK疝 后腹腔镜 腹膜 无张力修补 腹膜裂孔疝
原文传递
MicroRNA在恶性胸腹膜腔积液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照宇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期33-34,38,共3页
目的探讨MicroRNA分子在恶性胸腹膜腔积液中的表达,为恶性肿瘤的判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择60例胸腹腔积液标本,根据病理学结果分为4组,分别为良性胸腔积液组(A组)、恶性胸腔积液组(B组)、良性腹水组(C组)和恶性腹水组(D组),每组... 目的探讨MicroRNA分子在恶性胸腹膜腔积液中的表达,为恶性肿瘤的判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择60例胸腹腔积液标本,根据病理学结果分为4组,分别为良性胸腔积液组(A组)、恶性胸腔积液组(B组)、良性腹水组(C组)和恶性腹水组(D组),每组各15例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监测MicroRNA在良、恶性胸腹膜积液中的表达。结果 A组15例标本中MicroRNA表达均为阴性,B组13例阳性(86.7%),C组1例阳性(6.7%),D组14例阳性(93.3%)。结论 MicroRNA在恶性胸腹膜腔积液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MicroRNA有望作为分子标志物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恶性腹膜腔积液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先天性胸腹膜裂孔疝与膈膨升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美蓉 冀少华 李勇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2期3885-3887,共3页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指由于先天性膈肌发育缺损或薄弱导致腹腔内脏器疝入胸腔的一种疾病,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食管裂孔疝,其次是胸腹裂孔疝和膈膨升,再次为胸骨后疝、腹膜心包疝、膈...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指由于先天性膈肌发育缺损或薄弱导致腹腔内脏器疝入胸腔的一种疾病,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食管裂孔疝,其次是胸腹裂孔疝和膈膨升,再次为胸骨后疝、腹膜心包疝、膈缺如以及产生于非常见部位的局限性隔缺损[1]。其中胸腹膜裂孔疝与膈膨升的X线影像表现相似,不容易鉴别。对二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详细分析鉴别,有利于术前准备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腹腔内脏器 食管裂孔疝 小儿外科 膈膨升 腹膜裂孔疝 腹裂孔疝 影像学分析
下载PDF
尿激酶胸腹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腹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素芹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年第7期808-809,共2页
目的:采用尿激酶胸腹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腹膜炎,观察疗效,提高治愈率。方法:选择我院2005~2007年3年间共收治结核性胸腹膜炎(以下简称结胸、结腹)患者116例,为1组;2002~2004年3年收治的结胸、结腹患者108例,为2组,两组患者胸腹水细胞... 目的:采用尿激酶胸腹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腹膜炎,观察疗效,提高治愈率。方法:选择我院2005~2007年3年间共收治结核性胸腹膜炎(以下简称结胸、结腹)患者116例,为1组;2002~2004年3年收治的结胸、结腹患者108例,为2组,两组患者胸腹水细胞数>1000个/m3,B超下见明显索条状物,胸腹膜增厚、粘连,肠粘连。1组采用尿激酶胸、腹腔内注射治疗,2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1组采用尿激酶胸腹腔内注射治疗的患者胸、腹水吸收较快,疗效较好。结论:尿激酶能有效稀释胸、腹水,促进胸腹水吸收,增加疗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结核性腹膜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在渗出性胸腹膜炎中的应用和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红 《河北医学》 CAS 2001年第8期753-754,共2页
关键词 静脉导管 渗出性腹膜 引流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诊刮术致嗜麦芽假单胞菌性急性胸腹膜炎1例
16
作者 杨秀梅 赵文波 +1 位作者 卢云淑 马莲香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1995年第4期282-283,共2页
诊刮术致嗜麦芽假单胞菌性急性胸腹膜炎1例杨秀梅,赵文波,卢云淑,马莲香(荣成市人民医院)1病例介绍患者45岁。因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3天,于1993年4月23日入院。以往健康,孕4产2,人工流产2次。末... 诊刮术致嗜麦芽假单胞菌性急性胸腹膜炎1例杨秀梅,赵文波,卢云淑,马莲香(荣成市人民医院)1病例介绍患者45岁。因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阴道不规则流血3天,于1993年4月23日入院。以往健康,孕4产2,人工流产2次。末次月经1993年4月10日。入院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子宫术 诊断性刮宫 腹膜 嗜麦芽假单胞菌
全文增补中
检测胸腹水中结核相关性电泳谱型的诊断意义
17
作者 郑锡铭 陈兴 +3 位作者 康素娟 见金陵 杨佩珍 张立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101-102,共2页
胸腹腔积液的病因学确诊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尤其结核性胸腹膜炎的诊断更难获得确诊的客观指标。近年来虽有腺苷脱氨酶和抗PPD—IgG检测等鉴别手段,结果仍难令人满意。1991年赵中珩等对胸腹水进行醋酸纤维素薄膜(醋纤膜)蛋白电泳... 胸腹腔积液的病因学确诊一直是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尤其结核性胸腹膜炎的诊断更难获得确诊的客观指标。近年来虽有腺苷脱氨酶和抗PPD—IgG检测等鉴别手段,结果仍难令人满意。1991年赵中珩等对胸腹水进行醋酸纤维素薄膜(醋纤膜)蛋白电泳时发现,结核性胸腹水标本表现为全部区带呈“W”形弯曲的特殊谱型,经临床病例观察,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谱型 检测腹水 相关性 评价指标 IGG检测 结核性 腹膜 醋酸纤维素薄膜 灵敏度和特异性 临床价值
下载PDF
DWI精准定位CT导引下胸腹膜肿瘤活检穿刺术的临床意义
18
作者 王海江 张强 +8 位作者 钱海龙 刘照信 祁補亮 朱丽娜 杨晓川 吕远 温翔 张明敏 刘培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MR-DWI对胸腹膜肿瘤精准定位了解病变活性,在CT引导下活检穿刺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于2013年9月—2017年9月患有胸腹膜肿物的患者56例,通过DWI判断病变活性精准定位,在CT导引下行胸腹膜肿瘤活检穿刺术,对送检病理标本的阳性... 目的:探讨MR-DWI对胸腹膜肿瘤精准定位了解病变活性,在CT引导下活检穿刺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于2013年9月—2017年9月患有胸腹膜肿物的患者56例,通过DWI判断病变活性精准定位,在CT导引下行胸腹膜肿瘤活检穿刺术,对送检病理标本的阳性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病检出阳性率98.2%,其中恶性肿瘤42例,结核9例,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4例,异常纤维组织细胞增生1例,组织未明确性质1例。穿刺活检中气胸3例,发生率8.9%,胸膜反应1例,发生率1.7%,胸腹腔局部微量出血6例,发生率10.7%,感染率0。结论:DWI精准定位下CT引导下胸腹膜活检术,安全、方便、可靠性强,它明显提高活检取材组织准确性,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I精准定位 CT引导 腹膜肿瘤 活检穿刺术
下载PDF
老年人胸腹膜裂孔疝一例
19
作者 李海霞 崔光辉 +1 位作者 宋宜军 赵玉栋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5年第6期91-92,共2页
胸腹膜裂孔疝又称腰肋三角区裂孔疝,为婴幼儿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膈疝,老年病例鲜有报道,笔者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老年 腹膜裂孔疝 病例报告 膈肌 消化道造影 钡剂
原文传递
成人胸腹膜裂孔疝的MSCT临床诊断价值
20
作者 贾江春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23期3345-3346,共2页
目的分析成人胸腹膜裂孔疝的MSCT表现,探讨CT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成人胸腹膜裂孔疝的CT表现。结果45例患者共检出胸腹膜裂孔疝55个,单侧发生者共35例,其中发生于左侧者24例,发生于右侧者11例;双侧发生者10例。发生于膈... 目的分析成人胸腹膜裂孔疝的MSCT表现,探讨CT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成人胸腹膜裂孔疝的CT表现。结果45例患者共检出胸腹膜裂孔疝55个,单侧发生者共35例,其中发生于左侧者24例,发生于右侧者11例;双侧发生者10例。发生于膈肌后部中内侧者共45个,外侧者8个,累及整个后部者2个。疝囊颈部大小约为1.5cm^10.8cm,平均(5.6±1.5)cm。疝内容物以腹膜后脂肪为主者43个,肾脏及周围脂肪者10个,肾脏、脾脏及周围脂肪者1个,肾脏、脾脏、结肠脾曲及周围脂肪者1个。结论CT是诊断成人胸腹膜裂孔疝的有效方法,其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裂孔疝 成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