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杰 陈明治 高鹏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根治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根治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术后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以及术前及术后7 d的营养相关状况指标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和体质量指数(BMI),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3^(+)、CD4^(+)、CD8^(+)、CD4^(+)/CD8^(+),观察两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ALB、TP、PA、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及总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根治术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食管癌 营养状态 吻合口瘘
下载PDF
改良管状胃代替食管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丁洁 黄大业 +1 位作者 赵坚 郭琪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9期1999-200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管状胃代替食管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5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78)和改良组(n=72),对照组患者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给予管状胃代替食管,改良组患者胸... 目的探讨改良管状胃代替食管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5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78)和改良组(n=72),对照组患者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给予管状胃代替食管,改良组患者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给予改良管状胃代替食管。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周,改良组患者FEV_(1)、VC、MV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改良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7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79%(P﹤0.05)。结论改良管状胃代替食管可缩短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根治术 改良管状胃 并发症
下载PDF
人工气胸联合单肺通气对食管癌患者胸腹腔镜根治术中淋巴结清除率和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浩 王忠武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5期167-171,共5页
目的 :分析人工气胸联合单肺通气对食管癌患者胸腹腔镜根治术中淋巴结清除率及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人工气胸联合单肺通气下胸腹腔镜根治术的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单肺通气技术分为A(... 目的 :分析人工气胸联合单肺通气对食管癌患者胸腹腔镜根治术中淋巴结清除率及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人工气胸联合单肺通气下胸腹腔镜根治术的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单肺通气技术分为A(单腔气管插管,n=32)、B组(双腔气管插管,n=28),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淋巴结清扫情况,记录手术不同时间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气道峰压值(Ppeak)、肺毛细血管血氧含量(CcO2)、动脉氧含量(CaO2)、混合静脉氧含量(CvO2)的变化,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 A组导管定位时间短于B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B组。(2) A组T2、T3、T4点HR均高于B组,T2、T4点MAP低于B组,T1、T2、T3、T4点PaO2高于B组,Qs/Qt低于B组,T2点Ppeak低于B组,T2、T3点PetCO2高于B组。(3) A组咽痛、声嘶及气道水肿发生率均低于B组。结论 :食管癌患者在人工气胸联合单肺通气单腔气管插管条件下行胸腹腔镜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彻底性高,同时可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根治术 单肺通气 单腔气管插管
原文传递
术前康复训练在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李金涛 曹道白音 王浩然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6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术前康复训练在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7月于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拟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分析术前康复训练在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7月于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拟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术前常规准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术前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清扫淋巴结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康复训练在食管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调节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2型糖尿病 前康复训练 腹腔镜根治术
下载PDF
术前肺功能指标与食管癌微创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肖丽霞 齐丽雯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1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肺功能指标与食管癌微创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的19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 目的分析术前肺功能指标与食管癌微创术后肺部感染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的19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结果198例食管癌患者,36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8.18%,感染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合并冠心病患者比例高于未感染组,术前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术前呼气峰值流量峰值(peak expiratoryflow,PEF)低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FEV_(1)、术前PEF是影响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其中,术前FEV_(1)、术前PEF是保护性因素。结论合并糖尿病、术前FEV_(1)、术前PEF是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后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应重视对于患者术前肺功能的评价和干预,以达到减少术后感染、确保手术效果、改善预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肺功能 腹腔镜根治术 后肺部感染
下载PDF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青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林州市中医院胸外科2020-01-2021-01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开胸组和腔镜组,各42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资料。于术前及术后1个...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林州市中医院胸外科2020-01-2021-01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开胸组和腔镜组,各42例。比较2组手术相关资料。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检测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用力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量(FEV_(1))肺功能指标。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胸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的CRP、TNF-α及IL-6水平均高于术前,FVC、FEV_(1)指标均低于术前;但腔镜患者的CRP、TNF-α及IL-6水平均低于开胸组,FVC、FEV_(1)指标均高于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比较,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具有手术创伤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且对老年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和肺功能指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根治术 肺功能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分析
7
作者 宋璐 高继雪 尚晓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S02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研究,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指...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研究,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配合,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进行手术室护理配合,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指标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组间负面情绪、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手术室护理配合中开展优质护理,可减少出血,缩短恢复时间,同时减轻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根治术 室配合 优质护理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许龙 《医药前沿》 2022年第6期55-57,共3页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成A、B两组。A组43例患者行传统食管癌根治术,B组43例患者实施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成A、B两组。A组43例患者行传统食管癌根治术,B组43例患者实施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预后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随访指标。结果:(1)手术指标: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失血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切口长度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预后指标:B组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功能指标:术后7 d,两组CD4^(+)、CD8^(+)、NK、CD4^(+)/CD8^(+)均低于术前,但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指标:B组S F-36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效果好,预后快,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根治术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手工分层端-端套入式吻合术用于食管癌胸腹腔镜根治术的价值
9
作者 范晓东 常东民 《大医生》 2024年第6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手工分层端-端套入式吻合术用于食管癌胸腹腔镜根治术的价值,并分析其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3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均给予患者食管癌胸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手工分层端-端套入式吻合术用于食管癌胸腹腔镜根治术的价值,并分析其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3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均给予患者食管癌胸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器械吻合)和观察组(给予手工分层端-端套入式吻合),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欧洲癌症病人生命质量-食管癌补充量表(EORTC QLQ-OES18)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EORTC QLQ-OES18评分均降低,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手工分层端-端套入式吻合术用于食管癌胸腹腔镜根治术可有效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分层端-端套入式吻合 食管癌腹腔镜根治术 食管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垂芳 姜峰 +1 位作者 徐文达 冯聪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索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索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组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出院后一年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患者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生活质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群(CD4+、CD8+)及NK细胞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切口总长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量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CD4+、CD4+/CD8+及NK细胞含量均明显低于术前,而观察组患者的CD4+、CD4+/CD8+及NK细胞含量显著高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手术,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另外还可以降低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食管癌 腹腔镜联合根治术 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松雅 卢锡华 +2 位作者 吕帅国 单颖瑛 缪长虹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303-1309,共7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2年5至10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n=54):瑞马唑仑...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2年5至10月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n=54):瑞马唑仑组(R组)和丙泊酚组(P组)。R组男35例,女19例,年龄(65.4±3.1)岁。P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64.5±3.0)岁。麻醉诱导:R组静脉推注瑞马唑仑0.2~0.3 mg/kg、瑞芬太尼0.5~1.0μg/kg,P组静脉推注丙泊酚1~2 mg/kg、瑞芬太尼0.5~1.0μg/kg。麻醉维持:R组静脉泵注瑞马唑仑0.4~1.0 mg·kg^(-1)·h^(-1)、瑞芬太尼0.05~0.2μg·kg^(-1)·min^(-1),P组静脉泵注丙泊酚4~10 mg·kg^(-1)·h^(-1)、瑞芬太尼0.05~0.2μg·kg^(-1)·min^(-1),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45~60。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前1 d、术后1 d和3 d的15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评分。次要观察指标包括:麻醉诱导前5 min(T_(0))、诱导后1 min(T_(1))、气管插管后1 min(T_(2))、切皮即刻(T_(3))及气管拔管即刻(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的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率;两组患者苏醒时躁动程度(restlessness score,R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驻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R组患者术后1 d和3 d的QoR-15量表评分[M(Q_(1),Q_(3))]分别为114.0(109.0,118.3)分和131.0(127.8,133.0)分,均高于P组的106.0(101.0,112.0)分和127.0(125.0,129.3)分(均P<0.001)。R组患者麻醉期间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6%(3/54)、35.2%(19/54)和27.8%(15/54),均低于P组的33.3%(18/54)、63.0%(34/54)和55.6%(30/54)(均P<0.05)。R组患者麻醉苏醒时躁动程度评分为(0.9±0.5)分,低于P组的(1.1±0.6)分(P=0.046)。R组患者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老年人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瑞马唑仑 后恢复质量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隆盛 林耿彬 +4 位作者 张顺才 黄熙扬 林旭林 黄涵 张欢楷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1815-181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SP)阻滞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美国标准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男33例,女27例,年龄40~6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各组均在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SP)阻滞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美国标准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男33例,女27例,年龄40~6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各组均在全身麻醉诱导后实行超声引导右侧SP阻滞,其中观察组注射0.3%罗哌卡因溶液25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5mL,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切皮后2min、术毕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8、12h静息及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8、12hBCS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48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h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实施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确切,能显著缓解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前锯肌平面阻滞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急性疼痛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贞 赵怀才 +2 位作者 刘东岳 李秀昌 刘鹏飞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8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80例。其中,2017年1月-2...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80例。其中,2017年1月-2018年1月实施传统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n=40),2018年2月-2019年1月实施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4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预后指标、术前及术后7 d免疫指标(NK cell、CD4^(+)、CD8^(+)和CD4^(+)/CD8^(+))变化、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生存率、复发率和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拔管时间、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胸腔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35.00%),SF-36评分[(79.37±5.94)分]高于对照组[(72.66±7.78)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 NKcell、CD4^(+)和CD4^(+)/CD8^(+)水平均较术前下降(P<0.05),观察组NK cell、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观察组(11.67±2.07)个,对照组(11.02±2.15)个]、术后1年生存率(观察组82.50%,对照组72.50%)和复发率(观察组20.00%,对照组22.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根治术可有效保护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联合根治术 老年 食管癌 免疫功能 疗效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术前后炎性及肿瘤标志物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16-218,22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前后炎性状态及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7月于本院进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前后炎性状态及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7月于本院进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及术后1、3、7d的血清炎性因子和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术后1、3、7d的血清白介素-2(IL-2)及γ-干扰素(IFN-γ)均高于对照组,人可溶性白介素-2(sIL-2R)、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血清CA125、CEA、Cy211、CA199、CA724及CA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可有效控制机体的炎性状态,并可达到较佳的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炎性状态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前顺 林兴 +3 位作者 徐驯宇 潘小杰 郭天兴 陈文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6期7-8,共2页
目的比较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116例食管癌患者分为2组,各58例。腔镜组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并发症情况及... 目的比较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116例食管癌患者分为2组,各58例。腔镜组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并发症情况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创口直径、第1天引流量、留置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腔镜组较为明显;2组FEV1/FVC、Pa 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胸手术,出血量少、创口直径小,术后住院时间短且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疗效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食管癌 疗效 肺功能
下载PDF
两种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手术情况、炎症、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志亮 谭智明 +1 位作者 张鹏 杜波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手术情况、炎症、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91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 目的:探讨两种食管癌根治术对食管癌患者手术情况、炎症、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91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组与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Open esophagectomy,OE)组,其中MIE组44例,OE组47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炎症、应激反应方面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MIE组手术情况优于OE组;术前,两组患者炎症及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炎症及皮质醇(Cor)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热休克蛋白-27(HSP27)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显著降低,且MIE组炎症及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显著低于OE组;术后MIE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也显著低于OE组。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情况优于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能更好地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与应激反应,且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更少,是更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情况 炎症 应激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胸腹腔镜McKeown根治术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应激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亚年 张璐 范心庭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3期2513-2516,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McKeown根治术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应激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11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n=71,腹腔镜联合上腹、左...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McKeown根治术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应激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1年11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n=71,腹腔镜联合上腹、左颈切口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与研究组(n=73,胸腹腔镜McKeown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红细胞免疫[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肿瘤红细胞花环率(TRR)]、应激反应[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为(95.25±22.52)mL、(8.03±1.35)d、(10.15±2.69)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23.36±19.87)mL、(11.29±2.63)d、(12.71±3.0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RBC-C3bRR、TRR均较手术前降低,RBC-ICR水平较手术前增高,研究组RBC-C3bRR、TRR为(16.28±1.02)%、(20.27±2.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41±1.22)%、(15.53±1.58)%],RBC-ICR为(28.26±3.64)%,低于对照组[(33.24±4.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IL-6、TNF-α及CRP水平均较手术前增高,研究组IL-6、TNF-α及CRP水平为(3.25±0.28)ng/mL、(3.52±0.18)ng/mL、(5.54±1.25)mg/L,均低于对照组[(6.13±0.36)ng/mL、(5.63±0.32)ng/mL、(10.34±2.2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FEV1、FVC均较手术前降低,研究组FEV1、FVC及FEV1/FVC为(1.89±0.47)L、(2.53±0.27)L、(0.64±0.0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6±0.44)L、(1.89±0.23)L、(0.51±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70%,明显低于对照组(2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McKeown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红细胞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McKeown根治术 红细胞免疫 应激反应 肺功能
下载PDF
双肺通气联合CO_(2)气胸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清超 程虎 +1 位作者 宗亮 张力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双肺通气联合CO_(2)气胸与单肺通气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1例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依据术中通气方式分为单肺通气组(n=40)和双肺通气组(n=41)。单肺通气组给予双腔管单肺通气... 目的比较双肺通气联合CO_(2)气胸与单肺通气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气分析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1例行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依据术中通气方式分为单肺通气组(n=40)和双肺通气组(n=41)。单肺通气组给予双腔管单肺通气,双肺通气组实施单腔管双肺通气联合CO_(2)气胸。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术中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双肺通气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单肺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人工气胸建立后40 min(T_(2))、60 min(T_(3))、术毕(T_(4))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_(a)(CO_(2))]均高于同组人工气胸建立后20 min(T_(1)),双肺通气组T_(2)、T_(3)时p_(a)(CO_(2))高于单肺通气组;2组患者T_(2)、T_(3)、T_(4)时动脉血氧分压[p_(a)(O_(2))]均低于同组T_(1),双肺通气组T_(2)、T_(3)、T_(4)时p_(a)(O_(2))均高于单肺通气组;上述组内、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T_(2)时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同组T_(1)时,但双肺通气组T_(2)时MAP低于单肺通气组;2组患者T_(2)、T_(3)时心率(HR)均高于同组T_(1)时,且双肺通气组T_(2)、T_(3)时HR高于单肺通气组;上述组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肺通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低于单肺通气组的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双肺通气联合CO_(2)气胸较单肺通气具有明显优势,对术中呼吸、循环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二氧化碳气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血气分析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免管免禁”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洞波 高云飞 +3 位作者 孙晓宏 吕红博 瓦热斯 孙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免管免禁"理念应用于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对患者围术期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免管免禁"理念应用于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对患者围术期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免管免禁"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血清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6.23±2.23)d、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2.12士0.23)d和术后排便时间为(3.25±1.23)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1.97±2.36)d、(3.26±0.99)d和(5.42±1.4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血清ALB和前白蛋白水平为(37.85±3.02)g/L和(0.21±0.05)g/L,术后3d为(38.57±2.98)g/L和(0.15±0.06)g/L,与手术前(46.23±3.12)g/L和(0.26±0.05)g/L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1d血清ALB和前白蛋白水平为(37.91±3.11)g/L和(0.22±0.07)g/L,术后3d为(38.42±2.75)g/L和(0.16±0.04)g/L,与手术前(45.98±3.08)g/L和(0.23±0.06)g/L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3d血清ALB及前白蛋白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肺炎、声音嘶哑、心律失常、吻合口瘘和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免管免禁"理念应用于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管免禁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康复
原文传递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协同护理模式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明明 张秀真 宋慧敏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0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协同护理模式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择期进行胸腹腔镜根治术的116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围术...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TTM)的协同护理模式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1日~2022年9月30日择期进行胸腹腔镜根治术的116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TTM理论的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术后康复情况(包括术后胃肠引流时间、胸腔引流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镇痛药物应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C30)]。结果:出院时,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护理技能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和胸腔引流时间、排气时间、镇痛药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EORTCQLQ-C30中躯体、认知、情绪及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TTM的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有利于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术后康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跨理论模型 协同护理模式 自护能力 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