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1b期食管癌手术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郝曙光 李志刚 +3 位作者 方文涛 茅腾 赵珩 仲晨曦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5-888,共4页
目的:评价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在T 1b期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相对传统开放手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胸科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连续性收治的168例T1b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组(胸腔镜... 目的:评价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在T 1b期食管癌外科治疗中相对传统开放手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胸科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连续性收治的168例T1b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组(胸腔镜行食管切除,腹腔镜腹腔操作或开放腹腔操作游离胃,行颈部食管胃吻合)69例和开放组(行传统开放手术)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住院时间的因素。结果微创组患者无术中中转开胸病例。与开放组比较,微创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中位数12枚/例比9枚/例, P=0.004)较多;术后肺炎[5.8%(4/69)比21.2%(21/99),P=0.011]和胸腔积液[8.7%(6/69)比23.2%(23/99),P=0.027]发生率较低;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11 d比14 d,P=0.041)较短;但微创组有1例患者镜下切缘为阳性。微创组术后30 d内无死亡病例;而开放组1例患者因吻合口瘘胸腔感染致呼吸衰竭死亡。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喉返神经麻痹、吻合口瘘及手术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住院时间的主要因素(均P<0.05);微创手术是患者住院时间缩短的保护因素(P=0.013)。结论建议T1b期食管癌选择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T1b期 胸腔镜食管切除 开放手术
原文传递
影响食管癌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因素
2
作者 仲飞燕 周晶晶 +1 位作者 陈海生 仲扬荣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81-585,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接受胸腔镜食管切除术的181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术后PPC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PC发生... 目的探讨食管癌胸腔镜食管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接受胸腔镜食管切除术的181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记录患者术后PPC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PC发生的因素,并构建列线图。结果术后46例患者发生PCC。PPC与年龄、ASA分级、吸烟史、COPD和术后谵妄均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ASA分级Ⅲ/Ⅳ级、COPD和术后谵妄是PPC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C指数为0.67(95%CI:0.62~0.72)。结论术前COPD和术后谵妄是食管癌患者胸腔镜食管切除术PPC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建议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食管癌患者食管切除术PPC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胸腔镜食管切除 术后肺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ERAS模式下微信全程健康管理对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慈利凤 战玉芳 +3 位作者 李经坤 邓伟 徐为华 陈长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9期2950-2954,共5页
目的 评价加速康复(ERAS)模式下微信全程健康管理方案对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依次将患者分... 目的 评价加速康复(ERAS)模式下微信全程健康管理方案对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0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依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微信全程健康管理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准备度(RHDS)、出院指导质量(QDTS)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微信全程健康管理方案后,观察组患者RHDS、QDTS评分以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全程健康管理方案是能够有效提高ERAS模式下胸腔镜下食管癌手术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及出院准备度,促进患者全程康复,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全程健康管理方案 加速康复外科 胸腔镜食管切除 出院准备度 出院指导质量
下载PDF
经颈、经食管裂孔食管切除术对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尹哲 王志强 +1 位作者 陈琪 蔡华荣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867-1873,共7页
目的 评估经颈、经食管裂孔食管切除术与胸腔镜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接受经颈、经食... 目的 评估经颈、经食管裂孔食管切除术与胸腔镜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接受经颈、经食管裂孔食管切除术,对照组40例接受胸腔镜食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清扫纵隔淋巴结总数、手术时间、左或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量、入住ICU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PO_(2)/FIO_(2)、术后肺部感染和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200 min vs 235 min,Z=-3.700,P<0.001)。观察组的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25.0%vs 2.5%,Z=2.568,P=0.010)。两组术后第1天(0%vs 17.5%,Z=-4.292,P<0.001)和第3天(12.5%vs 37.5%,Z=-3.363,P<0.001)疼痛评分、术后48 h PO_(2)/FIO_(2)(290 min vs 255 min,Z=3.747,P<0.001)、住院时间(7 d vs 8 d,Z=-2.119,P=0.034)、并发肺部感染率(χ^(2)=4.114,P=0.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颈、经食管裂孔切除术是治疗食管癌患者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可为不能行开胸手术的患者提供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经颈、经食管裂孔食管切除 胸腔镜食管切除 疗效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切除术后对肺部感染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凡 李标 +2 位作者 王琼育 符敦志 李永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944-394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对术后肺部感染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对术后肺部感染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开胸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经不同手术治疗后,两组均无一例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率13.95%明显少于对照组3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24、72hC-反应蛋白(CRP)(69.00±16.01、94.32±22.42、127.94±25.91)mg/L及白细胞计数(WBC)(11.26±2.76、14.78±3.81、8.01±2.11)×109/L及呼吸频率(28.32±4.32、35.21±5.01、38.20±3.98)次/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h及术后1周白细胞介素-6(IL-6)(372.12±30.21、413.27±35.48、287.03±17.88、77.45±18.21)ng/L、白细胞介素-8(IL-8)(379.43±37.32、402.87±33.07、297.69±20.17、81.23±20.87)ng/L、白细胞介素-10(IL-10)(281.65±35.33、290.87±37.01、301.21±38.00、160.32±30.87)n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安全有效,术后肺部感染率低;术后CRP、IL等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目前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仅适用于食管癌中早期及不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为达到该术式的广泛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食管切除 食管 肺部感染 炎症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超 吕俊杰 +3 位作者 尤振兵 徐达夫 嵇建 胡忠吾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4期339-340,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31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142例)和观察组(1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315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142例)和观察组(1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面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而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等影响最终疗效的指标与传统手术相比亦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电视辅助胸腔镜食管切除 微创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在老年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石长林 张冉 +1 位作者 何鸿晏 苟小军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8期1294-1297,共4页
目的研究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在老年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85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2组患者均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食管癌切除术后行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重... 目的研究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在老年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85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2组患者均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食管癌切除术后行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重建消化道,观察组患者在食管癌切除术后行管状胃-食管吻合术重建消化道。对比2组患者胃功能指标、呼吸功能指标、胃食管反流发生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蠕动频率、蠕动收缩压、胸胃静息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C%、MVV%、FEV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H值<4总时间、最长酸反流时间、24 h反流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的GerdQ评分降低明显(P<0.05)。结论相比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老年食管癌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胃-食管癌吻合术 胸腔镜食管切除 食管 老年患者
下载PDF
1例中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唐鹏 段晓峰 +5 位作者 姜宏景 于振涛 肖建宇 战忠利 庞青松 李鸿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9-403,共5页
局部晚期食管癌不可切除率及根治术后复发率较高。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食管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以下优点:减少肿瘤负荷,降低肿瘤分期,提高R0切除率;控制微转移,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改善预后。传统开胸手术通... 局部晚期食管癌不可切除率及根治术后复发率较高。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食管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以下优点:减少肿瘤负荷,降低肿瘤分期,提高R0切除率;控制微转移,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改善预后。传统开胸手术通常伴随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术后生活质量;而胸腔镜辅助微创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且具有与开胸手术相似的远期疗效。现介绍1例经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治疗的进展期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结合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例,该患者经多学科协作诊疗后效果较好。通过报道该病例诊治以促进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及微创外科经验交流,推动多学科间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新辅助放化疗 胸腔镜食管切除 多学科协作
下载PDF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人工气胸与双腔插管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尹哲 綦俊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和人工气胸单腔插管2种不同插管方法之间的利与弊。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胸外科收治90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插管方法的不同分为人工气胸组(A组)和双腔插管组(B组),将2组的...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和人工气胸单腔插管2种不同插管方法之间的利与弊。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胸外科收治90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按插管方法的不同分为人工气胸组(A组)和双腔插管组(B组),将2组的气管插管时间、手术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术中及术后PaO_2和PaCO_2、吻合口瘘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乳糜胸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中PaO_2和Pa CO_2、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插管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人工气胸单腔插管在围手术期管理、费用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对低氧血症、CO_2潴留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的处理,双腔插管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食管切除 人工气胸单腔插管 双腔插管
下载PDF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博 郝安林 +3 位作者 郭晓锋 乐成 苏文中 李晓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2期1464-1467,共4页
目的 评价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食管癌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接受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39例和... 目的 评价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食管癌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接受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39例和对照组39例(接受食管胃弓上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随访期间的肿瘤切除率、淋巴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7d的疼痛指标,术前、术后1个月的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胸腔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7d两组血清P物质、疼痛数字评分及观察组血清神经肽Y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末用力呼吸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肿瘤切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淋巴转移率、局部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进一步可有效减轻食管癌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胸腔镜食管切除 食管胃弓上吻合术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 肺功能
下载PDF
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清Stathmin VEGF-C表达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师路 何家杰 +2 位作者 王聆宇 付堂清 李林浦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表达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将于我院进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 目的:分析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清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表达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将于我院进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复发转移将其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无复发转移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和术后血清Stathmin、VEGF-C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05例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者40例,所占比例为38.10%,中位复发时间为术后18个月。复发转移组术后血清Stathmin和VEGF-C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复发转移组病理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病灶最大直径、术后辅助放化疗与未复发转移组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期、病灶最大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术后血清Stathmin和VEGF-C水平与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肿瘤复发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清Stathmin、VEGF-C表达与复发转移具有相关性,其对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胸腔镜食管切除 微管解聚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复发转移
下载PDF
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何小平 曾小飞 +3 位作者 何东升 王洪 陆宇海 马瑞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5期2925-2928,共4页
目的:研究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胸腔镜... 目的:研究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胸腔镜食管切除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肺功能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3.33%(8/60),低于对照组的36.67%(2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术后5 d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FVC、FEV1、FEV1/FVC与IL-6、IL-10、CRP均呈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可显著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风险,且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与炎症反应存在密切相关,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机制可能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胸腔镜食管切除 肺部感染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25例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太祥 鲍亚男 洪志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及体会,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间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其中有3例术中中转开胸.与开胸...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经验及体会,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间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其中有3例术中中转开胸.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平均为(13.8±3.4)/例:(11.1±2.6)/例;胸部手术失血量更少(160.5±24)ml:(290.5±36.5)ml;术后胸管拔管时间更短(3.9±1.5)d:(4.9±2.4)d;肺部并发症更少(7.3%):(15.6%);总体住院时间更短(12.3±3.5)d:(15.4±5.6)d;但胸部手术时间更长(125±43.5)min/例:(60.5±30.6)min/例.结论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作为外科微创一种新型的技术,其对外科医生手术技术及器械要求较高,但多方面的优点弥补了开胸手术的不足,只要硬件条件及临床手术条件允许下,应积极推广应用.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具有淋巴清扫彻底、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胸外科手术 胸腔镜食管切除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三维护理管理对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晶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2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对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维护理... 目的探讨三维护理管理对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维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护理后,两组的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护理管理可有效提升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食管切除 三维护理管理 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 自护能力
下载PDF
基于问题导向为框架的规范化管道护理在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9期1707-1708,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导向为框架的规范化管道护理在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实施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导向为框架的规范化管道护理在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实施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基于问题导向为框架的规范化管道护理,比较两组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问题导向为框架的规范化管道护理可促进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食管切除 规范化管道护理 康复
下载PDF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孙志红 葛鹏 陈鑫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0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实施胸腔镜食管... 目的探讨分析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实施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对照组联合应用全胃代食管吻合术重建消化道,观察组联合应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重建消化道。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胸胃静息压、蠕动收缩压及蠕动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VC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皮质醇(Cor)及β-内啡肽(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联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能提高手术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对胃肠功能、肺功能造成的影响,下调机体应激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 胸腔镜食管切除 食管 胃肠功能 肺功能
下载PDF
改良RLNLN清扫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17
作者 贾征 陆江 +2 位作者 王振华 李东飞 卢家奇 《临床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喉返神经旁淋巴结(RLNLN)清扫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分析改良喉返神经旁淋巴结(RLNLN)清扫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及对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淋巴结清扫,观察组予以改良RLNLN清扫,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淋巴结清扫情况、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的清扫成功率、左/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均高于对照组,清扫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6.25%(5/80),对照组为16.25%(1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改良RLNLN清扫在食管癌中的应用可取得显著效果,改善淋巴结的清扫情况,降低喉返神经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食管切除 改良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 食管 喉返神经损伤
原文传递
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血清CYFRA21-1、C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风雪 宋梦 +1 位作者 张来香 赵自云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714-716,720,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100例为癌症组,同期选取健康人员100例为健康组,检测所有人员血清CYFRA2...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100例为癌症组,同期选取健康人员100例为健康组,检测所有人员血清CYFRA21-1、CEA水平,分析血清CYFRA21-1、CEA水平变化及与食管癌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癌症组血清CYFRA21-1、CE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癌症组术后(出院日)血清CYFRA21-1、CEA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组随访12个月,复发转移22例(22.00%),在血清CYFRA21-1、CEA水平及下降比方面,复发转移者术后3、6、9、12个月明显高于无复发转移者,复发转移者术后呈持续升高的趋势,复发转移者术后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FRA21-1、CEA水平与食管癌发生及其胸腔镜切除术后复发转移有关,术后监测CYFRA21-1、CEA对患者预后转归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食管切除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 癌胚抗原
下载PDF
问题导向的规范化管道护理在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0期261-262,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导向为框架的规范化管道护理在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2月—2016年6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5例...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导向为框架的规范化管道护理在食管癌患者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2月—2016年6月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5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基于问题导向为框架的规范化管道护理,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问题导向为框架的规范化管道护理可促进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食管切除 规范化管道护理 术后康复
下载PDF
血清TNF-α、IL-6、SOD联合MDA检测在胸腔镜下食管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行单肺通气急性肺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花光斌 杨蓓红 +1 位作者 朱国玺 苏煜强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9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联合丙二醇(MDA)检测在胸腔镜下食管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行单肺通气急性肺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受胸腔镜下...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联合丙二醇(MDA)检测在胸腔镜下食管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行单肺通气急性肺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受胸腔镜下食管切除术患者73例,均于围手术期不同时段[麻醉诱导后(T)0、单肺通气45 min (T)1、单肺通气90 min (T)2、术后2 h (T)3 ]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TNF-α、 IL-6、 SOD、MDA水平,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肺损伤分组,将并发急性肺损伤设为观察组(n=14),未合并者设为对照组(n=59).对比两组一般情况及围手术期不同时段血清TNF-α、 IL-6、 SOD、 MDA水平.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重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段两组TNF-α、 IL-6、 SOD、 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1时段两组TNF-α、 IL-6、 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D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2、 T3时段观察组TNF-α、 IL-6、 MDA高于对照组, SO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食管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检测血清TNF-α、 IL-6及SOD、 MDA水平,有利于早期发现单肺通气急性肺损伤,对及时干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食管切除 血清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指标 单肺通气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