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AK2/STAT3通路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探讨胸痞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邓芳隽 李晓凤 +2 位作者 杜武勋 张少强 丛紫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26-33,共8页
目的探讨胸痞方通过干预Janus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胸痞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6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大鼠进行慢性... 目的探讨胸痞方通过干预Janus激酶2/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通路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胸痞方高、中、低剂量治疗组6组。除正常组外,对其余大鼠进行慢性不可预知刺激+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CUMS+ISO)诱导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均灌服不同剂量的胸痞方水煎液(高、中、低剂量分别含生药32.97、16.49、8.24 g/kg);阳性对照组灌胃酒石酸美托洛尔2.13 mg/kg+舍曲林5.25 mg/kg;模型组、正常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溶液。造模前后检测大鼠心电图,并记录大鼠强迫游泳时间、旷场实验评分。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T)含量,Western blot、RT-PCR法测定大鼠心肌及前额叶皮层中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含量以及前额叶皮层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s,GR)、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s,MR)mRNA表达水平。结果心电图结果显示,经CUMS+ISO诱导后各造模组大鼠心电图ST段高度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灌胃3周后,除胸痞方低剂量组外,各给药组ST段高度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1)。阳性对照组以及胸痞方中、高剂量组ST段位移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各给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学实验显示,造模完成后,各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较正常组均显著下降(P<0.01或P<0.05)。灌药3周后,阳性对照组以及胸痞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水平运动距离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阳性对照组、胸痞方中剂量组大鼠垂直运动距离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大鼠血清CORT含量,前额叶皮层MR mRNA表达,心肌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表达,以及前额叶皮层p-JAK2、p-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 JAK/STAT 双心疾病
下载PDF
胸痞临床辨治探微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凤 张少强 杜武勋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15期188-191,共4页
通过历代文献研究,追溯胸痞病因病机,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情志失调、寒邪内袭、饮食失调、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方面。病机为五脏气化不利或痰浊、瘀血等内扰,或胸中大气下陷、不能贯心脉而行呼吸,导致胸中气机不畅,升降失常;胸中气机不畅... 通过历代文献研究,追溯胸痞病因病机,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情志失调、寒邪内袭、饮食失调、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方面。病机为五脏气化不利或痰浊、瘀血等内扰,或胸中大气下陷、不能贯心脉而行呼吸,导致胸中气机不畅,升降失常;胸中气机不畅是病机关键。胸痞证型分虚实两端,常见实证主要有气滞心胸证、心脉瘀阻证、痰浊闭阻证、心肺燥热证等证型;虚证主要有大气下陷证。其治疗以宽胸理气为总原则,补虚泻实兼顾,创制胸痞方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原文传递
胸痞方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大鼠心肌组织与前额叶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丽红 杜武勋 +5 位作者 张瑜 裴丽敏 邓芳隽 陈金红 朱明丹 张少强 《四川中医》 2021年第12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胸痞方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联合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的方法诱导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模型,对模型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后... 目的:探讨胸痞方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联合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的方法诱导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模型,对模型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复合阳性药组(美托洛尔+舍曲林),舍曲林组,美托洛尔组,胸痞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给药21天。采用旷场实验和糖水消耗实验评估大鼠行为变化;心电图监测大鼠ST段及心率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前额叶皮层病理形态改变;ELISA检测大鼠血清和前额叶皮层BDNF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胸痞方各剂量组大鼠旷场试验评分,糖水消耗率显著增加(P<0.05),且起效迅速;胸痞方可抑制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偏移,降低心率(P<0.05),抑制各组大鼠心肌、前额叶皮层组织损伤,同时提高大鼠血清及前额叶BDNF含量(P<0.05)。结论:胸痞方具有抗心肌缺血、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前额叶BDNF蛋白表达,保护心肌与前额叶皮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