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何少奇 夏海杰 +3 位作者 汤呈宣 吴安生 唐小君 张维浩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8年第8期634-636,共3页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A组),37例应用局麻(B组)。A组患者麻醉时间长于B组(P〈0...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应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A组),37例应用局麻(B组)。A组患者麻醉时间长于B组(P〈0.05),麻醉满意度(90%)高于B组(68%)(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术中操作时A组疼痛VAS低于B组(P〈0.05)。2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未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提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超声检查 椎体成形术 胸椎神经
原文传递
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肺癌根治术中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苏文婷 廖燕凌 +1 位作者 林群 林献忠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肺癌根治术中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胸外科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100例,年龄≥65岁,美国麻醉学会(ASA)Ⅱ或Ⅲ级,采用随...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肺癌根治术中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胸外科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100例,年龄≥65岁,美国麻醉学会(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复合全麻组(BG组)和单纯全麻组(G组),每组50例。BG组患者全麻诱导后取侧卧位,T5棘突上缘旁开约2 cm处行超声引导下TPVB,注入0.5%罗哌卡因+5 mg地塞米松20 mL。分别于5个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0)、手术切皮时(T1)、手术开始30 min(T2)、拔管即刻(T3)和术后1 h(T4)采集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记录手术切皮到术后1 h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压和高血压的发生情况以及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情况以评价循环的稳定性,记录术中镇静镇痛药物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比较术后1、6、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的使用情况。记录穿刺部位气胸、血肿、感染等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头晕及皮肤瘙痒等镇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ASA分级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G组T1时的MAP[(92.4±4.6)比(96.7±6.5)mm Hg]、T4时的MAP[(95.6±4.3)比(98.5±7.2)mm Hg]低于G组,T2时的心率[(60.6±7.3)比(57.0±6.0)次/min]高于G组(均P<0.05)。BG组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20.0%比48.0%)、高血压发生率(18.0%比40.0%)、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16.0%比42.0%)、全麻维持用药丙泊酚用量[(821.2±148.4)比(978.9±191.1)mg]、瑞芬太尼用量[(1000.5±177.2)比(1262.5±217.6)μg]低于G组(均P<0.05)。BG组术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G组(10.0%比30.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肺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神经 老年 高血压 肺癌根治术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及镇痛效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玉峰 吴宏伟 杨小林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6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和镇痛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所接收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对这4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从而进行麻醉和镇痛的效果,... 目的研究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和镇痛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所接收肺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对这4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从而进行麻醉和镇痛的效果,并且观察每个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不良症状。结果治疗结束后,患者在静息和咳嗽状态下,每个不同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的数值都比治疗前的数值低,治疗前后的VAS评分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患者没有出现不良的症状。结论患者在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时,选择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起到麻醉和镇痛的效果,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肺癌 胸椎神经 镇痛 麻醉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乳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田文华 高嵩 +4 位作者 杨帆 魏常 汤世玉 王磊 罗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226-1229,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乳腺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乳腺手术患者90例,用随机余数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即右美托咪定组(D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对照组(C组)。D组与对照组分别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前15 min...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乳腺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乳腺手术患者90例,用随机余数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即右美托咪定组(D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对照组(C组)。D组与对照组分别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前15 min开始静脉注入等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内注完)及生理盐水,M组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前15 min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1 mg/kg,观察并记录入室(T0)、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前(T1)、切皮(T2)、肿块切除(T3)、手术结束(T4)时的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Sp O2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组T1-T4时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T2、T3时RR明显增快(P<0.05);D组T2时Sp O2明显高于M组和对照组(P<0.05)。T1-T4时的M组和T1、T2时的D组OA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胸椎旁神经阻滞下乳腺手术的辅助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胸椎神经 乳腺手术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TPVN与Pecs-Ⅱ阻滞效果对比及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国增 李继锋 《辽宁医学杂志》 2022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胸椎旁神经(TPVN)与超声引导下胸神经Ⅱ(Pecs-Ⅱ)阻滞效果对比及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科9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TPVN阻滞,观察组46例给予... 目的 探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采用胸椎旁神经(TPVN)与超声引导下胸神经Ⅱ(Pecs-Ⅱ)阻滞效果对比及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科9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TPVN阻滞,观察组46例给予超声引导下Pecs-Ⅱ阻滞,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应激反应指标。结果 麻醉后,观察组手术时间、24h内舒芬太尼用量及VAS评分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血清皮质醇水平均相较于对照组低(P<0.05)。结论 Pecs-Ⅱ阻滞应用于乳腺癌改善根治术患者可有效缓解机体应激反应水平,稳定血液流变学水平,镇痛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胸椎神经 超声引导 神经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不同神经阻滞技术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裴路 胡美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48-151,共4页
探讨两种神经阻滞技术用于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具体情况。方法: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70例手术患者按密闭信封法分为A、B两组,各有35例。在超声引导下,A、B组分别实施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胸椎旁神经阻滞(TPV... 探讨两种神经阻滞技术用于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具体情况。方法: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收治70例手术患者按密闭信封法分为A、B两组,各有35例。在超声引导下,A、B组分别实施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以及术后镇痛情况。结果:A、B两组手术开始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术后静息痛、咳嗽痛比较(P>0.05)。A组同B组在镇痛初次按压时间、有效按压次数以及在镇痛液输注总量无明显差别(P>0.05),但A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于B组,穿刺深度低于B组(P<0.05)。两组与神经阻滞有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SPB与TPVB均可维持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镇痛效果好,但ESPB操作时间短、穿刺浅,安全性好,更具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超声 竖脊肌平面 胸椎神经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7
作者 王远彬 刘盼盼 +3 位作者 严林 卢波良 雷香宁 黄衬娇 《当代医学》 2022年第26期23-26,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于全身麻...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于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麻醉诱导前行区域阻滞,实验组行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照组行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比较两组术后3、6、9、12及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伯格曼舒适度量表(BCS)评分和术后24 h自控静脉镇痛(PCIA)有效按压次数(D1)/实际按压次数(D2)值、阻滞完成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维持时间及穿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6、9、12及24 h,两组VAS、B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24 h PCIA D1/D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阻滞完成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阻滞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低于对照组的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ESPB可代替TPVB用于老年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术后镇痛,可有效缩短阻滞完成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降低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神经 乳腺癌 术后镇痛 竖脊肌平面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及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2
8
作者 崔作伟 蒋晶晶 吴秀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50例,其中有47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G组,n=24)采取全身麻醉加术后静脉镇痛;实验组(P组,n=2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麻醉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50例,其中有47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G组,n=24)采取全身麻醉加术后静脉镇痛;实验组(P组,n=23)采取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加术后静脉镇痛。记录2组患者入室后(T0)、切皮前(T1)、切皮后(T2)、切皮后0.5 h (T3)、切皮后1 h (T4)、切皮后1.5 h (T5)、切皮后2.0 h (T6)的血压及心率变化曲线,术中血管活性药物及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拔管后有无躁动及需要舒芬太尼镇痛的情况。记录术后30 min、6 h、12 h、24 h静息及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P组患者切皮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明显低于G组(P <0.05)。术中镇痛药物的用量明显低于G组(P <0.05)。拔管后躁动及需要舒芬太尼的情况明显好于G组(P <0.05)。术后6 h内的VAS评分低于G组(P <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中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神经阻滞 罗哌卡因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9
9
作者 辜晓岚 何建华 顾连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循环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两组全麻方法相同,A组于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循环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A组)和单纯全麻组(B组)。两组全麻方法相同,A组于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术后两组均采用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患者全麻药物用量及麻醉前(T1)、诱导前(T2)、气管插管即刻(T3)、手术2h(T4)、术毕(T5)、术后1h(T6)、4h(T7)、8h(T8)、24h(T9)、48h(T10)的SBP、DBP、HR、SpO2,记录T6~T10时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于T1、T4、T5、T9时抽血检测血糖、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浓度。结果 A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A组T6~T9安静时和活动时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9时血糖、NE均明显高于T1、T4、T5时,T4、T5时E均明显低于T1、T9时,B组T9时DA明显高于T1、T4、T5时(P〈0.05),B组T9时血糖、NE、E、DA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食管癌手术安全有效,较单纯全麻能更好地抑制应激反应,减少全麻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胸椎旁神经阻滞或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8
10
作者 陈冀衡 张云宵 +1 位作者 李萍 范志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比较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或肋间神经阻滞(INB)复合全麻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采用静脉诱导,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全麻复合TPVB组(GP组),诱导前患者清醒时... 目的比较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或肋间神经阻滞(INB)复合全麻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采用静脉诱导,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全麻复合TPVB组(GP组),诱导前患者清醒时行TPVB,TPVB效果通过测定阻滞范围判断;全麻复合INB组(GI组),诱导前患者清醒时行INB,INB效果通过测定阻滞范围判断。三组均于术毕缝皮时启动镇痛泵行PCIA。分别于术后1h(T1)、2h(T2)、3h(T3)、24h(T4)、48h(T5)行VAS评分,记录术后24、48hPCIA泵按压次数及背景输注总量。观察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效果均为满意。与GI组比较,静息和咳嗽时T1~T3时GP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48hGP组术后24、48hPCIA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G组比较,静息和咳嗽时T1~T3GP组和GI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48hGP组和GI组PCIA泵按压次数、背景输注总量明显减少(P<0.05)。G组术后嗜睡5例(16.7%),GP组和GI组无一例发生嗜睡(P<0.05)。G组恶心、呕吐分别13例(43.3%)、4例(13.3%),GP组10例(33.3%)、3例(10.0%),GI组11例(36.7%)、2例(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皮肤瘙痒1例(3.3%),GP组和GI组无一例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无一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结论与胸腔镜手术前行INB比较,胸腔镜手术前行TPVB其术后镇痛效果更优。与单纯全麻比较,胸腔镜手术前行TPVB或INB其术后镇痛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神经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8
11
作者 巩红岩 段文姣 +4 位作者 刘景景 左志超 张宏伟 王庆志 岳修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91-296,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组(A组)、单纯全身麻醉复合右美托咪...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组(A组)、单纯全身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组(B组)和单纯全身麻醉组(C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实施双腔支气管插管人工通气下全身静脉麻醉;A组和B组全身麻醉过程中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A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前在麻醉准备间行床旁坐位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并留置聚氯乙烯连续镇痛导管,术后采用连续椎旁神经阻滞连续镇痛复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B组和C组患者术后单纯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记录患者术中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及麻醉前(T_0)、诱导前(T_1)、气管插管即刻(T_2)、手术2 h(T_3)、术毕(T_4)、术后1 h(T_5)、4 h(T_6)、8 h(T_7)、24 h(T_8)、48 h(T_9)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 O2),记录T_5~T_9时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并于T_1、T_3、T_4、T_8、T_9时中心静脉采静脉血检测血糖、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水平。结果 A组患者术中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者T_2和T_3时的SBP、DBP均较T_1时降低(P〈0.05)。T_1~T_4时,3组患者之间SBP、DBP、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3组患者之间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3、T_4时A组、B组患者HR均低于C组同时间点(P〈0.05)。术后T_5~T_9时,A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3组患者之间术后T_5~T_9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_3、T_4时NE、E水平均低于T_1时(P〈0.05),DA水平均高于T_1时(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右美托咪定 应激反应 食管癌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5
12
作者 侯丕红 鲍红光 +1 位作者 李金生 斯妍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TPVB)复合全麻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25~65岁,BMI 19~28 kg/m^2, ASA...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TPVB)复合全麻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25~65岁,BMI 19~28 kg/m^2, 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观察组)和单纯全麻组(对照组),每组26例。麻醉诱导前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椎旁神经阻滞,注射0.375%罗哌卡因25 ml;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麻醉诱导后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术后给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镇静-躁动评分(SAS),记录术后1、6、12、24、48 h静息及咳嗽时VAS评分,记录镇痛药物使用及恶心呕吐、瘙痒、尿潴留、嗜睡、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不同时点静息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SAS评分、术后1、6、12 h的咳嗽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PVB联合全麻镇痛效果确切,术后苏醒质量高,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神经阻滞 胸腔镜 术后镇痛 苏醒质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单侧开胸手术后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53
13
作者 陈毅斯 刘奕 +2 位作者 李法印 葛东建 李金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3-785,共3页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应用于单侧开胸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40例单侧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前行开胸肋间TPVB,R...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应用于单侧开胸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40例单侧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前行开胸肋间TPVB,R组注入0.5%罗哌卡因15ml,D组注入含有右美托咪定0.75μg/kg的0.5%罗哌卡因15ml,30min后开始全麻诱导。术后行椎旁自控镇痛。记录注药前(T0)、注药后5、10、15、20、30min(T1~T5)、气管插管前(T6)、气管插管后(T7)的MAP、HR、BIS以及椎旁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宽度及并发症等。记录术后24h追加吗啡镇痛次数、咪达唑仑镇静次数、呕心呕吐及患者镇痛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TPVB范围及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和R组比较,T4、T5时D组HR明显减慢,MAP、BIS明显降低(P〈0.05)。与T6时比较,T7时R组HR明显增快、MAP、BIS明显升高(P〈0.05)。术后镇痛期间,与R组比较,D组追加吗啡和咪达唑仑次数、呕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0.75μg/kg复合0.5%罗哌卡因15 ml诱导前行TPVB,术后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及0.5%罗哌卡因2ml/h持续TPVB,可安全用于单侧开胸手术和术后镇痛,较单用0.5%罗哌卡因TPVB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镇痛
下载PDF
全身麻醉联合胸肌神经阻滞或胸椎旁神经阻滞对乳腺癌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9
14
作者 郭娟益 周兴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78,共4页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术式,患者多于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但手术创伤、麻醉药物等多种因素均会诱发机体应激反应,影响患者康复。目前,临床上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抑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术式,患者多于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但手术创伤、麻醉药物等多种因素均会诱发机体应激反应,影响患者康复。目前,临床上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抑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对改善患者预后发挥有利作用。然而,TPVB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气胸,同时,因其对胸椎旁神经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术中低血压的发生。上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TPVB在临床中的应用。胸肌神经阻滞是(pectoral nerve block,PECS)一种新型的神经阻滞方式,已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得到了初步应用。然而,PECS抑制机体应激反应的效果尚待评估。本研究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应用PECS联合全身麻醉,并与TPVB、单纯全身麻醉进行比较,探讨PECS、TPVB对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神经阻滞 机体应激反应 乳腺癌患者 全身麻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胸肌 手术创伤 麻醉药物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15
作者 杨纲华 林静丽 +2 位作者 何绮桃 王韬 王立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18-60岁,BMI 16-28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G组:单纯全身麻醉+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GP组:...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18-60岁,BMI 16-28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G组:单纯全身麻醉+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GP组:全麻复合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CTPVB)+术后CTPVB镇痛,诱导前患者清醒时行CTPVB,通过测定阻滞范围判断CTPVB效果。两组均于术毕缝皮时启动镇痛泵行自控镇痛。记录患者拔出气管导管30min(T1)、术后2h(T2)、6h(T3)、24h(T4)、48h(T5)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采用肺功能仪测定入室后(T0)、T4、T5时的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记录三次测量的最大值;用血气分析仪测定相应时段的血气分析各一次,抽取桡动脉血标本前停止吸氧30min,记录PaCO2、Pa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1-T5时GP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与T0时比较,T4、T5时两组FVC、FEV1、MMF明显降低(P〈0.05),GP组明显高于G组(P〈0.05)。与T0时比较,T4、T5时两组PaO2明显降低(P〈0.05)、PA-aO2明显增大(P〈0.05);T4、T5时GP组的PaO2明显高于G组、PA-a O2明显小于G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CTPVB镇痛效果完善,可明显改善开胸术后肺功能,促进肺部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神经阻滞 肺功能 开胸手术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7
16
作者 胡晓旻 刘刚 +1 位作者 刘超 刘洪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6111-611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筛选择期行开胸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16),单纯全身麻醉;B组(n=16),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应激反应、炎性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筛选择期行开胸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16),单纯全身麻醉;B组(n=16),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C组(n=16),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分别于5个不同时间点(T0:入室时;T1:胸椎旁及硬膜外注射给药后15 min;T2:诱导插管后;T3:切皮5 min后;T4:拔管前)采集受试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分别于术后2、12、24及48 h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清皮质醇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相较于T0时刻,A组于T2~T4时刻MAP、HR明显增高,B组于T1~T4时刻MAP、HR明显降低,C组MAP、HR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术后各组炎性因子、皮质醇及CRP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与A组比较,术后各时刻B、C两组IL-6与TNF-α均显著降低,术后12、24、48 h IL-10显著升高(P<0.05)。结论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利于维持胸外科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循环平稳,并且抑制应激水平和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胸椎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肺癌 应激反应 炎性反应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43
17
作者 胡云霞 王瑜 +1 位作者 卢静 李祥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和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联合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ESPB)和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联合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8~64岁,BMI 18~24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ESPB组(E组)和TPVB组(T组),每组30例。E组术前0.4%罗哌卡因25 ml行超声引导下单次ESPB,T组术前0.4%罗哌卡因25 ml行单次TPVB。罗哌卡因注入20 min后用冰块测定阻滞平面。术毕两组均给予PCIA至术后48 h。记录穿刺时间、深度;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使用情况、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记录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有效按压次数、曲马多补救例数;记录胸闷、皮肤瘙痒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E组穿刺时间明显缩短(P<0.05),穿刺深度明显变浅(P<0.05),术中去氧肾上腺素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有效按压次数、曲马多补救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ESPB较TPVB操作更简单快捷,术中低血压发生率更低,术后两种阻滞联合PCIA均能为胸腔镜肺叶切术患者提供有效的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胸椎神经阻滞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3
18
作者 何炳华 郭庆聪 黄德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708-271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胸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两组:静脉镇痛组(C组)、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每组30例。T组于麻醉诱...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胸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60~75岁,随机分为两组:静脉镇痛组(C组)、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每组30例。T组于麻醉诱导前行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并置管,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观察麻醉诱导前(T_1)、手术开始后30 min(T_2)、术毕(T_3)、术后2h(T_4)的无创血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量变异度(SVV)。各时点采动脉血样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皮质醇(cort)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T组患者在异丙酚用量及瑞芬太尼用量减少,T组T_(2-4)时点的MAP和HR降低,T_(2-4)时点的AT-Ⅱ及cort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减弱应激反应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胸椎神经阻滞 老年人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19
作者 乔迁 康芳 +2 位作者 黄祥 郝利娜 李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12月全麻下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0~70岁,BMI 20~25 kg/m^(2),ASA...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12月全麻下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0~70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PVB组(TD组)和罗哌卡因TPVB组(TS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15 min,两组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T 6水平椎旁神经阻滞,TD组注入右美托咪定1μg/kg和0.37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20 ml,TS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两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法一致,术毕均实施PCIA。采用QoR-40量表评价患者术前1 d、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的恢复质量。分别在麻醉诱导后5 min、进胸时和术后24 h采集患者静脉血2 ml,检测血浆IL-6、IL-8浓度。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12、24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24 h补救镇痛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1 d比较,术后3 d TS组QoR-40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麻醉诱导后5 min比较,进胸时、术后24 h TD组和TS组血浆IL-6,IL-8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TS组比较,TD组术后3 d、1个月时QoR-40量表评分明显增高(P<0.05),进胸时、术后24 h血浆IL-6,IL-8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4、8、12、24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补救镇痛例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轻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围术期手术炎症反应,减少术中镇痛药物用量,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胸椎神经阻滞 胸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恢复质量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20
作者 谢丽霞 柴小青 +2 位作者 王迪 疏树华 胡继成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5期67-70,共4页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5例,随机分为U组28例、C组27例,两组全身麻醉方法相同,U组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5例,随机分为U组28例、C组27例,两组全身麻醉方法相同,U组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于麻醉诱导前10min(T1)、手术开始后1h(T2)、术毕即刻(T3)、术后6h(T4)、术后24h(T5)采集外周静脉血,用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皮质醇(Cor);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麻醉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于术前1d及术后1、7d采用MMSE量表对入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U组T2~T5时点血糖及血浆Cor水平降低(P均<0.05);与同组T1时点比较,U组T4时点血糖及T3、T4时点血浆Cor水平升高,C组T2~T4时点血糖及T3、T4时点血浆Cor水平升高(P均<0.05)。与C组比较,U组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去氧肾上腺素用量少(P均<0.05)。与C组比较,U组术后1dMMSE评分升高(P<0.05);与同组术前1d比较,U组术后1dMMSE评分降低,C组术后1、7dMMSE评分降低(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能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并降低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神经阻滞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