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板桥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5
1
作者 周积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123,共17页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不仅有"三绝诗书画",且有完美系统的美学思想。对生活与创作、传统与创新、意与境、美与丑、雅与俗、艺品与人品、画内功与画外功等美学命题,都有自己的体会。特别是他的"眼中之竹"... 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不仅有"三绝诗书画",且有完美系统的美学思想。对生活与创作、传统与创新、意与境、美与丑、雅与俗、艺品与人品、画内功与画外功等美学命题,都有自己的体会。特别是他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的"和"手中之竹"三段论,精辟而深刻地论述审美创造的全过程和内在规律,对今天的审美创造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艺术创作 造物 胸无成竹 维新特立 意境 劳人 美学思想 文化特征
下载PDF
我校足球社团的运作方式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勇 《体育师友》 2012年第2期36-37,共2页
担任学校足球社团指导老师两年了,两年来,足球社从初创时的稚嫩到今天的发展壮大,倾注了我大量的汗水,自己也从两年前胸无成竹到如今想法满怀运筹帷幄,可以说,在这次蜕变中,还是有一些经验值得和大家分享的。一、足球社的产生与足球社... 担任学校足球社团指导老师两年了,两年来,足球社从初创时的稚嫩到今天的发展壮大,倾注了我大量的汗水,自己也从两年前胸无成竹到如今想法满怀运筹帷幄,可以说,在这次蜕变中,还是有一些经验值得和大家分享的。一、足球社的产生与足球社共同成立的还有其它二十几个社团,学校成立这么多学生社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足球 学生社团 运作 指导老师 胸无成竹
下载PDF
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论”新释 被引量:4
3
作者 冯舒奕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63-65,共3页
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论”,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是一个有“意”参与的“变相”过程。创作者在“虚静”的状态中将自然界的竹子纳入眼中,经过“意”的取舍加工,一步步外化为“手中之竹”。而他的“胸无成... 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论”,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是一个有“意”参与的“变相”过程。创作者在“虚静”的状态中将自然界的竹子纳入眼中,经过“意”的取舍加工,一步步外化为“手中之竹”。而他的“胸无成竹”这个独创性的命题更是他“趣在法外”、突破成规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变相 胸无成竹 趣在法外
下载PDF
二十年后的回顾——“人文精神讨论”再反思 被引量:3
4
作者 郜元宝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共3页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当初参加“人文精神讨论”的情景,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时许多问题其实并不怎么清楚,但热情高涨,好像并非因为成竹在胸而参加讨论,倒恰恰因为胸无成竹,才要讨论个不休。“人生讨论糊涂始”,谁谓不然?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反思 胸无成竹
原文传递
“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 被引量:2
5
作者 汤凌云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3-121,共9页
"胸有成竹"、"胸无成竹"是分别由北宋文人苏轼、清代画家郑板桥在论画竹时提出来的一组审美学说。两者都吸收了佛道哲学的心性论思想。"胸有成竹"说并不是谈艺术技巧的熟练和熟能生巧问题,其旨趣在强化... "胸有成竹"、"胸无成竹"是分别由北宋文人苏轼、清代画家郑板桥在论画竹时提出来的一组审美学说。两者都吸收了佛道哲学的心性论思想。"胸有成竹"说并不是谈艺术技巧的熟练和熟能生巧问题,其旨趣在强化心作为官能之主宰所秉有的包藏万有、创生万物之功能,以及人作为生命个体的创造潜能。"胸无成竹"是指心念不被积习而成的法规所束缚。心识不生分别计较之念,心灵空明澄澈,不沾不滞,即能映现万有,不拘成见,领其法外之趣。从大乘佛学的般若中道空观入门,即可体察二者互通不异、一体双面的内在联系。"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在价值层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它们只是立论的视角有别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无成竹 成竹 北宋文人 艺术技巧 创造潜能 生命个体 大乘佛学 郑板桥
原文传递
“胸无成竹”论和郑板桥画学之怪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东华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8-34,共7页
在绘画史上,郑板桥以一反常态的"胸无成竹"论和独特的书画风格被世人称之为"怪",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本文从比较徐渭和郑板桥的言论和书画风格入手,从考据学的角度考察、分析"胸无成竹"论的理论依据和... 在绘画史上,郑板桥以一反常态的"胸无成竹"论和独特的书画风格被世人称之为"怪",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本文从比较徐渭和郑板桥的言论和书画风格入手,从考据学的角度考察、分析"胸无成竹"论的理论依据和郑氏的绘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和怪 胸无成竹 绘画风格 考据之学
下载PDF
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中国古代文人画家的“颠”“痴”“狂”“怪”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文中 《零陵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55-60,共6页
有人说“一切艺术家都是精神病患者.”有人说“不‘疯’就做不了艺术家.”中国古代文人画家中,确有许许多多的佯傻、猖狂乃至真狂、真额的艺术家.宋朝梁楷,人称“梁疯子”,以金冬心、郑板桥等人为代表的“扬州画派”,一直被人们称为“... 有人说“一切艺术家都是精神病患者.”有人说“不‘疯’就做不了艺术家.”中国古代文人画家中,确有许许多多的佯傻、猖狂乃至真狂、真额的艺术家.宋朝梁楷,人称“梁疯子”,以金冬心、郑板桥等人为代表的“扬州画派”,一直被人们称为“扬州八怪”.不但世人这样看待他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家 “狂” 中国古代文人 郑板桥 画竹 墨竹 胸无成竹 艺术家 大写意 艺术创作
下载PDF
从“胸有成竹”到“胸无成竹”——对李方膺“胸无成竹”绘画理论的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崔莉萍 《艺术教育》 2003年第6期39-,49,共2页
"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在继承前人苏轼、文同"胸有成竹"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切身实践,又提出了"胸无成竹"理论,丰富了中国绘画史上关于画竹理论的内容。
关键词 李方膺 苏轼 文同 郑板桥 成竹 胸无成竹
原文传递
谈郑板桥的“怪”与“美” 被引量:1
9
作者 韩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5期144-146,共3页
郑板桥身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由于他愤世嫉俗,与流治者取不合作的态度,所以,一生都不得志,只做了个“七品官耳”。他“工诗文,擅书画,长于篆刻”。在艺术上,他不拘前人陈规,勇于创新,独具风格,与当时流行的复古主义“正... 郑板桥身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由于他愤世嫉俗,与流治者取不合作的态度,所以,一生都不得志,只做了个“七品官耳”。他“工诗文,擅书画,长于篆刻”。在艺术上,他不拘前人陈规,勇于创新,独具风格,与当时流行的复古主义“正统”画风迥然不同,因此,又有“怪杰”之名。 那么,郑板桥究竟“怪”在那里?为什么他的“怪作”却能流芳百世,并深为人们所喜爱?这些都是需要认真加以探讨的。我想从美学的角度,对郑板桥的“怪”谈谈自己的看法。 郑板桥的“怪美”风格,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故意标新立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画竹 “美” 愤世 时流 胸无成竹 创作过程 怪杰 行艺
下载PDF
郑燮文艺观点摭谈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宝石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0-162,共3页
郑燮对艺术创作过程中审美意象的产生,以及审美意象从构思到落实为具体物质形式的各个阶段都有深刻的认识。其“胸无成竹”是对“胸有成竹”的丰富和发展,并在理论上完善了丑石说。
关键词 眼中之竹 中之竹 手中之竹 胸无成竹 丑石
下载PDF
郑板桥“胸中之竹”与“胸无成竹”诠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军宝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21-22,共2页
"胸中之竹"与"胸无成竹"绘画理论,是"扬州八怪"的代表郑板桥对古代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诠释这一理论,发掘其内涵,于今仍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郑板桥 中之竹 胸无成竹
下载PDF
从“胸无成竹”谈郑板桥的艺术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志固 《美术大观》 2008年第1期58-59,共2页
  "胸无成竹"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提出的画论,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深思熟虑,通过不断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个性论语.现实生活中,凡做事都讲究"胸有成竹","胸有成竹"也成为大家最熟悉的成...   "胸无成竹"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提出的画论,这是他几十年如一日,深思熟虑,通过不断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个性论语.现实生活中,凡做事都讲究"胸有成竹","胸有成竹"也成为大家最熟悉的成语之一,该成语典出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鹃落,稍纵即逝矣.意思是说文与可下笔画竹之前,心中早已孕育了竹的形象.后人用它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成熟的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无成竹 画论 郑板桥 中之竹 画竹
下载PDF
李方膺画竹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智颖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223-225,共3页
李方膺在画竹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与郑板桥劲挺清秀的竹相比,其竹更显憨厚爽朗,具有肆意放纵的气势。他丰富了画竹方面的题材,画前人不敢画的风竹题材,理论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亲身实践,有所创新,提出"胸无成竹"的... 李方膺在画竹方面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与郑板桥劲挺清秀的竹相比,其竹更显憨厚爽朗,具有肆意放纵的气势。他丰富了画竹方面的题材,画前人不敢画的风竹题材,理论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亲身实践,有所创新,提出"胸无成竹"的画竹艺术理论观点。他的画竹艺术不仅丰富了传统画竹艺术的表现形式,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更具有扬州八怪疏离正统、直抒个性的特点,他在不脱离传统的同时标新立异,这种敢于求奇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方膺 风竹 胸无成竹 创新精神
下载PDF
“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谈山水画写生中的“规范”与“自由”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越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62,共2页
本文从"胸有成竹"与"胸无成竹"的理论渊源出发,阐述两者对画界的影响及其在山水画写生中的表现,并对"胸有成竹"和"胸无成竹"的真意进行分析。
关键词 成竹 胸无成竹 规范 自由
原文传递
出“泥”不染为妙品
15
作者 许李源 《语文学习》 2023年第2期56-57,共2页
对于画竹子这同一件事,宋代画家文与可主张“胸有成竹”,而清代画家郑板桥则主张“胸无成竹”,两者有尖锐对立之处。从这对立之中,我看到了统一,即“有竹”与“无竹”乃是一件事的先后两个阶段,学绘当“有竹”,学成当“无竹”。
关键词 清代画家 胸无成竹 成竹 文与可 郑板桥 宋代画家 尖锐对立
原文传递
求学不求似
16
作者 罗若溪 《语文学习》 2023年第2期57-58,共2页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晚年的齐白石如此道。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却为我们厘清了“学”与“似”的概念。郑板桥在谈论画竹的时候,一反流行的说法,说自己“胸无成竹”,践行了求学不求似的真章。实际上,不只绘画,从处世及为人,我们都应求学...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晚年的齐白石如此道。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却为我们厘清了“学”与“似”的概念。郑板桥在谈论画竹的时候,一反流行的说法,说自己“胸无成竹”,践行了求学不求似的真章。实际上,不只绘画,从处世及为人,我们都应求学不求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无成竹 画竹 郑板桥 齐白石 绘画 求学
原文传递
郑板桥书画艺术的审美取向和成就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祖玉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年第6期28-29,共2页
扬州繁荣的书画市场,商人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导致了郑板桥书画创作的商品化和世俗化审美取向。他强调个性表现,标新立异;师法自然,学古而不泥于古;推崇艺术作品要有真情,具真魂,表真意。
关键词 审美取向 郑板桥 书画艺术 胸无成竹 市民阶层 审美趣味 美学主张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师法自然
下载PDF
浅析郑板桥墨竹画的三种境界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艳玲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5年第12期29-30,共2页
从自然美的修竹升华至具有艺术美的墨竹画,须由画者将记忆中朦胧的竹子映现于自身的感知系统,而后生发出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再经过深思熟虑的推敲与重构,最后挥毫泼墨落于纸上,形成浓淡相宜、极具艺术化的修竹形象。
关键词 郑板桥 画竹 胸无成竹
下载PDF
从苏东坡的“胸有成竹”到郑板桥的“胸无成竹”看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
19
作者 金荷仙 彭镇华 +1 位作者 华海镜 王雁 《世界竹藤通讯》 2006年第1期41-43,共3页
从美术史的角度来分析苏东坡的“胸有成竹”与郑板桥的“胸无成竹”立论的提出原由,既可发现竹子对中华文化影响的渗透深度,又可证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鲜活力度。
关键词 成竹 胸无成竹 创新精神
下载PDF
聊聊郑板桥的文论
20
作者 曾庆鸿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00年第18期33-34,共2页
郑板桥,清代诗人、画家、书法家。他在文艺理论作方面,有不少独特的见解。他的文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胸无成竹宋人苏东坡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提出胸有成竹的写作原则:“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宋人晁补之诗... 郑板桥,清代诗人、画家、书法家。他在文艺理论作方面,有不少独特的见解。他的文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胸无成竹宋人苏东坡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提出胸有成竹的写作原则:“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宋人晁补之诗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但郑板桥却提出“胸无成竹”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郑板桥集》 胸无成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