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诊疗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63
1
作者 孙立忠 李建荣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1-244,共4页
近20多年来,我国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诊疗取得了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进步,分别是在Stanford分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主动脉夹层的细化分型,右腋动脉插管心肺转流及选择性脑灌注技术成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心肺转... 近20多年来,我国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诊疗取得了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进步,分别是在Stanford分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主动脉夹层的细化分型,右腋动脉插管心肺转流及选择性脑灌注技术成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心肺转流基础策略,全主动脉弓替换及降主动脉支架象鼻人工血管置入术(孙氏手术)成为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术式.然而,我国主动脉夹层诊疗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为“不规范”“不成熟”“不及时”,即缺乏完整全面的、能够体现主动脉夹层诊疗特点的规范或指南,围手术期器官保护和术中血液保护技术仍有较大缺陷,患者从发病到手术所需时间较长.我国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治任重道远,只有汇聚更多同仁的才智与力量,才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让更多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
原文传递
黄芪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缩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8
2
作者 张必祺 孙坚 +2 位作者 胡申江 单绮娴 夏强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 黄芪有一定的治疗高血压作用 ,本研究观察其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舒缩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灌流模型 ,观察累积浓度黄芪 (0 .0 1~ 10 0g·L- 1)对基础状态、KCl预收缩和去氧肾上腺素 (PE)... 目的 黄芪有一定的治疗高血压作用 ,本研究观察其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舒缩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主动脉环灌流模型 ,观察累积浓度黄芪 (0 .0 1~ 10 0g·L- 1)对基础状态、KCl预收缩和去氧肾上腺素 (PE)预收缩的血管环的作用。结果 黄芪 (0 .0 1~ 10 0g·L- 1)对基础状态或KC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张力无影响。对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 ,黄芪在低浓度 (0 .0 1~ 3.0g·L- 1)时呈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 ,此作用可被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0 .1mmol·L- 1)或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 (10μmol·L- 1)预处理所抑制 ;而在高浓度 (10~ 10 0g·L- 1)时呈短暂的收缩作用 ,可被内皮素转换酶抑制剂磷阿米酮 (5 μmol·L- 1)预处理所抑制。黄芪对PE预收缩的去除内皮血管环仅呈微弱的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结论 黄芪对主动脉具有内皮依赖性舒缩双相作用。其舒张机制可能为激活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 鸟苷酸环化酶途径 ;而其收缩机制可能为促进血管内皮合成内皮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主动脉 血管舒张 血管收缩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造影在急性胸痛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9
3
作者 王锡明 晁宝婷 +4 位作者 武乐斌 张云亭 陈海松 李振家 柳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12-814,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急性胸痛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急性胸痛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用冠状、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TP)等方...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急性胸痛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临床急性胸痛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用冠状、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TP)等方法行冠状动脉、肺动脉和胸主动脉成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所有图像进行观察,对疾病进行诊断,其中16例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所有行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的患者1次检查均可清晰显示双侧肺动脉、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胸主动脉,同时均可进行纵隔及肺窗重组,对胸部疾病进行诊断。显示冠状动脉狭窄1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4例,主动脉夹层6例(其中1例同时伴有冠状动脉右支急性血栓形成);并诊断气胸1例、缩窄性心包炎1例;4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64层螺旋CT 1次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对其病变作出正确诊断,还能清晰地显示胸部疾病,是急性胸痛病因诊断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血管 主动脉瘤
原文传递
胸腰段各种减压术对脊柱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阮狄克 沈根标 +6 位作者 罗卓荆 马保安 孙宏慧 王万明 丁勇 张西正 李光新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5-41,共7页
本文通过生物力学方法评价了各种减压术对胸腰段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椎板减压术后抗弯强度降低最明显(P<0.01),约为对照组的三分之一。屈伸活动度亦较对照组增加了一倍(P<0.05)。(2)侧前方减压术使屈曲状态下水平位移... 本文通过生物力学方法评价了各种减压术对胸腰段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椎板减压术后抗弯强度降低最明显(P<0.01),约为对照组的三分之一。屈伸活动度亦较对照组增加了一倍(P<0.05)。(2)侧前方减压术使屈曲状态下水平位移及旋转角均增加(P<0.05)抗压及抗弯强度亦降低。(3)侧方减压术使矢状面水平位移及旋转角明显增加(P<0.01),并使抗压强度降低最明显(P<0.01)。从结果分析可以认为后柱结构、特别是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对维持脊柱稳定,防止胸腰椎过度屈曲起重要作用。椎体结构及两侧小关节突的完整对轴向载荷的传导起主要作用,并有防止在轴向载荷作用发生矢状面水平及旋转位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腰椎 减压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胸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40
5
作者 王天佑(整理)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361-1364,共4页
肺保护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肺保护是指肺移植或心肺移植时对供体肺脏的保护,使之在移植于受体后仍能发挥正常肺功能。广义肺保护则是主动地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即将发生的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以维护患者肺功能,促进早日康复。... 肺保护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肺保护是指肺移植或心肺移植时对供体肺脏的保护,使之在移植于受体后仍能发挥正常肺功能。广义肺保护则是主动地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即将发生的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以维护患者肺功能,促进早日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属于广义肺保护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围手术期 肺保护 专家 心肺移植 肺功能 广义 肺损伤
原文传递
15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手术回顾 被引量:29
6
作者 石赟 符伟国 +6 位作者 王玉琦 徐欣 郭大乔 陈斌 蒋俊豪 杨珏 史振宇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总结150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术前对病人进行多种影像学检查,以获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关解剖学资料。术中在DSA监视下对150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施行了人工血管内支架安置术。术后... 目的:总结150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术前对病人进行多种影像学检查,以获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关解剖学资料。术中在DSA监视下对150例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施行了人工血管内支架安置术。术后1周和术后1年,作螺旋CT以观察手术疗效及有无内漏、移位和人工血管内支架塌陷等术后并发症。结果:148例(98.6%)获临床成功。围手术期内,1例(0.67%)死亡,1例(0.67%)发生脑梗死。术后截瘫发生率为零。26例(17.3%)发生内漏。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腔内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较短的优势。近期和中期疗效令人满意,但远期疗效还有待于更长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动脉瘤 夹层 支架
下载PDF
主动脉根部替换术2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孙立忠 常谦 +6 位作者 郑军 吴清玉 朱晓东 朱俊明 孙晓刚 刘永民 冯钧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29-731,共3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根部替换术的手术适应证 ,总结手术技术和经验。方法 自 1994年1月至 1999年 8月 ,我院共完成 2 31例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其中急诊手术 13例。男 189例 ,女 42例。年龄 14~ 6 9岁。瘤体直径 5~ 11cm。单纯主动脉根部... 目的 探讨主动脉根部替换术的手术适应证 ,总结手术技术和经验。方法 自 1994年1月至 1999年 8月 ,我院共完成 2 31例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其中急诊手术 13例。男 189例 ,女 42例。年龄 14~ 6 9岁。瘤体直径 5~ 11cm。单纯主动脉根部瘤 145例 ,DeBekeyⅠ型主动脉夹层 6 5例 ,DeBekeyⅡ型主动脉夹层 2 1例。手术以复合带瓣人工血管组件替换主动脉根部 2 2 9例 ,行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 2例。结果 围术期死亡 7例 ,死亡率为 3.0 3%。早期并发症包括 :二次开胸止血 6例 ,心包积液 9例 ,脑栓塞、胸腔积液和气胸各 2例 ,均治愈。随诊 175例 (78.12 % ) ,平均随诊时间 15 .7个月± 13.1个月 (2周~ 6 5个月 )。随诊期 1例死于术后 3个月双下肢动脉栓塞、肾功能衰竭。 3例术后因抗凝意外死亡。与术前比较 ,术后平均左室舒张末径由术前的 6 8.1mm± 9.4mm(5 4~ 112mm)恢复为 5 4.8mm± 8.2mm(38~ 88mm) ,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对于非夹层的主动脉瘤和慢性主动脉夹层 ,如果动脉瘤直径超过 5cm ,就应该进行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自然病程险恶 ,一旦确诊 ,在全身状况允许的条件下应尽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心血管外科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108例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患者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禹纪红 黄连军 +3 位作者 蒋世良 金敬琳 常宗平 吕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在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理方法及支架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的108例胸主动脉病变(B型夹层94例,假性动脉瘤14例)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理方法、...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在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时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理方法及支架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的108例胸主动脉病变(B型夹层94例,假性动脉瘤14例)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理方法、结果及并发症。2例行人工血管旁路联合覆膜支架置入术(杂交手术),其余患者直接行覆膜支架置入术,其中,完全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72例(A组),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34例(B组)。对比两组术后内漏、LSA显影、双上肢收缩期压差等结果。结果支架均顺利置入,术后除1例出现脑供血不足,死于呼吸循环衰竭,余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左上肢严重缺血症状。A组左上肢收缩期血压低于右侧(84.8±44.0)mmHg和(130.8±21.4)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双上肢收缩期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1.3±23.7)个月,仅A组中33例出现轻微左上肢乏力、麻木及头晕症状,无需手术处理。结论胸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中近端锚定区不足时,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延长锚定区是可行的,特别是部分覆盖LSA开口更为安全;但必需严格把握适应证、仔细评估双侧椎动脉及颈动脉血供情况,对合并脑梗塞、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影响脑供血疾病的患者即使右侧椎动脉及双侧颈动脉血供良好,也不宜直接完全覆盖LSA开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溃疡 动脉瘤 夹层 动脉瘤 假性 支架 锁骨下动脉 近端锚定区
下载PDF
分支型腔内支架人工血管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潮 李玉亮 +1 位作者 汪忠镐 张强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应用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分支型支架人工血管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弓部夹层。方法2004年2月至2005年1月,采用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血管腔内分支型主动脉支架人工血管治疗主动脉弓部B型夹层病人42例。原发破裂口位... 目的应用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分支型支架人工血管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弓部夹层。方法2004年2月至2005年1月,采用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血管腔内分支型主动脉支架人工血管治疗主动脉弓部B型夹层病人42例。原发破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侧2cm以内。分支型支架由主动脉支架和左锁骨下动脉支架组合而成。支架直径较相应支撑部位动脉直径增加15%~20%。治疗在血管造影室进行,分支型支架人工血管经送放器送入动脉,在透视下释放,植入主动脉弓和左锁骨下动脉。结果41例(98%)成功放置分支型支架41只和直筒型可弯曲支架人工血管5只;1例因左锁骨下动脉变形成角未能将送放器送入而改用直筒型支架治疗。夹层破裂口均被封闭,夹层真腔全部恢复正常直径。术后复查2例存在少量内漏。入路动脉无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病人均恢复正常活动。结论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分支型支架人工血管易使用,适合修复破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旁的主动脉弓部夹层,但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主动脉瘤 人工血管 支架
原文传递
CT引导下经皮胸肺穿刺活检安全性和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黄勇 杨云辉 +2 位作者 吕天甫 许洪锋 麦海浪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3年第1期65-67,共3页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肺部疑难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一些纤维支气管镜无法到达部位病变的定性尤为适宜.但这种创伤性检查目前仍存在许多的并发症,有些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肺部疑难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一些纤维支气管镜无法到达部位病变的定性尤为适宜.但这种创伤性检查目前仍存在许多的并发症,有些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由于CT扫描图像可清晰地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也可精确地确定进针点、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心脏、血管、神经等重要的组织结构,提高了介入放射技术的精确度和安全系数。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并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现总结本单位的工作体验,就如何提高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肺活检的安全性、准确性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CT引导 安全性 纤维支气管镜 CT扫描图像 介入放射技术 临床工作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重建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春生 李军 赖颢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5-250,共6页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重建主要包括对主动脉窦夹层、主动脉瓣和冠状动脉开口的处理.主动脉窦部重建及升主动脉替换术较易掌握,适用于多数患者,但在治疗主动脉窦部明显扩张、内膜严重破损患者时有一定局限.主动脉根部复合替换术(B...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重建主要包括对主动脉窦夹层、主动脉瓣和冠状动脉开口的处理.主动脉窦部重建及升主动脉替换术较易掌握,适用于多数患者,但在治疗主动脉窦部明显扩张、内膜严重破损患者时有一定局限.主动脉根部复合替换术(Bentall手术)广泛用于窦部明显病损患者,但也舍弃了一部分质地良好的主动脉瓣,增加了不必要的人工瓣膜相关并发症.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既可切除病变管壁又能保留自身瓣膜,其中主动脉根部重塑术(Yacoub手术)操作较简单但有远期瓣环扩大可能;主动脉根部再植术(David手术)远期疗效好但手术难度大,是否适用于Stanford A型夹层尚存争议.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不同主动脉根部重建策略进行了有益探索,为进一步提高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中远期疗效奠定了基础,并推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向规范化、个体化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 假体和植入物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78例 被引量:20
12
作者 许尚栋 黄方炯 +6 位作者 李志忠 王学勇 杨禁非 蔡克强 范占明 杜嘉会 张兆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78例。男71例,女7例;年龄31~80岁,平均(52.7±12.3)岁。StanfordB型76例,StanfordA型2例。术后随访1~47个月,平均(13.0±1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疗效。方法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78例。男71例,女7例;年龄31~80岁,平均(52.7±12.3)岁。StanfordB型76例,StanfordA型2例。术后随访1~47个月,平均(13.0±10.1)个月。建立数据库,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疗效。结果近端内漏5例;升主动脉夹层5例,其中1例术中发生,4例分别在术后1、7d、5、13个月发生。术后30d内死亡4例(5.1%),2例死于升主动脉夹层破裂,1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脑出血。术中脑梗塞1例。5例病人因覆膜支架远端再发现破口,行二次腔内修复术。1例因内漏行二次腔内修复术。随访期死亡3例(3.8%),分别死于消化道出血、升主动脉夹层破裂和死因不明。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多沙唑嗪及其手性对映体对离体兔血管α1受体的拮抗特性 被引量:15
13
作者 牛长群 赵丁 +1 位作者 贾湘曼 任雷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4-359,共6页
目的分析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多沙唑嗪手性对映体对兔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的选择性作用,以探讨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药物的可能性.方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诱发兔离体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收缩反应,并采用Schild作图法计算rac-多沙... 目的分析α1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多沙唑嗪手性对映体对兔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的选择性作用,以探讨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药物的可能性.方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诱发兔离体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收缩反应,并采用Schild作图法计算rac-多沙唑嗪、R-多沙唑嗪和S-多沙唑嗪的pA2值.结果在兔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0.03, 0.1和0.3 μmol*L-1的rac-多沙唑嗪、R-多沙唑嗪和S-多沙唑嗪均使NE诱发的血管收缩反应量效曲线平行右移,Emax不变;由Schild作图法计算得到的多沙唑嗪及其手性对映体的斜率值,经统计学分析符合竞争性拮抗.3种拮抗剂pA2值的强度顺序为:R-多沙唑嗪>rac-多沙唑嗪>S-多沙唑嗪.结论与多沙唑嗪及其手性对映体对人前列腺组织作用的报道结果不同,S-多沙唑嗪对兔胸主动脉和颈总动脉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作用的选择性显著低于rac-多沙唑嗪和R-多沙唑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唑嗪 手性对映体 肾上腺素 Α1受体 主动脉 颈动脉 拮抗特性
下载PDF
主动脉弓三切面对于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超声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14
作者 吴娟 刘云 +5 位作者 王铭 王新霞 林杉 袁瑞 栗河舟 崔世红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三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和主动脉弓冠状切面)对于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超声诊断价值,并分析漏诊和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并出生后最终手术证实...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三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和主动脉弓冠状切面)对于胎儿主动脉缩窄的超声诊断价值,并分析漏诊和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并出生后最终手术证实的52例主动脉缩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产前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52例主动脉缩窄胎儿中,三血管气管切面显示满意率为100%,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显示满意率为88.5%,主动脉弓冠状切面显示满意率最低,为76.9%。52例中,漏诊9例,误诊3例,均为产前未获得满意的主动脉弓三切面。52例中,主动脉缩窄胎儿的三血管气管切面均显示肺动脉与主动脉比值增大,是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重要线索;40例主动脉弓冠状切面满意显示,均显示主动脉弓峡部缩窄,与降主动脉连接。46例主动脉弓长轴切面满意显示中,38例主动脉弓峡部细窄,内径为(1.8±0.2)mm,范围为0.9~2.9mm。结论主动脉弓三切面的联合应用对于产前诊断主动脉缩窄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心脏
原文传递
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治国 陈志东 +3 位作者 马治国 索木森 侯志强 郭振平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9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重建伤椎前中柱稳定性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科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58例,其中行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32例,单纯后路融合椎弓根内固定26例。在... 目的探讨经伤椎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重建伤椎前中柱稳定性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科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58例,其中行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32例,单纯后路融合椎弓根内固定26例。在术前、术后及随访过程中对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进行测量分析,采用Frankel分级系统评估神经恢复情况。结果 A、B两组术后2周及术后1.5年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加,Cobb角较术前明显变小。A组术后1.5年椎体前缘及后缘的高度略有丧失,Cobb角略有增加,但较术后无显著意义(P>0.05);但B组术后1.5年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的丧失、Cobb角的增加较术后具有显著意义(P<0.05)。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评价神经恢复状况,58例患者中除A级3例无恢复外,其余均有所恢复。B组患者中出现螺钉松动2例,螺帽松动、纵杆移位1例,断钉1例;A组患者中无螺钉松动、纵杆移位、断钉现象发生。结论经伤椎内植骨联合椎弓根内固定可有效建立椎体前中柱稳定性,防止椎体高度丧失及Cobb角的增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内固定 椎体内植骨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异常体动脉供应正常左下肺基底段的胸部X线片和螺旋CT表现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光钊 赵顺标 晁明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15-817,共3页
目的总结异常体动脉供应正常左下肺基底段在胸部X线片和螺旋CT上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分析5例异常体动脉供应正常左下肺基底段的胸部X线片和螺旋CT资料。结果5例异常体动脉供应正常左下肺基底段在胸部X线片上均表现为心后区肿块,左下... 目的总结异常体动脉供应正常左下肺基底段在胸部X线片和螺旋CT上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分析5例异常体动脉供应正常左下肺基底段的胸部X线片和螺旋CT资料。结果5例异常体动脉供应正常左下肺基底段在胸部X线片上均表现为心后区肿块,左下肺动脉纹理细小,受累左下肺区域无正常肺动脉分支影分布,但有异常增粗纹理。CT上5例均表现为受累肺组织体积轻度缩小,支气管通畅,2例肺实质呈磨玻璃状改变。5例均可见左下肺动脉在背段动脉起始远侧缺如,增粗扭曲的异常体动脉起自降主动脉,其扩张的分支分布于受累肺段。1例血管造影表现与CT相仿。结论该病在胸部X线片上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增强螺旋CT扫描可明确诊断,以避免创伤性的血管造影和致命的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畸形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尾部悬吊大鼠胸主动脉及肺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汪德生 孙磊 +3 位作者 任维 董建文 马铁民 向求鲁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8-322,共5页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时大小循环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mRNA(NOSmRNA)表达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为模拟失重时血管局部调节的适应机理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采用Wistar大鼠 30°尾部悬吊模拟失重效应 ,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悬吊 7d(TS7组 )...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时大小循环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mRNA(NOSmRNA)表达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为模拟失重时血管局部调节的适应机理研究提供资料。方法采用Wistar大鼠 30°尾部悬吊模拟失重效应 ,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悬吊 7d(TS7组 )、1 4d(TS1 4组 )及对照 (CON组 )胸主动脉、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mRNA和iNOSmRNA表达变化。结果TS7组胸主动脉和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mRNA和iN OSmRNA的升高非常显著 ;TS1 4组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mRNA的升高仍非常显著而胸主动脉回到对照水平 ,TS1 4组胸主动脉内皮细胞iNOSmRNA回到对照水平而肺动脉下降非常显著。结论模拟失重对大循环动脉内皮细胞eNOSmRNA和iNOSmRNA的影响趋势相似 ,而对肺循环动脉影响趋势不同 ,归因于模拟失重初期由下体转移而来的体液进入大小循环高峰期的时间过程不同 ,可能是模拟失重时局部调节功能降低的一种重要表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悬吊 主动脉 内皮细胞 肺动脉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覆膜支架修复术在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晗 胡明 +3 位作者 黄群 覃忠 郭思恩 覃晓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技术对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方案制定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例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CTA)后进行主动脉三维重建,在3D打印机进...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技术对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方案制定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例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CTA)后进行主动脉三维重建,在3D打印机进行3D打印成形主动脉形态。结合CTA结果和3D打印模型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患者包括胸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主动脉夹层3例,腹主动脉瘤1例,均在术前完成主动脉病变段3D模型打印,根据结果辅助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全部取得技术成功。结论 3D打印辅助覆膜支架修复术能使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直观化、简单化、精准化,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治疗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 3D打印技术
下载PDF
升主动脉替换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置入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良万 卢琳 +5 位作者 戴小幅 杨昭伟 张贵灿 曹华 杨国锋 董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4-337,共4页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置入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初步经验。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2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接受了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和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术。体外循环鼻咽温度降至20...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联合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置入治疗急性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初步经验。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20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接受了升主动脉人工血管替换和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术。体外循环鼻咽温度降至20%时,停止下半身灌注,经无名动脉近端升主动脉横断切口,将三分支支架血管置入主动脉弓和近端胸降主动脉真腔内,并将其分支支架血管依次置入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将主干支架血管的近端与无名动脉近端的升主动脉切口重建后与替换近端升主动脉的人工血管端端吻合。结果所有病人术中均顺利地置入三分支支架血管,平均体外循环(163.2±19.2)min,主动脉阻断(89.4±10.0)min,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和下半身缺血(32.7±6.6)min。术后出现短暂性神智障碍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20例均治愈出院。术后3个月电子束CT检查结果示,主干支架血管及分支支架血管通畅、无扭曲;支架血管置入部位夹层假腔闭合;16例远端胸降主动脉夹层假腔闭合。结论三分支支架血管术中置入是简化急性主动脉夹层者主动脉弓重建、提高手术安全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适应证为弓内内膜无破口而需主动脉弓重建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支架血管大小、分支支架血管间的距离选择和放置过程中避免内膜损伤是术中三分支支架血管成功放置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人工血管 支架 主动脉
原文传递
“烟囱”技术在治疗累及主动脉弓分支动脉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舒畅 王暾 +3 位作者 黎明 李鑫 李全明 方坤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7期3320-3323,共4页
目的探讨“烟囱”技术在累及主动脉弓部分支动脉的StanfordB型夹层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采用“烟囱”技术治疗的第一破口邻近主动脉弓部分支动脉起始端的3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目的探讨“烟囱”技术在累及主动脉弓部分支动脉的StanfordB型夹层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采用“烟囱”技术治疗的第一破口邻近主动脉弓部分支动脉起始端的3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2例,重建左颈总动脉28例,采用“双烟囱”技术同时重建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2例。结果急诊手术4例。手术成功率100%,无I型内漏发生。4例发生左锁骨下动脉Ⅱ型内漏,3例采用PDA封堵器封堵内漏,1例合并Maffan综合征和妊高症,予以保守治疗,11个月后内漏消失。随访时间(144-7)个月。未发现截瘫、脑卒中、左锁骨下动脉缺血等并发症。主动脉和分支动脉内覆膜支架位置均良好,“烟囱”支架均保持通畅。结论采用“烟囱”技术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治疗第一破口邻近主动脉弓部分支动脉起始端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中期随访结果满意.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 人工血管 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