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鸭胰液引流的肠-胰瘘法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贤 刘茗 +1 位作者 刘敏雄 刘济五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24-25,共2页
北京鸭胰液引流的肠-胰瘘法*王贤刘茗刘敏雄刘济五(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检索近40年来的国内外文献表明,除了国内80年代初期,仅有1篇北京鸭胰腺组织匀浆成分中糖消化酶的报道外,有关北京鸭胰腺外分泌功能特点的... 北京鸭胰液引流的肠-胰瘘法*王贤刘茗刘敏雄刘济五(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094)检索近40年来的国内外文献表明,除了国内80年代初期,仅有1篇北京鸭胰腺组织匀浆成分中糖消化酶的报道外,有关北京鸭胰腺外分泌功能特点的研究,至今尚无可查阅的资料。究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鸭 胰液引流 胰瘘法
下载PDF
早期不同胰液引流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永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5年第1期60-62,共3页
评价早期不同胰液引流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的影响。选取2011年1月—2014年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内引流组(A组)和外引流组(B组),每组89例,A组术中将胰管支撑管放置在空肠中行内引流,B组将胰管... 评价早期不同胰液引流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的影响。选取2011年1月—2014年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内引流组(A组)和外引流组(B组),每组89例,A组术中将胰管支撑管放置在空肠中行内引流,B组将胰管支撑管穿过肠壁及腹壁引流到体外。记录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胰瘘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B组患者胰瘘发生率13.5%,远低于A组的25.8%(P<0.05)。B组中胰管直径<3 mm患者胰瘘发生率10.1%,远低于A组的21.3%(P<0.05);B组中残胰质地软的患者胰瘘发生率9.0%,远低于A组的20.2%(P<0.05)。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6%,远低于A组的3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液外引流可以有效减少PD术后胰瘘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对于胰管直径<3 mm和残胰质地较软的患者尤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液引流 安全性
下载PDF
北京鸭胰液引流的改良胰-肠瘘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范开 李彦欣 +1 位作者 龚庆刚 常建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北京鸭 胰液引流 胰-肠瘘法 引流方法 改良方法 胰液分泌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并发症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欧琨 陈强谱 +2 位作者 管清海 张帆 林绪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6期7-8,共2页
目的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实施并发症预防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人员是否固定及术中是否采取预防措施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结果手术人员不固定和未实施预防措... 目的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实施并发症预防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人员是否固定及术中是否采取预防措施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结果手术人员不固定和未实施预防措施组发生胆瘘、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9例,死亡5例;手术人员固定和采取预防措施组发生并发症3例,死亡2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手术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D术中实施并发症预防措施可明显减少P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液引流 肠内营养 手术并发症 手术死亡率
下载PDF
胰管置管外引流在十二指肠损伤中的应用
5
作者 傅志红 周宗庆 +1 位作者 王志敏 李志江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0年第4期455-456,共2页
十二指肠损伤是严重的腹内伤。该损伤较多见于十二指肠降部、水平部,为了减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和病死率,除了选择合理的术式外,胰液引流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对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患者采用经十二指肠乳头置管行胰胆管肠外引流,报道如下。
关键词 十二指肠损伤 胰胆管肠外引流 置管 经十二指肠乳头 应用 胰管 十二指肠降部 胰液引流
下载PDF
新型胰管T管引流胰液临床总结
6
作者 张兆杰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90-291,共2页
目的 :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 12例采用Child术式术中胰肠吻合口内使用新型胰管T管引流胰液。结果 :12例术后均未发生胰瘘。结论 :自行设计的新型胰管T管引流胰液 。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液引流 T管
下载PDF
胰管结石24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张光仁 高一武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17-818,共2页
24例胰管结石患者常见症状是腹痛、消瘦,确诊依靠影像检查,B超确诊率最高,且为诊断首选。治疗首选手术,大口径胰肠吻合效果良好,取出结石、解除梗阻、通畅胰液引流,可防止胰管再生结石,缓解胰腺炎症损害,改善外分泌功能,阻断内分泌受损... 24例胰管结石患者常见症状是腹痛、消瘦,确诊依靠影像检查,B超确诊率最高,且为诊断首选。治疗首选手术,大口径胰肠吻合效果良好,取出结石、解除梗阻、通畅胰液引流,可防止胰管再生结石,缓解胰腺炎症损害,改善外分泌功能,阻断内分泌受损进展,预防胰腺组织癌变,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守治疗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胰管结石 患者生活质量 外分泌功能 常见症状 结石患者 影像检查 胰肠吻合 解除梗阻 胰液引流 再生结石 炎症损害 胰腺组织 治疗效果 确诊率 大口径 内分泌
下载PDF
胰肾联合移植新进展——第16届移植学会国际会议资料综述
8
作者 张昊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1997年第2期69-71,共3页
1996年8月,第16届移植学会国际会议在西班牙召开。本文专题综述了会议有关胰肾联合移植的新进展:供、受者的选择、胰液引流途径的选择、排斥反应的诊治、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胰肾联合移植的效果等问题。
关键词 胰肾联合移植 胰液引流 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新型T型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广庆 孙喜波 +3 位作者 刘令锁 王金勇 李仕金 刘德华 《现代手术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78-180,共3页
为了合理引流胰液,以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对31例手术病人采用Child术式及胆肠吻合口置T型管引流,并用自行设计的新型T型管置胰肠吻合口胰管内引流胰液,术后无胰瘘和胆瘘发生。此新型T型管首次用于胰液引... 为了合理引流胰液,以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对31例手术病人采用Child术式及胆肠吻合口置T型管引流,并用自行设计的新型T型管置胰肠吻合口胰管内引流胰液,术后无胰瘘和胆瘘发生。此新型T型管首次用于胰液引流,具有集胰管内、外引流管于一体,确能起到合理引流胰液以预防胰瘘的作用。该方法实用,简便易行,且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T型管 并发症 胰液引流 胃肠减压
下载PDF
两种胰液引流术式的胰肾联合移植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蓝柳根 李美思 +7 位作者 高照 董建辉 秦科 黄莹 曹嵩 李海滨 雷志影 孙煦勇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514-518,共5页
目的 分析53例糖尿病并终末期肾病患者行同期胰肾联合移植不同胰液引流术式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2010年5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中心完成了53例同期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其中胰液膀胱引流(bladder drainage,BD)术... 目的 分析53例糖尿病并终末期肾病患者行同期胰肾联合移植不同胰液引流术式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 2010年5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中心完成了53例同期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其中胰液膀胱引流(bladder drainage,BD)术式22例,胰液空肠引流(enteric drainage,ED)术式组31例。对比两组不同胰液引流术式受者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术后移植胰腺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胰腺冷缺血时间、移植胰腺1年生存率、手术时间、再手术率、术中总输血量、术后1个月血糖变化、其他并发症等。结果 53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成功,随访4~90个月,在22例BD术式中,有1例患者发生坏死性胰腺炎,切除胰腺。3例患者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有1例患者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恢复有尿后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后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移植后(14.2±5.1)d空腹血糖降至正常,(9.5±4.2)d停止使用胰岛素,(10.4±6.5)d肾功能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为(21.4±7.3)d,术后出现并发症有移植胰腺静脉血栓2例,泌尿系感染1例,移植胰淋巴漏1例,切口感染1例,他克莫司中毒1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1例。21例患者长期存活。在31例ED术式组中,术后(12.2±5.1)d空腹血糖降至正常,(7.3±3.2)d停止使用胰岛素,(11.2±5.7)d肾功能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为(18.6±6.6)d,2例患者术后出现移植胰腺静脉血栓形成,切除胰腺。2例患者出现坏死性胰腺炎,切除胰腺。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经活检证实)2例,移植胰切口感染2例,他克莫司中毒1例。31例患者长期长期存活。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胰液空肠引流术式组受者并没有增加手术风险,且受者及移植物存活率未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高于膀胱引流组,胰肾联合移植手术胰液空肠引流术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较好,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胰肾联合移植 胰液引流方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早期不同胰液引流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志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1010-1011,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不同胰液引流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在英德市人民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74例患者,根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87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胰液内引流方式,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不同胰液引流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在英德市人民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74例患者,根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87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胰液内引流方式,观察组实施外引流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综合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14%,低于对照组的39.08%(P<0.05)。结论早期胰液外引流有利于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不同胰液引流方式 并发症
下载PDF
介绍一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胆胰液引流的方法
12
作者 郑京 李维邦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12期926-927,共2页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液引流 外科治疔 并发症 手术
下载PDF
十二指肠球部原发癌根治─—胰胃吻合术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凌宝存 徐其佐 《实用医药杂志》 1994年第2期89-89,共1页
十二指肠球部原发癌根治─—胰胃吻合术1例148医院(山东省淄博市周村255300)凌宝存,徐其佐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因上腹部不适,有时空腹痛一年余,曾反复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治疗,征象愈而再发,近2个月来加重... 十二指肠球部原发癌根治─—胰胃吻合术1例148医院(山东省淄博市周村255300)凌宝存,徐其佐病例报告:患者,女、42岁。因上腹部不适,有时空腹痛一年余,曾反复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治疗,征象愈而再发,近2个月来加重,并伴有恶心呕吐,无便血,无黄疸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胃吻合术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原发癌 引流 胰液引流 肝动脉 胰十二指肠切除 病例报告 胆汁引流 胰肠吻合口
下载PDF
胰液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二例报告 被引量:19
14
作者 明长生 沙波 +5 位作者 曾凡军 陈知水 文志向 林正斌 张伟杰 夏穗生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总结膀胱引流术式胰、肾联合移植经验和教训。方法 对 2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 ,术后早期采用皮质激素、霉酚酸酯 (MMF)、环孢素A(CsA) /他克莫司 (FK5 0 6 )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 目的 总结膀胱引流术式胰、肾联合移植经验和教训。方法 对 2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膀胱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 ,术后早期采用皮质激素、霉酚酸酯 (MMF)、环孢素A(CsA) /他克莫司 (FK5 0 6 )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 (ALG)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8~ 10d后改为FK5 0 6、MMF和泼尼松维持。结果 移植后 ,2例均立即停用胰岛素 ,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仅例 2术后并发轻微切口感染 ,经引流、局部处理后愈合 ,无其它外科并发症 ,未发生排斥反应 ,患者目前已分别存活 6个月和 2个月 ,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均正常 ,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膀胱引流式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胰腺移植 肾移植 联合移植 胰液膀胱引流
原文传递
完全性胰液外引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国忠 刘华安 +1 位作者 姜杰 曹锡朝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性胰液外引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4年5月6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在Child术式基础上附加胰液完全外引流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术后无胰瘘发生,3周左右拔除胰管引流管.发生并发症13... 目的探讨完全性胰液外引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4年5月6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在Child术式基础上附加胰液完全外引流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术后无胰瘘发生,3周左右拔除胰管引流管.发生并发症13例,包括肺部感染4例、右胸腔积液2例、切口裂开2例,胰腺残端大出血、胃排空延迟、腹腔脓肿各1例,局限性腹膜炎2例,予相应处理后治愈.死亡1例,死于隐匿性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结论完全性胰液外引流可避免胰肠吻合口处胰液的积聚,避免胰酶对吻合口的腐蚀,对预防术后胰瘘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瘘 引流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完全性 胰液引流 胰管
下载PDF
大鼠门静脉回流、胰液内引流术式胰腺移植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3
16
作者 顾永平 黎介寿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建立大鼠门脉回流、胰液内引流的胰腺移植动物模型。方法 以近交系雄性Wistar大鼠为供、受者 ,供胰门静脉与受者的肠系膜上静脉在低位相吻合 ,形成门静脉回流 ;供者的十二指肠与受者的近端空肠相吻合。结果  6 7只药物诱导的糖... 目的 建立大鼠门脉回流、胰液内引流的胰腺移植动物模型。方法 以近交系雄性Wistar大鼠为供、受者 ,供胰门静脉与受者的肠系膜上静脉在低位相吻合 ,形成门静脉回流 ;供者的十二指肠与受者的近端空肠相吻合。结果  6 7只药物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移植术后存活超过 7d者 46只 ,其中 42只非禁食情况下血糖正常 ;46只存活的大鼠血胰岛素浓度正常。结论 该模型符合正常生理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移植 胰腺 十二指肠 胰液引流
原文传递
胰肾联合移植的外科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斌 明长生 +4 位作者 曾凡军 沙波 陈知水 陈忠华 陈实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6期460-462,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胰肾一期联合移植(SPK)外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原因和处理方式。方法:12例Ⅰ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施行了SPK,最初2例应用胰液膀胱引流(BD)术式,另10例为改进的胰液空肠引流(ED)术式。术后早期采用他克莫司(FK506)/环孢素... 目的:总结分析胰肾一期联合移植(SPK)外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原因和处理方式。方法:12例Ⅰ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施行了SPK,最初2例应用胰液膀胱引流(BD)术式,另10例为改进的胰液空肠引流(ED)术式。术后早期采用他克莫司(FK506)/环孢素A(CsA)加霉酚酸酯(MMF)、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CD25单抗四联诱导治疗,以后改为三联维持。抗凝治疗使用肝素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移植胰、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停用了外源性胰岛素。外科近期并发症:腹腔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分别经引流、换药后二期愈合;肾周血肿2例,经手术探查、清理后好转,多与抗凝剂短期应用过量有关。远期并发症:2例BD术式患者长期存在化学性膀胱炎,其中1例发生2次反流性移植物胰腺炎,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漏和移植物血管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外科并发症的综合防治是SPK成功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肾联合移植 外科并发症 Ⅰ型糖尿病 合并症 尿毒症 胰液膀胱引流
下载PDF
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翠琴 古兰英 +2 位作者 陈冬花 王华 李汶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2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3例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7例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胰瘘1例,胆瘘2例,腹腔感染1例,胃排空障碍1例;1例因腹腔内出血、肝...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3例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例患者中,7例发生并发症,其中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胰瘘1例,胆瘘2例,腹腔感染1例,胃排空障碍1例;1例因腹腔内出血、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对老年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和精心的护理,预见性采取护理干预,保证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液引流 老年 护理
下载PDF
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附二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于立新 姚冰 +8 位作者 邓文锋 徐健 杜传福 马俊杰 付绍杰 李川江 王亦斌 叶桂荣 明长生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38-741,共4页
目的 研究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的效果、术式、用药量及并发症。 方法 对 2例 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 ,术后早期应用他克莫司 (FK5 0 6 )、霉酚酸酯 (M... 目的 研究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的效果、术式、用药量及并发症。 方法 对 2例 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 ,术后早期应用他克莫司 (FK5 0 6 )、霉酚酸酯 (MMF)、皮质激素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进行免疫治疗。监测胰腺、肾功能恢复。 结果  2例患者术后第 3~ 5天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 ,术后第 5~ 10天停用胰岛素 ,移植胰腺分泌功能正常。例 1术后第 7天出现FK5 0 6中毒 ,尿量减少 ,经调整FK5 0 6用量及血液透析过度 ,术后第 2 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 ;例 2术后第 2 0天并发消化道出血 ,使用生长抑素及基因重组凝血因子Ⅶa等治疗痊愈。随访 3~ 2 4个月 ,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均正常 ,一般情况良好。 结论 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较好术式 ,优质供体及良好配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 胰十二指肠 肾一期联合移植 1型糖尿病 尿毒症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预防胰瘘的经验和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业波 陈国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10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价值。方法在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均采用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预防胰瘘。结果36例中出现胰瘘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肾功能衰竭。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 目的探讨应用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价值。方法在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均采用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预防胰瘘。结果36例中出现胰瘘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肾功能衰竭。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可有效地预防胰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置管胰液引流 胰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