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看宋代基层社会演变 被引量:61
1
作者 黄宽重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0-117,共18页
宋代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员出任地方亲民官,并设置巡检、土兵、县尉、弓手等基层武力,将有财力的百姓纳入吏职,使县成为宋廷深入基层社会的基点。徽宗时期,宋廷无力维护地方治安,使地方菁英、豪右与胥吏所形成的地... 宋代建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员出任地方亲民官,并设置巡检、土兵、县尉、弓手等基层武力,将有财力的百姓纳入吏职,使县成为宋廷深入基层社会的基点。徽宗时期,宋廷无力维护地方治安,使地方菁英、豪右与胥吏所形成的地方势力在基层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力量。南宋时由于长期和战等因素,使县政推动更需倚赖地方势力的协助。地方豪强与菁英—地方官员—基层武力与胥吏三股势力,形成南宋以后中国基层社会的三个支柱,共同合作互相依存。宋代士人的角色更为重要,是南宋时代基层社会的主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基层社会 基层武力 胥吏 乡居士人 财政中央化 中央与地方关系 社会演变 地方势力 地方官员
原文传递
论宋代胥吏的作用及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祖慧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9-85,共7页
宋代随着中央集权统治的不断加强 ,各项法律条文的日趋繁密 ,以及国家对官员管理力度的增强 ,使官府中处理文书和奔走驱使的胥吏在国家管理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出现代官理政甚至越权行事的现象 ;同时 ,由于管理体制上存在的某些缺陷 。
关键词 宋代 胥吏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国家管理 管理体制 素质
原文传递
制度角色和制度能力——以元杂剧为材料 被引量:24
3
作者 苏力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86,共14页
元杂剧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昏官与能吏(包括污吏)共存。从比较制度能力和个人制度角色来观察,中国古代官员需要借助胥吏来完成其政治任务,而这正是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生活过分重视道德文章而忽略司法技术知识所引发的一个... 元杂剧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昏官与能吏(包括污吏)共存。从比较制度能力和个人制度角色来观察,中国古代官员需要借助胥吏来完成其政治任务,而这正是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生活过分重视道德文章而忽略司法技术知识所引发的一个弊端。由此,也显示出从比较制度能力和个人制度角色论证司法独立的重要性比用权威断言和比较道德角色的论证来得更有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技术 中国传统社会 司法独立 胥吏 政治任务 用权 政治生活 制度能力 个人 弊端
原文传递
宋代司法中的“吏强官弱”现象及其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正印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3-149,共7页
与唐宋之际社会转型相适应,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制度和法律制度,司法的理性化和形式化程度有很大提高,为胥吏活动提供了巨大空间,而以诗赋和经学相高的士人在司法实务中不得不依赖吏人,以致出现"吏强官弱"的局面。胥吏... 与唐宋之际社会转型相适应,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制度和法律制度,司法的理性化和形式化程度有很大提高,为胥吏活动提供了巨大空间,而以诗赋和经学相高的士人在司法实务中不得不依赖吏人,以致出现"吏强官弱"的局面。胥吏司法作用的增强对宋代司法技术、司法体制乃至整个法律制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胥吏 司法 吏强官弱
原文传递
街头官僚概念的中国适用性:对中国街头官僚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探讨 被引量:22
5
作者 董伟玮 李靖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33,共8页
在被国内学者用来描述和解释中国行政实践时,街头官僚概念本身的中国适用性并未得到自觉探讨,这就使街头官僚究竟指涉哪些群体语焉不详,街头官僚理论与解决中国问题的适切性也显得晦暗不明。以经典街头官僚定义的要件为基础,转换它的国... 在被国内学者用来描述和解释中国行政实践时,街头官僚概念本身的中国适用性并未得到自觉探讨,这就使街头官僚究竟指涉哪些群体语焉不详,街头官僚理论与解决中国问题的适切性也显得晦暗不明。以经典街头官僚定义的要件为基础,转换它的国别和时代背景,中国街头官僚的判断标准得以确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随之得以清晰界定。中国当代街头官僚不等同于行政执法类公务员、也不只局限于公务员队伍中。在整合的意义上,可以将不同历史时期与民众直接互动、在行政行动中具有自主性的官僚组织成员统称为街头官僚。街头官僚概念的中国适用性因概念的重新界定得以确立,并在综合性理论的期许下产生新的理论和实践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头官僚 自由裁量权 公务员 胥吏 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科举选官与胥吏政治的发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程念祺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0-63,共4页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清廷诏准。故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一切士子皆由学堂出身。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制废除...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清廷诏准。故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一切士子皆由学堂出身。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制废除已经一百年了,关于科举的功过是非至今仍莫衷一是。与以往所不同的是,当今学者对科举制的研究已经超越科举制本身,向着科举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的影响、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乃至科举众多的具体分支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拓展。我们这里所推出的三篇文章,就是这一研究的最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专题讨论 政治 胥吏 选官 回眸 中国历史 功过是非 古代社会 世界文明
原文传递
宋代胥吏出职与差遣制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祖慧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117-120,128,共5页
宋代,在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府内均有大批从事具体行政工作的胥吏,其中,中央百司与地方监司、州郡一级的吏人可出职入流,跻身于低级官员的行列。南宋人赵升在《朝野类要》卷三中说:“内外百司吏职及诸州、监司吏人,皆有年劳补官法,... 宋代,在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府内均有大批从事具体行政工作的胥吏,其中,中央百司与地方监司、州郡一级的吏人可出职入流,跻身于低级官员的行列。南宋人赵升在《朝野类要》卷三中说:“内外百司吏职及诸州、监司吏人,皆有年劳补官法,俗谓之‘出职’是也。免铨试,径注差遣。”北宋初年,诸事草创,胥吏出职亦无定制;直到真宗朝,才对胥吏的出职年限、出职授官和授官勒留等作了初步规定。[1]本文着重探讨宋代胥吏出职方式以及授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出职 胥吏 《宋史》 枢密院 庆元条法事类 授官 《永乐大典》 百司 北宋前期
下载PDF
民讼官——宋代民众对官员的诉讼抗争论略 被引量:7
8
作者 牛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宋代社会民风好讼并非只体现于民众之间,也体现于民众对官吏的诉讼活动中。官员被民所讼与行政能力有关,但更大诱因在于其对民众权益的不法侵害。民讼官的频繁,不仅因为民众维护权益意识的觉醒,也是中央政府的政策使然。豪强与胥吏在官... 宋代社会民风好讼并非只体现于民众之间,也体现于民众对官吏的诉讼活动中。官员被民所讼与行政能力有关,但更大诱因在于其对民众权益的不法侵害。民讼官的频繁,不仅因为民众维护权益意识的觉醒,也是中央政府的政策使然。豪强与胥吏在官民诉讼斗争中角色复杂,胥吏讼官更多体现统治阶层之间的矛盾,豪民对官员的讼争客观上与一般民众的利益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讼官 豪民 胥吏 权益要求模式
下载PDF
宋代胥吏溢员问题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祖慧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2-100,共9页
宋代胥吏溢员问题研究祖慧宋王朝建国伊始,胥吏溢员的现象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也日趋严重。以中央官府胥吏为例,太祖朝约七百余人;元丰改制前,仅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吏人就突破千人①;到了哲宗元三年(公元1088... 宋代胥吏溢员问题研究祖慧宋王朝建国伊始,胥吏溢员的现象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也日趋严重。以中央官府胥吏为例,太祖朝约七百余人;元丰改制前,仅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吏人就突破千人①;到了哲宗元三年(公元1088年),百司吏额已接近四千八百人。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会要》 胥吏 枢密院 尚书省 庆元条法事类 吏员 公元 北宋前期 宗正寺 《龙川略志》
原文传递
两种不同的政治心态与明清胥吏的社会地位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世瑜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0-56,49,共8页
一何谓胥吏?中国古代政府机构中的低级公务员、办事员。实际上,胥与吏判然有别,自周秦以来,大略吏属政府机构中的正式属员,在大多数朝代里,吏都有迁转为官的可能(尽管这种机会不多);而胥一般指政府以徭役的形式征派来的基层公务人员,如... 一何谓胥吏?中国古代政府机构中的低级公务员、办事员。实际上,胥与吏判然有别,自周秦以来,大略吏属政府机构中的正式属员,在大多数朝代里,吏都有迁转为官的可能(尽管这种机会不多);而胥一般指政府以徭役的形式征派来的基层公务人员,如明代之粮、里、耆、老、门、皂、丁、壮之类属焉。自古至今往往胥吏合称,乃是一种泛指,即无论吏或胥,均非正式之职官,但又都是衙门中人而已。如果我们根据古代士人及官绅们的记述,则胥吏社会地位的演变是这样的:《周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心态 社会地位 吏员 明清 政府机构 明代 胥吏 科举制 科举取士 中国古代
原文传递
所由與唐宋時期地方政務運行——從《天聖令·雜令》宋16條的復原談起
11
作者 高濱 《中华文史论丛》 2024年第2期249-274,416,417,共28页
此前學者復原《天聖令·雜令》宋16條文字基本依據宋令,但宋令“所由檢校”規定似非唐前期制度。唐前期四等官制的所由包括官、吏,而唐前期主典胥吏不參與宋16條所涉政務,故宋16條部分文字應參考《養老令》復原。宋令“所由檢校”... 此前學者復原《天聖令·雜令》宋16條文字基本依據宋令,但宋令“所由檢校”規定似非唐前期制度。唐前期四等官制的所由包括官、吏,而唐前期主典胥吏不參與宋16條所涉政務,故宋16條部分文字應參考《養老令》復原。宋令“所由檢校”新規是唐後期軍職所由羣體擴張的結果。軍職所由來自唐前期軍府。唐後期藩鎮體制引入内地,州縣所由與軍職所由界限模糊,成爲使職化胥吏。北宋初,所由成爲州縣吏人的專稱,這是唐宋之際地方“軍職政務化”的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由 四等官制 胥吏 軍職政務化
下载PDF
略论唐代县级政权中的胥吏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建彬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县级政权 胥吏 唐代 流外官
下载PDF
中国古代档案工作中的胥吏之害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睿彻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0-22,共3页
长期以来,对我国古代档案史的研究多着眼于积极一面,而古代档案工作中的某些弊病,特别是一部分具体从事档案工作的胥吏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诸环节中的种种劣迹却少有人从总体上进行论述。因此为全面把握封建社会历史条件... 长期以来,对我国古代档案史的研究多着眼于积极一面,而古代档案工作中的某些弊病,特别是一部分具体从事档案工作的胥吏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诸环节中的种种劣迹却少有人从总体上进行论述。因此为全面把握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档案工作的发展轨迹,有必要对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档案工作 胥吏 危害
原文传递
宋代胥吏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4
作者 甄一蕴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16年第1期31-39,共9页
胥吏问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林志华《关于胥吏制度的几个问题》(《安徽史学》1992年第1期)、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刘小萌《胥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祝总... 胥吏问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林志华《关于胥吏制度的几个问题》(《安徽史学》1992年第1期)、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刘小萌《胥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祝总斌《试论我国古代吏胥的特殊作用及官、吏制衡机制》(《国学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钟小安《中国古代吏胥制度摭谈》(《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程念祺《科举选官与胥吏政治的发展》(《学术月刊》2005年第11期)、丁建峰《新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胥吏政治》(《天府新论》2013年第3期)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古代胥吏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并对胥吏制度的发展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胥吏 中国传统社会 政治制度史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浙江人民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
原文传递
清代对胥吏的管理及其失控原因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恒 《东南文化》 2003年第7期66-69,共4页
胥吏操权柄、谋私利是宋明以来政治中的重要弊病。清代鉴于前朝教训,曾经对胥役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但并未能坚持下来,收取实效,反而演变成了“与胥吏共天下”的荒唐局面。其原因在于清代高度中央集权下,国家管理的例规化... 胥吏操权柄、谋私利是宋明以来政治中的重要弊病。清代鉴于前朝教训,曾经对胥役的管理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但并未能坚持下来,收取实效,反而演变成了“与胥吏共天下”的荒唐局面。其原因在于清代高度中央集权下,国家管理的例规化封闭性运作和具体制度中的缺陷。清代对胥役管理的失控表明了专制国家的官僚政治,不可能解决这一痼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胥吏 管理制度 失控现象 清代 中央集权
下载PDF
清末巴县胥吏谭敏政 被引量:5
16
作者 小野达哉 薛云虹(译) 吴佩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6,共12页
1856年,谭敏政任职于巴县衙门中收入最为丰厚的户房,做了十年经书,于1866年升为典吏。同房胥吏之间的资金融通是该群体业缘纽带中最为明显的特点。谭敏政利用这种关系,在自家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靠户房胥吏的多方借贷得以凑足升任典吏所... 1856年,谭敏政任职于巴县衙门中收入最为丰厚的户房,做了十年经书,于1866年升为典吏。同房胥吏之间的资金融通是该群体业缘纽带中最为明显的特点。谭敏政利用这种关系,在自家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靠户房胥吏的多方借贷得以凑足升任典吏所需的巨额顶参费。其在户房的地位与活动,在很多方面也有赖于胥吏之间的业缘纽带。不过,胥吏业务的承包制以及负有填补亏空公款责任的“潜规则”,常会给他们带来经济上的风险,一不小心就会背上债务,成为纠纷的起因。谭敏政在1869年卸任典吏后,与户房慎班胥吏对簿公堂即是如此。谭敏政在退任回乡之后,通过捐纳得到了一个下级官员的虚衔,这是他在当地拥有权势的一个标志。谭敏政出身胥吏,最终成为乡绅,是众多胥吏努力出人头地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巴县户房 胥吏 谭敏政 活动轨迹
下载PDF
统治风险与胥吏人事:官吏分途现象形成与持续的政治逻辑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泉伟 《社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4-239,共26页
本文试图论证,官吏分途从治理逻辑来看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制度安排,其形成与持续主要是政治逻辑支配的结果。古代中国一直存在着朋党与官僚贵族化等官僚人事风险,导致统治者的人事权力受到侵蚀,危及统治基础。胥吏人事制度涉及各级政府如... 本文试图论证,官吏分途从治理逻辑来看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制度安排,其形成与持续主要是政治逻辑支配的结果。古代中国一直存在着朋党与官僚贵族化等官僚人事风险,导致统治者的人事权力受到侵蚀,危及统治基础。胥吏人事制度涉及各级政府如何安排僚属的问题,因而与上述官僚人事风险紧密关联。文章认为,官吏分途的形成是东汉以来官僚贵族化的结果,贵族与庶族的社会身份差异影响了正式官制的设置,造成官与吏在来源人群、等级地位与道德评价上的全面分途。官吏分途的持续则与后世统治者对官僚人事风险的防范有关。胥吏人事的合理化需要重新引入政治上风险巨大的辟署制,统治者宁愿忍受官吏分途导致的治理弊病也不愿变革。本文的研究拓展了“风险论”的视野,揭示了此前较少为人关注的官僚人事风险及其对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深远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统治风险在当代依然部分存在,也受到中央越来越多的关注重视,并着手防范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胥吏 官吏分途 统治风险 辟署制
下载PDF
宋代的胥吏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美玲 《中国史研究》 1988年第4期75-83,共9页
宋朝的官制非常杂乱。“员既冗滥,名且紊杂”,“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有“官司”、有“职”、有“差遣”,各自分离。关于宋代官制中的中央集权、地方无权,皇权过重、相权过轻,官职分离、互相牵制等问题,史学界已有不少... 宋朝的官制非常杂乱。“员既冗滥,名且紊杂”,“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有“官司”、有“职”、有“差遣”,各自分离。关于宋代官制中的中央集权、地方无权,皇权过重、相权过轻,官职分离、互相牵制等问题,史学界已有不少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胥吏 中央集权 史学界 官制 分离
原文传递
税户军将:宋代的衙前将吏及衙前役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春林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45,共12页
宋代“衙前”的概念繁杂,有“衙前军将”“衙前将吏”“衙前役”等诸多名号,大致沿袭唐五代的衙前将校旧法以及五代使院、州府胥吏旧制。“衙前”一词的内涵及外延与宋代的职役制度密切相关,前有衙前军将主管纲运,后有税户应差或应募州... 宋代“衙前”的概念繁杂,有“衙前军将”“衙前将吏”“衙前役”等诸多名号,大致沿袭唐五代的衙前将校旧法以及五代使院、州府胥吏旧制。“衙前”一词的内涵及外延与宋代的职役制度密切相关,前有衙前军将主管纲运,后有税户应差或应募州县级财政事务,这种“税户军将”突显出衙前胥吏化倾向。具体表现为,“衙前将吏”包含“衙将”和“衙吏”:衙前军将或衙前将校主要指都知兵马使之类的军将衙前职员,以及客司、通引官;衙前吏人主要指都孔目官之类的胥吏。“衙前役”主要指通过差役或募役招募到的里正衙前、押录衙前、乡户衙前、雇募衙前以及长名衙前,因其迁补或差役内容与衙前将吏多有关联,两者常常混淆不清。衙前役、衙前吏人均可迁补衙前军将,甚至迁转低级品官。衙前役的胥吏化或职级迁补去向表现出主观的职业化特征;而衙前军将的胥吏化则完全取决于全国性财政计划内的职能需求。两者胥吏化的内卷突显出衙吏通往品官的路径十分狭窄,这种胥吏化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衙前役 衙前军将 衙前将吏 胥吏
原文传递
清代书吏考略 被引量:2
20
作者 倪道善 《社会科学研究》 1988年第2期65-70,共6页
一、书吏的设置胥吏作为封建专制国家机构的班底,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封建王朝不但要设置庞大的官僚队伍,而且还要配备为数众多的胥吏承办日常具体事务,胥吏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没落,... 一、书吏的设置胥吏作为封建专制国家机构的班底,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封建王朝不但要设置庞大的官僚队伍,而且还要配备为数众多的胥吏承办日常具体事务,胥吏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没落,愈到封建社会晚期,胥吏的影响愈大,权势愈炽。乾隆年间,曾佐人廿余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王朝 封建专制制度 衙门 胥吏 官僚队伍 国家机器 封建社会 封建王朝 考略 乾隆年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