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胡赛尔意向性“家族”初探
- 1
-
-
作者
尚杰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15-20,共6页
-
文摘
在当代西方哲学各流派中,胡赛尔的现象学是最重要、最晦涩的思潮之一,其影响波及当今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与它的重要性相比,国内学术界对现象学的研究还很薄弱。因此,探讨现象学的理论得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胡赛尔现象学好象一座迷宫,如果我们发现一条通向宫殿宝座的途径,就等于掌握了打开这所迷宫的钥匙,这条途径,这把钥匙就是胡赛尔的理论构架——意向性概念。我们以意向性“家族”作为引喻,说明现象学描述的意向性特征。所谓“家族”的含义是:现象学的基本理论和范畴是包容于意向性特征中的成员,具有基本的“家族相似”特征。
-
关键词
胡赛尔
意向性
意向活动
引喻
布伦坦诺
“意识流”
当代西方哲学
意向对象
不透明性
物理对象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舒茨现象学社会学与韦伯理解社会学
- 2
-
-
作者
谷雨
谢东伟
-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7-32,共6页
-
文摘
现象学社会学是30—40年代兴起的新型社会学流派之一。其创始人艾尔费雷德·舒茨在继承并发展胡赛尔现象学理论和吸收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学观点的基础上,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由于舒茨在其学说中强调'理解',并把理解看作是社会学的首要任务,因此,他的学说也被其门人称为理解社会学或解释社会学。那么,舒茨所谓的'理解社会学'和其所师从的韦伯理解社会学究竟有何联系和区别。
-
关键词
舒茨
胡赛尔
行为意义
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事实
现象学理论
孔德
宁夫
社会结构
现象学研究
-
分类号
C9
[经济管理]
-
-
题名胡塞尔现象学在台湾(1950—1980)
- 3
-
-
作者
王英铭
-
机构
台湾世界学术思想研究院
-
出处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CSSCI
2009年第1期257-302,共46页
-
文摘
前言本文从"史"的角度,叙述从1950年到1980年,三十年间胡塞尔现象学传入台湾的发展。一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哲学思想界:胡塞尔译名与起源地台湾20世纪50年代的思想界主流是以胡适、雷震为代表的"美英自由主义",此一潮流以"自由中国"半月刊与"中央研究院"为重镇。不过,当时也有另一以讲"中国文化"与"欧陆哲学"为主的重镇,即教育家田培林主持的台湾师范学院教育系所。
-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台湾光复
新儒学
牟宗三
意识对象
当代新儒家
胡秋原
胡赛尔
赵雅博
自由中国
-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B516.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