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辐照花粉诱导西葫芦单倍体 被引量:6
1
作者 许利彩 李海真 +1 位作者 沈火林 葛志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3-19,共7页
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西葫芦花粉后授粉,剥取不同发育阶段的胚接种在E20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不同基因型、辐照剂量、剂量率对西葫芦单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单倍体的产生和植株再生率受基因型、胚发育阶段和辐照剂量... 利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西葫芦花粉后授粉,剥取不同发育阶段的胚接种在E20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不同基因型、辐照剂量、剂量率对西葫芦单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发现:单倍体的产生和植株再生率受基因型、胚发育阶段和辐照剂量的影响明显。281基因型平均单倍体诱导率最高,为1.30%;点状胚和箭形胚易发育成单倍体苗;辐照剂量80~100Gy时获得点状胚和箭形胚及胚总数最多,杆状胚的植株再生率和植株成活率最高,分别是83.33%和35.71%;适宜的剂量率为45.19Gy.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辐照花粉 形态 剂量率 单倍体
下载PDF
不同浓度GA_3处理和不同温度层积对东北红豆杉种子胚形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国会 孙莉佳 陈磊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2,10,共3页
以东北红豆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试验,通过不同浓度GA3处理、不同温度层积处理,研究东北红豆杉种子胚形态变化,以探讨打破东北红豆杉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保护东北红豆杉资源。试验结果表明:结合GA3处理进行不同温度层积处理,东... 以东北红豆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试验,通过不同浓度GA3处理、不同温度层积处理,研究东北红豆杉种子胚形态变化,以探讨打破东北红豆杉种子休眠的有效途径,保护东北红豆杉资源。试验结果表明:结合GA3处理进行不同温度层积处理,东北红豆杉的种胚长度和宽度与处理前相比都有明显增加,GA3200mg/L处理结合变温层积效果最好,说明赤霉素处理结合变温层积能有效的促进东北红豆杉种胚形态后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红豆杉 种子 形态 赤霉素 层积处理
下载PDF
假单性结实型无核葡萄胚挽救影响因子研究
3
作者 庞富强 马小河 +2 位作者 张晓萍 李戌彦 纪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99-1707,共9页
【目的】探究无核葡萄胚发育和胚萌发的影响因子,有利于优化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体系及提高其育种效率。【方法】以早黑宝盛花后100 d种胚为试材,采用剥种取胚进行胚离体培养,研究外源激素和营养添加物质对胚萌发成苗的影响,基于熵权TOPS... 【目的】探究无核葡萄胚发育和胚萌发的影响因子,有利于优化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体系及提高其育种效率。【方法】以早黑宝盛花后100 d种胚为试材,采用剥种取胚进行胚离体培养,研究外源激素和营养添加物质对胚萌发成苗的影响,基于熵权TOPSIS(优劣解距离法)分析法筛选出最佳胚萌发培养基;以无核翠宝(盛花后28~38 d)、丽红宝(盛花后28~32 d)和晶红宝(盛花后28~32 d)未成熟幼果为试材,研究不同取样时间和不同培养时间对胚珠发育率的影响,基于熵权TOPSIS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形态胚的萌发成苗效果。【结果】在胚萌发培养基中添加0.1 mg·L^(-1)IAA+0.2 mg·L^(-1)6-BA+0.5 g·L^(-1)葡萄汁时,胚的萌发率和成苗率显著高于其他。取样时间接近(或达到)胚败育始期时,胚发育率最高。无核翠宝和丽红宝胚珠离体培养10周后的胚萌发率最高(≥50.00%)。不同形态胚的萌发成苗效果不同,子叶形胚的萌发成苗效果最好,其他排序为:鱼雷形胚﹥球形胚﹥心形胚﹥畸形胚。【结论】胚萌发培养基中添加外源物质有利于胚萌发成苗;离体培养败育时期的胚珠能获得更高的胚发育率和多胚率;子叶形胚和鱼雷形胚更易萌发成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核葡萄 挽救 发育 萌发 形态 综合评价分析
下载PDF
西洋参种胚形态后熟过程中种子内源激素变化动态及其对种胚发育的调节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永华 杨世林 +1 位作者 刘惠卿 刘铁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 阐述西洋参种胚形态后熟过程中内源激素与种胚发育的关系。方法 激素测试用 HPL C法 ,外标法定量 ,激素含量以 ng/ gfw表示 ;淀粉酶总活性测定用比色法 ,比色波长为 5 2 0 nm。结果 在西洋参种胚形态后熟过程中吲哚乙酸 (IAA)... 目的 阐述西洋参种胚形态后熟过程中内源激素与种胚发育的关系。方法 激素测试用 HPL C法 ,外标法定量 ,激素含量以 ng/ gfw表示 ;淀粉酶总活性测定用比色法 ,比色波长为 5 2 0 nm。结果 在西洋参种胚形态后熟过程中吲哚乙酸 (IAA)出现两次高峰 ,第一次峰值出现在层积开始后第 80天 ,第二次峰值出现在层积后第 140天 ,随后很快下降。赤霉素 (GA3)在层积处理开始的第 6 0天有一个高峰 ,至第 12 0天以后又开始持续升高。玉米素(Z)的变化动态与 GA3相似。脱落酸 (ABA)的变化动态与内源 IAA的变化动态相似 ,不同之处是在层积开始后的前 2 0 d一直没有检测到 ABA的存在。结论  GA3和 Z是西洋参种子萌发促进因子 ,而不能启动原胚的起始发育。ABA第一个高峰的出现可能正是引起西洋参种胚起始发育的因子 ,第二个高峰则与种胚的快速发育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形态 后熟过程 内源激素 发育
下载PDF
老鸦瓣种子生理及其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吴正军 朱再标 +3 位作者 郭巧生 马宏亮 徐红建 缪媛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目的:探究老鸦瓣种子生理特性,提高种子萌发率。方法:解剖观察老鸦瓣种子内部结构;浸种法测定种子吸水曲线;动态观察不同层积处理对种胚发育的影响;统计不同培养条件下破眠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指数;白菜籽生物鉴定法检测老鸦瓣种子萌发抑... 目的:探究老鸦瓣种子生理特性,提高种子萌发率。方法:解剖观察老鸦瓣种子内部结构;浸种法测定种子吸水曲线;动态观察不同层积处理对种胚发育的影响;统计不同培养条件下破眠种子萌发率及萌发指数;白菜籽生物鉴定法检测老鸦瓣种子萌发抑制物。结果:刚成熟老鸦瓣种子胚率仅为10%左右;种皮无透水障碍;300 mg.L-1赤霉素浸泡处理24 h后,25℃恒温层积70 d再转入5℃低温层积种胚成熟最快;破眠种子在10,15℃黑暗条件下萌发率最高,萌发指数最大;老鸦瓣干种存在一定的醇溶性萌发抑制物质。结论:老鸦瓣种子属综合休眠型,但以胚形态休眠为主,变温层积处理可有效打破种胚休眠,破眠种子在10,15℃黑暗环境下萌发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鸦瓣 种子 生理特性 形态休眠 层积 萌发抑制物
原文传递
油用牡丹‘凤丹’种子层积过程中营养物质的代谢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海燕 李强 +2 位作者 朱铭玮 李永荣 李淑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0-78,共9页
【目的】探索低温层积不同阶段油用牡丹‘凤丹’种子种皮结构、胚形态以及营养物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为其休眠解除以及促进萌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低温层积5个阶段的‘凤丹’种子为材料,用扫描电镜(SEM)和体视显微镜观察种皮结... 【目的】探索低温层积不同阶段油用牡丹‘凤丹’种子种皮结构、胚形态以及营养物质、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为其休眠解除以及促进萌发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低温层积5个阶段的‘凤丹’种子为材料,用扫描电镜(SEM)和体视显微镜观察种皮结构、种胚形态的变化,测定各层积阶段种子大小、吸水率的变化,同时测定种子中粗脂肪、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变化以及过氧化物酶(POD)、酸性磷酸酶(APA)活性的变化,分析营养物质含量、酶活性与‘凤丹’种子休眠解除的关系。【结果】‘凤丹’种皮不存在吸水障碍,浸种96 h时,吸水率为54.2%,达到吸水平衡。层积30 d时,种子纵径由8.97 mm显著增加至10.44 mm,增加了16.4%;横径由6.42 mm显著增加至8.87 mm,增加了15.0%;之后种子大小增加缓慢。SEM观察结果表明:种皮主要由角质层、栅栏层和薄壁细胞层3层结构组成,成熟种子、种皮栅栏组织中长柱状细胞排列整齐紧密,但栅栏层、薄壁细胞层中很多细胞间有较小的空隙;层积30 d后,角质层内侧出现了明显的孔洞,栅栏层细胞排列较之前疏松,透性加大。成熟种子的胚较小,层积30 d后子叶略有膨大,下胚轴略有增粗;胚根突破种皮后子叶进一步增大,胚根、下胚轴明显伸长和增粗,但上胚轴仍需层积2个多月才能得以延伸。‘凤丹’种子含油率高,层积处理前种子中粗脂肪含量占种子鲜质量的32.3%,是胚乳中的主要贮藏物质。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其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而淀粉、可溶性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层积过程中,POD和APA活性逐渐增强。【结论】‘凤丹’种皮不存在吸水障碍,透水性不是限制种子萌发的重要原因;成熟的种子胚极小,需在10℃条件下层积一段时间,使胚进一步分化发育完全,完成生理后熟作用;胚根突破种皮后仍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种子 休眠 种皮结构 形态 生理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桃儿七种子低温层积过程中胚形态及生理生化物质变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久西加 杜弢 +2 位作者 陈红刚 李飞 徐宠然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96-2103,共8页
为探究低温层积过程中桃儿七种子胚形态及生理生化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内在联系,该研究通过低温层积处理(90 d)解除桃儿七种子休眠,观测不同层积时间种子胚形态、胚率、发芽率、营养物质(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内源激素[赤霉... 为探究低温层积过程中桃儿七种子胚形态及生理生化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内在联系,该研究通过低温层积处理(90 d)解除桃儿七种子休眠,观测不同层积时间种子胚形态、胚率、发芽率、营养物质(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内源激素[赤霉素(GA)、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水平及呼吸途径关键限速酶[丙酮酸激酶(PK)、琥珀酸脱氢酶(S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1)在低温层积过程中,桃儿七种子胚形态为鱼雷或子叶型胚;种子发芽率在层积后期(60~75 d)显著提高(P<0.05)。(2)层积后,种子内淀粉含量及PK活性、SDH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IAA含量显著升高(P<0.05),萌发促进物和抑制物比例(GA/ABA、IAA/ABA、GA+IAA/ABA)也呈升高趋势。(3)种子胚率与其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种子发芽率与其可溶性蛋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发现,桃儿七种子无形态休眠;种子内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为种子休眠解除过程中各种代谢活动提供能量,且淀粉可能是此过程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磷酸戊糖途径(PPP)的活化、萌发促进物和抑制物比例的升高及IAA含量的显著上升是桃儿七解除休眠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儿七 种子休眠 形态 生理生化变化
下载PDF
层积过程中羌活种子种胚形态及生理生化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娟 其乐木格 +4 位作者 段海婧 张金保 晋玲 陈红刚 赵文龙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8,共8页
对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种子进行层积处理,观测层积过程中种子种胚形态及胚率,研究种子中营养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呼吸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变化;并对层积后的种子进行氟啶酮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对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种子进行层积处理,观测层积过程中种子种胚形态及胚率,研究种子中营养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呼吸途径关键酶活性的变化;并对层积后的种子进行氟啶酮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显示:与未层积(层积0 d)相比,层积后羌活种子种胚由球形发育为子叶型,胚率增长至67.30%,发芽率增长至50.67%;种子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著降低;赤霉素(GA_(3))和吲哚乙酸(IAA)含量分别在59.15~81.06和14.06~22.08 ng·g-1范围内波动变化,脱落酸(ABA)含量在层积150和180 d时显著降低,GA_(3)/ABA比和(GA_(3)+IAA)/ABA比在层积120~180 d显著升高。在层积0~60 d,羌活种子的丙酮酸激酶(PK)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明显升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先降低后略有升高,该时期以三羧酸循环途径(TCA)为主;在层积60~150 d,PK活性呈波动升高的趋势,SDH和G-6-PDH活性总体呈波动降低的趋势,该期间以糖酵解途径(EMP)为主;在层积180 d时,PK、SDH和G-6-PDH活性均显著高于层积120 d。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BA含量分别与胚率和发芽率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和-0.875。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羌活种子具有胚后熟特性,层积处理结合氟啶酮处理可打破羌活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营养物质含量的降低,呼吸途径关键酶活性的波动变化,ABA含量的降低以及GA_(3)/ABA比和(GA_(3)+IAA)/ABA比的升高对羌活种子休眠解除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种子休眠 层积 形态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种子萌发特征与幼苗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普甜 栗宏林 +3 位作者 王娟 潘悦 张平芳 陈婉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254,共13页
以去除果皮后阴干的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种子为材料,在温室大棚沙池内进行层积处理,从层积处理开始至子叶出土的不同萌发阶段,考察蒜头果种子发育形态、贮藏物质积累、酶活性以及幼苗类型等变化特征,初步探讨其种子休眠形成原因。结果显... 以去除果皮后阴干的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种子为材料,在温室大棚沙池内进行层积处理,从层积处理开始至子叶出土的不同萌发阶段,考察蒜头果种子发育形态、贮藏物质积累、酶活性以及幼苗类型等变化特征,初步探讨其种子休眠形成原因。结果显示:(1)蒜头果种子从解除休眠开始至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约需195 d,其中幼胚的形态发育后熟约需75 d,随后30 d内是种子集中萌发的时期,其发芽率达到最高(53.33%);依据种胚发育形态的标志特征将此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S1~S7阶段):S1阶段种子未萌发,S2阶段种胚“露白”,S3阶段胚根突破种皮长超过1 cm, S4阶段下胚轴与胚根连接处形成弯钩结构,S5阶段“S”型胚形成及胚根前端膨大,S6阶段种子不仅具有膨大的胚根且已有侧根的分化,S7阶段子叶脱落,胚芽出土,真叶出现。(2)蒜头果种子在湿沙层积过程中,种胚胚长和胚率从S1阶段的(5.49±1.57)mm和(19.48±5.72)%分别增加至S6阶段的(67.92±2.94)mm和(240.75±15.29)%,胚率平均增加了12.4倍,显示蒜头果种子的胚需要经历后熟过程才能萌发,属于胚后熟型种子。(3)从种子生理指标看,随着湿沙层积时间的增加,种胚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淀粉含量先降后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同期胚乳的大小和形态没有明显变化,但其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含量以及SOD和POD活性总体呈下降的趋势。(4)种子胚率、萌发率与胚乳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蒜头果种子从解除休眠至萌发前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包括胚乳中贮藏营养物质可溶性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的降解和酶活性不断下降,为种胚完成后熟解除休眠进入萌发提供了物质和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头果 种子萌发 种子后熟 形态 生理变化 幼苗类型
下载PDF
淫羊藿种子变温层积过程中胚形态及生理生化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宠然 葛慧 +6 位作者 贾袭伟 李飞 久西加 赵鑫 张妍 陈红刚 杜弢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75-2081,共7页
为探究变温层积过程中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种子胚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变化规律,为淫羊藿种子变温层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淫羊藿种子进行变温层积处理(1~90 d为20~25℃,91~150 d为4℃),观测不同层积温度下,种胚形态、胚... 为探究变温层积过程中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种子胚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变化规律,为淫羊藿种子变温层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淫羊藿种子进行变温层积处理(1~90 d为20~25℃,91~150 d为4℃),观测不同层积温度下,种胚形态、胚率、营养物质含量、呼吸途径关键限速酶活性及内源激素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层积过程中,淫羊藿种子胚形态从球形胚逐渐发育为心形胚,最后为子叶胚,胚率显著升高,变温层积有利于胚形态发育。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为种子的形态生理后熟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淀粉是该过程中的主要供能物质,赤霉素(Gibberellin,GA)、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的变化趋势与种子发育进程密切相关,可能有效促进了种子形态后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种子 休眠 变温处理 形态 生理生化变化
下载PDF
植物的胚形态建成及其基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鹏凯 施季森 +2 位作者 张艳娟 吴霜 陈金慧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4-138,共5页
胚形态建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单细胞发育成功能性多细胞有机体的过程。高等植物在胚形态建成过程中首先确立极性随后形成轴性结构,为后续的胚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建立了空间坐标体系。笔者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例介绍了植物胚形态建... 胚形态建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单细胞发育成功能性多细胞有机体的过程。高等植物在胚形态建成过程中首先确立极性随后形成轴性结构,为后续的胚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建立了空间坐标体系。笔者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例介绍了植物胚形态建成过程和基因调控机制,其中包括:MPK/GRD信号途径控制的合子伸长和极性化;WOX8、WOX9、WOX2指导合子不均等分裂和基顶轴方向确定;生长素信号、WOX5调控网络指导的根端分生组织确立、WUS/CLV3、STM调控网络指导顶端分生组织确立;以子叶形成为代表的侧生器官发生和近远轴发育模式的确立需要生长素信号控制和TCP/CUC基因的表达拮抗;SCR/SHR调控途径参与胚基部径向发育过程机理等。认为对胚形态建成过程中基因调控机理的研究有助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建成 生长素信号 基因调控 顶端分生组织
下载PDF
铁筷子种胚形态后熟过程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雪艳 王莉 +2 位作者 王方圆 周亚福 李艳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56-58,共3页
铁筷子是毛茛科铁筷子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种。其干燥根和根茎可做药用,同时也是优良的观赏植物。本研究利用植物解剖法研究铁筷子种胚在层积处理下的发育过程和大小。结果表明采收期成熟的铁筷子种胚处于心形胚阶段,胚率为8.... 铁筷子是毛茛科铁筷子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种。其干燥根和根茎可做药用,同时也是优良的观赏植物。本研究利用植物解剖法研究铁筷子种胚在层积处理下的发育过程和大小。结果表明采收期成熟的铁筷子种胚处于心形胚阶段,胚率为8.13%。在层积条件下种胚经历心形胚阶段和鱼雷胚阶段,最终发育至成熟的子叶胚,胚率为41.11%。铁筷子种胚存在严重的形态后熟现象,种胚发育不成熟是导致铁筷子种子休眠和萌发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筷子 形态后熟
下载PDF
银白杨与白榆远缘杂交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成超 别婉丽 +3 位作者 董雁 杨志岩 王胜东 胡崇富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57,共4页
围绕银白杨、白榆、新疆杨以及银榆杨(银白杨×白榆)这四个树种进行了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花粉蒙导与未成熟胚离体培养技术,克服了科间远缘杂交障碍,获得了银白杨×白榆杂种苗。此外,银白杨×银榆杨、银白杨×... 围绕银白杨、白榆、新疆杨以及银榆杨(银白杨×白榆)这四个树种进行了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花粉蒙导与未成熟胚离体培养技术,克服了科间远缘杂交障碍,获得了银白杨×白榆杂种苗。此外,银白杨×银榆杨、银白杨×新疆杨都得到了种子。银白杨×新疆杨效果较好,银白杨×银榆杨试验所得的成熟种子比较少,只占所得种子总数的25%,且成熟种子的发芽率为66.7%。由于银白杨×银榆杨的杂种苗生长羸弱,没能存活下来。这表明银榆杨花粉可育,只是育性差。形态学标记和AFLP标记结果表明,银榆杨属于偏母本融合型的杂种。银榆杨雌雄同株,且有同花序现象,在早花性、叶背面无毛、侧枝细弱,从这些性状上看,白榆的基因在银榆杨中得到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白杨 白榆 远缘杂交 离体培养形态学标记 AFLP标记
下载PDF
侧金盏胚和胚乳发育的细胞胚胎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颖 王蕾 +2 位作者 杨雪 王阿香 何淼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33-2439,共7页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毛茛科植物侧金盏胚及胚乳发育进行了研究,以明确其胚胎发育的特征,为毛茛科植物的系统研究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侧金盏胚的发育属于柳叶菜型,胚乳发育为核型;初生胚乳核的分裂早于合子的第一次分裂。(2)种子... 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毛茛科植物侧金盏胚及胚乳发育进行了研究,以明确其胚胎发育的特征,为毛茛科植物的系统研究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侧金盏胚的发育属于柳叶菜型,胚乳发育为核型;初生胚乳核的分裂早于合子的第一次分裂。(2)种子成熟时,种胚尚未分化完全,尚处于球形胚后期或心形胚早期阶段,整个胚发育大约需要50-60d。(3)侧金盏种子存在明显的形态生理休眠现象,经后熟作用逐渐完成种胚的分化与生长,形成子叶形胚;侧金盏种子在相同处理条件下胚分化和发育的速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金盏花 乳的发育 形态后熟
下载PDF
明党参种胚的分化发育与萌发
15
作者 张恩汉 刘桂英 《中草药》 CAS 1985年第10期33-36,共4页
作者用整体解剖法观察了明党参种胚的分化发育形态,并对种胚分化发育的温度进行了试验。种胚分化发育的适温在10℃左右,变温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萌发率随着种子贮藏年限的延长而下降。试验结果认为:种子收获后凉干保存,于9~10月结合清... 作者用整体解剖法观察了明党参种胚的分化发育形态,并对种胚分化发育的温度进行了试验。种胚分化发育的适温在10℃左右,变温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萌发率随着种子贮藏年限的延长而下降。试验结果认为:种子收获后凉干保存,于9~10月结合清水选种拌入湿沙处理,冬前播种可提高出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党参 伞形科 分化形态 种子萌发温度 种子贮藏年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