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北鲵消化道嗜银细胞的胚后发生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霞 任春宇 李淑兰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6-551,共6页
为了探讨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消化道嗜银细胞胚后发生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布规律,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30~46期的极北鲵幼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嗜银细胞在食管、胃、小肠各部分的发生时间不同。胃中的嗜银细胞在第41... 为了探讨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消化道嗜银细胞胚后发生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布规律,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30~46期的极北鲵幼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嗜银细胞在食管、胃、小肠各部分的发生时间不同。胃中的嗜银细胞在第41期出现,小肠中的在第42期出现,食管中的在第43期出现。嗜银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梭形和锥体形,大多分布在消化道黏膜上皮之间。根据嗜银细胞的形态判定其可能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重功能。极北鲵胚后发育消化道各部位嗜银细胞出现顺序的不同可能与其消化生理活动及个体生理活动的变化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 消化道 发生 嗜银细胞
原文传递
极北鲵肠内5-羟色胺、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内分泌细胞胚后发育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淑兰 周立丽 张婷婷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观察极北鲵胚后发育期间肠内5-羟色胺(5-HT)、胃泌素(gastrin,GAS)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3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形态和数量变化。方法应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vidin-biotin complex,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8-46期健康... 目的观察极北鲵胚后发育期间肠内5-羟色胺(5-HT)、胃泌素(gastrin,GAS)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3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形态和数量变化。方法应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vidin-biotin complex,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8-46期健康极北鲵肠内5-羟色胺(5-HT)、胃泌素(GAS)和生长抑素(SS)细胞进行染色,并统计分析不同时期极北鲵肠内3种内分泌细胞的密度。结果 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和GA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最先在41期检出,而S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42期才检测到。5-HT细胞在41期最少,46期最多,呈年龄相关的递增趋势;GAS细胞在43期最少,44期最多,呈先减后增变化趋势;SS细胞在43期密度高于其它各时期。5-HT细胞最先分布在上皮基部,GAS细胞和SS细胞最先在肠上皮之间检测到。细胞形态多样,有椭圆形、三角形和锥体形等,但以锥体形为主。结论极北鲵胚后不同发育时期肠内3种内分泌细胞的形态与其个体生理活动的改变相适应,且在数量变化上有其种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北鲵 5-HT细胞 GAS细胞 SS细胞 发生
下载PDF
黑龙江林蛙胃肠道5-羟色胺细胞的胚后发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淑兰 张欣 张婷婷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35-642,共8页
采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胚后发育各时期胃肠道中5-羟色胺(5-HT)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林蛙胃中的5-羟色胺阳性细胞最早在第38期被检测到,小肠和大肠最早出现在... 采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胚后发育各时期胃肠道中5-羟色胺(5-HT)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林蛙胃中的5-羟色胺阳性细胞最早在第38期被检测到,小肠和大肠最早出现在第41期。从41期开始,5-羟色胺细胞分布于胃、小肠和大肠中,在同一发育时期中,胃部分布密度最大。同一部位在不同发育时期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密度不同,其中胃内5-羟色胺细胞在38期和43期分布最多,分布密度分别为1.8±0.62和1.8±0.89,45期分布数量最少,分布密度为1.1±0.31;小肠中5-羟色胺细胞在41期和43期分布最多,分布密度均为1.2±0.41,在44期和45期分布最少,分布密度分别为0.7±0.49和0.7±0.47;大肠中5-羟色胺细胞在第42期分布最多,分布密度为1.2±0.41,在44期分布最少,分布密度为0.7±0.47。5-羟色胺细胞最早分布在上皮细胞之间,随着胃肠道发育的日渐完善,在上皮基部或腺泡上皮之间也有分布。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有圆形、椭圆形、锥体形、长梭形和三角形。推测5-羟色胺阳性细胞的出现时间、形态以及分布型是与黑龙江林蛙的个体生长发育需要、胃肠道各段的功能以及食性转变相适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林蛙 胃肠道 5-羟色胺细胞 发生
原文传递
黑龙江林蛙胃肠道嗜银细胞的胚后发生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婷婷 张欣 李淑兰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0-222,318,319,共5页
为了探究嗜银细胞在黑龙江林蛙胃肠道胚后发育过程中的演变规律,试验采用Grimelius法对黑龙江林蛙胚后发育各时期胃肠道中嗜银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嗜银细胞最早出现在第38期胃黏膜上皮之间,小肠中嗜银细胞最先出现在第4... 为了探究嗜银细胞在黑龙江林蛙胃肠道胚后发育过程中的演变规律,试验采用Grimelius法对黑龙江林蛙胚后发育各时期胃肠道中嗜银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嗜银细胞最早出现在第38期胃黏膜上皮之间,小肠中嗜银细胞最先出现在第42期,随着胃肠道发育的逐渐完善,其分布的位置及形态也有所不同,嗜银细胞的分布位置由初始时的上皮细胞之间到腺泡上皮之间变化,细胞形态也由闭合型细胞到开放型细胞转变。推测嗜银细胞的发生时间与蝌蚪的进食及生长发育的需要有关,其分布位置和形态与嗜银细胞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林蛙 胃肠道 嗜银细胞 发生 分布位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