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超微血流成像序贯化评估孕期胎盘绒毛血流的改变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岳嵩
马雪松
李晓菲
王晶晶
王莉
吴青青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超声科
-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7-891,共5页
-
基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资助项目。
-
文摘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评估不同孕期胎盘绒毛血流的价值。方法2019年1-6月于北京妇产医院早孕期建档的单胎妊娠孕妇中随机抽取50例,分别于早、中、晚孕期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时应用SMI技术监测胎盘终末绒毛血流,记录是否可显示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的胎盘绒毛血流,采集相应的动脉血流频谱并记录舒张期流速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所处孕期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孕期间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血流频谱的测量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最终完成检查的孕妇为30例。SMI胎盘绒毛血流的显示率为98.9%(89/90)。绒毛动脉血流频谱测量率与胎盘位置、胎儿体位无相关性(P>0.05),与所处孕期有相关性(rs=0.478,P<0.05)。各个孕期胎盘脐带插入点处、胎盘边缘处绒毛血流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频谱的测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孕期测量率(33.3%/3.3%)低于中孕期测量率(70.0%/50.0%)和晚孕期测量率(56.6%/60.0%)。两位超声医师间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良好(Kappa=0.55~0.92,P<0.05)。结论SMI技术可以显示各孕期胎盘绒毛动脉血流,并可进行血流频谱测量。孕期对于测量结果有影响,中-晚孕期的绒毛动脉血流频谱较早孕期更易测量。胎儿体位、胎盘位置均不影响绒毛血流测量。
-
关键词
超微血流成像
胎盘绒毛血流
多普勒
-
Keywords
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
Placental villus blood flow
Doppler
-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14.5
[医药卫生—诊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