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解剖切面联合容积对比成像测量胎儿小脑蚓部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晓雯 解丽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06-1708,共3页
目的评价采用三维超声自由解剖切面结合容积对比成像(VCI)技术观察胎儿小脑蚓部的效果,与VCI-C平面技术进行比较,获取胎儿各孕周小脑蚓部发育的正常参考值。方法对196胎正常胎儿,应用三维超声自由解剖切面结合VCI技术观察胎儿小脑蚓部,... 目的评价采用三维超声自由解剖切面结合容积对比成像(VCI)技术观察胎儿小脑蚓部的效果,与VCI-C平面技术进行比较,获取胎儿各孕周小脑蚓部发育的正常参考值。方法对196胎正常胎儿,应用三维超声自由解剖切面结合VCI技术观察胎儿小脑蚓部,测量胎儿小脑蚓部上下径、前后径和面积,分析其与孕周的关系,并与Vials等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三维超声自由解剖切面结合VCI方法的测量重复性好,所测得胎儿小脑蚓部测量值均与孕周呈正相关(P<0.01),与Vials等所得测量值相近。结论三维超声自由解剖切面结合VCI技术可准确测量胎儿小脑蚓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自由解剖切面 容积对比成像 胎儿小脑
下载PDF
超声及核磁联合应用对小脑蚓部疾病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海燕 蒲英杰 +6 位作者 赵金珩 胡振芳 张晓斌 刘志宝 季淑英 张金辉 苑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684-687,共4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经腹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产前超声检查的3 659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产前超声检查、系统胎儿检查显示疑似小脑蚓部发育异常20例,从... 目的观察和探讨经腹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产前超声检查的3 659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产前超声检查、系统胎儿检查显示疑似小脑蚓部发育异常20例,从剩余正常胎儿中抽取3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经腹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MRI检查,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发育正常、异常声像图表现,测量并比较正常与异常胎儿平均BT、BV。结果 20例疑似小脑蚓部发育异常胎儿经腹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单纯后颅窝池增宽9例,Dandy-Walker变异5例,Blake’s囊肿4例,Dandy-Walker畸形2例,以上病例均经本院引产或生产后追踪随访证实,与结果一致。Dandy-Walker变异、Blake’s囊肿、Dandy-Walker畸形胎儿平均BV、BT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但单纯后颅窝池增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三维超声 胎儿小脑 发育异常
原文传递
三维超声对晚孕期后颅窝池增宽胎儿小脑蚓部的测量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婧 红华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自由解剖切面(Omni View)联合容积对比成像(volume contrast imaging,VCI)技术,对后颅窝池中孕期20~24wk正常,晚孕期28~32wk增宽胎儿小脑蚓部的测量评估。方法:在2016-04~2017-06来我院进行产前三级筛查20~24wk均正常...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自由解剖切面(Omni View)联合容积对比成像(volume contrast imaging,VCI)技术,对后颅窝池中孕期20~24wk正常,晚孕期28~32wk增宽胎儿小脑蚓部的测量评估。方法:在2016-04~2017-06来我院进行产前三级筛查20~24wk均正常的孕妇1100例中,根据二级筛查28~32wk后颅窝池的正常与否,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胎儿小脑蚓部面积。结果: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及二级筛查时小脑蚓部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孕期后颅窝池正常,晚孕期后颅窝池虽然增宽,若前后径小于13 mm,小脑蚓部面积也会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自由解剖切面 容积对比成像 胎儿小脑
下载PDF
VCI-C与MRI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小脑幕形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刚 解丽梅 +3 位作者 赵丹 次旦旺久 张晓雯 孟新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VCI-C)技术与MRI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小脑幕形态方面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应用VCI-C平面技术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形态正常与否,原裂、次裂显示情况,及测量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A)、脑干—小脑幕夹角(BT...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VCI-C)技术与MRI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小脑幕形态方面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应用VCI-C平面技术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形态正常与否,原裂、次裂显示情况,及测量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A)、脑干—小脑幕夹角(BTA),并与MRI图像进行比较。结果在显示小脑蚓部形态是否正常,原裂是否清楚方面,两种方法一致性高(Kappa值分别为0.91、0.78);在显示次裂方面,两种方法一致性好(Kappa=0.50);3种颅后窝畸形、BVA及BTA测量2种方法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CI-C和MRI在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小脑幕形态方面具有一致性,VCI-C平面技术可做为产前诊断与鉴别诊断胎儿颅后窝畸形的常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 MRI 胎儿小脑 小脑 颅后窝畸形
下载PDF
经腹部三维超声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林育如 李众 +2 位作者 孙佩淑 谢洁惠 陈细妹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5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三维超声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情况。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9月于我院行产前三维超声检查的18~36孕周正常胎儿200例临床资料,依据超声检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二维超声组和三维超声组。观察不同孕周胎儿小脑蚓部前后径(... 目的探讨经腹部三维超声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情况。方法分析2016年6月~2017年9月于我院行产前三维超声检查的18~36孕周正常胎儿200例临床资料,依据超声检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二维超声组和三维超声组。观察不同孕周胎儿小脑蚓部前后径(AP)、头尾径(CC)、周长(C)及最大切面面积(MSA)及小脑横径情况,观察胎儿小脑蚓部AP、CC、C、MSA和孕周、小脑横径相关性情况,观察孕期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结构的有效率。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随着孕周逐步增加AP、CC、C、MSA、小脑横径逐步增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小脑蚓部AP、CC、C、MSA和孕周、小脑横径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三维超声组观察孕期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结构的有效率高于二维超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三维超声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胎儿小脑
下载PDF
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丁玲 袁方何 +1 位作者 黄兆敏 王成林 《当代医学》 2015年第8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RAP)的病因(相关因素、病症及Hp检出率)。方法选取162例RAP患儿进行医师询问、医学检查,然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性别上患儿女多于男,男∶女=1∶1.45;不良的饮食习惯或生活习惯、既往史、外界压力...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反复发作性腹痛(RAP)的病因(相关因素、病症及Hp检出率)。方法选取162例RAP患儿进行医师询问、医学检查,然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性别上患儿女多于男,男∶女=1∶1.45;不良的饮食习惯或生活习惯、既往史、外界压力、体质、家族史等对患儿反复发作性腹痛病症具有重要的影响;162例患儿中,慢性腹泻10例,慢性胃炎30例,急性胃肠炎14例,十二指肠球炎13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5例,肾积水4例,非器质性疾病66例;Hp阳性检出率为58例,感染率为35.80%,男27.27%,女41.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RAP的病因分析可以为预防及治疗该病症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胎儿小脑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三维立体超声容积测量功能监测胎儿小脑蚓部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解左平 金社红 +6 位作者 王敏 沈晓燕 周佳梅 韩新洪 张秀兰 方敏 汪琳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年第2期96-97,100,共3页
目的评价三维立体超声容积测量功能(VOCAL)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监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地对730例孕18~35w胎儿应用腹部三维立体超声容积探头,在胎头小脑蚓部的正中矢状切面,测量胎儿小脑蚓部面积,储存在仪器上,由专人应用其三维立体超... 目的评价三维立体超声容积测量功能(VOCAL)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监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地对730例孕18~35w胎儿应用腹部三维立体超声容积探头,在胎头小脑蚓部的正中矢状切面,测量胎儿小脑蚓部面积,储存在仪器上,由专人应用其三维立体超声的容积测量功能(Virtual Organ Computer aided analysis,VOCAL)测量胎儿小脑蚓部体积,获得不同孕周正常值,并发现异常儿。结果胎儿小脑蚓部体积随孕周增加而增大呈正相关(r=0.86,P<0.05),发现异常儿10例,其中小脑蚓部缺如9例(6例系Dandy-Walker综合征,3例系全前脑并多发畸形),小脑蚓部发育不良1例。结论三维立体超声VOCAL能够克服二维超声扫查难以获取的胎头小脑蚓部正中矢状切面,有助于揭示正常胎儿小脑蚓部的发育规律,并发现异常的小脑蚓部,使宫内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三维立体超声 容积测量功能 胎儿小脑体积
原文传递
经腹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技术在诊断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朱艺玲 吴淑珠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年第1期115-117,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技术(VCI-C)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产前超声检查的42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产前超声检查、系统胎儿检查显示疑似小脑蚓部发育异常30例,从剩余正常胎儿... 目的探讨经腹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技术(VCI-C)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产前超声检查的42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产前超声检查、系统胎儿检查显示疑似小脑蚓部发育异常30例,从剩余正常胎儿中抽取5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经腹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技术检查,观察胎儿小脑蚓部发育正常、异常声像图表现,测量并比较正常与异常胎儿平均BT、BV。结果 30例疑似小脑蚓部发育异常胎儿经VCI-C检查显示单纯后颅窝池增宽11例,Dandy-Walker变异8例,Blake's囊肿7例,Dandy-Walker畸形4例,与MRI颅脑正中矢状面检查结果一致。Dandy-Walker变异、Blake's囊肿、Dandy-Walker畸形胎儿平均BV、BT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但单纯后颅窝池增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腹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技术在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小脑发育异常 经腹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 C平面技术
原文传递
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监测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胡燕芳 戚小艺 +1 位作者 谢许萍 桑颖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1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方法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进行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46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观察记录小脑蚓部最大切面的有效率;小脑蚓部发育不良或缺失...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方法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进行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46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二维超声和三维超声观察记录小脑蚓部最大切面的有效率;小脑蚓部发育不良或缺失的筛查率。结果:三维超声观察小脑蚓部有效率为98.18%,明显高于二维超声观察小脑蚓部有效率75.21%;二维超声筛查率为0.41%,三维超声筛查率3.18%,P<0.05。结论:通过三维超声第三平面成像能够获得小脑正中矢状切面的完整图像,及时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做出正确的筛查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小脑发育 三维超声第三平面 监测
下载PDF
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中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景桂 叶秋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1期77-78,共2页
目的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中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经产前超声、系统胎儿检测疑诊小脑蚓部发育异常胎儿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胎儿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 目的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中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经产前超声、系统胎儿检测疑诊小脑蚓部发育异常胎儿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胎儿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技术发现,单纯后颅窝池增宽12例(34.29%),Dandy-Walker变异9例(25.71%),DandyWalker畸形6例(17.14%),Blake’s囊肿8例(22.86%)。观察组胎儿的脑干小脑蚓部夹角(BV)、脑干小脑幕夹角(BT)水平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技术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小脑发育异常 阴道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 C平面技术
下载PDF
超声VCI-C测量胎儿脑干—小脑蚓部角及脑干—小脑幕角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荔艳 佘玲娜 +2 位作者 蓝柳冰 张伯森 姚思平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部三维超声VCI-C平面方法定量分析胎儿脑干—小脑蚓部角(BV角)、脑干—小脑幕角(BT角)对后颅窝池畸形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产前超声检查孕期18~40周的323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84例超声诊断为后颅窝池畸形的胎儿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腹部三维超声VCI-C平面方法定量分析胎儿脑干—小脑蚓部角(BV角)、脑干—小脑幕角(BT角)对后颅窝池畸形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产前超声检查孕期18~40周的323例正常胎儿作为对照组,84例超声诊断为后颅窝池畸形的胎儿为观察组,测量脑干—小脑蚓部BV角和脑干—小脑幕BT角,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后颅窝池增宽胎儿BV角、BT角与正常胎儿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Blake囊肿、Dandy-Walker变异型、典型的Dandy-Walker畸形胎儿的脑干—小脑蚓部BV角大于正常组,且随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程度增加而增加,Dandy-Walker畸形胎儿的脑干—小脑幕BT角明显增大。结论:三维超声VCI-C平面方法测量BV角和BT角对胎儿后颅窝池畸形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VCI-C平面 胎儿脑干—小脑 脑干—小脑幕角 后颅窝池畸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