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4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挤压伤后脊髓神经元NT-3和NT-4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明 王廷华 +2 位作者 路华 朱兴宝 冯忠堂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为了研究脊髓挤压伤后 ,脊髓神经元 NT-3和 NT-4的早期变化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和阳性神经元计数 ,结果在大鼠脊髓证明了 NT-3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在胞核着色 ,NT-4则胞浆及胞核均着色。腹角的 NT-3阳性神经元数在脊髓挤压... 为了研究脊髓挤压伤后 ,脊髓神经元 NT-3和 NT-4的早期变化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法和阳性神经元计数 ,结果在大鼠脊髓证明了 NT-3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在胞核着色 ,NT-4则胞浆及胞核均着色。腹角的 NT-3阳性神经元数在脊髓挤压伤后 7d组和 2 1d组较正常组和 2 4h组明显增高 ( P<0 .0 1) ;背角的 NT-3阳性神经元仅 2 1d组较正常组有显著增加 ( P<0 .0 1)。腹角的 NT-4阳性神经元数在损伤后 2 4h组、7d组和 2 1d组均较正常组有显著增加 ( P<0 .0 5 ) ,且随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 ( P<0 .0 5 ) ;背角的 NT-4阳性神经元数 7d组和 2 1d组较正常组和 2 4h组显著增加 ( P<0 .0 1) ,随时间延长仍有增加趋势 ( P<0 .0 1)。结论 :在脊髓挤压伤后的早期腹、背角 NT-3和 NT-4阳性神经元数均有增多 ,提示内源性 NT-3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伤 脊髓神经元 NT-3 NT-4 表达 腹角 背角 大鼠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机制 被引量:9
2
作者 于翠萍 王琦 +3 位作者 何明伟 杨立强 安建雄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72-87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双氯芬酸钠灌胃对坐骨神经结扎(CCI)大鼠机械痛阈、背根神经节(DRG)及脊髓背角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及胃肠黏膜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结扎后慢性缩窄性损伤(CCI)组(n=32)和假手术组(n...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双氯芬酸钠灌胃对坐骨神经结扎(CCI)大鼠机械痛阈、背根神经节(DRG)及脊髓背角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及胃肠黏膜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结扎后慢性缩窄性损伤(CCI)组(n=32)和假手术组(n=8)。自术后第8天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双氯芬酸钠灌胃,测定灌胃前及灌胃第1、3、5、7天时大鼠右后肢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MT)及用药7d后测定L4/5背根神经节细胞及腰膨大处(L4/5节段)脊髓背角SP和CGRP表达。结果:①对照组、2mg/kg组、4mg/kg组、10mg/kg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各时间点的右后肢PWMT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降低。4mg/kg组在用药第5、7天时右后肢PWMT与用药前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10mg/kg组用药后各时间点右后肢PWMT与用药前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②对大鼠背根神经节及脊髓背角SP、CGRP表达的影响。对照组、2mg/kg组、4mg/kg组、10mg/kg组SP及CGRP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4mg/kg组、10mg/kg组SP及CGRP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③用药后,4mg/kg与10mg/kg两组可见胃肠黏膜损伤,而2mg/kg组则无。结论:一定剂量双氯芬酸钠灌胃能够减轻CCI大鼠机械性痛敏反应,但对胃肠黏膜有一定损伤,两者均具有剂量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背根神经节 背角 神经病理性疼痛 P物质
下载PDF
电针刺激对脊髓背角组织中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新胜 周雪 +1 位作者 吴良芳 保天然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64-268,共5页
为进一步探讨损伤脊髓侧支出芽的机理,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改良的悬滴培养法观察电针刺激对备用背根猫脊髓背角组织大于50kd组份中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的影响,以及该物质的生物活性。结果发现:①针刺实验组相对迁移率(RM)... 为进一步探讨损伤脊髓侧支出芽的机理,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改良的悬滴培养法观察电针刺激对备用背根猫脊髓背角组织大于50kd组份中神经营养活性物质的影响,以及该物质的生物活性。结果发现:①针刺实验组相对迁移率(RM)0.1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RM0.5蛋白质含量明显减少。将其与本室另一非针刺资料相比,RM0.1蛋白质含量在针刺手术组较非针刺手术组明显增多,而RM0.5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表明针刺可促进RM0.1蛋白质含量增加。②在培养中,随着RM0.1蛋含量的增多,促进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活性也增强,表明此蛋白质具有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活性;RM0.5蛋白质对神经突起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背根 脊髓损伤 背角 DRG
下载PDF
自行车控制人骑/推行姿态参数测量实验
4
作者 邹铁方 孙浩 +2 位作者 赵晓波 袁湘婷 刘志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2,共7页
该研究提出手工及软件辅助两种测量自行车骑/推行姿态的方法,并通过物理实验测得自行车控制人的背角、上臂抬高角、肘部弯曲角、左/右侧大腿抬高角及膝盖弯曲角共7种姿态参数。统计分析发现,背角、大腿抬高角是区分骑/推行姿态的主要特... 该研究提出手工及软件辅助两种测量自行车骑/推行姿态的方法,并通过物理实验测得自行车控制人的背角、上臂抬高角、肘部弯曲角、左/右侧大腿抬高角及膝盖弯曲角共7种姿态参数。统计分析发现,背角、大腿抬高角是区分骑/推行姿态的主要特征参数,当控制人背角α>12°且大腿抬高角θ≤60°时为骑行;当控制人背角α≤12°且大腿抬高角θ>60°时为推行。以此为基础提出判断骑/推行姿态的方法。对464张真实照片的判别结果显示,仅凭一张图就能准确判别出90.3%的骑/推行姿态,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这种方法是一种测量自行车控制人骑/推行姿态的低成本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控制人 骑行姿态 推行姿态 参数测量 背角 大腿抬高角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伤害性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马晓松 张桂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82-284,共3页
重组DNA技术揭示ACTH、β-内啡肽(β-EP)、α-促黑细胞素(α-MSH)均来源于同一前体——促阿黑皮素原(POMC),并发现ACTH与β-EP共存于弓状核、孤束核内。许多研究发现ACTH与痛和镇痛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注射ACTH... 重组DNA技术揭示ACTH、β-内啡肽(β-EP)、α-促黑细胞素(α-MSH)均来源于同一前体——促阿黑皮素原(POMC),并发现ACTH与β-EP共存于弓状核、孤束核内。许多研究发现ACTH与痛和镇痛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注射ACTH可引起强而持久的镇痛效应。电刺激PAG引起镇痛效应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H 激素 脊髓 背角 放电
下载PDF
BDNF在脊髓挤压伤后神经元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群 孟步亮 +2 位作者 李雪雁 王晓晴 李明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3-25,33,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挤压伤后,BDNF在脊髓腹角和背角神经元的表达变化。方法各组大鼠脊髓做20μm厚冰冻横切片,免疫组化ABC法染片,灰度值测定;RT-PCR技术及凝胶成像系统分析BDNF mRNA的表达。结果BDNF主要分布于脊髓灰质神经元的胞浆中。在损伤... 目的探讨脊髓挤压伤后,BDNF在脊髓腹角和背角神经元的表达变化。方法各组大鼠脊髓做20μm厚冰冻横切片,免疫组化ABC法染片,灰度值测定;RT-PCR技术及凝胶成像系统分析BDNF mRNA的表达。结果BDNF主要分布于脊髓灰质神经元的胞浆中。在损伤后,腹角和背角的BDNF阳性神经元数均较正常组增高,3d组较正常组增高(P<0.01),7d和14d组较正常组则显著增多(P<0.01)。腹角和背角神经元的阳性灰度值均较较正常组降低,3d组的BDNF样免疫阳性灰度值较正常组降低(P<0.05),7d和14d组的BDNF较正常组降低更加显著(P<0.01),但7d组的BDNF阳性神经元数和灰度值有最显著的变化。正常组和损伤后各组的脊髓都表达BDNF mRNA,脊髓损伤后24小时组,BDNF mRNA表达达到高峰(P<0.01),以后它们的表达则逐渐下降,14d组与正常组已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脊髓挤压伤后早期脊髓腹、背角神经元BDNF表达增强,提示内源性BDNF在脊髓损伤修复早期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 脊髓挤压伤 腹角 背角
下载PDF
脊髓背角神经元 被引量:3
7
作者 孟卓 陶之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5-151,共7页
脊髓背角为感觉末梢向中枢传入的一级终止区域,亦为躯体、内脏传入相互作用的区域。历来引起神经生物学家的极大兴趣,已有不少文献从不同侧面对之加以论述。特别是近年来HRP、ARG、免疫细胞化学、电生理学细胞内记录及染色等新技术的应... 脊髓背角为感觉末梢向中枢传入的一级终止区域,亦为躯体、内脏传入相互作用的区域。历来引起神经生物学家的极大兴趣,已有不少文献从不同侧面对之加以论述。特别是近年来HRP、ARG、免疫细胞化学、电生理学细胞内记录及染色等新技术的应用,使人们对脊髓背角神经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躯体、内脏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汇聚,背索突触后神经元(DCPS)和背角双投射神经元及局部轴突侧支联系的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一些传统的概念,并为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前提。本文就近年来对背角神经元的研究概况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背角 神经元
下载PDF
艾灸温度对大鼠脊髓背角不同类型神经元放电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智宇 原萌谦 +5 位作者 黄蜀烨 冒金锋 王明 蔡辉 余芝 张建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4-75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温度的艾灸对大鼠脊髓背角不同类型神经元放电变化的影响,探索不同温度艾灸在脊髓水平的初级起效机制。方法 87只SD雄性大鼠,在麻醉状态下暴露L1段脊髓,采用玻璃微电极在脊髓后正中沟旁开0.5mm处探查脊髓背角神经元放...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温度的艾灸对大鼠脊髓背角不同类型神经元放电变化的影响,探索不同温度艾灸在脊髓水平的初级起效机制。方法 87只SD雄性大鼠,在麻醉状态下暴露L1段脊髓,采用玻璃微电极在脊髓后正中沟旁开0.5mm处探查脊髓背角神经元放电。记录到稳定的神经元放电后即通过刷毛及有齿镊夹皮确定神经元类型,之后依次于神经元放电恢复稳定后给予大鼠足三里穴41℃、45℃、49℃艾灸刺激,同时记录脊髓背角神经放电频率。结果低阈机械性神经元多分布在Ⅱ层、Ⅳ层;伤害特异性神经元多分布在I层;广动力型神经元分布范围较广,以Ⅳ层,Ⅴ层为主。三类神经元中,低阈机械性神经元放电频率最低。与艾灸前相比,不同温度艾灸对低阈值机械性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影响不明显(均P>0.05),49℃艾灸可明显增加伤害特异性神经元的放电频率(P<0.05),45℃艾灸可显著增加广动力型神经元的放电频率(P<0.05)。不同温度艾灸相互比较对艾灸前后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差值及变化率,49℃艾灸对伤害特异性神经元兴奋效应最强,与41℃、45℃艾灸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5℃艾灸对广动力型神经元兴奋效应最强,与41℃艾灸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在脊髓背角的传入主要以兴奋伤害特异性神经元与广动力型神经元为主,其中,45℃艾灸对广动力型神经元的兴奋作用最强,49℃艾灸对伤害性神经元的兴奋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温度 脊髓 背角
原文传递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后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超微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冷玉芳 金海燕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形态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手术组。手术组结扎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在术后3、7、14d取与坐骨神经相应的腰4~6节...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形态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手术组。手术组结扎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在术后3、7、14d取与坐骨神经相应的腰4~6节段脊髓,透射电镜观察左侧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并摄片,光镜下苏木素-伊红染色对大鼠腰4~6脊髓背角两侧感觉神经元计数。结果坐骨神经损伤后,光镜下损伤侧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数量较健侧显著减少(P<0.05),两周时细胞死亡率为23%;电镜下CCI 7d和14 d组腰4~6节段脊髓左侧背角浅层神经元出现多种形态变化,以细胞凋亡为主。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腰4~6节段脊髓背角神经元出现丢失,超微形态上呈现多样性,以细胞凋亡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压迫损伤 脊髓 背角 感觉神经元 超微结构 凋亡
下载PDF
大鼠脊髓背角内FOS和ND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联系(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陶元祥 魏锋 赵志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25-229,共5页
本文应用还原性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DP)组织化学和原癌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产物Fos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脊髓背角内 NDP和 F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联系。一侧足跖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同侧背角内可见大量Fos阳... 本文应用还原性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DP)组织化学和原癌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产物Fos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脊髓背角内 NDP和 F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联系。一侧足跖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同侧背角内可见大量Fos阳性细胞,而对侧背角内未见或偶见Fos阳性细胞。在背角各层中,大多数Fos阳性细胞分布于Ⅰ层及Ⅱ层外带的内侧部.背角内也可见大量NDP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密集分布于Ⅱ层内带。双标结果说明部分背用内的Fos阳性细胞也是NDP阳性,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区层的内侧部。在Ⅱ层内,Fos阳性细胞周围常有NDP阳性纤维和终末分布,部分NDP阳性终未直接附着干Fos阳性细胞膜上。本文结果为NO参与脊髓内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过程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角 脊髓 FOS NDP 神经元 解剖
下载PDF
NT-3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时相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兴宝 冯忠堂 +3 位作者 王廷华 马以骝 杨志敏 陈彦红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3-15,共3页
目的 :了解NT - 3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方法 :制作成年SD大鼠T13 -L1节段脊髓挤压伤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 ,分别于术后 2 4h ,7d ,2 1d处死动物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NT - 3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 目的 :了解NT - 3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方法 :制作成年SD大鼠T13 -L1节段脊髓挤压伤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 ,分别于术后 2 4h ,7d ,2 1d处死动物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NT - 3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 .观察NT - 3在背角的表达 ,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 ,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数和胶质细胞数 .结果 :NT - 3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挤压伤后NT - 3的表达从术后 2 4h至术后 7d进行性减少 ,而术后 2 1d时则增加并高过正常者水平 .结论 :NT - 3不仅参与脊髓的正常生理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挤压伤 背角 NT-3 时相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可视膜片钳法记录初级传入纤维介导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突触后电流(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业宏 王玉英 +1 位作者 戴飞 胡三觉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0-557,共8页
本文描述了用明胶半包埋法制备带背根脊髓薄片的实验步骤,和在脊髓背角记录由初级传入纤维介导的突触后电流的可视膜片钳法。手术制备一段带背根的脊髓标本,并用20%的明胶包埋在琼脂块上,再用振动切片机切片获得带背根的脊髓薄片。通... 本文描述了用明胶半包埋法制备带背根脊髓薄片的实验步骤,和在脊髓背角记录由初级传入纤维介导的突触后电流的可视膜片钳法。手术制备一段带背根的脊髓标本,并用20%的明胶包埋在琼脂块上,再用振动切片机切片获得带背根的脊髓薄片。通过红外线可视的引导,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上建立全细胞封接模式。在钳制电压为-70mV条件下,记录自发的和背根刺激引起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以传入纤维的传导速度与刺激阈值为指标,可以区分A样纤维与C样纤维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在钳制电压为0 mV条件下,记录自发的和背根刺激引起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用5 μmol/L的士宁或20μmol/L的荷包牡丹碱分离出γ-氨基丁酸能或甘氨酸能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用可视膜片钳方法可以准确测量脊髓背角神经元的突触后电流,从而研究初级传入突触的传递过程。更重要的是,在红外线可视观察的帮助下,建立膜片钳封接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同时也使记录研究脊髓背角深层神经元变得更加容易。本研究为探索初级传入突触传递过程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片钳技术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初级传入突触 脊髓 背角 大鼠
下载PDF
脊髓水平的痒觉神经环路以及信息传递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宗湘 伍冠一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6-243,共8页
脊髓背角接受痒觉以及痛觉的初级传入。在脊髓背角存在多种神经元并形成杂神经元环路,外周的痒觉信息也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整合换元并传递到高级中枢。脊髓背角神经元在痒觉信号的传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脊髓背角神经元的细胞构筑... 脊髓背角接受痒觉以及痛觉的初级传入。在脊髓背角存在多种神经元并形成杂神经元环路,外周的痒觉信息也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整合换元并传递到高级中枢。脊髓背角神经元在痒觉信号的传递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脊髓背角神经元的细胞构筑以及痒觉信号传递在脊髓水平的神经回路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痒觉 痛觉 脊髓 背角 神经环路
下载PDF
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内SP受体与Fos共存
14
作者 陶元祥 李云庆 +3 位作者 赵志奇 重本隆一 金子武嗣 水野升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6-349,I002,共5页
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大鼠脊髓背角内Fos阳性神经元和SP受体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相互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一侧后肢跖部皮下注射2%福尔马林后,同侧脊髓背角内可见有大量的Fos阳性神经元,而对侧背角内未见或偶见少量Fos阳性... 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大鼠脊髓背角内Fos阳性神经元和SP受体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相互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一侧后肢跖部皮下注射2%福尔马林后,同侧脊髓背角内可见有大量的Fos阳性神经元,而对侧背角内未见或偶见少量Fos阳性神经元。Fos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分布于背角Ⅰ层和Ⅱ层背侧的内侧部。SP受体阳性的胞体和树突最密集分布区为背角的Ⅰ层,少量分布于Ⅱ层的背侧部和Ⅲ~Ⅳ层。Ⅱ层的腹侧部仅见来自Ⅰ层、Ⅱ层的背侧部和背角深层的阳性树突。双标记免疫反应结果显示,背角内部分Fos阳性神经元呈SP受体阳性,主要分布于Ⅰ层内侧半。上述结果提示,背角浅层内SP受体可能涉及伤害性刺激诱发的c-fos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受体 Fos共存 脊髓 背角 免疫细胞化学 神经元
全文增补中
内美静中参——读方骏先生的画
15
作者 刘二刚 《艺术界》 1997年第1期77-79,共3页
画画不难,选择对象难:画像了不难,画出风格难。细想想,在当今这么多的画家中,提起某某人就知道他的画风的能有几个呢?有了画风还要能立得住,则少之又少。 方骏的画既成自家面貌,他属于哪一派?尚待研究家去研究,由时间去认定。兹仅从画... 画画不难,选择对象难:画像了不难,画出风格难。细想想,在当今这么多的画家中,提起某某人就知道他的画风的能有几个呢?有了画风还要能立得住,则少之又少。 方骏的画既成自家面貌,他属于哪一派?尚待研究家去研究,由时间去认定。兹仅从画面形式上看,他爱画奇峭的山石别境,好在石头中间大做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美 奇峭 画家 个人心态 青花瓷器 石头 弘仁 心游 流泉 背角
原文传递
修锉叶轮叶片背角探索与分析
16
作者 刘运晶 《通用机械》 2008年第8期83-84,共2页
泵在生产过程中,一般根据流量、扬程等参数,叶轮直径都已经基本确定,生产出成品后,如果标注流量点下扬程偏高,可以用车削叶轮的方法降低扬程,但是,在扬程偏低的情况下,就需要补救措施,其中修锉叶轮叶片背角就是其中一种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修锉 叶轮叶片 背角
下载PDF
G敏威自动倾斜飞行员座椅
17
作者 TZonbi 金经得 朱增强 《中华航空医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美国海空军发展中心进行了一项探索性发展计划,在该中心载人离心机上对两种实验性G敏感自动倾斜飞行员座椅进行了试验。一种是Gz启动的后倾座椅。选用它的原因是结构简单,无需电子传感或电源驱动。在正常或低Gz环境时,其椅背角为30&#... 美国海空军发展中心进行了一项探索性发展计划,在该中心载人离心机上对两种实验性G敏感自动倾斜飞行员座椅进行了试验。一种是Gz启动的后倾座椅。选用它的原因是结构简单,无需电子传感或电源驱动。在正常或低Gz环境时,其椅背角为30°。按设计,当达到3Gz时,椅背向后旋转,直至椅背角后倾到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载人离心机 发展中心 后倾座椅 探索性 实验性 Gz 背角
原文传递
刺激大鼠大脑脚影响脊髓伤害感受性传递的下行途径
18
作者 王歌昕 袁斌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2-119,共8页
在麻醉大鼠用部分切割脊髓的方法分析了刺激大脑脚(CP)影响脊髓背角伤害感受性神经元的下行途径。刺激CP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感受性反应(C-反应)的影响以抑制为主,部分(30.7%)神经元在抑制作用产生之前先被兴奋。抑制作... 在麻醉大鼠用部分切割脊髓的方法分析了刺激大脑脚(CP)影响脊髓背角伤害感受性神经元的下行途径。刺激CP对背角神经元伤害感受性反应(C-反应)的影响以抑制为主,部分(30.7%)神经元在抑制作用产生之前先被兴奋。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背索(DF)或背外侧索(DLF)实现的,然而在多数神经元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DLF的作用似乎更为重要。兴奋作用则是通过DF实现的。由于大鼠的皮质脊髓束(CST)位于DF中,以上结果提示大脑皮层不仅可直接通过CST,而且可经某些脊髓上结构中继后由DLF下行调控脊髓的伤害感受性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层 下行调控 脊髓 背角 伤害
下载PDF
后倾座椅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徐艳 耿喜臣 +3 位作者 金朝 邓学谦 王红 李宝辉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86813X)》 2002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后倾座椅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13名受试者分别坐椅背角13°、30°座椅,测量受试者进行四数连加(rADA)、连续补偿跟踪(CCT)、双重任务测验(DT)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受试者进行FADA、CCT、DT时的成绩在13°、30... 目的探讨后倾座椅对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13名受试者分别坐椅背角13°、30°座椅,测量受试者进行四数连加(rADA)、连续补偿跟踪(CCT)、双重任务测验(DT)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受试者进行FADA、CCT、DT时的成绩在13°、30°两种椅背角间无显著差异。结论30°椅背角的后倾座椅对飞行员的认知能力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倾座椅 受试者 背角 CCT 影响 认知能力 ADA 成绩 结论 测验
下载PDF
脊髓薄片器官型培养及组织化学鉴定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晓娟 宋学琴 +4 位作者 王丽琴 肖向建 刘卫刚 马征 李春岩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薄片器官型培养的方法及其腹角α运动神经元、背角中间神经元的鉴别。方法利用出生8d乳鼠的腰段脊髓组织切片建立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并用神经元的特异性SMI蛳32和Calretinin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脊髓腹角α运动... 目的探讨脊髓薄片器官型培养的方法及其腹角α运动神经元、背角中间神经元的鉴别。方法利用出生8d乳鼠的腰段脊髓组织切片建立脊髓器官型培养模型,并用神经元的特异性SMI蛳32和Calretinin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脊髓腹角α运动神经元和背角中间神经元加以鉴定,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脊髓片在体外生长良好,形态完整,α运动神经元和背角中间神经元的数目及各时点培养液中LDH含量恒定,脊髓片可存活2个月以上。结论脊髓的器官培养技术为研究脊髓生理、病理改变及神经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器官型培养 背角 中间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组织化学 含量 乳酸脱氢酶(LDH) 培养液 数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