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进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江华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源性胰腺炎 内镜治疗 道疾病 石症 感染 道蛔虫
原文传递
胆系感染的菌群结构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玉龙 谭文翔 +3 位作者 付维利 刘小北 李雪驼 刘波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6-28,31,共4页
目的 :了解胆系感染的菌群结构新变化 ,为胆石的成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对电穿孔治疗 (electropvrationtherapy ,EPT)术后病人的胆汁细菌学的研究 ,为该技术的可行性、科学性提供临床根据。方法 :对 5 5例确诊为胆系感染 ,对每... 目的 :了解胆系感染的菌群结构新变化 ,为胆石的成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对电穿孔治疗 (electropvrationtherapy ,EPT)术后病人的胆汁细菌学的研究 ,为该技术的可行性、科学性提供临床根据。方法 :对 5 5例确诊为胆系感染 ,对每例的胆汁、胆石进行需氧、厌氧菌培养 ,胆石分类后分别行电镜观察。结果 :胆汁和胆石培养出的细菌种类相似 ,以肠球菌属占首位 ,其次是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属 ,且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的复合感染 ,其中胆汁复合感染率为 5 4 .3% ,胆石复合感染率为 6 6 .7%。HP的阳性率 :胆汁 :10 /5 5 (占 18.2 % ) ;胆石 :8/ 4 6 (占 17.4 % ) ;厌氧菌培养的阳性率 :胆汁 :2 0 / 5 5 (占 36 .4 % ) ;胆石 :18/ 4 6 (占 39.1% ) ;对胆色素结石进行电镜扫描观察 :均观察到有细菌存在 ,胆固醇结晶中少有细菌 ,结石核心可发现细菌 ;EPT术后 :2例阳性 (大肠杆菌 ) ,3例阴性。结论 :胆系感染病人的胆汁和胆石培养出的细菌种类相似 ,以肠球菌属占首位 ,其次是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属 ,且首次发现有幽门螺杆菌 (HP)的存在。电镜观察细菌存在于结石的核心和外周 ,说明细菌在胆结石的成因和发病机制中充当始动因子作用。EPT治疗后病人胆汁细菌培养结果初步说明胆道仍保持有其封闭性和屏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结石 细菌 电镜扫描 电穿孔
下载PDF
大柴胡汤为主治疗急性胆系感染75例 被引量:8
3
作者 乔宦琏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20-21,共2页
大柴胡汤为主治疗急性胆系感染75例锦西炼油化工总厂职工医院乔宦琏(121500)关键词:胆系感染,大柴胡汤急性胆系感染是常见的急腹症。3年来我用大柴胡汤为主配合抗炎治疗7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75... 大柴胡汤为主治疗急性胆系感染75例锦西炼油化工总厂职工医院乔宦琏(121500)关键词:胆系感染,大柴胡汤急性胆系感染是常见的急腹症。3年来我用大柴胡汤为主配合抗炎治疗7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75例均系住院患者,男34例,女4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感染 中医药疗法 大柴胡汤 急性病
下载PDF
蒿芩清胆汤对家兔实验性急性胆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任存霞 潭亚琴 +1 位作者 钱占红 韩雪梅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对实验性胆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建立家兔急性胆道感染模型,以蒿芩清胆汤进行治疗,观察生化及病理学改变。结果蒿芩清胆汤能明显降低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病理学检查示治疗组虽仍有不同程度肝细胞破坏、...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对实验性胆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建立家兔急性胆道感染模型,以蒿芩清胆汤进行治疗,观察生化及病理学改变。结果蒿芩清胆汤能明显降低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病理学检查示治疗组虽仍有不同程度肝细胞破坏、炎细胞浸润、淤胆等肝损伤病变,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且无淤胆现象。结论蒿芩清胆汤能减轻家兔胆道系统炎症,可降低血清转氨酶、胆红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芩清 感染 大肠杆菌
下载PDF
胆肠内引流术在治疗胆系感染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9
5
作者 王训颎 《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0年第12期651-654,共4页
胆管的引流,实际上包括治疗原则和操作技术两方面问题。本文试图回顾过去施行胆肠吻合术的经验与教训,对各种手术方式进行讨论与评价。一、概述胆道手术在20世纪以前很少开展。
关键词 感染 引流
原文传递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内窥镜的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杨玉龙 付维利 +3 位作者 刘小北 谭文翔 张宝善 冯秋实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28-529,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移植术后的胆结石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5例肝移植术后出现反复胆系感染、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纤维胆道镜观察,同时采取等离子碎石技术、网篮取石、异物钳取石。结果在纤维胆道镜直视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胆管的...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移植术后的胆结石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5例肝移植术后出现反复胆系感染、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纤维胆道镜观察,同时采取等离子碎石技术、网篮取石、异物钳取石。结果在纤维胆道镜直视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胆管的愈合及胆管血运情况,同时可以成功取石。结论肝移植术后T管的留置和纤胆镜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结石 纤维道镜 肝移植术后 道内窥镜 原位 网篮取石 梗阻性黄疸 感染 碎石技术
原文传递
胆汁细菌培养和计数在胆系感染监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韩耀辉 刘自宽 《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0年第12期627-628,共2页
一、胆汁中细菌的类型、检出率和数量从胆道感染病人的胆汁分离各类细菌的比例,尽管各家报道有所不同,但归纳起来,在需氧菌中占优势的是大肠埃希氏菌、克雷白杆菌属和肠链球菌。
关键词 细菌培养 感染 监测
原文传递
胆系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万建华 赵金满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1234-1235,共2页
目的:探讨胆系感染致病菌及其耐药性. 方法:对160例胆汁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其判定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1999年制定的标准,统计学分析采用WHONEF- 5软件. 结果:160例胆系感染病原菌主要为G... 目的:探讨胆系感染致病菌及其耐药性. 方法:对160例胆汁细菌培养阳性者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其判定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1999年制定的标准,统计学分析采用WHONEF- 5软件. 结果:160例胆系感染病原菌主要为G-杆菌83%,其中大肠杆菌(31%)、肺炎克雷伯菌(21%),G+球菌以肠球菌为主(15%).G-杆菌对亚胺培南,G+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G-杆菌和G+球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敏感率高. 结论:胆系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首选抗生素为: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 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胆道内引流术式选择 被引量:7
9
作者 胡振雄 陈易人 《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0年第12期655-656,共2页
胆系感染指包括胆囊在内的肝内、外胆道的的急、慢性(亚急性)细菌感染。常以胆管结石、狭窄、肿瘤、先天畸形和损伤等胆道梗阻为基础。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需氧、厌氧的肠属细菌。在我国,胆道寄生虫病也是胆道感染的重要诱因。胆道的梗阻... 胆系感染指包括胆囊在内的肝内、外胆道的的急、慢性(亚急性)细菌感染。常以胆管结石、狭窄、肿瘤、先天畸形和损伤等胆道梗阻为基础。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需氧、厌氧的肠属细菌。在我国,胆道寄生虫病也是胆道感染的重要诱因。胆道的梗阻与感染互为因果。急性、慢性(亚急性)胆系感染的临床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引流
原文传递
“一针法”连续缝合在胆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Farrukh Adeel 袁莉 +2 位作者 李光兵 王晓宇 刘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一针法"连续缝合在胆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14例接受胆肠吻合术患者,其中应用"一针法"连续缝合114例(观察组)、应用传统缝合100例(传统组),比较两组胆肠吻合时间并观察两组术后胆漏、胆系感染、胆... 目的观察"一针法"连续缝合在胆肠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14例接受胆肠吻合术患者,其中应用"一针法"连续缝合114例(观察组)、应用传统缝合100例(传统组),比较两组胆肠吻合时间并观察两组术后胆漏、胆系感染、胆肠吻合口出血、胆肠吻合口狭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传统组胆肠吻合时间分别为(7.1±1.4)、(17.2±3.4)min,两组相比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胆漏1例、胆系感染1例、胆肠吻合口出血2例、胆肠吻合口狭窄0例,传统组分别为9、21、1、6例,两组胆漏、胆系感染、胆肠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在胆肠吻合术中应用"一针法"连续缝合省时、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吻合术 缝合方法 连续缝合 间断缝合 感染 管狭窄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系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上助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11-313,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18例急性胆系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 (治疗组 ) 5 0例 ,西药组 (对照组 ) 6 8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 (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和静脉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18例急性胆系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 (治疗组 ) 5 0例 ,西药组 (对照组 ) 6 8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 (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和静脉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 (基本方 :柴胡 12 g,黄芩 10 g,枳实5 g,大黄 10~ 30 g,栀子 10 g,虎杖 12 g,白芍 12 g,郁金 12 g,木香 5 g,甘草 5 g,随证加减 ,每日 1剂水煎服 ) ;7日为 1个疗程 ,治疗 1~ 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 92 .0 %和 6 7.6 % ,有效率分别为 96 .0 %和 79.4% ,P均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胆系感染及抗生素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桂华 孙大勇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114-1115,共2页
关键词 感染 抗生素 应用 现状 展望 治疗 合理用药
下载PDF
30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秀英 郭志 +7 位作者 邢文阁 刘方 张鹏 张文芳 李丁 郑珊 李保国 于海鹏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76-1177,共2页
近年来,有关良性梗阻性黄疸(benign obstructive jaundice,BOJ)合并胆系感染的细菌谱特点及抗感染治疗指南,已得到公认。然而,对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有关胆汁培养、药敏试验、与胆系感染关系... 近年来,有关良性梗阻性黄疸(benign obstructive jaundice,BOJ)合并胆系感染的细菌谱特点及抗感染治疗指南,已得到公认。然而,对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有关胆汁培养、药敏试验、与胆系感染关系、菌种分布构成,抗感染对策是否异同,尚无系统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汁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性 临床研究 良性梗阻性黄疸 感染 治疗指南 汁培养
原文传递
胆系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马巍岐 鄂长勇 邢岩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6期662-665,共4页
胆系感染主要因胆道梗阻、胆汁淤滞及细菌感染造成,其中胆道结石是导致梗阻的最主要原因[1]。胆系感染根据部位可以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根据发病急缓与病程经过又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胆系感染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多... 胆系感染主要因胆道梗阻、胆汁淤滞及细菌感染造成,其中胆道结石是导致梗阻的最主要原因[1]。胆系感染根据部位可以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根据发病急缓与病程经过又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胆系感染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多器官衰竭或感染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多器官衰竭 病程经过 道梗阻 汁淤滞 道结石 管炎 感染性休克
下载PDF
1例胰腺癌患者合并中间苍白杆菌菌血症并文献回顾
15
作者 马淑青 王璟 +1 位作者 吕高燕 姚燕维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5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一例胰腺癌患者合并中间苍白杆菌感染引起的菌血症,探讨该菌引起菌血症的感染途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案,以期为该疾病的诊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1例中间苍白杆菌菌血症病例的临床资料、实... 目的:分析一例胰腺癌患者合并中间苍白杆菌感染引起的菌血症,探讨该菌引起菌血症的感染途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案,以期为该疾病的诊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1例中间苍白杆菌菌血症病例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患者病情复杂、免疫力低下,通过血培养、胆汁培养结果、感染指标结果以及临床症状等综合诊断为中间苍白杆菌菌血症,并及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结论:临床应提高对少见菌中间苍白杆菌的病原特点、临床特征以及血培养对菌血症的诊断意义的认识,尽早确诊并及时合理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感染 MALDI-TOF 苍白杆菌 菌血症
下载PDF
胆系感染对肝脏损害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云华 官纯寿 潘恪如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1-132,共2页
总结60例胆石症并感染的肝脏活检结果。胆囊结石(A)组28例、胆管结石(B)组32例。结果:肝组织炎症,A组占39.3%、B组为100%;淤胆,A组14.3%、B组71.8%;肝细胞变性,A组14.3%、B 组50.0%;肝细胞坏死,A组14.3%、B组65.6%。两组比较差... 总结60例胆石症并感染的肝脏活检结果。胆囊结石(A)组28例、胆管结石(B)组32例。结果:肝组织炎症,A组占39.3%、B组为100%;淤胆,A组14.3%、B组71.8%;肝细胞变性,A组14.3%、B 组50.0%;肝细胞坏死,A组14.3%、B组6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说明胆管结石致胆汁排泄不畅,常继发感染;并向肝内蔓延导致肝损害。胆囊结石并发感染时亦可由胆囊床经血循扩展到肝内。故建议胆系手术时常规进行肝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石症 肝脏损害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严重胆管损伤并发症行再次肝移植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振文 王建立 +9 位作者 陈新国 刘煜 朱晓丹 李威 吴凤东 邹卫龙 牛玉坚 关兆杰 岳阳 沈中阳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发生胆管损伤并发症行再次肝移植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4年8月实施的250例次肝移植,其中5例患者因术后出现严重胆管损伤并发症而再次行肝移植。结果5例再次肝移植患者中,3例治愈,已经分别存活...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发生胆管损伤并发症行再次肝移植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4年8月实施的250例次肝移植,其中5例患者因术后出现严重胆管损伤并发症而再次行肝移植。结果5例再次肝移植患者中,3例治愈,已经分别存活5个月、6个月和8个月;2例分别于手术后8d和43d死亡,1例死于肝移植术后肝脏功能丧失,并发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另外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再次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有腹腔积液、肝脓肿、胆系感染和肺部感染。结论肝移植术后发生严重胆管损伤并发症行再次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正确把握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手术中精细操作,围手术期严密监测和正确处理,是提高再次肝移植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术后 肝移植治疗 管损伤 严重 肝移植患者 再次肝移植 肺部感染 2004年 2002年 回顾性分析 肾功能衰竭 术后并发症 临床经验 功能丧失 心力衰竭 腹腔积液 感染 治疗方法 手术时机 正确处理 围手术期 手术后
原文传递
老年人急性胆系感染11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雪艳 解淑萍 +1 位作者 索智敏 康玉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系感染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1例老年急性胆系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1例患者中手术治疗70例,其中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鼻胆管引流术(ENBD)15例及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及...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系感染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1例老年急性胆系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1例患者中手术治疗70例,其中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鼻胆管引流术(ENBD)15例及经皮经肝胆管造影及引流术(PTCD)5例,治疗后好转出院。外科手术治疗50例,20例发生并发症,其中水电解质紊乱11例,以低钾血症、酸中毒多见,肺部感染18例,切口感染、脂肪液化、麻痹性肠梗阻、急性肾功能衰竭各1例,部分患者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并发症,死亡5例,死于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酸中毒、严重感染。内科保守治疗41例,治愈34例,死亡7例,3例死于全身化脓性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老年人胆道系统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存病多,病死率高,准确的病情评估,正确的治疗方法 ,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急性 老年人
下载PDF
高龄胆石症所致胆系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戎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1年第4期28-28,30,共2页
胆系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外科疾病,其病死率高,本文用老年人胆石症危险因素评分表,对我院1985~2000年间收治的年龄在70岁以上的胆石症所致的胆系感染手术病人41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石症 感染 高齿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胆道蛔虫病的超声诊断再认识 被引量:3
20
作者 傅英 刘健 李敬东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10期65-66,共2页
目的总结胆道蛔虫病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对54例腹部疼痛或阵发性剧痛,伴恶心呕吐及皮肤巩膜黄染等临床症状的胆道蛔虫病患者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肝内、外胆管及胆囊内部回声情况,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54例... 目的总结胆道蛔虫病超声声像图特征并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对54例腹部疼痛或阵发性剧痛,伴恶心呕吐及皮肤巩膜黄染等临床症状的胆道蛔虫病患者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肝内、外胆管及胆囊内部回声情况,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54例患者中术前超声检出胆道蛔虫44例(81.5%),漏诊10例。其中17例胆道蛔虫成活或虫体完整,声像图表现为肝内外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胆道内蛔虫呈1条或数条2~5mm宽双线状强回声带,可见虫体蠕动,前端圆钝,边缘清晰光整,中心贯穿的液性无回声为蛔虫假体腔,其内可出现回声点;27例为胆道蛔虫残骸,声像图特点为蛔虫虫体逐渐变得模糊,层次消失,图像欠典型,仅可见节段性等号状强回声或沉积于胆管后壁。结论超声检查可及时发现胆道蛔虫所在体内部位、虫体条数,对临床及时有效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蛔虫 超声检查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