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减压患者自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丽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30期106-107,共2页
目的调查留置胃管患者自拔管的影响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8例留置胃管患者自拔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所有留置胃管患者置管前均有紧张恐惧感,置管后感觉鼻、咽部不适、肿痛。结论紧张恐惧、舒适的改变、知... 目的调查留置胃管患者自拔管的影响因素,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8例留置胃管患者自拔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所有留置胃管患者置管前均有紧张恐惧感,置管后感觉鼻、咽部不适、肿痛。结论紧张恐惧、舒适的改变、知识缺乏是导致自拔管发生的主要原因:实施心理护理、减轻不适、增强知识性、提高耐受性的护理对策是减少自拔管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减压患者 自拔管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胃肠减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佳 薛平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用于预防胃肠减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行持续胃肠减压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参照组进行常规护...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用于预防胃肠减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行持续胃肠减压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UEX发生率,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分析。结果研究组UEX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用于行胃肠减压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有效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且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干预 胃肠减压患者 预防 非计划性拔管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胃肠减压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率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容洁 薛秋静 +7 位作者 林含相 刘丽娜 吕琼 张菁 陈静 韦兰春 闫春杏 庞珍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1期3236-3237,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降低胃肠减压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降低胃肠减压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我科胃肠减压患者口腔异味发生的现况进行调查,设定目标,分...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降低胃肠减压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降低胃肠减压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我科胃肠减压患者口腔异味发生的现况进行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圈员参与该项活动,使胃肠减压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率由原来18.8%降低至6.6%,患者口腔舒适度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胃肠减压患者口腔感染发生率的作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胃肠减压患者 口腔感染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胃肠减压期间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岳玉慧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5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胃肠减压期间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新密市中医院普外科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胃肠减压期间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组)。记录...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胃肠减压期间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新密市中医院普外科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胃肠减压期间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组)。记录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期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并发症,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咽喉疼痛、口干、恶心等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减压期间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其对胃肠减压的客观认知度,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风险,并可提升普外科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胃肠减压患者 集束化护理干预
下载PDF
巧用头皮针导管吸氧法在胃肠减压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黄光彩 《健康之路》 2017年第12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巧用头皮针导管吸氧法在胃肠减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外科手术后需要胃肠减压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吸氧方法为取一枚头皮针,将针头剪掉,留取塑料导管部分,将接输液器的接口处直接或通... 目的:探讨巧用头皮针导管吸氧法在胃肠减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外科手术后需要胃肠减压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患者吸氧方法为取一枚头皮针,将针头剪掉,留取塑料导管部分,将接输液器的接口处直接或通过接头与吸氧导管相连,将剪去针头的一端插入鼻腔约2-4cm[1],用胶布在胃肠减压同侧鼻腔外固定即可。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鼻导管吸氧法,鼻导管插入胃肠减压对侧鼻腔,比较两种吸氧方法对病人舒适度、吸氧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两种吸氧方法均能达到氧疗效果,而观察组的吸氧方法可减少病人吸氧时不适感,提高舒适度及吸氧治疗的依从性。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头皮针导管法吸氧时,导管插入深度在鼻前庭位置,有利于鼻腔正常的生理功能对吸入氧气发挥湿化、温化及清洁过滤作用,减少不适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导管 吸氧 胃肠减压患者 应用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6
作者 杨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198-198,200,共2页
分析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的106例留置胃肠减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归入A组与B组各5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对比其效果。结果:B组护理后GCQ评分高于A组,P<0.05;... 分析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的106例留置胃肠减压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归入A组与B组各5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对比其效果。结果:B组护理后GCQ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的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不适症状发生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留置胃肠减压患者 舒适度
下载PDF
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黄卫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B04期205-205,共1页
目的总结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探究最佳的胃管插管方法。方法以2016年01月-2017年01月在我院行普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胃管插营,观察组采用改... 目的总结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探究最佳的胃管插管方法。方法以2016年01月-2017年01月在我院行普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胃管插营,观察组采用改进的胃管插管,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引流量指标(2.5±0.5d、410.2±125.6mL)明显优于对照组(4.2±1.Od、250.5±90.O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O%)明显低于对照组(3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于普外科手术患者而言,胃管插管方式的改变有益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治疗的有效性大幅度提升,因而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手术后 胃肠减压患者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