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7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造口及十二指肠造口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4
1
作者 江志伟 汪志明 +8 位作者 黎介寿 李宁 吴素梅 丁凯 刘碧竹 黄琦 李强 贾云鹤 周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造口及十二指肠造口的技术操作及适应证。方法2 0 0 1年 5月— 2 0 0 4年 4月间 ,共行 12 0例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 ,其中 75例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PEG) ,4 2例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 (PEJ) ,2例经皮内镜下...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造口及十二指肠造口的技术操作及适应证。方法2 0 0 1年 5月— 2 0 0 4年 4月间 ,共行 12 0例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 ,其中 75例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PEG) ,4 2例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 (PEJ) ,2例经皮内镜下十二指肠造口 (PED) ,1例直接法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DPEJ)。操作均采用经典经腹壁拉出法技术。结果 采用上述方法共行长期肠内营养 88例 ;胃肠减压 2 5例 ;肠内营养联合胆汁回输 5例 ;围手术期应用PEG 2例 ,术前行胃肠减压 ,术后行长期肠内营养。PEG操作时间平均 (9± 4 )min ,PEJ平均 (17± 6 )min ,DPEJ为 2 0min ,2例PED分别为 10和 12min。技术成功率 98 4 % (12 0 / 12 2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 0 8% (1/ 12 0 ) ,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为 7 5 %(9/ 12 0 )。结论 经皮内镜下胃肠造口操作简便、有效 ,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 空肠造口 十二指肠 肠内营养 PEJ 胃肠减压 并发症 PEG 成功率
原文传递
Early removing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nd early oral feeding improve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after colorectostomy 被引量:73
2
作者 Tong Zhou Xiao-Ting Wu Ye-Jiang Zhou Xiong Huang Wei Fan Yue-chun 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5期2459-2463,共5页
AIM: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tolerance of early removing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nd early oral feeding i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AIM: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tolerance of early removing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nd early oral feeding i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rcinoma.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sixteen patients submitted to op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colorectostorny from January 2004 to September 2005 were randomized to two groups: In experimental group (n = 161), the nasogastric tube was removed after the operation from 12 to 24 hours and was promised immediately oral feeding; In control group (n = 155), the nasogastric tube was maintained until the passage of flatus per rectum. Variables assessed included the time to first passage of flatus, the time to first passage of stool, the time elapsed postoperative stay,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ch as anastornotic leakage, acute dilation of stomach, wound infection and dehiscense, fever,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pharyngolaryngitis. RESULTS: The median and average days to the first passage of flatus (3.0±0.9 vs 3.6±1.2, P〈0.001), the first passage of stool (4.1± 1.1 vs 4.8±1.4 P〈0.001) and the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stay (8.4±3.4 vs 9.6±5.0, P〈0.05) were short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uch as anastomotic leakage (1.24% vs 2.58%), acute dilation of stomach (1.86% vs 0.06%) and wound complications (2.48% vs 1.94%) were similar in the groups, but fever (3.73% vs 9.68%, P〈0.05), pulmonary infection (0.62% vs 4.52%, P〈0.05) and pharyngolaryngitis (3.11% vs 23.23%, P〈0.001) were much mor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a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applicationof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fter colorectostomy can not effectively reduc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n the contrary, it may increase the incidence rate of fever, pharyngolaryngitis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These strategies of early removing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and early oral feeding in the patients unde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FEEDING Colorectostomy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常规留置胃管必要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47
3
作者 陈钶 牟一平 +2 位作者 徐晓武 谢坤 周伟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1841-1844,共4页
目的从循证医学角度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常规留置胃管(NGT)的必要性。方法检索2011年9月2013前已公开发表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标准筛选后进行质量评分,提取临床效应指标,采用RevMan5.1软件对所纳入的数据进行荟萃分... 目的从循证医学角度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常规留置胃管(NGT)的必要性。方法检索2011年9月2013前已公开发表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标准筛选后进行质量评分,提取临床效应指标,采用RevMan5.1软件对所纳入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人RCT文献7篇,样本总量871例,其中留置胃管组436例,不留置胃管组435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留置胃管组相比,不留置胃管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WMD=0.10d,95%C10.00—0.30,P=0.05),进食时间早(WMD=0.43d,95%C10.25~0.61,P〈0.01),术后住院天数短(WMD=0.60d,95%C10.15—1.18,P=0.01),肺部并发症少(RR=1.30,95%CI1.00~1.68,P=0.05);而术后吻合口漏、总体并发症率及死亡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根治术后除患者有明显的呕吐、腹胀等胃管放置指证外,应避免常规留置胃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肠减压 胃切除术 并发症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中药泻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4
4
作者 冯志松 黄涛 +3 位作者 任权 冯迎春 黄日文 廖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泻下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SAP患者被随机分为A、B和C组。A组32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B组32例,在A组西医治疗基础上胃管注入泻下中药,每次注入后夹管1h,中药组成:柴胡、白芍、枳实、厚朴、黄芩... 目的:观察中医泻下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SAP患者被随机分为A、B和C组。A组32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B组32例,在A组西医治疗基础上胃管注入泻下中药,每次注入后夹管1h,中药组成:柴胡、白芍、枳实、厚朴、黄芩,重用生大黄和芒硝,根据患者肠鸣音和大便情况调整剂量;C组31例,不行胃肠减压,单纯按照B组的中药方剂进行口服。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中转率、病死率及治疗前与治疗5 d后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开始排便、肠鸣音恢复、腹痛和腹胀缓解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均<0.05);3组死亡的1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死亡前无肠鸣音恢复和排便;A组治疗5d后的APACHEⅡ评分、胰腺感染发生率和手术中转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而低血钾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均<0.05);A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高于B组和C组,但差异无显著性;B组和C组的上述指标差异也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西医结合中医泻下法治疗SAP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并能迅速、有效地缓解腹痛和腹胀等局部症状,无须进行胃肠减压;肠鸣音和排便可能是判断SAP预后的重要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重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胃肠减压 泻下法
下载PDF
胃术后胃无力症35例临床观察与治疗 被引量:38
5
作者 薛英威 蕫新舒 +1 位作者 崔殿龙 张启凡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目的 探讨胃术后胃无力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对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 475例胃切除术后发生胃无力症的 35例病人进行病因和治疗观察分析。结果 胃切除术后胃无力症以精神因素为主 ,以高龄者居多(中位年龄 6 6 5岁 ) ,治疗上... 目的 探讨胃术后胃无力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对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 475例胃切除术后发生胃无力症的 35例病人进行病因和治疗观察分析。结果 胃切除术后胃无力症以精神因素为主 ,以高龄者居多(中位年龄 6 6 5岁 ) ,治疗上尚无肯定的有效办法 ,适当的刺激病人呕吐可能有利于本病的恢复。结论 胃切除术后胃无力症的发生是由综合因素引起 ,精神因素和高龄可能为主要因素 ,治疗上应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加强营养支持 (空肠内置管行肠内营养 ) ,目前尚无哪种药物对该病有肯定的效果 ,适当的刺激病人呕吐可能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无力症 胃切除术 胃肠减压
原文传递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附24例报告) 被引量:32
6
作者 姚时春 姚礼庆 +4 位作者 张轶群 高卫东 周平红 何国杰 徐美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 (PEJ)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 996年 6月~ 2 0 0 2年 8月PEG和PEJ共治疗 2 4例病人 ,其中 1 3例行PEG胃肠营养 ;1 1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 :2 1例共行PEG ,PEG...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 (PEJ)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 996年 6月~ 2 0 0 2年 8月PEG和PEJ共治疗 2 4例病人 ,其中 1 3例行PEG胃肠营养 ;1 1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 :2 1例共行PEG ,PEG加PEJ 2 8例次 ,其中PEG 1 7例次 (4例行造瘘管置换 )、PEG加PEJ 1 1例次 ,手术成功率 1 0 0 %。 2 / 2 8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 ,停止静脉补液。 2 4例病人随访 1~ 4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EG和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胃造瘘 小肠造瘘 PEG PEJ 胃肠营养 小肠内营养 胃肠减压
下载PDF
食管癌微创手术后不放胃管不禁食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孙海波 李印 +10 位作者 刘先本 王总飞 张瑞祥 秦建军 魏秀峰 冷长森 朱军伟 陈先凯 吴钊 于永魁 李浩淼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9期898-901,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微创术后不进行胃肠减压并早期进食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行微创手术治疗、且术后不放胃管不禁食(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术后第1天开始进食)的156例的食管癌患者(... 目的:探讨食管癌微创术后不进行胃肠减压并早期进食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行微创手术治疗、且术后不放胃管不禁食(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术后第1天开始进食)的156例的食管癌患者(早期进食组)。并选取2012年1-12月间行微创手术治疗但接受传统围手术期处理(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及鼻肠营养管,术后第7天开始经口进食)的16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晚期进食组)。结果早期进食组中有6例(3.8%)患者由于术后并发症未能按计划进行早期进食。早期进食组患者较晚期进食组术后排气时间[(2.1±0.9) d比(3.3±1.1) d,P<0.01]、术后排粪时间[(4.4±1.3) d比(6.6±1.0) d,P<0.01)及术后住院时间[(8.3±3.2) d比(10.4±3.6) d,P<0.01]均显著缩短,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2%(30/156)比25.0%(40/160),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早期经口进食是术后住院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但并不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微创手术后不放置胃肠减压管以及早期进食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加快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而且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微创手术 早期经口进食 胃肠减压
原文传递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赵高平 雷文章 +2 位作者 李卡 程中 王天才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 探讨术后应用胃肠减压在下消化道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36 8例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患者分为术后胃肠减压组与术后无胃肠减压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减压组术后引流胃液量约 2 0 0ml/d ,两组术... 目的 探讨术后应用胃肠减压在下消化道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36 8例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患者分为术后胃肠减压组与术后无胃肠减压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减压组术后引流胃液量约 2 0 0ml/d ,两组术前腹围均小于术后各日腹围。两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无差异。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压组 (2 8.0 % )明显高于未减压组 (8.2 % ) ,减压组咽喉炎发生率达 2 3.1%。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手术后应用胃肠减压 ,难以起到有效降低胃肠道压力的作用 ,对防止术后并发症无明显作用 ,反而会增加咽喉炎等并发症的发病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 胃肠减压 术后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胃肠减压适应症、不良反应护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9
作者 王淑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1-403,共3页
关键词 胃肠减压 适应症 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胸外科胃肠减压插管深度的探讨 被引量:32
10
作者 陆晓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9年第4期201-202,共2页
胸外科胃肠减压患者术后仍有部分感腹胀不适,针对这一问题,将260例胃肠减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改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5~68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腹胀... 胸外科胃肠减压患者术后仍有部分感腹胀不适,针对这一问题,将260例胃肠减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改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5~68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腹胀及引流等情况。结果:两组腹胀及引流液量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观察组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明显减轻腹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减压 插管深度 腹胀 胸外科
下载PDF
胃肠减压管置管长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黄金莲 《护理与康复》 2003年第4期199-200,共2页
目的:研究胃肠减压管置管长度,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普外科胃肠减压 病人240例分二组,实验组120例置管55~70 cm,对照组120例置管45~55 cm。比较二组临床效果。结果:二组的引流效果、术后 腹胀... 目的:研究胃肠减压管置管长度,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普外科胃肠减压 病人240例分二组,实验组120例置管55~70 cm,对照组120例置管45~55 cm。比较二组临床效果。结果:二组的引流效果、术后 腹胀及肠蠕动恢复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胃肠减压管的留置长度应以55-70 cm为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减压 置管长度 引流 护理
下载PDF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胃肠减压方式应用于胃癌根治术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9
12
作者 周雪 喻思红 冯毕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2期92-96,共5页
目的检验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胃肠减压方式应用于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及公开发表的国内外系统评价或综述后列出的参考文献... 目的检验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胃肠减压方式应用于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及公开发表的国内外系统评价或综述后列出的参考文献。所有与基于ERAS理念的胃肠减压方式应用于胃癌根治术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纳入本研究。运用Revman5.3定量评价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和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及术后置胃管及重新置入胃管情况。结果纳入5项RCT研究,共506例胃癌患者,其中常规组251例,ERAS组255例。ERAS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及术后置入及重新置入胃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胃肠减压方式能够促进胃癌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且不会增加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吻合口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减压 快速康复外科 胃癌根治术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屏气法插胃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13
作者 赵丽霞 鞠贞会 +1 位作者 赵明明 冷敏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第9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插胃管 屏气法 临床观察 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插管成功率 吞咽法 临床护士 胃肠减压
原文传递
食管癌术后胃肠减压期间患者不舒适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9
14
作者 吴春妹 《江西医药》 CAS 2008年第1期75-77,共3页
胃肠减压是食管癌术后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有效的胃肠减压,可减轻胃内气体液体潴留,防止胃过度膨胀.减轻吻合口的张力,预防吻合瘘的发生;但在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因严格禁食、禁饮、胃管放置时间长(一般为5~7d).常出现各... 胃肠减压是食管癌术后的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有效的胃肠减压,可减轻胃内气体液体潴留,防止胃过度膨胀.减轻吻合口的张力,预防吻合瘘的发生;但在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因严格禁食、禁饮、胃管放置时间长(一般为5~7d).常出现各种不舒适症状.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舒适度,促进患者顺利康复,我院对102例食管癌术后持续胃肠减压期患者出现不舒适症状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肠减压 不舒适 护理
下载PDF
术后不置胃肠减压及早期进食对下消化道肿瘤切除吻合术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雷文章 李卡 +1 位作者 程中 赵高平 《四川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 探讨术后应用胃肠减压及早期进食在下消化道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3 5 4例下消化道肿瘤切除吻合术病人分为术后胃肠减压组与术后无胃肠减压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减压组胃液量术后第 1日低于... 目的 探讨术后应用胃肠减压及早期进食在下消化道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 3 5 4例下消化道肿瘤切除吻合术病人分为术后胃肠减压组与术后无胃肠减压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减压组胃液量术后第 1日低于术后第 2日和第 3日。两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无差异。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压组明显高于无减压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手术后应用胃肠减压 ,难以起到有效降低胃肠道压力的作用 ,对防止术后并发症无明显作用 ,反可增加咽喉炎等并发症的发病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减压 消化道 吻合术
下载PDF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7
16
作者 姚礼庆 钟芸诗 +5 位作者 高卫东 周平红 何国杰 徐美东 张轶群 陈巍峰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13-41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J)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1996年6月至2005年4月121例患者予以PEG和PEJ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21例患者共行PEG、PEG加PEJ134例次,其中90例(103例次)PEG胃肠营养(13例行造瘘...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J)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1996年6月至2005年4月121例患者予以PEG和PEJ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21例患者共行PEG、PEG加PEJ134例次,其中90例(103例次)PEG胃肠营养(13例行造瘘管置换);31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4例患者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平均随访1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G和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如有条件应当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胃造瘘 小肠造瘘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临床应用价值 肠造瘘术 小肠内营养 胃肠营养 胃肠减压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胃肠减压患者胃管留置长度与身高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吴继红 陈雪茹 +2 位作者 林建山 黎惠娟 张岚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7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实施胃肠减压时适当的胃管插入长度,并为临床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且行胃肠减压的成年患者97例,在手术过程中,由外科医生确认胃管全部置入胃内后测量胃管实际置入长度。分别以鼻胃管和口胃管的长度为应变量... 目的探讨实施胃肠减压时适当的胃管插入长度,并为临床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且行胃肠减压的成年患者97例,在手术过程中,由外科医生确认胃管全部置入胃内后测量胃管实际置入长度。分别以鼻胃管和口胃管的长度为应变量(Y),以身高为自变量(X)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鼻胃管的回归方程Y=0.238X+19.72。口胃管的回归方程Y=0.275X+14.63。结论在临床操作中可利用此方程根据患者身高推算出患者插管所需长度,从而减少临床操作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减压 胃管 长度 身高 相关性
下载PDF
胃癌手术病人不同途径留置胃肠减压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6
18
作者 刘玉芬 田萌 梅嵘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胃造瘘管内置空肠营养管组合装置对胃癌手术病人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胃造瘘含空肠营养管组合装置组(实验组),鼻胃管+空肠造瘘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病人术后对上述导管的... 目的探讨运用胃造瘘管内置空肠营养管组合装置对胃癌手术病人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胃造瘘含空肠营养管组合装置组(实验组),鼻胃管+空肠造瘘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病人术后对上述导管的耐受情况及肺部、腹部、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等,记录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胃造瘘组合装置管组导致相关并发症、总并发症率、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方面,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造瘘管内置空肠营养管组合装置行胃肠减压及空肠营养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可以降低术后导管相关并发症及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且病人免受留置胃管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造瘘 胃肠减压 肠道营养 胃肿瘤
原文传递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胃管滑脱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9
作者 朱珍 徐波 于媛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胃管滑脱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工作流程,确定主题,组建团队,制订流程图,分析各流程步骤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结果,进行严重度、可能性、危机值分析,根据分...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胃管滑脱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工作流程,确定主题,组建团队,制订流程图,分析各流程步骤中的潜在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结果,进行严重度、可能性、危机值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订相应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胃管脱出率由3.52%下降至0.45%(P<0.05)。结论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细化胃管护理流程,降低胃管脱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胃肠减压 非计划性拔管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外科ICU微泵持续性补钾的护理 被引量:26
20
作者 韩文军 胡敏 +1 位作者 王磊 朱建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第7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静脉补钾 外科ICU 持续性 低钾血症 术后禁食 护理 微泵 微量注射泵 有效方法 胃肠减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