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评估全身麻醉喉罩和气管导管通气对胃进气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高红梅 鲍杨 +3 位作者 李淑芸 殷苏晴 朱玲 杨立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1-655,共5页
目的·观察流线型气道喉罩(streamlined liner of pharynx airway,SLIPA)与胃进气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9月-2018年5月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区组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流线型气道喉罩(streamlined liner of pharynx airway,SLIPA)与胃进气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9月-2018年5月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区组随机分为SLIPA组(S组,n=35)和气管导管组(T组,n=35),分别于诱导前、插管(喉罩)后即刻、拔管(喉罩)前、拔管(喉罩)后即刻4个时间点进行胃窦部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测量胃窦区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和超声成像中"彗尾征"2种方式评估胃进气情况,记录并比较相应时间点的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ETCO2),气道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s,PIP)、CSA。结果·2组患者在麻醉期间的胃进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4);各个时间点的Sp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结束时S组PETCO2较T组明显增高(P=0.000)。结论·与气管导管相比,全身麻醉过程中SLIPA并不会增加胃进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线型气道喉罩 气管导管 超声 胃窦截面积 胃进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