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3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3
1
作者 姜宁 黄宣 +1 位作者 范一宏 吕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54,共6页
目的:根据现有临床研究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 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的英文和中文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 目的:根据现有临床研究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 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的英文和中文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OR值,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最后绘制漏斗图评定有无发表偏倚。结果:共23项RCT符合纳入研究标准,1284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1253例患者接受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胃癌前病变患者的总体症状改善、总病理改善、肠化、萎缩、不典型增生的OR值分别为4.92(95%CI 3.72,6.52,P<0.00001),3.37(95%CI 2.43,4.67,P<0.000 01),2.31(95%CI 1.49,3.59,P<0.000 2),2.24(95%CI 1.32,3.80,P=0.003),3.51(95%CI 1.76,7.00,P=0.000 4)。各观察指标的漏斗图均基本呈现下宽上窄左右对称的图形,提示无发表偏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总体症状改善及病理学改善均有显著疗效,但存在对照组不合理等局限性,今后有必要进行更多高质量、观察指标一致的RCT进一步验证中西医结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荟萃分析 异型增生
下载PDF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思路 被引量:56
2
作者 张声生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4,共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合并有胃黏膜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和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是重要的胃癌癌前疾病,倍受医界重视,也是中医药发挥治疗优势的病种与研究重点,被列为国家攻关项目和"十一·五"...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合并有胃黏膜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和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是重要的胃癌癌前疾病,倍受医界重视,也是中医药发挥治疗优势的病种与研究重点,被列为国家攻关项目和"十一·五"支撑计划,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研究,我们特邀请国内在该领域有较深造诣的名老中医和中青年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介绍各自的研究体会与治疗经验,希望能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病变 辨证施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证型规律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程若东 崔一鸣 +14 位作者 陈璐 赵晓丹 王伟珍 廉艳红 赵兵 马尚清 程楚 兰青 赵晓琳 独思静 潘晨晨 吴忆雪 马丹 周惠志 周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623-362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患者的胃黏膜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CAG伴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或肠上皮化生患者1 056例,制定临床症候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相关信息采集,进行中...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患者的胃黏膜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CAG伴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或肠上皮化生患者1 056例,制定临床症候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相关信息采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建立证候数据库,然后对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关联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脾胃虚弱证对腺体萎缩的影响强度较大,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脾胃虚弱证对肠上皮化生的影响强度较大,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胃络瘀血证对异型增生的影响强度较大,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CAG癌前病变胃黏膜病理演变化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病变 中医 证型规律
原文传递
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患者11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2
4
作者 杜艳茹 李佃贵 +3 位作者 王春浩 刘雪婷 何华 娄莹莹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3,37,共4页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和对照组110例。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方,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饭前服用。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浊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和对照组110例。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方,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日3次,饭前服用。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镜像、血红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6%,对照组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镜像改善、血红蛋白升高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血流变指标,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能改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贫血并促进胃黏膜的修复,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方 萎缩性胃炎 胃癌病变 浊毒内蕴证
原文传递
三七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癌基因蛋白异常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9
5
作者 石雪迎 赵凤志 +2 位作者 戴欣 方杰 杨会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39,共3页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加热糊复合方法 16周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 ,免疫组化法检测三七粉0 .6 g/ (kg·d)治疗 12周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C erbB 2、H ras、Bcl 2等癌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加热糊复合方法 16周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 ,免疫组化法检测三七粉0 .6 g/ (kg·d)治疗 12周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C erbB 2、H ras、Bcl 2等癌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鼠癌前病变胃粘膜上述 4种癌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细胞较正常组大鼠明显增多 ,表达强度显著增强 (P <0 .0 1) ,而三七治疗组 4种癌基因蛋白阳性细胞数和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蒸馏水组 (P <0 .0 1)。提示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存在着EGFR、C erbB 2、H ras、Bcl 2等癌基因表达的异常增高现象 ,三七则有可能通过降低上述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发挥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胃粘膜 状态 原癌基因 动物实验 胃癌病变
原文传递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现状、挑战及展望 被引量:50
6
作者 魏玮 杨洋 史海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24-1426,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多致病因素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为胃癌前状态。笔者对目前中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现状进行梳理,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及科研基础对中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现状、挑战及展望进行评述。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诊治 胃癌病变 病证结合
原文传递
半夏泻心汤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中的NF-κB/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5
7
作者 李慧臻 刘琳 +5 位作者 王兴章 刘华一 杨岩 赵双梅 张淑坤 李棣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84-28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胃黏膜组织中的NF-κB/STAT3信号通路中等相关指标,揭示半夏泻心汤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的影响及防治作用机制。[方法]1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MNNG+复合法造模PLGC大鼠110只,分为模型组:PLGC大鼠20只;模型...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胃黏膜组织中的NF-κB/STAT3信号通路中等相关指标,揭示半夏泻心汤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的影响及防治作用机制。[方法]13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MNNG+复合法造模PLGC大鼠110只,分为模型组:PLGC大鼠20只;模型中药组:造模同时中药干预10只;空白组:正常喂养20只。中药干预阶段,剩余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10只、半夏泻心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2、12、10只。观察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的NF-κB、STAT3、IL-1β、TNF-α、Bcl-2、C-MYC、p21情况。[结果]中药干预后,NF-κB:模型中药组比模型组表达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均比模型对照组表达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明显;STAT3:模型中药组比模型组表达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均比模型对照组表达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β:模型中药组比模型组表达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均比模型对照组表达低,中剂量组明显。TNF-α:模型中药组比模型组表达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均比模型对照组表达低,低剂量组明显。Bcl-2:模型中药组比模型组表达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比模型对照组表达低,高剂量组明显;C-MYC:模型中药组比模型组表达低,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比模型对照组表达低,高剂量组明显;p21:模型中药组比模型组表达高,高剂量组、中剂量组比模型对照组表达高,高剂量组明显。[结论]中药半夏泻心汤通过抑制PLGC大鼠胃黏膜组织NF-κB/STAT3信号通路中的炎性因子、癌因子,促进抑癌因子的表达,从而影响阻断PLG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病变 半夏泻心汤 NF-ΚB STAT3
原文传递
化浊解毒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胃液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5
8
作者 张金丽 王彦刚 +2 位作者 周盼盼 石海亮 李佃贵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和胃方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259例CAG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7例和对照组122例,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和胃方口服,随症加减,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口服,每次4片,每天3次,两组均3...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和胃方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259例CAG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7例和对照组122例,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和胃方口服,随症加减,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口服,每次4片,每天3次,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镜下表现、病理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检测胃液pH值、游离酸、胃蛋白酶、黏液值及胆汁酸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胃镜及病理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Hp转阴率为89.6%,对照组为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胃液pH值、游离酸、胃蛋白酶、黏液值及胆汁酸含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和胃方能够改善CAG癌前病变患者胃镜下表现及病理表现,根除Hp,恢复胃酸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化浊解毒和胃方 胃癌病变 胃液成分
原文传递
近40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中医研究述评 被引量:45
9
作者 王萍 尹晓岚 +1 位作者 张北华 唐旭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943-1947,共5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胃癌前病变(GPL)诊治在胃癌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40年来CAG及GPL的中医药研究在疾病诊断、风险监测、临床治疗、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在目标定位、诊断规范性、研究科学性、疗效评价指标认可度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胃癌前病变(GPL)诊治在胃癌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40年来CAG及GPL的中医药研究在疾病诊断、风险监测、临床治疗、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在目标定位、诊断规范性、研究科学性、疗效评价指标认可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影响研究的质量,制约中医药疗效和优势的体现。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系统梳理,提出应以大数据为依托,制定病证结合的风险预测模型,从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风险评估工具;建议统一CAG及GPL的诊断标准、细化病变分级分型标准,并及早采用中药进行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病变 中医药研究
原文传递
胃癌前病变病证结合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王萍 史彬 +1 位作者 温艳东 唐旭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3-778,共6页
目的筛查胃癌前病变危险因素,构建病证结合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胃癌前病变患者76例和非胃癌前病变(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或伴胃窦轻度肠化)患者214例,通过临床问卷调查采集饮食、家族史、合并病、症状、胃镜及病理诊断等信息,归纳... 目的筛查胃癌前病变危险因素,构建病证结合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择胃癌前病变患者76例和非胃癌前病变(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或伴胃窦轻度肠化)患者214例,通过临床问卷调查采集饮食、家族史、合并病、症状、胃镜及病理诊断等信息,归纳中医证候要素,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Hp-Ig G抗体、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以血清学指标、危险因素、中医证候要素为协变量,以胃癌前病变为因变量,运用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构建病证结合胃癌前病变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胃癌前病变患者胃癌家族史比例高,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冠心病比例高,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低,辛辣饮食、饮浓茶、饮酒、焦虑比例高;证候要素中血瘀比例较高,PGⅠ、PGⅡ、PGR(PGⅠ/PGⅡ)、G-17低于非胃癌前病变患者。筛选出血瘀(X1)、胃癌家族史(X2)、胃食管反流病(X3)、冠心病(X4)、易怒(X5)、浓茶(X6)、辛辣饮食(X7)为高危因素,得出胃癌前病变风险预测模型为:ln(p/1|P)=-3.005+0.763X1+0.911X2+0.690X3+1.133X4+0.966X5+1.077X6+0.726X7,该模型拟合度较好,整体预测有效率为73.1%。结论该研究为胃癌前病变风险评估研究的初步探索,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有可能为临床监测和针对性治疗提供简单、有效的测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 风险预测模型 病证结合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1
作者 张德英 侯卓成 李卫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7-210,共4页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对胃癌前病变(PLGC)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方药治疗及作用机制等方面文献进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PLGC具有较好的疗效优势,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性,辨证分型的杂乱性,临床诊断标准的...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对胃癌前病变(PLGC)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方药治疗及作用机制等方面文献进行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PLGC具有较好的疗效优势,然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性,辨证分型的杂乱性,临床诊断标准的不统一性,同时对PLGC癌变趋势的预测研究相对较少,以及PLGC模型构建方法存在瑕疵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病变 中医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8
12
作者 程红杰 牛少强 +1 位作者 张乃卫 阎玲 《北京中医药》 2010年第11期851-853,共3页
目的在基层深化中医药对消化常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和诊断,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3组进行治疗,每组病例40例;治疗组予中药辨证施治,以自拟方疏肝健脾、清热化湿、祛瘀消痞法... 目的在基层深化中医药对消化常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和诊断,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3组进行治疗,每组病例40例;治疗组予中药辨证施治,以自拟方疏肝健脾、清热化湿、祛瘀消痞法治疗;对照组两组,分别以中成药胃复春及西药叶酸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 3组患者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病理结果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病理积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胃癌病变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黄芪甲苷保护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损伤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蔡甜甜 潘华峰 +5 位作者 张成哲 曾晓会 赵自明 陈晓东 李思怡 刘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066-4070,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胃癌前病变(GPL)大鼠Kras/p53信号通路对程序性细胞死亡调控效应,进而保护GPL大鼠胃黏膜。方法:采用MNNG+饥饱失常法复制GPL大鼠模型,于16周时分组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蒸馏水),黄芪甲苷高、低剂量组(80、20mg/k...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胃癌前病变(GPL)大鼠Kras/p53信号通路对程序性细胞死亡调控效应,进而保护GPL大鼠胃黏膜。方法:采用MNNG+饥饱失常法复制GPL大鼠模型,于16周时分组灌胃给药,空白组和模型组(蒸馏水),黄芪甲苷高、低剂量组(80、20mg/kg),连续给药10周,观察各组胃黏膜组织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Kras、p53、Caspase-3、Bcl-2、Bax、Beclin1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ATG5、ATG12、Beclin1、LC3基因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PL大鼠胃黏膜p53、Kras、Bcl-2和Beclin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高、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Kras、Beclin1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PL大鼠胃黏膜Beclin1、ATG5、ATG12和LC3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高、低剂量组胃黏膜Beclin1、ATG5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黄芪甲苷可通过Kras/p53信号通路调控GPL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延缓GPL向肿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病变 黄芪甲苷 Kras/p53信号通路 程序性细胞死亡 胃黏膜保护
原文传递
善胃Ⅰ—Ⅲ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代二庆 赵占考 +2 位作者 袁红霞 任万英 李华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4期606-607,共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伴肠上皮化生 (IM )与异型增生 (Dys)属胃癌的癌前病变 ,为消化系疑难病之一。目的 :观察善胃Ⅰ—Ⅲ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及伴发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胃镜加病理检查确诊的CAG患者 1...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伴肠上皮化生 (IM )与异型增生 (Dys)属胃癌的癌前病变 ,为消化系疑难病之一。目的 :观察善胃Ⅰ—Ⅲ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及伴发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经胃镜加病理检查确诊的CAG患者 15 4例 ,其中善胃Ⅰ号方治疗组 3 4例 ,善胃Ⅱ号方治疗组 43例 ,善胃Ⅲ号方治疗组 2 9例 ,猴头菌片对照组 48例。患者分别服用善胃Ⅰ—Ⅲ号方与猴头菌片 ,参照有关疗效评定标准判定其疗效。结果 :善胃Ⅰ号方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总体疗效、治疗前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程度逆转方面 ,分别优于猴头菌片对照组 (P<0 .0 5 ) ;善胃Ⅱ—Ⅲ号方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总体疗效方面分别优于猴头菌片对照组 (P<0 .0 5 ) ,而在治疗前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程度逆转方面 ,与猴头菌片对照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善胃Ⅰ—Ⅲ号方治疗CAG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对胃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 )也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病变 中医药治疗 善胃Ⅰ-Ⅲ号方 临床症状
下载PDF
二参三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及其对PTEN、ERK、AKT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8
15
作者 黄婷婷 周晓虹 《中医药信息》 2016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二参三草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及对PTEN、ERK和AKT表达的影响。方法: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二参三草汤,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内镜、... 目的:观察二参三草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及对PTEN、ERK和AKT表达的影响。方法: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二参三草汤,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内镜、病理疗效及治疗前后PTEN、AKT、ERK表达积分的变化。结果: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65%;内镜下黏膜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改善情况:治疗组愈显率70%,对照组3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免疫组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PTEN、AKT、ERK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AKT、ERK表达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二参三草汤能明显改善CAG癌前病变的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表现,其上调抑癌基因PTEN和下调癌基因AKT、ERK的表达可能是二参三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部分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病变 二参三草汤 PTEN AKT ERK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和血清胃泌素-17诊断及鉴别诊断老年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苑萌 刘海忠 任剑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和血清胃泌素-17诊断及鉴别诊断老年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的可行性,阐明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咸阳市彩虹医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153例病历资料,另选择同期收治入院的80例老年...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和血清胃泌素-17诊断及鉴别诊断老年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的可行性,阐明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咸阳市彩虹医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153例病历资料,另选择同期收治入院的80例老年胃癌前病变患者(分为浅表性胃炎组35例、胃溃疡组26例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组19例)。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对比各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及阳性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胃泌素17水平及阳性率;并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及血清胃泌素17的单项及联合诊断效能。结果四组受检者对比,胃癌组患者血清PGⅡ及胃泌素17含量均高于胃癌前病变组,但PGⅠ水平低于胃癌前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浅表性胃炎组血清PGⅠ、PGⅡ及胃泌素17含量均低于胃溃疡组(P <0. 05);且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浅表性胃炎组血清PGⅠ、PGⅡ及胃泌素17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四组受检者阳性率相比,胃癌患者Hp感染阳性率均高于胃癌前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浅表性胃炎组Hp感染阳性率低于胃溃疡组(P <0. 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浅表性胃炎组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就诊断效能而言,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及血清胃泌素17联合诊断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均高于其他各单项诊断。结论幽门螺杆菌、胃蛋白酶原及血清胃泌素-17诊断及鉴别诊断老年胃癌及胃癌前病变,具有变化显著,特异度及灵敏度较高等特点,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提高,可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癌病变 幽门螺杆菌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下载PDF
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37
17
作者 刘伟 潘华峰 +1 位作者 王奇 代云凯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122-5128,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法(JPHYJD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胃癌前病变(GP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查找JPHYJD法治疗CAG-GLP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 目的:系统评价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法(JPHYJD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胃癌前病变(GP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查找JPHYJD法治疗CAG-GLP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32篇,共2 66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JPHYJD法治疗CAG-GLP临床疗效方面、胃镜疗效、抗Hp有效率等方面优于单纯应用西药常规治疗,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在改善胃痛、痞满、纳差、恶心、嗳气及安全性方面,JPHYJD法疗效亦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结论:现有相关数据表明,JPHYJD法治疗CAG-GLP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更好,胃镜疗效显著,能更有效抗Hp治疗,由于本Meta分析纳入研究较少,证据强度有限,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病变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从脾虚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思考 被引量:37
18
作者 徐晴 王萍 +4 位作者 姜艾利 王阳 李中玉 闫加行 温艳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6-188,共3页
基于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认识,围绕脾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发病基础,从胃与脾之间的关联、脾虚以及脾虚所致病理产物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发病和疾病进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并结合各家临床实践经验,发现... 基于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认识,围绕脾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发病基础,从胃与脾之间的关联、脾虚以及脾虚所致病理产物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发病和疾病进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并结合各家临床实践经验,发现临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多以健脾为主,兼以其他治法,故依照不同治法分而述之,以期能为从脾虚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提供一定的辨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病变
下载PDF
加味左金丸对大鼠胃癌前病变胃黏膜EGFR、VEGF、C-met、Bcl-2、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胡运莲 姜楠 谭大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0-654,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丸对大鼠胃癌前病变胃黏膜EGFR,VEGF,C-met,Bcl-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NNG,0.3 g/L雷尼替丁、56℃ 150 g/L盐水、8.5 g/L脱氧胆酸钠、400 mL/ L乙醇、饥饱失常等多因素造模,存活的43只大鼠随机分为自然恢...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丸对大鼠胃癌前病变胃黏膜EGFR,VEGF,C-met,Bcl-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NNG,0.3 g/L雷尼替丁、56℃ 150 g/L盐水、8.5 g/L脱氧胆酸钠、400 mL/ L乙醇、饥饱失常等多因素造模,存活的43只大鼠随机分为自然恢复组、维甲酸组、加味左金丸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大鼠作相应的处理后,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 EGFR,VEGF,C-met,Bcl-2,P53表达水平.结果:加味左金丸高、中组EGFR(25.0%,0 vs 100%,P<0.05,P<0.01),中、低组VEGF(12.5%, 25.0% vs 100%,均P<0.05)、以及高、中、低组Bcl-2蛋白(12.5%,0,25.0% vs 100%,P<0.01 或P<0.05)阳性率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维甲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加味左金丸各组C—met蛋白阳性率与自然恢复组、维甲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见P53表达.结论:加味左金丸通过下调EGFR,VEGF, Bcl-2蛋白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治疗大鼠胃癌前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左金丸 胃癌病变 EGFR VEGF C-MET BCL-2 P53
下载PDF
胃祺饮阻断胃癌前病变组织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胡鸿毅 郑红斌 +2 位作者 陆雄 龚雨萍 马贵同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之胃祺饮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癌前病变 (PLGC)的抗增殖作用。方法 :甲基亚硝基胍溶液诱发Wistar大鼠癌前病变状态 ,用胃祺饮 (中药组 )与叶酸 (对照组 )预防和治疗 ,观察对胃粘膜萎缩和不典型增生的预防和治疗作... 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之胃祺饮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癌前病变 (PLGC)的抗增殖作用。方法 :甲基亚硝基胍溶液诱发Wistar大鼠癌前病变状态 ,用胃祺饮 (中药组 )与叶酸 (对照组 )预防和治疗 ,观察对胃粘膜萎缩和不典型增生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以及对病变粘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P2 1H ras基因蛋白、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结果 :中药组能明显阻断化学致癌物对粘膜的炎症损伤 ,改善癌前病变组织粘膜萎缩和不典型增生程度 ,结果优于对照组 (P <0 0 5 )。同时中药组治疗后PCNA指数、P2 1H ras基因蛋白阳性指数分别为 12 78%、10 34% ,并能增强癌前病变组织细胞凋亡指数 ,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益气化瘀为主的胃祺饮通过改善PLGC患者气虚血瘀的病理基础 ,降低病变组织增殖水平 ,诱导细胞正常凋亡 ,从而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病变 胃祺饮 中医药疗法 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