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胃段切除治疗老年胃溃疡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松涛 李寿柏 牟正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34-1935,共2页
胃大部切除治疗胃溃疡,术后常发生一些并发症。本文就对需手术治疗的老年胃溃疡患者,在腹腔镜下采取保留幽门和迷走神经胃段切除治疗。评价临床疗效。
关键词 腹腔镜 溃疡 幽门 迷走神经 切除
下载PDF
腹腔镜下早期胃癌节段切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徕 牛备战 +2 位作者 孙曦羽 戴梦华 肖毅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幽门的胃节段切除术治疗胃体部早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腹腔镜下胃癌节段切除术的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位于胃体中部的早期胃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幽门的胃节段切除术治疗胃体部早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腹腔镜下胃癌节段切除术的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位于胃体中部的早期胃癌,术前临床分期均为T1N0M0;其中1例先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术后病理提示为中分化腺癌,侵及黏膜下层,补行胃节段切除术。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胃节段切除术并D1+或D2淋巴结清扫,在清扫小弯侧淋巴结过程中均未保留迷走神经。观察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及远期胃功能等情况。结果6例患者中3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55—59岁。术后病理示远切缘距离幽门距离(4.6±0.5)cm,淋巴结获取数目(18.3±7.5)枚,均无转移淋巴结。6例患者术后均获1—29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4例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中,3例主诉轻微程度的餐后上腹饱胀、消化不良,另1例白天无不适,但夜间偶有呕吐宿食;术后1年胃镜复查均发现有食物残留;影像学检查提示均存在胃体积减小;其中2例发现胃食管反流,并有反酸症状。结论经腹腔镜行早期胃癌的节段切除在技术上可行,是否需要保留迷走神经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早期 切除 腹腔镜 保留幽门
原文传递
保留贲门的胃节段切除术在早期胃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夏明杰 王权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31-934,共4页
胃节段切除术是指保留贲门与幽门的胃壁环周性切除的一种手术方法。由于其保留了贲门结构,因此可以减轻患者术后食管反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中具有潜在优势。由于切除范围的局限性,该术式在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被列... 胃节段切除术是指保留贲门与幽门的胃壁环周性切除的一种手术方法。由于其保留了贲门结构,因此可以减轻患者术后食管反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在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中具有潜在优势。由于切除范围的局限性,该术式在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中被列为研究性的手术方式,尚未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开展。通常认为,胃节段切除术适用范围及手术平面应高于保留幽门胃切除术,同时,两者的概念与治疗理念也存在差异。术中保留贲门的指征,主要取决于肿瘤T分期、切缘安全距离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胃节段切除术中的淋巴结清扫范围、血管及迷走神经的存留等问题,目前在不同的临床研究中还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以证实其手术安全性及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早期 贲门 功能保留性切除 切除 保留幽门切除
原文传递
胃节段切除术后不同吻合方式对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博文 臧潞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7-930,共4页
胃节段切除术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之一,其联合前哨淋巴结导航技术在早期胃癌的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胃节段切除术后常见的吻合方式包括:(1)手工吻合:该操作相对简便,减少了吻合器的使用,可有效降低手术成本,常... 胃节段切除术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之一,其联合前哨淋巴结导航技术在早期胃癌的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胃节段切除术后常见的吻合方式包括:(1)手工吻合:该操作相对简便,减少了吻合器的使用,可有效降低手术成本,常需开腹或小切口辅助完成吻合。(2)Delta吻合:该吻合为全腔镜下吻合,手术创伤小,但由于侧-侧吻合小弯侧存在残腔,且有可能过度切割胃后壁而缩短幽门袖,增加术后胃潴留的风险;(3)杂交法吻合:该吻合方式安全有效,但需行全腔镜下缝合胃前壁,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建议由腹腔镜胃肠手术经验丰富的医师开展;(4)穿刺法吻合:该吻合方式为端-端吻合,胃潴留风险低,且适用于全腔镜下吻合,但使用的吻合器比较特殊,给临床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限制。这几种吻合方式各有利弊,对胃功能的影响亦存在争议。总而言之,胃节段切除术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肿瘤学安全性的确认、技术的标准化等,仍需前瞻性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来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早期 切除 吻合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早期胃癌节段切除术 被引量:3
5
作者 牛备战 孙曦羽 肖毅 《腹部外科》 2016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胃节段切除在分化型早期胃癌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严格挑选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间4例中段早期胃癌病人,实施腹腔镜下胃节段切除并D1+或D2淋巴结清扫。观察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在清扫小弯侧淋巴结过程中没... 目的探讨胃节段切除在分化型早期胃癌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严格挑选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间4例中段早期胃癌病人,实施腹腔镜下胃节段切除并D1+或D2淋巴结清扫。观察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在清扫小弯侧淋巴结过程中没有保留迷走神经。远端切缘距离幽门4 cm以上,平均淋巴结获取数目为18.5枚。在术后1年内均存在胃排空缓慢的症状和影像学征像,1年后得到缓解。结论经腹腔镜行早期胃癌节段切除在技术上安全可行,是否保留迷走神经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保留幽门切除 早期
下载PDF
早期胃癌的保留幽门胃切除术(PPG)——待赏的孤芳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永友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26-429,435,共5页
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PPG)是一种特殊的胃节段切除术(SG),具有近60年的历史,目前主要通过腹腔镜下完成,日韩开展普遍,而我国尚不普及。对于胃癌,PPG的适应证是胃中部1/3的不适合行内镜治疗的T1aNN0M0及T1bN0M0胃癌,且肿瘤下缘距离幽门在4... 保留幽门的胃切除术(PPG)是一种特殊的胃节段切除术(SG),具有近60年的历史,目前主要通过腹腔镜下完成,日韩开展普遍,而我国尚不普及。对于胃癌,PPG的适应证是胃中部1/3的不适合行内镜治疗的T1aNN0M0及T1bN0M0胃癌,且肿瘤下缘距离幽门在4 cm以上。PPG要求保留胃的上1/3及2.5 cm以上的胃窦与幽门,保留幽门下动静脉、迷走神经肝支与幽门支,清扫No.1,3,4sb,4d,6a,6v,7,8a,9淋巴结,通过全腹腔镜或辅助切口行手工吻合或器械吻合进行重建。PPG手术具有与远端胃切除术相同的肿瘤学安全性,在减少倾倒综合征、维持术后体重,减轻胆汁反流与维持胆囊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最常见并发症是胃排空障碍,高龄、糖尿病患者进行PPG手术需谨慎;保留幽门下动静脉、人为扩张幽门可能有助于避免胃排空障碍的发生。为避免胃食管反流,反流性食管炎与食管裂孔疝的患者不宜行PPG手术。PPG手术日趋完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有望在我国逐步得到推广与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保留幽门的切除 切除 排空障碍
下载PDF
胃节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窦红梅 王妍 +3 位作者 刘瑞红 缪月琴 刘贵远 尤小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胃节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8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远端胃切除术,研究组患者行胃节段切除术。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胃肠激素水平、术后... 目的探讨胃节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8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行远端胃切除术,研究组患者行胃节段切除术。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胃肠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及随访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时间与方法在血浆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方法在MOT、VIP、SS水平上主效应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情况。结论胃节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安全、有效,不仅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胃肠功能,促进术后恢复,还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预后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远端切除 早期 腹腔镜 加速康复外科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胃节段切除术和远端胃切除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胃肠功能、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世扬 苗天文 常自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1669-1672,共4页
目的探讨胃节段切除术和远端胃切除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胃肠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舞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7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观察组接受胃节段切除术... 目的探讨胃节段切除术和远端胃切除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胃肠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舞阳县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7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观察组接受胃节段切除术,对照组接受远端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中情况、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开始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81%)低于对照组(23.25%)(P<0.05)。观察组术中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β-内啡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节段切除术可提高早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术中情况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 远端切除 早期 肠功能 预后
下载PDF
胃节段切除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9
作者 李磊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24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究胃节段切除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早期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远... 目的探究胃节段切除术对早期胃癌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早期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远端胃切除术,研究组实施胃节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康复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7 d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研究组胃肠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胃肠激素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中,与应用远端胃切除术相比,实施胃节段切除术治疗,可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促进其胃肠激素水平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切除 肠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