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抑制剂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后超进展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陈诗韵 千年松 +2 位作者 闫欢 苟苗苗 戴广海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背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o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经被批准用于多种类型的肿瘤治疗,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在临床实践中,一些患者似乎并没有从ICI中受益,而是出现了疾病的加速进展,称为超进展(hyper progressive dis... 背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o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经被批准用于多种类型的肿瘤治疗,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在临床实践中,一些患者似乎并没有从ICI中受益,而是出现了疾病的加速进展,称为超进展(hyper progressive disease,HPD)。目的分析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D-1抑制剂时超进展的发生率并探究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5年4月-2019年4月行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计算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的肿瘤生长速率(tumor growth rate,TGR)。超进展定义为在应用免疫治疗后6~8周内首次评估时的TGR与先前治疗时的TGR增加值超过50%。计算超进展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从135例可评估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鉴定出22例超进展患者(16.3%),其中胰腺癌7例、食管癌2例、结直肠癌5例、胆管癌3例、肝癌2例、壶腹癌1例、胃癌2例。超进展组行免疫治疗前转移器官数目超过2个的患者比例更高(54.5%vs 18.6%,P<0.01),肝转移(77.3%vs 52.2%,P<0.01)及乳酸脱氢酶超出正常上限者(45.5%vs 18.6%,P<0.01)比例更高。与未发生HPD的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患者相比,HPD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低(中位OS:3.6个月vs 6.2个月,P<0.01)。ROC分析显示,胰腺癌患者使用PD-1单抗治疗后1个月内特征性肿瘤标志物CA199较影像学检查前升高166.84%,对HPD的发生有预示作用(敏感度85.70%,特异性94.10%)。结论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超进展可能与转移器官数目、肝转移、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相关,其中胰腺癌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CA199在1个月内上升幅度达到166.84%或以上提示可能发生H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进展 免疫治疗 消化系统肿瘤 肿瘤生长速率 总生存期
下载PDF
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ECOG-PS评分联合Child-Pugh分级对肿瘤超进展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方红 刘娱 边界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5期1800-1806,共7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ECOG-PS)评分联合Child-Pugh分级对肿瘤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根据治疗后是否出现肿瘤...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ECOG-PS)评分联合Child-Pugh分级对肿瘤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根据治疗后是否出现肿瘤超进展将患者分为超进展组(n=18)和未超进展组(n=82),分析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Child-Pugh分级、ECOG-PS评分对肝癌患者发生肿瘤超进展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肝癌患者发生肿瘤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PD-1抑制剂治疗后肝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42.00%,肿瘤超进展发生率为18.00%。未超进展组与超进展组患者的年龄、饮酒史、肝炎病史、肿瘤直径、血管侵犯情况、远处转移情况、转移部位数量、甲胎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hild-Pugh分级、ECOG-P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分级联合ECOG-PS评分预测肝癌患者发生肿瘤超进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Child-Pugh分级、ECOG-PS评分单独预测(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远处转移情况、甲胎蛋白水平、NLR、Child-Pugh分级、ECOG-PS评分是肝癌患者出现肿瘤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肝癌患者出现肿瘤超进展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论PD-1抑制剂治疗肝癌患者的疗效显著。ECOG-PS评分联合Child-Pugh分级对肝癌患者PD-1抑制剂治疗后发生肿瘤超进展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年龄、远处转移情况、甲胎蛋白水平、NLR、Child-Pugh分级、ECOG-PS评分是肝癌患者发生肿瘤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为临床评估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 CHILD-PUGH分级 疗效 肿瘤进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肝癌系统治疗中肿瘤超进展研究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磊 张万广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4-288,共5页
随着肝癌系统治疗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不可切除肝癌或交界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肿瘤的超进展是一种肿瘤加速生长的现象,在接受系统治疗的肝癌等实体瘤病人中均有发生,主要与免疫治疗相关。目前,临床... 随着肝癌系统治疗的快速发展,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不可切除肝癌或交界可切除肝癌的转化治疗。肿瘤的超进展是一种肿瘤加速生长的现象,在接受系统治疗的肝癌等实体瘤病人中均有发生,主要与免疫治疗相关。目前,临床上对肝癌中肿瘤超进展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尚无法正确评估肿瘤超进展是否发生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进展 系统治疗 肝癌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肿瘤超进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廖力为 张珑山 +1 位作者 席菁乐 官键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849-854,共6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通过重新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识别并杀死癌细胞,对多种恶性肿瘤有独特疗效。然而,ICI目前的治疗获益率不高,部分患者治疗后甚至会出现肿瘤加速进展的现象,即肿瘤超进展。超进展发生率约为4%~29%,且患者预后极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通过重新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识别并杀死癌细胞,对多种恶性肿瘤有独特疗效。然而,ICI目前的治疗获益率不高,部分患者治疗后甚至会出现肿瘤加速进展的现象,即肿瘤超进展。超进展发生率约为4%~29%,且患者预后极差,这为ICI的应用带来了巨大挑战。超进展的相关因素和机制正被积极探索,其中内源性PD-1、肿瘤微环境及过度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超进展的发生。超进展暂无有效的干预手段,ICI联合靶向药、抗体修饰、液体活检和影像学诊断未来有望应用于超进展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本文就ICI导致的肿瘤超进展进行综述,总结超进展的定义、高危因素、可能机制及干预手段,讨论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展望未来的探索方向,以期解决这一棘手的临床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治疗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治疗肺癌同时出现肿瘤超进展和免疫相关性肺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谢玉艳 刘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668-3670,共3页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肾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广泛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ICIs广泛应用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I...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肾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广泛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ICIs广泛应用于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ICIs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抑制剂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CTLA-4)抑制剂。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后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这些irAEs对接受ICIs治疗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我们介绍了1例使用化疗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一周期,治疗后出现肿瘤疾病超进展(hyperprogressive disease,HPD)及免疫相关性肺炎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肿瘤进展 免疫相关性肺炎 多重耐药
下载PDF
不同PD-1抑制剂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沙莎 杨秋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3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receptor-1,PD-1)抑制剂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期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 目的观察不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receptor-1,PD-1)抑制剂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月期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63例,男32例、女31例,年龄(60.44±5.23)岁]、B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61.24±5.18)岁],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化疗。A组采用纳武利尤单抗配合化疗,B组采用帕博利珠单抗配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并通过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远期生存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疾病完全缓解率[11.11%(7/63)]、部分缓解率[39.68%(25/63)]均高于B组[1.61%(1/62)、22.58%(14/62)],疾病进展率[3.17%(2/63)]低于B组[14.52%(9/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4.258、5.008,均P<0.05);A组治疗8周后的肿瘤生长率(TGR)[(35.45±10.37)%]低于B组[(40.33±10.59)%],至治疗失败时间(TTF)[(3.46±1.33)个月]长于B组[(2.72±1.47)个月],肿瘤超进展(HPD)发生率[19.05%(12/63)]低于B组[38.71%(24/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03、2.952,χ^(2)=5.891;均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P>0.05)。A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2.47±3.4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15.66±5.25)个月]均长于B组[(10.35±3.62)个月、(13.36±5.1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57、2.468,均P<0.05)。结论纳武利尤单抗以及帕博利珠单抗均可辅助用于胃癌患者的标准化疗,但相比之下,纳武利尤单抗的药物毒性更弱,可有效增加患者临床获益,对降低肿瘤HPD风险并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抑制剂 肿瘤进展 近期疗效 生存情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