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左侧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符伟军 洪宝发 +4 位作者 肖越勇 杨勇 高江平 蔡伟 王晓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953-954,共2页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多层螺旋CT 成像诊断 左侧 syndrome) 计算机断层扫描 renal 胡桃夹现象 left VEIN 诊断水平 血管成像 周围血管 发病率 血尿
原文传递
胡桃夹现象32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石俊杰 刘金祥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年第9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胡桃夹现象 静脉压迫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 腹主动脉 静脉 临床医生
原文传递
“胡桃夹症”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的探讨(附13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蔡伟 洪宝发 +2 位作者 杨勇 卢锦山 符伟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4年第12期734-736,共3页
目的:提高对“胡桃夹症”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胡桃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首发症状为血尿,2例首发症状为左侧阴囊内蚯蚓状肿物,以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就诊,1例首发症状为蛋白 尿。1例女性患者伴月经量增大。... 目的:提高对“胡桃夹症”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胡桃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首发症状为血尿,2例首发症状为左侧阴囊内蚯蚓状肿物,以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就诊,1例首发症状为蛋白 尿。1例女性患者伴月经量增大。男性患者均有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血管多普勒超声提示左肾静脉通过腹主动 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有受压征象,径线1.6~6.1mm,平均2.64mm。肾门静脉段呈增粗改变,径线7.1~21.0 mm,平均10.9mm。增强CT扫描横断面可见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挤压左肾静脉,矢状面可见肠系膜 上动脉与腹主动脉成锐角,其间的通道变窄。2例肾静脉造影提示左肾静脉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段处变 窄。4例膀胱镜检查可见左侧输尿管口喷血。结论:血尿、蛋白尿、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是“胡桃夹症”的重要临床 症状。多普勒超声、CT是“胡桃夹症”重要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血尿 精索静脉曲张 胡桃夹症
下载PDF
儿童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曹爱国 荆涛 刘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血尿 蛋白尿
下载PDF
TUI、2DUS及CT诊断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雷文亭 夏楠 杨丹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6期1870-1872,共3页
目的:探讨TUI、2DUS及CT扫描在诊断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15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其中50例采用2DUS检查、50例采用TUI检查、50例采用CT检查,以肾静脉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TUI、2DUS、C... 目的:探讨TUI、2DUS及CT扫描在诊断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150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其中50例采用2DUS检查、50例采用TUI检查、50例采用CT检查,以肾静脉造影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TUI、2DUS、CT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2DUS组图像质量评分显著低于TUI组及CT组(P <0. 05),但TUI组与CT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TUI检测与血管造影检查、2DUS检测与血管造影检查及CT检测与血管造影检查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诊断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时,TUI及CT诊断准确率、灵敏度显著高于2DUS(P <0. 05),但TUI与CT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进行诊断时,TUI与CT扫描诊断效能明显优于2DUS,但TUI与CT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I 2DUS CT 静脉压迫综合征 诊断
下载PDF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误诊为慢性肾炎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凡 《临床误诊误治》 2005年第9期694-695,共2页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误诊
下载PDF
泌尿外科:肾脏、输尿管
7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 2006年第1期81-85,共5页
20060715孤立肾并复杂性结石的治疗选择,20060716保留肾单位肾癌切除术的疗效与随访,20060717微创内视镜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20060718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左侧肾静脉压迫综合征,20060719内视镜辅助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关键词 脏切除术 泌尿外科 癌根治性切除术 输尿管 静脉压迫综合征 多层螺旋CT 复杂性结石 保留单位 癌切除术
下载PDF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4
8
作者 高逸冰 高建平 程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68-870,共3页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是左肾静脉行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时受压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文中从NCS的解剖基础、受压原因、病理生理学和临床...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又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是左肾静脉行经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所形成的夹角时受压而引起的临床症状。文中从NCS的解剖基础、受压原因、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对NCS的诊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夹综合征 静脉压迫综合征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手术治疗(附四例报告) 被引量:17
9
作者 洪宝发 符伟军 +2 位作者 卢锦山 杨勇 蔡伟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31-833,共3页
目的 探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胡桃夹现象 )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男性患者 4例 ,年龄 16~ 2 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肉眼血尿 ,1例合并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膀胱镜下均可发现左侧输尿管口喷血尿 ,B超... 目的 探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胡桃夹现象 )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男性患者 4例 ,年龄 16~ 2 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肉眼血尿 ,1例合并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膀胱镜下均可发现左侧输尿管口喷血尿 ,B超及CT三维重建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左肾静脉明显受压 ,肾静脉近端扩张。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特点 ,影像学特征和治疗。 结果  4例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 ,均行左肾静脉重建手术 ,术后血尿消失 ,痊愈出院。术后 6个月及 9个月分别复查B超、CT三维血管重建 ,4例患者肾脏大小正常 ,重建肾静脉通畅 ,受压现象消失 ,尿常规正常。 结论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临床特点为肾静脉高压 ,肉眼或镜下血尿 ,精索静脉曲张。左肾静脉重建手术是治疗血尿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治疗 外科手术 诊断
原文传递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与血尿关系探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吴英 徐虹 +1 位作者 虹钱啬 宋善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34-536,共3页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血尿 儿童 蛋白尿 治疗
下载PDF
精索静脉曲张与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司徒杰 邱剑光 +2 位作者 蒲小勇 袁小旭 湛海伦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5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与精索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精索静脉内径确诊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再以仰卧位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左侧扩张部肾静脉内径和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狭窄部肾静脉内径,确诊左肾静脉... 目的探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与精索静脉曲张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精索静脉内径确诊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再以仰卧位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左侧扩张部肾静脉内径和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狭窄部肾静脉内径,确诊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确诊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119例,确诊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15例,对比分析单侧及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左肾静脉狭窄情况。结果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在单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者与双侧曲张患者间的发病有显著差异(P<0.05),且在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者多见。在单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精索静脉曲张分级3级的患者合并出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与1级和2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发病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原因。单纯重度左侧精索静脉患者应推荐行肾静脉彩超检查,以判断是否有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精索静脉曲张 静脉压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腹腔血管造影诊断“胡桃夹”现象 被引量:12
12
作者 蔡军 张宗军 +2 位作者 朱宗明 郑玲 周长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腹腔血管造影 胡桃夹现象 静脉压迫综合征
下载PDF
MSCT重组技术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戚跃勇 邹利光 +2 位作者 陈林 陈轶 孙清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MSCT重组技术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RVES)诊断中的方法与价值。资料与方法26例(LRVES)患者经16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结果MSCT通过MPR及VR三维成像可清楚地显示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和左肾静脉压... 目的探讨MSCT重组技术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RVES)诊断中的方法与价值。资料与方法26例(LRVES)患者经16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结果MSCT通过MPR及VR三维成像可清楚地显示左肾静脉的解剖结构和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CT征象。正常对照组肠系膜上动脉在下降之前从腹主动脉呈近似直角分出,其平均角度为(85.6±10.5)°,经过左肾静脉中点垂直腹主动脉的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相邻边缘的直线距离为(15.4±4.2)mm,而病变组则分别为(35.6±9.5)°和(5.7±3.6)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左肾静脉受阻远端前后径的最大值与夹角段前后径的最小值之比平均为3.6±1.5。结论MSCT重组技术能直观显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影像特征,是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三维重组
下载PDF
成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附2例报告)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芃 郑少斌 谭万龙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RVES/NCP)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方式。方法对收治的2例NCP并施行了左肾静脉移位血管吻合术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复习近年有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血尿缓解,尿常规未见异常,下腹坠胀及疼... 目的探讨成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LRVES/NCP)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方式。方法对收治的2例NCP并施行了左肾静脉移位血管吻合术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复习近年有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术后血尿缓解,尿常规未见异常,下腹坠胀及疼痛症状改善明显,精索静脉曲张消失。对于不明原因的反复血尿、精索静脉曲张、盆腔及下腹坠胀不适的患者应考虑NCP的可能性。多普勒彩超是诊断NCP的首选检查。确诊有赖于DSA造影及测压。结论NCP是引起成人血尿及下腹和盆腔不适的重要原因之一,成人NCP的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多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根据各医院的习惯及条件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胡桃夹综合征 血管疾病
下载PDF
显微镜下行左精索内-腹壁下静脉吻合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并精索静脉曲张 被引量:8
15
作者 郝建伟 石红林 +1 位作者 徐豪 米法洋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0-603,共4页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行左侧精索内静脉一腹壁下静脉吻合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征)合并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左肾静脉压迫并精索静脉曲张36例,年龄9~24岁,平均(14.2±3.1...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行左侧精索内静脉一腹壁下静脉吻合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胡桃夹征)合并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左肾静脉压迫并精索静脉曲张36例,年龄9~24岁,平均(14.2±3.1)岁;双侧精索静脉曲张26例.单纯左侧精索静脉曲张10例。左侧36例中,Ⅱ度8例,Ⅲ度28例。术前均行DUS检查测定曲张精索内静脉最大内径、反流时间、睾丸体积、左肾静脉内径及血流速度。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进行精索内静脉远端高位结扎加左侧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吻合术。术后复查DUS、尿常规及精液常规。结果35例成功实施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吻合术。左侧手术时间平均(78±14.2)min,住院时间4~7d。所有病例未出现阴囊鞘膜积液、伤口感染、睾丸萎缩。2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复发.1例右侧精索静脉曲张复发.1例血管吻合口血栓形成。34例左肾静脉血液峰值流速减低,左肾静脉压迫现象消失;11例阴囊坠胀不适患者症状均改善:4例镜下血尿消失,1例镜下血尿减轻;9例睾丸变小、变软患者未见睾丸继续变小、变软,其中6例睾丸体积变大。结论显微镜下左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吻合术治疗胡桃夹征并精索静脉曲张安全、简单.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精索静脉曲张 左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吻合术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王自敏教授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邢海燕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437-1438,共2页
目的:总结王自敏教授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以王自敏教授临床医察为基础,总结、分析王自敏教授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病机的认识,探讨其用药规律,总结其治疗经验。结果:王自敏教授发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多为... 目的:总结王自敏教授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方法:以王自敏教授临床医察为基础,总结、分析王自敏教授对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病机的认识,探讨其用药规律,总结其治疗经验。结果:王自敏教授发现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多为瘦长型体型,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脾肾亏虚的表现。瘦人多阴虚,阴虚生内热,且本病的形成机制又符合中医学血瘀理论,而致瘀热互结。故以健脾益肾,凉血化瘀之法治疗。结论:王自敏教授中医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经验,对临床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自敏 静脉压迫综合征 健脾益 凉血化瘀
下载PDF
腹腔镜下左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卫星 高长辉 +3 位作者 李锐 张天标 王华礼 孟庆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左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3~31岁,平均27岁。血尿病史3~46个月,均合并蛋白尿。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肾静脉狭窄段内径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左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3~31岁,平均27岁。血尿病史3~46个月,均合并蛋白尿。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肾静脉狭窄段内径1.0~3.0mm,平均2.4mm;扩张段内径5.3~14.9mm,平均9.1mm。扩张段与狭窄段比值均〉3。8例CT三维血管重建检查:左肾静脉受压明显,血流速度0.52~1.15m/s,平均0.75m/s;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9.3°~23.8°,平均18.6°。膀胱镜检查6例,均可见左侧输尿管口喷血。8例均行腹腔镜下左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术中将长5—8cm直径1cm的带外支撑环的e.PTFE人造血管固定于下腔静脉与肾门之间的左肾静脉外,以抵抗肠系膜上动脉的压迫,减轻肾静脉受压。结果8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55~140min,平均63min。术中出血量10~30ml,平均14ml。术中术后未发生外科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住院5~7d,平均6d出院。术后随访3—20个月,血尿消失后未复发7例,7例尿常规检查正常。1例仍间断出现镜下血尿。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显示左肾静脉狭窄段内径6.5~8.7mm,平均7.4mm;扩张段与狭窄段比值1.1~1.4,平均1.3;流速0.23~0.42m/s,平均0.31m/s;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为51°~65°,平均57°。结论腹腔镜下人造血管外支架固定术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一种新术式,术中需暂时阻断肾动脉,无需离断左肾静脉或肠系膜上动脉等血管,设计巧妙,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静脉压迫综合征 人造血管 血管外支架
原文传递
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高贤 孟庆军 +4 位作者 张卫星 杨锦建 李刚 管建云 冯留顺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8例。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16(6~25)岁。血尿病史6~36个月,合并蛋白尿2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肾静脉狭窄段平均直径2.2mm、... 目的探讨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8例。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16(6~25)岁。血尿病史6~36个月,合并蛋白尿2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肾静脉狭窄段平均直径2.2mm、最大流速0.7m/s,扩张段平均直径8.6mm、最大流速0.2m/s,扩张段与狭窄段直径比值均〉3(正常比值〈2)。CT三维血管重建检查5例示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30°~40°(正常值45°~60°)。膀胱镜检查5例可见左输尿管口喷血尿。8例均行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取一段长5~10cm、直径1cm的人造血管纵行切开,环绕左肾静脉一端至肾门,另一端越过肠系膜上动脉与主动脉间夹角形成一隧道样外支架以减轻肾静脉受压。结果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问15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ml。术中术后无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恢复顺利,平均9d出院。肉眼血尿消失6例、减轻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例显示左肾静脉血最大流速0.4~0.7m/s、无明显受压。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10个月,除1例时有活动性肉眼血尿、超声检查显示左肾静脉仍有受压征象外,余7例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超声检查示左肾静脉血流通畅、受压现象消失。结论左肾静脉外支架固定术采用人造血管环绕肾静脉抵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设计巧妙、损伤小、疗效满意,是治疗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压迫综合征 支架 人造血管
原文传递
“胡桃夹”综合征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静 张翥 +1 位作者 岳改燕 霍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4期335-336,共2页
“胡桃夹”综合征即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分为前“胡桃夹”和后“胡桃夹”[1]。前“胡桃夹”指肠系膜上动脉( SMA)与腹主动脉( AO)夹角之间的间隙变小,使得穿过两者之间的左肾静脉受到... “胡桃夹”综合征即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left renal vein entrapment syndrome),分为前“胡桃夹”和后“胡桃夹”[1]。前“胡桃夹”指肠系膜上动脉( SMA)与腹主动脉( AO)夹角之间的间隙变小,使得穿过两者之间的左肾静脉受到挤压,从而引起以血尿、蛋白尿和左腰腹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后“胡桃夹”是指左肾静脉走行于腹主动脉和脊柱间,并受到两者挤压,临床上不多见。故本文不详细表述后“胡桃夹”,而针对前“胡桃夹”综合征在临床上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夹”综合征 误诊原因分析 静脉压迫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 临床症状 腹主动脉 SMA 腰腹痛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胡桃夹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爱华 杨德瑞 +1 位作者 牟明春 李灿霞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胡桃夹综合征 彩色多普勒超声 静脉压迫综合征 诊断价值 肠系膜上动脉 静脉回流受阻 静脉压升高 下腔静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