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对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根治性治疗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吕文成 沈宏亮 +3 位作者 李军 郝钢跃 张道新 田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对肾盂、中上段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根治性治疗的手术及肿瘤学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盂、中上段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58例临床资料,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组(A组)41例,开放肾输尿管切除...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对肾盂、中上段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根治性治疗的手术及肿瘤学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盂、中上段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58例临床资料,后腹腔镜联合膀胱电切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组(A组)41例,开放肾输尿管切除组(B组)17例。对其手术效果、并发症及术后肿瘤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A组和B组手术出血量(98.4和165mL)、术后住院天数(7.1和8.0d)、术后应用止痛药时间(1.2和3.1d)比较,A组优于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150和110min)、术后留置尿管时间(6.2和3.5d)比较,A组长于B组(P<0.05)。A组1例因电切输尿管口出血,中转开放手术。A、B两组并发症发生率(7.3%和11.8%)及肿瘤复发率(14.6%,23.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尿道电切镜、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未增加术后肿瘤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细胞癌 腹腔镜 输尿管全长切除
下载PDF
两种处理末端输尿管方式对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后肿瘤再发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道新 沈宏亮 +5 位作者 吕文成 田野 李军 郝钢跃 肖荆 杜林栋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0期2854-285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输尿管口和开放式处理输尿管末端,对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后肿瘤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资料。经尿道电切输尿管口组(A组)53例,电切前先电灼患...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输尿管口和开放式处理输尿管末端,对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后肿瘤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资料。经尿道电切输尿管口组(A组)53例,电切前先电灼患侧输尿管口,对其中25例标本行输尿管末端测压检测其密闭性;开放手术行输尿管末端膀胱袖套状切除(B组)33例。结果A组所有标本均可检查到输尿管口的电切斑痕,25例行输尿管测压实验,输尿管末端均是密闭的,1例标本在水压达到135cm时输尿管末端开始出现漏水,1例标本在水压达到167cm时输尿管末端开始出现漏水,2例标本在水压达到175cm时输尿管末端开始出现漏水,21例标本在水柱达197cm时仍没有漏水。中位随访28个月(3—47个月),A组13例再发膀胱癌;B组8例再发膀胱癌,1例病理分期为pT4N0M0者肿瘤局部再发,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电灼输尿管口后再行电切,能有效的保证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过程中标本的密闭性,与开放手术相比未增加术后肿瘤种植及膀胱肿瘤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输尿管切除 腹腔镜 输尿管全长切除
原文传递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后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明 李春林 顾雪梅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4期148-151,共4页
目的 :研究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40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常规组,每组20例。常规组采用根治性肾输... 目的 :研究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40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常规组,每组20例。常规组采用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腹腔镜组采用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随访结果。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用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7.29±55.76)m L、(32.14±13.28)mg、(2.08±0.92)d、(10.19±3.25)d、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3.45±65.83)m L、(45.28±16.49)mg、(3.26±1.57)d、(12.74±3.63)d、30.0%。结论 :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术野清晰等优点,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腹腔镜 输尿管全长切除
原文传递
尿毒症透析患者并发肾盂癌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综合处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华民 齐文旭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5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总结我中心尿毒症透析并发肾盂癌患者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资料和经验。方法我中心1997年2月至2012年9月收治尿毒症并发肾盂癌的患者7例,年龄39-69(54.0±10.4)岁,男女比5∶2,患者每周行血液透析2-3次,维持时间21-5... 目的:总结我中心尿毒症透析并发肾盂癌患者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资料和经验。方法我中心1997年2月至2012年9月收治尿毒症并发肾盂癌的患者7例,年龄39-69(54.0±10.4)岁,男女比5∶2,患者每周行血液透析2-3次,维持时间21-58(42.7±12.4)个月,患者24 h 尿量为0-200 ml。手术前3-5 d 患者接受每天透析,纠正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及低蛋白血症。7例患者接受开放性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套状切除术,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接受吡柔比星预防性膀胱灌注化疗1年。结果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84-300(230.3±39.2)min,术中出血量200-400(302.9±77.6)ml,术中、术后患者循环稳定,术后根据患者中心静脉压制定补液方案,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无肝素化血液透析治疗。术后4-9(6.3±1.6)d 拔除引流管,所有患者恢复顺利,术后住院9-17(13.1±3.0)d。7例患者接受规律复查、随访,随访时间为22-84(51.4±19.6)个月,1例因心肌梗塞死亡,1例膀胱内肿瘤复发行再次 TURBT,其余5例无复发生存。结论尿毒症并发肾盂癌患者经过手术前积极准备,接受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套状切除手术,术后注意控制出入量、及时恢复透析,并进行膀胱预防性灌注化疗,患者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盂癌 综合治疗 输尿管全长切除 膀胱袖套状切除
下载PDF
完全腹膜后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榕城 周朝晖 +6 位作者 钟文龙 姚林 方冬 张雷 张争 李学松 周利群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后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UTUC)的手术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方法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完全腹膜后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手术治疗的UTUC患者共118例,其中左侧66例,...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后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UTUC)的手术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方法选取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完全腹膜后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手术治疗的UTUC患者共118例,其中左侧66例,右侧52例;肾盂癌85例,输尿管癌32例,肾盂及输尿管同时受累1例。结果所有118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标准应用4个穿刺套管,完全经腹膜后镜下行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为43~283min,平均手术时间(120.18±45.39)min;术中出血量为0~800mL,平均术中出血量(60.17±90.68)mL。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2~28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80±3.54)d。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7.7月(11.0~55.0)月。末次随访时,共13例患者死亡,11例患者出现了膀胱复发,无对侧复发病例。结论完全经腹膜后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符合腹腔镜手术原则,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肿瘤控制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 腹腔镜 腹膜后镜 输尿管全长切除
下载PDF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利群 李学松 方冬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961-964,共4页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包括肾盂癌和输尿管癌,其标准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加膀胱袖状切除术。近年来在输尿管下段的处理、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应用、术后辅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其相关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介绍。
关键词 上尿路肿瘤 尿路上皮癌 根治性输尿管全长切除
原文传递
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关键技术总结(附光盘)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学松 洪鹏 +2 位作者 丁光璞 李子奡 周利群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728-731,共4页
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是目前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首选手术方式。作者对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使该术式在临床应用更加安全可靠。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经腹腔 腹腔镜输尿管全长切除 关键技术
下载PDF
经腹与经腹膜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殿锋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3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尿路上皮癌患者分为经腹腔入路组和经腹膜后入路组。经腹腔入路组患者均接受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膀... 目的探讨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尿路上皮癌患者分为经腹腔入路组和经腹膜后入路组。经腹腔入路组患者均接受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而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则接受经腹膜后入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并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8.74±22.68)min、(124.69±43.78)mL和(8.12±2.21)d,均显著低于经腹腔入路组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共8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经腹腔入路组(P<0.05);经腹膜后入路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显著低于经腹腔入路组的13.33%(P<0.05)。2组患者术后彩超和膀胱镜检查均未发现肿瘤复发情况;2组患者术后远处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后入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联合下腹部小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创伤小,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腔入路 经腹膜后入路 输尿管全长切除 尿路上皮癌
下载PDF
“一步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被引量:8
9
作者 宋灵敏 蓝天 +3 位作者 董永超 李卫平 何跃 王养民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一步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在发挥微创技术优势,优化手术操作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总医院行"一步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目的探讨"一步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在发挥微创技术优势,优化手术操作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总医院行"一步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患者7例。手术体位取60°健侧卧位、整体15°头低脚高位;所有套管孔设计于患侧腹直肌旁一条直线上;在不更换患者体位、不重新连接机械臂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手术,肿瘤患者并完成区域淋巴结清扫。结果 7例患者中肾盂尿路上皮癌2例、输尿管尿路上皮癌3例、单侧肾输尿管结核2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无中转开放,病理明确诊断,术中估计出血量50~500mL,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一步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可使各手术器械间无干扰,不需调整体位或增加套管,也不用重新连接机械臂,可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输尿管全长切除 外科技术
下载PDF
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的双中心疗效对比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进锋 林榕城 +8 位作者 林友成 蔡旺海 朱庆国 方冬 熊耕砚 张雷 周利群 叶烈夫 李学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46-652,共7页
目的:比较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complete trans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CTNU)和传统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traditional retroperitone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TRNU)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目的:比较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complete trans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CTNU)和传统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traditional retroperitoneoscopic nephroureterectomy, TRNU)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UTUC)的手术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和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接受CTNU和TRNU手术治疗的UTUC病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患者在临床资料、围术期参数、术后随访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最终共纳入病例266例,其中CTNU组94例,TRNU组172例。与CTNU组相比,TRNU组左侧病变比例更大( P <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美国麻醉医师学会评分(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score, ASA score)、肿瘤所在侧别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所有病例均完成手术,TRNU中有1例因左肾动脉损伤加行开放血管修补术。CTNU组手术时间为(202.9±76.7) min、术中出血量(68.4±73.3) mL、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3.9±1.5) d、引流液总量(181.7±251.5) mL、术后住院天数(7.8±4.1) d;TRNU组手术时间为(203.5±68.7) min、术中出血量(130.2±252.1) mL、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4.3±1.6) d、引流液总量(179.1±167.5) mL、术后住院天数(8.2±3.7) d。CTNU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RNU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5)。中位随访时间39个月(1~88个月),TRNU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ancer specific survival, CSS)、无膀胱复发生存率(intra-vesic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 IvRFS)、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分别为75.6%、86.9%、73.8%、57.5%;CTNU组的5年OS、CSS、IvRFS、DFS分别为66.3%、83.5%、75.9%、 58.6%,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NU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但尚需更进一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 尿路上皮癌 输尿管全长切除
下载PDF
完全性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肾结核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8
11
作者 黎灿强 杨毅 +1 位作者 何伟成 徐乐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性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肾结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肾结核病患者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36~64岁,平均47岁。所有患者根据病史、症状及术前辅助检查,包括经尿找抗酸... 目的探讨完全性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肾结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肾结核病患者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36~64岁,平均47岁。所有患者根据病史、症状及术前辅助检查,包括经尿找抗酸杆菌、静脉尿路造影、CT等均确诊为肾结核,且经核素肾图检查明确为单侧结核性无功能或功能严重受损肾脏,对侧肾功能正常。术前常规给予三联抗结核药物治疗至少4周,确认无活动性肾外结核,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后行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利用结扎夹或内镜用切割缝合器处理输尿管末端,实行患者不翻身情况下完全切除患侧肾及输尿管全程。结果 1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病例。手术时间75~138 min,平均109 min;术中出血量70~230 ml,平均157 ml;术后住院5~11 d,平均7 d。术中损伤肾静脉、腰静脉各1例,输尿管末端破裂1例,损伤腹膜3例,未出现术后切口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至少5个月,随访25个月,未发现结核复发病例,所有患者的尿路刺激症状消失,经尿找抗酸杆菌阴性,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复查B超未发现泌尿系统结核病灶残留。结论通过上述方法施行完全性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无需改变患者体位及增加开放切口,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输尿管全长切除 后腹腔镜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肾盂及输尿管恶性肿瘤(附37例报告)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利兵 黄双雯 +2 位作者 张佳 焦宗帅 苏文涛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7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肾盂及输尿管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肾盂及输尿管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袖状切除术,术后常规灌注吡...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肾盂及输尿管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肾盂及输尿管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袖状切除术,术后常规灌注吡柔比星。结果 37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随访3~42个月,其中3例膀胱肿瘤复发,予经尿道膀胱肿瘤钬激光切除术,2例因肿瘤全身多发转移死亡。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联合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肾盂及输尿管恶性肿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输尿管全长切除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袖状切除 肿瘤 输尿管肿瘤
下载PDF
改良体位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20例报告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涛 刘义迅 +3 位作者 徐从云 许言 苏红 肖峻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谈讨改良体位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微创治疗方面的技术优势。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该术式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取30°健侧斜卧位并向患侧旋转手术床约15°头低... 目的:谈讨改良体位经腹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微创治疗方面的技术优势。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该术式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取30°健侧斜卧位并向患侧旋转手术床约15°头低脚高位。脐上2 cm正中放置观察通道,脐下2 cm左右侧腹直肌外缘放置操作通道,患侧麦氏点放置辅助通道,采用经膀胱途径完成袖套状切除。将手术床放平并向健侧旋转40°,形成70°斜卧位,患侧肋缘下锁骨中线处建立新操作通道,其余通道不变,完成根治性肾切除,术中同时完成盆腔或腹膜后淋巴清扫。术后给予局部灌注或全身化疗。结果:手术时间(178.2±29.0)min,术中出血量(155.4±46.6)mL,2例予以输血。3例术后出现淋巴漏,1例出现乳糜漏,给予持续负压引流后好转。无出血、感染、肠梗阻、漏尿发生。病理提示2例肿瘤侵犯局部淋巴结,所有标本输尿管切缘阴性。远期2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1例发生纵膈转移。结论:改良体位下经腹途径LRNU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控瘤效果满意,是一种适宜推广的UTUC微创处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输尿管全长切除 腹腔镜
原文传递
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上尿路恶性肿瘤九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勇建 刘萃龙 +3 位作者 高雪松 徐衍盛 欧阳昀 吴意光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3期187-188,共2页
上尿路上皮(肾盂及输尿管)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的5%,开放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仍是治疗上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的金标准。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我们对7例肾盂肿瘤及2例输尿管肿瘤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 上尿路上皮(肾盂及输尿管)恶性肿瘤大约占所有尿路上皮性恶性肿瘤的5%,开放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仍是治疗上尿路上皮恶性肿瘤的金标准。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我们对7例肾盂肿瘤及2例输尿管肿瘤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全长切除 尿路上皮恶性肿瘤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 后腹腔镜 上尿路 治疗 肿瘤患者 盂肿瘤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诚 梁朝朝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7-480,共4页
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外科治疗的金标准。随着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开展数量迅速增加。得益于其3D影像、高清放大的视野及灵活的机械关节等优势,该术式降低了术... 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是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外科治疗的金标准。随着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开展数量迅速增加。得益于其3D影像、高清放大的视野及灵活的机械关节等优势,该术式降低了术中远端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切除以及膀胱创面缝合等关键操作的难度,并达到了与开放手术相当的肿瘤学预后。本文就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围手术期参数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肿瘤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机器人 输尿管全长切除
原文传递
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辅助单侧肾输尿管全长逆行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仲磊 苏学林 +7 位作者 苏健 沈露明 张扬 袁琳 王宁红 徐国江 周萍 朱清毅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20-824,共5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辅助单侧肾输尿管全长逆行切除术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采用自制尿道辅助通道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辅助单侧肾输尿管全长逆行切除术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采用自制尿道辅助通道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辅助单侧肾输尿管全长逆行切除术治疗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50~78岁,平均65.9岁;左侧病变8例(左输尿管肿瘤2例,左肾盂肿瘤6例),右侧病变4例(右输尿管肿瘤2例,右肾盂肿瘤2例)。手术方法:术中经腹途径游离并夹闭输尿管下段后,采用1470激光袖状切除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在斑马导丝引导下置入尿道辅助通道及辅助器械,逆行辅助操作完成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是否增加辅助套管、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等。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35~260 min,平均194 min;术中出血量25~100 ml,平均50 ml;术后住院时间5~24 d,平均11.6 d。12例中8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11 d,平均6.8 d。12例中1例术中增加辅助套管。术中、术后无患者接受输血治疗,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术后1例膀胱吻合口漏尿,延长尿管留置时间后自愈,术后3周拔除尿管;12例无术后切口感染,无发热、出血、静脉血栓形成等手术相关并发症。12例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5~15个月),1例因腰椎转移于术后8个月死亡,余患者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联合经尿道途径辅助单侧肾输尿管全长逆行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且激光直视下能准确切除输尿管开口,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 单孔腹腔镜 输尿管全长切除 经尿道途径辅助
原文传递
上尿路上皮癌行根治术联合静脉化疗后肿瘤复发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5
17
作者 阮极盟 王苗苗 +4 位作者 王翔宇 邢维思 陈美元 佟昕 肖荆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9期584-589,F0003,共7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上皮癌(UTUC)行根治性手术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C)全身静脉化疗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01例UTUC患者的病... 目的探讨上尿路上皮癌(UTUC)行根治性手术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C)全身静脉化疗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建立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01例UTUC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RNU)+膀胱袖状切除术,并联合术后GC方案静脉辅助化疗,其中19例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资料,并对患者复发情况进行随访,以肿瘤复发和无复发生存期为主要观察指标。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分别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对两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RFS)进行评估与比较。采用单因素差异分析,识别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的指标,并进一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究各因素与影响肿瘤复发的相关性。根据相关危险因素权重建立个体预后指数(PI)方程,构建复发预测模型,并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验证。结果101例患者随访2~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共复发40例,包括膀胱内复发32例,对侧上尿路复发8例。1年RFS为82.10%,2年RFS为68.90%,5年RFS为42.1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合并肾积水(X1)、淋巴脉管浸润(X2)、肿瘤T分期(X3)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新辅助化疗(X4)、化疗周期(X5)是其独立保护因素。个体PI方程=0.964X1+0.688X2+0.508X3-1.566X4-0.675X5。绘制ROC曲线,当约登指数为0.537时,最佳切点值为179.5,此时模型的敏感度为0.750,特异度为0.787,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95%CI:0.758~0.918)。结论肿瘤合并肾积水、肿瘤T分期、淋巴脉管浸润、新辅助化疗、化疗周期是UTUC患者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风险预测模型适用于评估UTUC患者行根治性手术联合GC方案化疗后肿瘤复发的可能性,可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上皮癌 根治性输尿管全长切除 肿瘤复发 局部 静脉化疗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栋 任乐 +2 位作者 赵鹏程 马静 何朝宏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1期2579-2581,共3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13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特征UTUC患者术后膀胱癌的发生情况,分析UTUC患者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加膀胱袖套...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13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特征UTUC患者术后膀胱癌的发生情况,分析UTUC患者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113例UTUC患者中,发生膀胱癌患者30例,未发生膀胱癌患者83例。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级、肿瘤是否多发、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淋巴结是否阳性和肿瘤侧别的UTUC患者术后膀胱癌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为T2~4期、术前有膀胱癌病史的UTUC患者术后膀胱癌的发生率均高于肿瘤分期为Ta^1期、术前无膀胱癌病史的UTUC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为T2~4期、术前有膀胱癌病史是UTUC患者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加膀胱袖套状切除术后发生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分期高、术前有膀胱癌病史是UTUC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癌 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加膀胱袖套状切除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上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雷霆 谢蛟魁 +5 位作者 王晓 邱明浩 张玉璞 邓久晗 王春杨 符伟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4期4644-4648,共5页
目的:评价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上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UT-U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01月至2023年10月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6年08月至2020年02月诊治的... 目的:评价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上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UT-U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01月至2023年10月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16年08月至2020年02月诊治的UUT-UC患者共64例的临床病例资料,再根据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分成两组:患者经尿道电切膀胱袖状切除+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经腹部切口取肾术,共行40例,为对照组;选择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壁内段袖状切除+下腹正中切口取肾术为观察组,共2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日及尿路上皮癌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124 min与166 min,P<0.05),出血量明显低(平均46 mL与86 mL,P<0.05),术后引流量少(平均68 mL与142 mL,P<0.05),平均住院日短(平均5.4 d与6.8 d,P<0.05);而术后排气时间及尿路上皮癌复发率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腹腔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UUT-UC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上皮癌 腹腔镜 输尿管全长切除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护理配合经验
20
作者 张静媛 贾茹 +2 位作者 张松 杨智恒 朱玉强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10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总结达芬奇机器人在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UN)中的护理配合体会,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方法 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3年4月完成的20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RNU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访视,机器人准备,巡回护... 目的 总结达芬奇机器人在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UN)中的护理配合体会,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方法 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20年1月—2023年4月完成的20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RNU患者的临床资料。其护理要点包括:术前访视,机器人准备,巡回护士实施安全有效的体位,手术配合以及淋巴结清扫,术后护理以及器械处理。对20例患者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数、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和其他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RNU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术中未出现中转开放手术者,术中平均用时(120.16±15.47)min,术中出血量(48.37±7.69)mL,平均住院天数为(5.14±1.13)d,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达芬奇机器人在术中能明显降低出血量、缩短住院天数,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其中做好达芬奇机器人辅助RNU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输尿管全长切除 护理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