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通所致肾小管间质肾病及其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98
1
作者 李晓玫 杨莉 +6 位作者 于洋 郑法雷 邹万忠 陈香美 范敏华 王素霞 王海燕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81-687,I003,共8页
目的 探讨木通及相关中成药物所致肾小管间质肾病 (MT TIN)的临床病理特点 ,初步分析影响肾功能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1例MT TIN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根据病理分为急性、慢性轻型和慢性重型组 ,对临床和病理指标进... 目的 探讨木通及相关中成药物所致肾小管间质肾病 (MT TIN)的临床病理特点 ,初步分析影响肾功能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1例MT TIN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根据病理分为急性、慢性轻型和慢性重型组 ,对临床和病理指标进行半定量及相关分析 ,探讨其服药与发病、临床病理、治疗与转归特点 ,并与抗菌药物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 (A ATN)或急性间质性肾炎(A AIN)加以比较。结果 MT TIN以乏力、消化道症状、多尿及夜尿增多为主要临床症状 ,常有明显肾小管功能障碍并可伴肾小球功能异常 ,特征为无明显尿镜检异常 ,以及病变早期无贫血。主要病理特点为急性期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变性、坏死、脱落 ,形成裸基底膜 ,细胞再生差 ,肾间质少有细胞浸润 ,纤维化病变出现早 ;慢性期肾小管逐渐萎缩 ,肾间质弥漫纤维化。病人血肌酐 (Scr)增高 ,并与贫血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经停药 ,多数病人在 2个月内病情可稳定。MT TIN病人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均与A ATN或A AIN有明显不同 ;其多数与过量或长期间断应用木通煎剂及含关木通的中成药有关 ,少数病人常规用药也可发病。结论 MT TIN是一类特殊类型的药物性肾小管间质疾病 ,主要与应用木通类药物不当有关 ,应尽可能避免应用含马兜铃酸的木通类药物 ,并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木通 马兜铃酸 肾小管坏死 急性 肾小管间质肾病
原文传递
当归或三七对兔甘油致急性肾衰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郑鸿翱 陈少如 +3 位作者 陈穗 陈韩秋 姚欣耀 盛楚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36-39,共4页
目的 :用甘油复制兔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模型 ,观察当归、三七对ATN的保护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4 0只健康新西兰白色家兔 ,等分为四组 :当归组、三七组、对照组、正常组。当归、三七、对照三组均用 5 0 %甘油等渗盐水 15ml/k... 目的 :用甘油复制兔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模型 ,观察当归、三七对ATN的保护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4 0只健康新西兰白色家兔 ,等分为四组 :当归组、三七组、对照组、正常组。当归、三七、对照三组均用 5 0 %甘油等渗盐水 15ml/kg注入兔双后肢皮下 ,复制ATN模型 ,当归组于注射甘油后即刻 ,第 3小时 ,第 6小时 ,肌注当归注射液 5 0mg/kg ,三七组于相同时点肌注三七皂甙 5 0mg/kg ,正常组则于兔双后肢皮下注射生理盐水 15ml/kg ,并于相同时点注射 5 %葡萄糖注射液。于实验第 2 4小时取血液、尿液和肾脏 ,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尿液总渗透压、尿总氨基酸、肾组织MDA、SOD、GSH -PX、ATP酶、Ca2 + 、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 :各组与正常组比 ,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 ,说明模型复制成功。当归、三七组无 1例死亡 ,对照组死亡率为 30 % ,血清肌酐、尿素氮、丙二醛、尿总氨基酸、滤过钠排泄分数和肾组织钙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肾组织ATP酶、SOD、GSH -PX活性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病理形态学变化轻于对照组。以上指标 ,当归与三七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当归、三七对甘油所致的ATN有明显保护作用 ,二者效果无差异 ,其机制可能与二者均有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三七 甘油 肾小管坏死
下载PDF
三七皂甙对兔初发期急性肾小管坏死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鸿翱 陈少如 +1 位作者 盛楚华 尹俊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5-18,共4页
30只家兔随机等分为三七组、对照组和正常组,用甘油复制ATN模型,三七组兔于注射甘油后即刻、第3和第6小时分别肌注三七皂甙,观察24h肾脏生化和形态学改变。结果发现,三七组动物血清肌酐、尿素氮、滤过钠排泄分数和尿总氨... 30只家兔随机等分为三七组、对照组和正常组,用甘油复制ATN模型,三七组兔于注射甘油后即刻、第3和第6小时分别肌注三七皂甙,观察24h肾脏生化和形态学改变。结果发现,三七组动物血清肌酐、尿素氮、滤过钠排泄分数和尿总氨基酸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动物存活率、尿渗透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肾组织损伤程度也明显减轻,说明三七皂甙可改善甘油所致ATN的肾功能,减轻肾小管变性坏死,其机理可能与其减少氧自由基损伤,保护抗氧化酶和ATP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肾小管坏死 三七皂甙 药理学
下载PDF
益母草防治初发期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夏晓红 石纪才 +3 位作者 薛玉凤 杨桂芬 管仲善 于占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SD成年雄性大鼠,禁水16小时,肌注甘油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于其初发期给予不同药液,观察到益母草组3、24及48小时Bcr升高值,24及48小时BUN升高值均明显低于自来水组和单纯禁水组,而与校正对照异搏停... SD成年雄性大鼠,禁水16小时,肌注甘油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于其初发期给予不同药液,观察到益母草组3、24及48小时Bcr升高值,24及48小时BUN升高值均明显低于自来水组和单纯禁水组,而与校正对照异搏停组近似,肾组织损伤程度亦明显减轻。结果表明,益母草对初发期急性肾小管坏死(IATN)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坏死 大鼠 益母草
下载PDF
尿毒清防治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俊 潘振邦 张进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9,共2页
应用纯中药制剂——尿毒清冲剂防治大白鼠初发期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尿毒清治疗组各10只,应用肌注甘油方法制造ATN模型,治疗组在肌注甘油同时及8小时后各... 应用纯中药制剂——尿毒清冲剂防治大白鼠初发期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尿毒清治疗组各10只,应用肌注甘油方法制造ATN模型,治疗组在肌注甘油同时及8小时后各给予尿毒清灌胃1次,24小时后杀死大鼠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值及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BUN值分别为7.52±2.37mmol/L和30.86±7.90mmol/L(P<0.01),Cr值分别为434.71±85.75μmol/L和991.02±153.23μmol/L(P<0.01),模型组近曲小管可见较典型的早期凝固性坏死,治疗组只有3例出现较轻的肾小管坏死。结果表明中药尿毒清不仅可改善ATN大鼠肾功能,而且还能明显减轻其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坏死 急性 尿毒清 防治 药理 实验
下载PDF
人参皂甙对庆大霉素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幼筠 杜学海 +1 位作者 罗杰 张晶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肾小管坏死 庆大霉素 副作用 人参皂甙 修复作用
原文传递
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与修复的机理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晓玫 蔡琪 王海燕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61-263,共3页
关键词 肾小管坏死 急性 肾小管上皮细胞 损伤 修复
原文传递
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垂体中叶素及降钙素受体样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12
8
作者 于桂花 李荣山 +5 位作者 乔晞 周芸 寇敏 王晨 白波 邵珊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观察垂体中叶素(IMD)及其受体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夹闭大鼠双侧肾动脉制作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后0、6... 目的观察垂体中叶素(IMD)及其受体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夹闭大鼠双侧肾动脉制作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于缺血再灌注后0、6、12、24、48、72h6个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留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对肾脏病理损伤评分并行半定量分析;Western印迹法半定量分析肾组织IMD及其受体CRLR的表达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IMD的表达变化。结果手术组大鼠发生了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以缺血再灌注48h时病理损伤最重。与假手术组比较,IMD及CRLR在缺血再灌注12、24、48、72h表达显著增高(均P〈0.01);血浆中IMD在缺血再灌注12、48、72h表达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IMD及受体CRLR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增加,血浆中IMD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受体 降钙素 再灌注损伤 肾小管坏死 急性
原文传递
当归对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鸿翱 陈少如 +2 位作者 陈少刚 君俊 盛楚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6-80,共5页
用甘油皮下注射复制兔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模型,观察当归(RAS)对初发期ATN的防治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注射甘油后24h,ATN组动物出现典型急性肾衰性肾功能改变和肾小管坏死.ATN+RAS组与... 用甘油皮下注射复制兔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模型,观察当归(RAS)对初发期ATN的防治效果,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注射甘油后24h,ATN组动物出现典型急性肾衰性肾功能改变和肾小管坏死.ATN+RAS组与ATN组比较,动物死亡率、滤过钠排泄分数和尿总氨基酸含量下降,血清肌酐、尿素氮和丙二醛的上升幅度减弱,肾组织钙和丙二醛含量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ATP酶活性升高,肾组织损伤程度也明显减轻。结果显示;当归对甘油所致ATN有明显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当归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肾脏抗氮化酶和ATP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坏死 当归 预防]
下载PDF
浮肿、少尿、进行性肾功能减退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惠萍 俞雨生 +2 位作者 朱茂艳 曾彩虹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急性 肾小管坏死 中药 木通 肾功能减退
下载PDF
川芎嗪、泼尼松和贝那普利对马兜铃酸致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干预作用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万晨旭 张金元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26-429,共4页
目的建立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AA)致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实验动物模型,并观察和比较川芎嗪、泼尼松和贝那普利对大鼠肾小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正常组予蒸馏水3 ml/d灌胃;模型组、泼尼松组、贝那普... 目的建立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AA)致大鼠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实验动物模型,并观察和比较川芎嗪、泼尼松和贝那普利对大鼠肾小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正常组予蒸馏水3 ml/d灌胃;模型组、泼尼松组、贝那普利组、川芎嗪Ⅰ组和川芎嗪Ⅱ组均先予关木通水煎剂(含生药2 g/ml、AA 0.54 mg/ml、AA-I 0.46 mg/ml) 5 g·kg-1·d-1灌胃60 d,再予10 g·kg-1·d-1灌胃30 d。灌关木通2 h后,正常组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4组分别予泼尼松5 mg·kg-1·d-1、贝那普利1.7 mg·kg-1·d-1、川芎嗪50 mg·kg-1·d-1和川芎嗪150 mg·kg-1·d-1灌胃。于90 d后进行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正常组为正常肾组织。模型组光镜可见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成片状空泡变性,刷状缘紊乱、消失,管腔内可见脱落的上皮细胞,肾小管基膜(TBM)裸露、部分断裂、个别增厚及萎缩;肾间质轻度水肿、多灶性炎细胞浸润;肾小球系膜细胞局灶节段性轻、中度增生和系膜基质轻度增多;部分小叶间动脉管壁增厚。其余4组与模型组比较,病变均明显减轻,表现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明显减少,少部分刷状缘紊乱、消失,个别管腔内可见脱落的上皮细胞,个别TBM断裂及增厚减轻;肾间质炎细胞减少或消失。模型组电镜可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和脂肪变性,线粒体肿胀,细胞器减少,细胞核碎裂,细胞凋亡;间质中可见炎细胞浸润(吞噬细胞与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浸入到上皮细胞中;小叶间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其余4组与模型组比较,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轻度空泡变性、个别线粒体肿胀,个别细胞核轻度固缩、大部分正常;间质中可见少量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以川芎嗪Ⅱ组和泼尼松组病变减轻尤为显著。结论(1)模型组光镜和电镜结果主要表现为ATN,表明成功建立了大鼠ATN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木通 马兜铃酸 肾小管坏死 急性 川芎嗪 泼尼松 贝那普利
原文传递
尸体肾移植后急性肾小管坏死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逸民 朱琮 +1 位作者 叶有新 王苏娅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4-76,共3页
本文对74例次尸体肾移植中临床发生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ATN)10例(占13.51%)作一回顾性分析。ATN者中4例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速尿扩肾血管、利尿使之转为非少尿型ATN;3例少尿或无尿分别持续18、28、5... 本文对74例次尸体肾移植中临床发生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ATN)10例(占13.51%)作一回顾性分析。ATN者中4例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速尿扩肾血管、利尿使之转为非少尿型ATN;3例少尿或无尿分别持续18、28、56d,经血液透析治疗最后获得迟缓肾功能;另3例因移植肾破裂、肾周围感染而摘取移植肾。并对ATN发病原因、诊断及防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 肾移植 肾小管坏死
下载PDF
灰阶超声造影对兔急性肾衰竭肾皮质血流灌注的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江凌 王金锐 +5 位作者 蒋洁 崔立刚 秦达 张晓丽 刘汀 侯毅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检测兔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急性肾衰竭肾皮质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12~15ml/kg),成功建立10只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肾衰竭模型建立前后3d经耳缘静脉团注SonoVue(0.05ml/kg)进行肾灰阶... 目的探讨灰阶超声造影检测兔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急性肾衰竭肾皮质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12~15ml/kg),成功建立10只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肾衰竭模型建立前后3d经耳缘静脉团注SonoVue(0.05ml/kg)进行肾灰阶超声造影。观察并存储注射造影剂后0~3min的动态图像,利用定量分析软件进行离机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分别计算肾衰竭前后的达峰时间(AT)、峰值强度变化(A)、TIC曲线的斜率(β)、A×β值、峰值减半时间(T1/2)及廓清指数(WR),并对以上指标进行自身造影前后配对样本的t检验。结果AT、T1/2在肾衰竭后明显延长(P〈0.05),而相应的β、WR值减小(P〈0.05),A、A×β值在肾衰竭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T、β、T1/2、WR与尿素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8、0.30、0.17、0.26(P〉0.05),与肌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7、0.16、0.01、0.16(P〉0.05),二者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新型超声造影剂和造影专用成像技术可较敏感地反映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急性肾衰竭后肾皮质血流灌注的特点,有望成为评价肾灌注的临床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肾小管坏死 急性 肾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骨髓干细胞参与小鼠急性肾小管坏死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保春 刘先峰 +3 位作者 张懿 孙莉静 崔若兰 程涛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64-668,共5页
目的观察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骨髓来源的干细胞(BMSC)能否分化成肾小管上皮细胞。方法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C57BL/6转基因小鼠提供骨髓细胞。同种无荧光标记的C57BL/6小鼠10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全身照射组、缺血再灌注组、骨髓移... 目的观察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骨髓来源的干细胞(BMSC)能否分化成肾小管上皮细胞。方法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C57BL/6转基因小鼠提供骨髓细胞。同种无荧光标记的C57BL/6小鼠10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全身照射组、缺血再灌注组、骨髓移植组、骨髓移植+缺血再灌注组。受体鼠的骨髓重建经血液常规检查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确认,并采用荧光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绿色荧光标记的BMSC在受体鼠肾脏的分布及数量。结果全身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未造成小鼠肾脏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明显改变。骨髓移植后第56、84天的受体鼠肾小管中有少量GFP阳性细胞的存在[(78.75±5.99)%、(79.58±4.6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一步证实这些细胞位于肾小管,并表达肾小管上皮细胞特异性的功能蛋白megalin。结论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骨髓干细胞均可以向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更新,并且在急性肾小管坏死的病理条件下,骨髓干细胞的肾向转化率与肾脏受损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祖代细胞 肾小管坏死 急性 再灌注损伤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早期强化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蜂毒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1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德政 张凌 +7 位作者 李明鹏 张勇 葛琪容 方宏 王明莉 杨建兵 唐小琰 付平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3-838,共6页
目的评估早期强化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蜂毒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简阳市人民医院、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四川省安岳县人民医院2012—2014年收治的重症蜂毒中毒患者120例,纳入... 目的评估早期强化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蜂毒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简阳市人民医院、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四川省安岳县人民医院2012—2014年收治的重症蜂毒中毒患者120例,纳入血肌酸激酶(CK)水平,20000IU/L,血乳酸脱氢酶(LDH)〉5000IU/L,且合并AK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液净化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强化治疗组(54例)及常规治疗组(66例)。强化治疗组患者早期予以血浆置换(PE)治疗1—3次,同时予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至少48h,病情稳定后转为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常规治疗组给予IHD治疗,每周3~6次。同时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输血、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强化治疗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2.6%比74.2%,P〈0.05)。在存活的患者中,强化治疗组有3例(5.6%)患者进入慢性肾脏病(CKD)阶段,常规治疗组有11例(16.7%)进入CKD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患者血液净化总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19.5±6.2)比(28.1±13.4)1d,P〈0.05)。结论早期强化血液净化治疗可提高重症蜂毒中毒合并AKI患者的生存率,改善肾脏预后,减少CK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黄蜂毒液类 肾小管坏死 急性 肾透析 血浆置换
原文传递
移植肾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被引量:9
16
作者 韩铁山 张亚平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移植 肾小管坏死
原文传递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曹小丽 刘丰春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45-346,349,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220例肾移植术后病人分为正常组、急性排异反应组(AR组)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组(ATN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肾形态结构、肾内血流灌...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与急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220例肾移植术后病人分为正常组、急性排异反应组(AR组)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组(ATN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肾形态结构、肾内血流灌注及肾动脉血流指数变化。结果AR组肾脏长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7.707,P<0.01);ATN组肾脏长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046,P>0.05)。AR组、ATN组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正常组(t=-11.689、-8.519,P<0.01);AR组和ATN组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6,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与急性肾小管坏死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移植物排斥 肾小管坏死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7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对肝硬化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蔡均均 周静 +3 位作者 韩涛 张玉玲 刘怀平 付彦超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0-364,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诊断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50例患者(其中肝硬化AKI患者88例,肝硬化非AKI患者62例)的血清CysC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CysC诊断肝硬化... 目的旨在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诊断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150例患者(其中肝硬化AKI患者88例,肝硬化非AKI患者62例)的血清CysC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CysC诊断肝硬化急性肾损伤的准确性。结果肝硬化AKI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分别为2.37(1.75~2.83)蚍和0.97(0.85~1.0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236,P〈0.001)。血清CysC水平在急性肾小管坏死组患者最高,为5.41(2.77~6.19)mg/L,肝肾综合征组为2.55(2.28~3.59)mg/L和肾前性氮质血症组为2.07(1.70~2.41)mg/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17,P〈0.001)。此外,将AKI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感染组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9,P〈0.05)。血清CysC诊断肝硬化急性肾损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0.98~1.00),Cut-off值为1.36mg/L,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和95%。结论血清CysC是检测肝硬化急性肾损伤的良好指标,其升高程度有助于区分不同的肾损伤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肾综合征 肾小管坏死 急性 诊断 急性肾损伤
原文传递
胃溃疡穿孔合并中毒性肾小管坏死的探讨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博宇 杨立明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12期44-44,118,共2页
目的探讨胃溃疡穿孔合并中毒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案。方法报道一例胃溃疡穿孔合并中毒性肾小管坏死的病例(包括尸检)、进行了总结。结果胃溃疡穿孔合并中毒性胃小管坏死可合并肾小管损伤坏死,发展为急性肾衰竭。结论病史,仔... 目的探讨胃溃疡穿孔合并中毒性肾小管坏死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方案。方法报道一例胃溃疡穿孔合并中毒性肾小管坏死的病例(包括尸检)、进行了总结。结果胃溃疡穿孔合并中毒性胃小管坏死可合并肾小管损伤坏死,发展为急性肾衰竭。结论病史,仔细查体,实验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程对于诊断与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穿孔 肾小管坏死 诊断与治疗
下载PDF
内皮素与急性肾小管坏死 被引量:7
20
作者 戴东方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1996年第4期159-162,共4页
内皮素是目前已知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它有着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肾脏既是其合成、代谢及排泄的器官,又是其作用的靶器官,它在调节肾脏血液循环及泌尿功能稳态中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认为,内皮素在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局部表达增加,... 内皮素是目前已知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它有着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肾脏既是其合成、代谢及排泄的器官,又是其作用的靶器官,它在调节肾脏血液循环及泌尿功能稳态中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认为,内皮素在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局部表达增加,通过其血液动力学效应及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内钙超载,介导了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肾功能衰退及肾小管损伤,参予了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肾脏 急性 肾小管坏死 病理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