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约氏疟原虫红外期相关蛋白识别及质谱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杨 张锡林 +1 位作者 段建华 宋蓓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141-1145,1149,共6页
目的对混和于宿主蛋白的约氏疟原虫红外期蛋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制备针对疟原虫唾液腺子孢子的免疫血清,通过免疫印迹识别肝细胞内疟原虫裂殖体的相关蛋白,并对识别的蛋白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结果通过免疫印迹成功地识别了疟原虫相关... 目的对混和于宿主蛋白的约氏疟原虫红外期蛋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制备针对疟原虫唾液腺子孢子的免疫血清,通过免疫印迹识别肝细胞内疟原虫裂殖体的相关蛋白,并对识别的蛋白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结果通过免疫印迹成功地识别了疟原虫相关的蛋白,经MALDI-TOF-MS获得肽指纹图谱,以Mascot软件分析并在疟原虫蛋白数据库中检索到了相匹配的多肽。结论应用免疫印迹与肽指纹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存在于复杂混和物中的红外期疟原虫蛋白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红外期 免疫印迹 指纹图
下载PDF
条锈菌侵染慢锈性小麦品种川麦107后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梁根云 姬红丽 +4 位作者 章振羽 魏会廷 康振生 彭云良 李跃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5-340,共6页
为了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上研究小麦的慢条锈性机制,运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条锈菌侵染的2个小麦品种(川麦107和80-8)的对照和发病14 d叶片的差异表达蛋白,从2-D图谱上找到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点P5是在接种并发病的川麦107中新诱导出... 为了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上研究小麦的慢条锈性机制,运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了条锈菌侵染的2个小麦品种(川麦107和80-8)的对照和发病14 d叶片的差异表达蛋白,从2-D图谱上找到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点P5是在接种并发病的川麦107中新诱导出的一个差异蛋白质。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获得6个蛋白质的肽指纹图谱(PMF),数据库搜索鉴定出2个蛋白质。这2个蛋白质是磷酸核酮糖激酶(Phosphoribulokinase,PRK)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慢条锈性 差异表达蛋白 指纹图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蚯蚓中平喘蛋白组分的提取分离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探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茵 徐德生 +2 位作者 冯怡 房泽海 谢强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初步研究蚯蚓平喘蛋白组分(Eisenia foetidaprotein,EP2)及其平喘活性。方法以新鲜赤子爱胜蚓为原料,通过蛋白质的硫酸铵沉淀和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得到一组平喘活性蛋白成分(EP2)。采用经典的肺阻力(RL)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指标评... 目的初步研究蚯蚓平喘蛋白组分(Eisenia foetidaprotein,EP2)及其平喘活性。方法以新鲜赤子爱胜蚓为原料,通过蛋白质的硫酸铵沉淀和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得到一组平喘活性蛋白成分(EP2)。采用经典的肺阻力(RL)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指标评价EP2对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前后的肺功能变化;采用体外试验观察EP2拮抗白三烯D4引起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反应;同时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对蛋白组分EP2进行了初步分析鉴定。结果在整体试验中,EP216.8mg.kg-1口含吞服预处理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后引起的RL增加和Cdyn下降,作用稍弱于阳性对照药孟鲁司特;在离体试验中,EP2能明显拮抗白三烯D4收缩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作用强度与孟鲁司特接近;双向凝胶电泳-质谱技术分析证明蛋白组分EP2中含有蚯蚓种属中的蛋白F-I-0、F-I-1以及纤溶酶组分A,均为丝氨酸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家族成员。结论EP2具有平喘作用,作用靶点可能通过拮抗白三烯受体,提示EP2的有效成分可能是白三烯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喘蛋白组分 提取分离 平喘活性 双向电泳 指纹图谱分析
下载PDF
北海道黄杨叶片应答低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郝强 张睿鹂 +1 位作者 冷平生 关雪莲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69-2179,共11页
采用双向电泳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北海道黄杨叶片蛋白质对低温胁迫的应答反应。北海道黄杨植株在室外种植,从2008年10月—2009年2月每月提取叶片总蛋白。在考马斯亮蓝染色的2-DE胶上发现36个表达量显著差异蛋白点,其中通过质谱鉴定... 采用双向电泳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北海道黄杨叶片蛋白质对低温胁迫的应答反应。北海道黄杨植株在室外种植,从2008年10月—2009年2月每月提取叶片总蛋白。在考马斯亮蓝染色的2-DE胶上发现36个表达量显著差异蛋白点,其中通过质谱鉴定出19个蛋白质,包括已知的和新鉴定的低温胁迫相关蛋白质。这些鉴定出的蛋白质涉及多个生理过程,如能量与代谢、调控、防御应答等,同时这些蛋白质的表达模式与生理生化变化模式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海道黄杨 蛋白质组 低温胁迫 双向电泳 指纹图
原文传递
重症肌无力骨骼肌减少的25000蛋白分子鉴定 被引量:8
5
作者 任惠民 都爱莲 +1 位作者 涂江龙 吕传真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解析重症肌无力(MG)骨骼肌特异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约25000的蛋白分子结构。方法:用双向电泳分离纯化骨骼肌25000蛋白,电喷射离子化质谱和Edman降解法分别测定其精确分子质量和N端部分氨基酸序列,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目的:解析重症肌无力(MG)骨骼肌特异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约25000的蛋白分子结构。方法:用双向电泳分离纯化骨骼肌25000蛋白,电喷射离子化质谱和Edman降解法分别测定其精确分子质量和N端部分氨基酸序列,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其肽指纹图谱,在上述基础上,用ImmunoWesternblot分析骨骼肌蛋白与25000蛋白抗体及碳酸酐酶Ⅲ(CAⅢ)抗体的结合。结果:质谱和N端部分氨基酸序列的测定表明,电泳显示的表观相对分子质量为25000的蛋白其精确分子质量为29632.05,该蛋白的N端氨基酸可能是酰基化的;肽指纹图谱解析和蛋白资料库查询结果,结合对25000蛋白生化和生物学特征的了解,发现25000蛋白与CAⅢ的分子是非常相似的。结论:MG骨骼肌特异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约25000的蛋白分子很可能是已知的蛋白质CAⅢ,该活性物质与MG发病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骨骼肌 25000蛋白 指纹图 碳酸酐酶Ⅲ
原文传递
前列腺增生的尿液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旭宏 田野 +2 位作者 靳胜 王文营 张曼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在临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升高的情况下,特别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4μg/L至10μg/L时,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很难,本实验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的尿液蛋白质双向凝胶电... 目的在临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升高的情况下,特别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4μg/L至10μg/L时,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很难,本实验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的尿液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较全面的分析其成分,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用丙酮沉淀蛋白的方法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尿液中的蛋白质进行浓缩,再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蛋白质样品,CANON G9照相获取图像,PDQuest2D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背景消减、斑点检测、匹配、斑点位置重复性的系统分析,寻找差异表达蛋白质。在此基础上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IDI-TOF)进行肽指纹图谱鉴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和健康对照尿液双向凝胶电泳图的对比分析,获得前列腺增生差异蛋白质点,选取其中20个做质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终分离鉴定出血清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前体等17种有效蛋白。结论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是可行的,为研究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检测特异标志物提供了基础资料,为今后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提供了有益的依据,同时也为解决临床误诊难题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学 指纹图 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正常人尿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雷婷 赵旭宏 张曼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目的初步建立正常人尿液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正常尿蛋白基本组成,为疾病下尿液蛋白差异研究作参考。方法用丙酮沉淀法对4例正常人尿液中蛋白质进行浓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蛋白样品,凝胶考马斯亮蓝染色,GS-800 Calibr... 目的初步建立正常人尿液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正常尿蛋白基本组成,为疾病下尿液蛋白差异研究作参考。方法用丙酮沉淀法对4例正常人尿液中蛋白质进行浓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蛋白样品,凝胶考马斯亮蓝染色,GS-800 Calibrated Densitometer凝胶成像系统获取图像,PDQuest2D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背景消减、斑点检测、匹配、斑点位置重复性的系统分析,寻找表达蛋白。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IDI-TOF)得到相应的肽指纹图谱,搜索相关数据库对蛋白质点进行鉴定。结果对染色明显且独立的30个蛋白斑点进行鉴定,并对结果进行数据库检索,共有28个点获得有效匹配,包括各种血清白蛋白、免疫分子以及补体分子、载脂与转运蛋白、肽酶S1家族、细胞结构蛋白、蛋白酶抑制因子等,鉴定出的蛋白质大部分PI在4~7之间。结论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正常人尿液蛋白质组成成分可行,初步建立了正常人尿液28个蛋白质图谱,为分析疾病状态下尿液蛋白质成分的改变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凝胶电泳 尿液 蛋白质组 指纹图
下载PDF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肉质的蛋白组学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太武 詹堃 苏秀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8-682,共5页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广东阳江和浙江乐清两地的泥蚶肌肉全蛋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质谱和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阳江和乐清两地样品平均检测到的蛋白点数分别为674±25和746±34个,平均匹配率为78.6%。差异表...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广东阳江和浙江乐清两地的泥蚶肌肉全蛋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质谱和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阳江和乐清两地样品平均检测到的蛋白点数分别为674±25和746±34个,平均匹配率为78.6%。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为26个,其中3个点仅在阳江泥蚶中表达,5个点仅在乐清泥蚶中表达;6个点在阳江泥蚶中为高表达,12个点在阳江泥蚶中为低表达。选择其中6个具有代表性的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乐清泥蚶中高表达的4个蛋白确定为肌动蛋白、PRKA激酶锚定蛋白9、烯醇化酶。这些物质与泥蚶的肉质特性有一定关联。乐清地区出产的泥蚶在营养、肉质和鲜美度方面均优于阳江地区的泥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双向电泳 指纹图 品质
下载PDF
南方水牛奶酪蛋白及大豆蛋白肽指纹图谱的差异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明芳 戴金凤 +4 位作者 向明霞 成希飞 曾晓琮 万丛庆 周卫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6-144,共9页
通过LTQ Orbitrap XL组合型傅里叶变换高分辨质谱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联用建立了南方水牛奶酪蛋白和大豆蛋白主要组分肽质指纹图谱,并对其氨基酸组成与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酪蛋白经胰蛋白酶酶解后得到的28个肽段中没有检测... 通过LTQ Orbitrap XL组合型傅里叶变换高分辨质谱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联用建立了南方水牛奶酪蛋白和大豆蛋白主要组分肽质指纹图谱,并对其氨基酸组成与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酪蛋白经胰蛋白酶酶解后得到的28个肽段中没有检测到与酶解大豆分离蛋白181个肽段相匹配的肽段;酪蛋白(CN)的主要组分是仅αs1-CN、β-CN、κ-CN,大豆蛋白的主要组分为大豆球蛋白(包括大豆球蛋白Gl~G5亚基)和/3伴大豆球蛋白(α,α′,β 链);水牛奶酪蛋白和大豆蛋白在亚基组分的氨基酸数量、组成比例和排列方式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大豆蛋白的各组分亚基的氨基酸全序列均大于酪蛋白各组分的氨基酸全序列,且大豆蛋白各组分的分子质量均显著高于酪蛋白各组分.LTQOr-bitrap XL质谱技术对乳源蛋白肽质指纹的分析,为今后鉴定分析牛奶蛋白中是否添加廉价蛋白提供了高精度和高准确度的检测方法,也为复杂混合物中的痕量组分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奶酪蛋白 大豆蛋白 LTQ ORBITRAP XL 指纹图 氨基酸序列
下载PDF
蛋白质辅助基质提高激光解吸/电离多肽离子化率和绝对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卓慧钦 黄河清 +1 位作者 翁露娜 黄慧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9-893,共5页
人血清转铁蛋白(Human serum transferrin,HTF)、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鲨鱼肝铁蛋白(Sphyrna zygaenaliver ferritin,SZLF)、马脾铁蛋白(Horse spleen ferritin,HSF)均能辅助基质提高激光解吸/电离胰岛素(Insulin,I... 人血清转铁蛋白(Human serum transferrin,HTF)、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鲨鱼肝铁蛋白(Sphyrna zygaenaliver ferritin,SZLF)、马脾铁蛋白(Horse spleen ferritin,HSF)均能辅助基质提高激光解吸/电离胰岛素(Insulin,INS)和海兔酸性多肽(Aplysiaacidic peptide,AP)离子化率和质谱峰的绝对强度(简称为绝对强度),其中绝对强度分别提高10和4倍,这一现象不依赖于INS浓度,而与蛋白质类型和结构有关.SZLF和脱铁核SZLF(apoSZLF)辅助基质提高INS绝对强度的能力几乎相同,蛋白质中的金属离子含量对这种效应无明显影响,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结构.采用胶内酶解和肽指纹技术(PMF)鉴定HTF过程中,发现基质中分别添加SZLF,apoSZLF和HSF后,HTF肽片段质谱检测的质谱峰数目及绝对强度均有明显增加,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库鉴定HTF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DI-TOFMS 绝对强度 辅助基质 指纹图
下载PDF
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分子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国果 吴建伟 +1 位作者 付萍 张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88-1289,共2页
目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进行分子鉴定。方法对纯化所得的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肽指纹图谱方法进行分子鉴定。结果 SDS-PAGE结果表明,纯化得到的2个抗菌组分,主要成分的分子量... 目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对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进行分子鉴定。方法对纯化所得的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肽指纹图谱方法进行分子鉴定。结果 SDS-PAGE结果表明,纯化得到的2个抗菌组分,主要成分的分子量在14.157 kDa左右,另一组分的分子量为7.579 kDa,但蛋白含量明显低于上一组分;分别将这2个抗菌肽分子命名为家蝇幼虫分泌型抗菌肽Ⅰ和抗菌肽Ⅱ,抗菌肽Ⅰ经肽指纹图谱分析,精确分子量为14.264 kDa,其与溶菌酶序列有一定同源性,序列覆盖率为20%,但两者生物学特性不同,推测为不同蛋白质。结论从家蝇幼虫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的抗菌肽与溶菌酶有一定同源性,但生物学特性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幼虫 抗菌 分子鉴定 指纹图
原文传递
阿达木单抗还原肽指纹图谱鉴别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12
作者 武刚 刘冰 +5 位作者 陈全姚 倪永波 郭璐韵 梅玉婷 于传飞 王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14-227,共14页
目的 建立阿达木单抗基于高分辨质谱的肽指纹图谱表征分析方法及用于质控放行的肽指纹图谱液相鉴别方法。方法 阿达木单抗经变性、还原、烷基化和酶解后,应用高分辨质谱测定阿达木单抗氨基酸序列覆盖率,并确证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 目的 建立阿达木单抗基于高分辨质谱的肽指纹图谱表征分析方法及用于质控放行的肽指纹图谱液相鉴别方法。方法 阿达木单抗经变性、还原、烷基化和酶解后,应用高分辨质谱测定阿达木单抗氨基酸序列覆盖率,并确证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特征肽段。建立能够有效鉴别阿达木单抗肽指纹图谱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和应用评价。结果 阿达木单抗经胰蛋白酶(Trypsin)和胞内蛋白酶(Lys-C)酶解后,CDR肽段均由高分辨质谱完成确证。贝伐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用于评估方法专属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选择Fc段保守氨基酸序列作为参比峰,以CDR特征肽段的相对保留时间(RRT)和相对峰面积(RPA)考察方法的变异程度。Trypsin酶解的样品连续5次进样各特征肽段RRT的RSD在0.008%~1.097%之间,RPA的RSD在1.212%~7.951%之间;中间精密度考察各特征肽段RRT的RSD在0.010%~0.985%之间,RPA的RSD在2.306%~10.939%之间;酶切比例为1∶35~1∶45,酶切时间为3.5~4.5 h时,RRT和RPA的RSD均符合方法耐用性要求。Lys-C酶解的样品方法学验证结果也表明其精密度、耐用性均表现良好。不同色谱柱对肽段的选择性、保留强弱、分离效果以及峰强度等具有一定差异。结论 建立的基于Trypsin/Lys-C酶切、鉴定CDR特征肽段的高效液相肽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可用于阿达木单抗的质量控制及批检验放行,同时可为企业建立单抗肽指纹图谱鉴别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达木单抗 指纹图 互补决定区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质联用 方法学验证
下载PDF
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双向电泳-飞行时间质谱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拴盈 田应选 +3 位作者 南岩东 卜丽娜 霍树芬 阮禹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目的初步分析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蛋白质表达情况,从蛋白组水平探讨肺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2-DE技术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总蛋白进行分离,获得蛋白质表达谱;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结合生... 目的初步分析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蛋白质表达情况,从蛋白组水平探讨肺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2-DE技术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总蛋白进行分离,获得蛋白质表达谱;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结合生物信息学进行蛋白质鉴定。结果3块胶平均蛋白斑点数为1 138±49,平均匹配点数为986±32,匹配率为85.8%。随机选取背景清晰、分辨清楚、蛋白含量较高的20个斑点进行MALDI-TOF-MS分析,共获得了18个肽质量指纹图谱(PMF)。将PMFs质量数据通过Aldente软件查询SWISS-PROT数据库,根据匹配片段及氨基酸序列覆盖率等,初步鉴定出15种蛋白质。根据功能,这些蛋白质可分为:①基本代谢相关的酶类:果糖2-磷酸醛缩酶、视网醛脱氢酶1(RALDH1)、吡多醛激酶;②细胞骨架类:蛋白细胞角蛋白8(CK8)、-β2链微管蛋白;③应激相关蛋白:蛋白二硫化物异构酶A3(PDIA3);④信号转导分子:膜联蛋白1(ANX1)、膜联蛋白4(ANX4);⑤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60(HSP60)、热休克蛋白-β1、抑制素(PHB);⑥转录及翻译相关蛋白: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H(hnRNP H);⑦杂类:Rgr protein、NPM、PCBP1。结论应用2-DE/MALDI-MS方法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细胞2-DE蛋白质表达谱,初步鉴定了15种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肺腺癌细胞系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指纹图
下载PDF
晕船易感大鼠与不晕大鼠脑干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鹏 张建鹏 +2 位作者 苏波 任绪义 郭俊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建立晕船易感及不晕大鼠脑干总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据模拟晕船刺激后异嗜高岭土量的增减将大鼠分为晕船易感组和不晕组,应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双向电泳(tw... 目的:利用蛋白组学技术,建立晕船易感及不晕大鼠脑干总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并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据模拟晕船刺激后异嗜高岭土量的增减将大鼠分为晕船易感组和不晕组,应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双向电泳(two 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 DE)技术,分离2 组大鼠脑干总蛋白,分析并用肽指纹图谱(peptide massfingerprint,PMF)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鉴定5个晕船易感相关蛋白质,上调酪氨酸3 单加氧酶/色氨酸5 单加氧酶激活蛋白、铁效应元件结合蛋白1,下调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Ⅰ、磷酸甘油酸变位酶B、线粒体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通道1。结论:成功建立分辨率和重复性高的晕船易感和不晕组大鼠2 DE图谱,研究表明差异蛋白质与神经递质合成、氧化损伤、能量代谢、细胞凋亡及铁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船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指纹图
下载PDF
抗日本血吸虫生殖抗原SIEA 26-28ku组分的质谱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世平 刘立鹏 +4 位作者 钟飞 徐绍锐 彭先楚 李文凯 何卓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745-748,769,共5页
目的筛选确定抗日本血吸虫生殖功能抗原SIEA26-28 ku的编码基因。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选择SIEA 26-28 ku免疫血清识别信号较强的SIEA-2D蛋白质斑点(65~73号)采样,消化处理后进行质... 目的筛选确定抗日本血吸虫生殖功能抗原SIEA26-28 ku的编码基因。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日本血吸虫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选择SIEA 26-28 ku免疫血清识别信号较强的SIEA-2D蛋白质斑点(65~73号)采样,消化处理后进行质谱与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从SIEA-2D图谱上共获得1037个蛋白质斑点;通过MALDI-TOF-MS对其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后获得了7张肽指纹图谱。通过PeptIdent软件检索SWISS-PROT数据库,发现有意义的血吸虫同源蛋白质11个,这些同源蛋白质部分与细胞代谢或蛋白质合成代谢相关,部分与核苷酸代谢有关,其中编号为SIEA-2D66为日本血吸虫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SIEA-2D71为琥珀酸脱氢酶铁硫蛋白(SDISP),SIEA-2D73为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其同源程度分别为37.2%、18.7%和22.9%。结论初步获得与抗日本血吸虫生殖功能抗原SIEAn 26~28 ku相关的编码基因HGPRT、SDISP和G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 日本 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 SIEA 26-28 ku分子 指纹图谱分析
下载PDF
利用Mascot程序与家蚕EST数据对质谱数据进行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勇 刘海军 +1 位作者 陈克平 姚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61-2569,共9页
【目的】研究和检验利用Mascot程序与家蚕EST数据解析质谱分析的结果,鉴定目标蛋白的方法。【方法】将家蚕5龄起蚕中肠总蛋白进行二维电泳分离,并运用质谱对80个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利用Mascot程序和经自主编制软件Transeq翻译的... 【目的】研究和检验利用Mascot程序与家蚕EST数据解析质谱分析的结果,鉴定目标蛋白的方法。【方法】将家蚕5龄起蚕中肠总蛋白进行二维电泳分离,并运用质谱对80个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利用Mascot程序和经自主编制软件Transeq翻译的EST序列数据库对所得质谱数据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其中41个蛋白,并利用EST电子克隆在其余39个蛋白中得到19个蛋白的全长或较长cDNA。【结论】本文提出的利用家蚕EST数据来解析家蚕蛋白质谱结果的方法,能够鉴定仅利用公共数据不能鉴定的蛋白,并能鉴别基因可变剪接后产生蛋白异形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中肠 质谱 表达序列标签 指纹图
下载PDF
整合素αMβ2 I-结构域的基因合成和蛋白表达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晓敏 袁彩 +2 位作者 彭奇 陈明晃 黄明东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整合素αMβ2 I-结构域,并对其进行纯化。方法与结果:利用DNAWorks在线引物程序设计经过密码子优化的整合素αMβ2 I-结构域的寡核苷酸序列;采用PCR介导的基因拼装法合成αMβ2 I-结构域DNA模板,将其克隆...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整合素αMβ2 I-结构域,并对其进行纯化。方法与结果:利用DNAWorks在线引物程序设计经过密码子优化的整合素αMβ2 I-结构域的寡核苷酸序列;采用PCR介导的基因拼装法合成αMβ2 I-结构域DNA模板,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11d-6h上,并转化大肠杆菌,获得表达菌株;经IPTG诱导,αMβ2 I-结构域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Ni-NTA琼脂糖层析柱纯化后,纯度达到90%以上;电喷雾电离质谱测定表明纯化所得的蛋白精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720.0,与预期值相符;肽指纹质谱图谱鉴定其为目的蛋白。结论:αMβ2 I-结构域的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与配体的结合及其复合物晶体结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Mβ2 I-结构域 整合素 DNAWorks 指纹图
下载PDF
daintain在乳腺癌细胞中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燕英 陈正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765-767,共3页
daintain是由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daintain通过激活核因子NF-kappaB和细胞周期蛋白D1,促进了乳腺癌细胞的增生,并可在体内加速乳腺癌肿块的生长,为了进一步研究daintain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western... daintain是由巨噬细胞产生的炎症因子.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daintain通过激活核因子NF-kappaB和细胞周期蛋白D1,促进了乳腺癌细胞的增生,并可在体内加速乳腺癌肿块的生长,为了进一步研究daintain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western blot结合电泳技术分离了daintain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中的一个相互作用蛋白,检测其肽指纹图谱,鉴定为β-actin,daintain与β-actin的结合暗示了daintain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或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intain 乳腺癌 相互作用蛋白 指纹图 Β-ACTIN
下载PDF
苏云金芽胞杆菌分离过程中无晶体芽胞杆菌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建桥 束长龙 +3 位作者 邵高祥 李海涛 宋福平 张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0,共5页
本研究选择了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分离过程中发现的与Bt芽胞相似、没有伴胞晶体的8株芽胞杆菌,对其种属、质粒等生物学特性和杀虫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分离菌株所产芽胞进行形态观察及质粒图谱分析,发现其与B... 本研究选择了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分离过程中发现的与Bt芽胞相似、没有伴胞晶体的8株芽胞杆菌,对其种属、质粒等生物学特性和杀虫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分离菌株所产芽胞进行形态观察及质粒图谱分析,发现其与Bt相似;但肽指纹图谱分析和16SrDNA聚类研究表明所分离菌株与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Bc)匹配最高;杀虫活性测定表明这8株菌对猿叶甲Colaphellus bowringi幼虫均无毒杀作用,而15-3、W23-1和W25-3 3个菌株及其培养上清液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有一定的杀虫活性,说明它们能产生活性物质。这些结果说明在Bt菌株的分离过程中要对无晶体菌株加以重视,其含有的活性物质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 蜡样芽胞杆菌 指纹图 新型杀虫活性物质
下载PDF
HPLC-ESI-MS联用法分析血燕与白燕水解多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耿 戴洁 +3 位作者 赵冉 赵斌 彭敏桦 赖小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1期2202-2208,共7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对血燕与白燕的水解多肽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种类燕窝水解多肽一级结构的异同。方法:运用SDS-PAGE、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ESI质谱法对样品进行纯度检查和肽图谱测定,通过Mascot 2.2软件进行数...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对血燕与白燕的水解多肽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种类燕窝水解多肽一级结构的异同。方法:运用SDS-PAGE、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ESI质谱法对样品进行纯度检查和肽图谱测定,通过Mascot 2.2软件进行数据库检索。结果:质谱分析Basepeak图显示,血燕与白燕的水解多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Mascot 2.2软件数据库对下载于Uniprot的禽类数据库进行检索,鉴定白燕中73种蛋白,鉴定血燕中51种蛋白,发现血燕和白燕有30种相同蛋白。结论:血燕与白燕水解肽谱有较高的相似度,血燕与白燕的共有蛋白可作为燕窝产品的质量控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燕 白燕 指纹图 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