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周贻荣 李昌崇 周小坚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损伤 保护性机械通气 保护性通气策略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传统机械通气 VILI NRDS lung
下载PDF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在小儿心脏术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宫路佳 王旭 +4 位作者 许建屏 刘迎龙 陈霞 张家俊 赫晓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2-173,共2页
目的 :探讨、评价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治疗 2 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儿时对避免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所起的作用。  方法 :对 2 8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单纯并发 ARDS患儿采用 1高呼吸频率 ;2低潮气量 ;3限制气道峰压 ;4早... 目的 :探讨、评价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治疗 2 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儿时对避免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所起的作用。  方法 :对 2 8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单纯并发 ARDS患儿采用 1高呼吸频率 ;2低潮气量 ;3限制气道峰压 ;4早期使用高呼吸末正压等通气模式 ,并在血液动力学监测下适当允许高碳酸血症。  结果 :与以往病例的治疗结果比 ,全组患者并发症低 ,无死亡。住院天数减少。  结论 :本组患儿治疗结果较好 ,作者认为要更新对 ARDS病理改变的认识 ,使用有针对性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避免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的再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保护性机械通气 心脏术后
下载PDF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牛红艳 萨初然贵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5期60-62,共3页
目的探究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来该院呼吸科就诊的66例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诊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 目的探究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来该院呼吸科就诊的66例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诊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机械通气,实验组则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对两组血气指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21.5±12.3)d、住院时间(25.9±9.7)d等指标上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9 3、4.872 2,P<0.05);实验组引发的呼吸机肺炎概率3.03%低于对照组(χ2=3.995 2,P<0.05);实验组的死亡率0.00%低于对照组(χ2=5.409 8,P<0.05);实验组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机械通气的方式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率明显高于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患儿,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 保护性机械通气
下载PDF
开胸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机械通气治疗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立成 杨斌 +2 位作者 张向立 马为民 王海彦 《中国医刊》 CAS 2008年第9期41-42,共2页
目的总结开胸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开胸术后45例ALI/ARDS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同步间隙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SIMV+PSV+PEEP),潮气量6-8m l/kg,PEEP8-1... 目的总结开胸术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开胸术后45例ALI/ARDS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同步间隙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SIMV+PSV+PEEP),潮气量6-8m l/kg,PEEP8-15 cmH2O。结果全组死亡16例(35.5%),机械通气时间3-23天,平均13.3±2.4天,与机械通气相关的发生并发症23例次。结论机械通气是目前治疗ALI/ARDS最重要、最具肯定疗效的方法,早期介入行机械通气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急呼吸窘迫综合征 保护性机械通气 综合治疗
下载PDF
肺保护策略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德勇 刘玉美 李振华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衰竭运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将 1 51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 48例 ,未用机械通气 ;B组 53例 ,用传统策略机械通气 [潮气量 (1 2 1 5± 1 68)ml/kg,呼气末正压 (1 40± 0...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衰竭运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将 1 51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 48例 ,未用机械通气 ;B组 53例 ,用传统策略机械通气 [潮气量 (1 2 1 5± 1 68)ml/kg,呼气末正压 (1 40± 0 45)kPa ,平台压 (3 40± 0 43)kPa ,PaCO2 (5 48±1 1 0 )kPa,pH值 7 36± 0 0 4 ] ;C组 50例 ,运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机械通气 [潮气量 (7 58±0 42 )ml/kg ,呼气末正压 (0 78± 0 2 3)kPa,平台压 (2 80± 0 41 )kPa ,PaCO2 (1 0 1 5± 1 38)kPa ,pH7 2 1± 0 0 3]。结果 A组与B、C组相比 ,未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升高 (P <0 0 5) ;传统策略机械通气组病死率高于运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机械通气组 (P <0 0 5)。结论 机械通气可显著降低呼吸衰竭的病死率 ;肺保护通气策略机械通气可进一步减少呼吸衰竭的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抢救治疗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疗效观察 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下载PDF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心脏直视术后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一粟 马建珍 +3 位作者 仲京 秦斌 徐金星 万世杰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01-102,105,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治疗经验。 方法 我们对 1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 AL I的患者实施了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方式 :压力预设通气 (吸入气压≤ 30 cm H2 O) ;允许性...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治疗经验。 方法 我们对 1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 AL I的患者实施了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方式 :压力预设通气 (吸入气压≤ 30 cm H2 O) ;允许性高 CO2 通气 (潮气量 4~ 7ml/kg) ;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5~ 10 cm H2 O) ;反比通气 (吸呼比 1.1∶ 1~ 2∶ 1) ;限制吸氧浓度 (Fi O2 5 0 %~ 6 0 % )。 结果 死亡 1例 ,死亡率为 10 % ,其余 9例均顺利脱离呼吸机 (机械通气时间 :72~ 16 8h)。 结论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能有效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VL I) ,使 AL I患者的机械通气更为合理化 ,从而提高其成活率 ,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机械通气 治疗 心脏直视术 损伤
下载PDF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倪华静 戴克智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7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院急性肺损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肺保... 目的:研究探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某院急性肺损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结果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采取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血气分析的结果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急性肺损伤的患者,采取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促进呼吸功能的稳定,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机械通气 乌司他丁 损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真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高唐县人民医院于2018年1-1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高唐县人民医院于2018年1-1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临床疗效及治疗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CO2为(40.32±6.32)mm Hg,PaO2为(81.33±10.33)mm Hg,明显优于对照组(48.61±6.31)mm Hg、(72.31±10.36)mm Hg;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观察组治疗总满意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呼吸窘迫患者治疗中给予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的恢复,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 保护性机械通气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抢救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明祥 潘海贤 李玩如 《广州医药》 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在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未用机械通气;B组41例,用传统策略机械通气(CMV),潮气量(VT)12~15ml/kg,呼吸频率(RR)30~40次/...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在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未用机械通气;B组41例,用传统策略机械通气(CMV),潮气量(VT)12~15ml/kg,呼吸频率(RR)30~40次/分,气道峰压(PIP)〈3.43kPa,呼气末正压(PEEP)(1.12±0.34)kPa;C组45例,运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LPSV),潮气量6~8ml/kg;呼气末正压(0.84±0.21)kPa,吸入氧浓度(FiO2)由0.8逐渐降至0.3,吸/呼比(I:E)1:1.5~2.0。结果 A组与B、C组相比,未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升高(P〈0.05);传统策略机械通气组病例率及并发症高于运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0.05)。结论 机械通气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可进一步减少呼吸衰竭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新生儿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9例临床诊疗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文超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4期1336-133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为ARDS)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39例,对其采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诊疗并...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为ARDS)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39例,对其采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诊疗并密切观察,39例ARDS患者通过辅助通气治疗,其中有32例脱机成功,并随之转出ICU重症监护室,成功率为82.05%,另外7例死亡,病死率为17.95%,分析其死亡原因可能为原发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临床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征患者,应尽早并及时应用呼吸机对其治疗,可采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应注意加强抗感染治疗,预防肺炎的发生及肺机械性损伤,是提高ARDS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征 保护性机械通气 张力
下载PDF
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尚兰 付云 郭世勋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9期2459-246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方法:通过2007年4月~2010年3月ICU病房30例ARDS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策略,并限制性液体复苏,改善患者的预后,预...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方法:通过2007年4月~2010年3月ICU病房30例ARDS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策略,并限制性液体复苏,改善患者的预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经过积极治疗,30例进行辅助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中,脱机成功23例,脱机后转出ICU,脱机成功率76.67%。另外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23.33%,患者均死于原发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2例并发鲍曼不动杆菌所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论:ARDS患者应及早正确使用呼吸机治疗,及时处理休克和多发伤等原发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策略。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和处理,严格计算液体出入量,保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注意加强抗感染治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同时要避免肺机械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DS 保护性机械通气 复张 治疗体会
下载PDF
分析应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2
作者 王晓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68-0071,共4页
探讨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实施治疗工作的过程中,应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价值。方法 该次项目的展开形式为回顾性,被选入项目的研究对象为100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收集这100位儿童家长的意见,根据家长确定的治疗手段对... 探讨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实施治疗工作的过程中,应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价值。方法 该次项目的展开形式为回顾性,被选入项目的研究对象为100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收集这100位儿童家长的意见,根据家长确定的治疗手段对他们进行组别的划分,如果家长决定通过常规机械通气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治疗,则把他们归纳到A组,有50例儿童,如果家长决定通过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的方法对儿童进行治疗,则就把他们归纳到B组,有50例儿童。观察的指标包括死亡的儿童占的比率,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儿童占的比率,如果儿童在治疗实施的过程中没有死亡,就比较他们接受通气治疗的时间长短,以及住院的时间多少,除此之外,对儿童治疗前、治疗结束后两个时间段的血气指标水平施以分析。结果 根据统计的情况计算相关比率,可知A组儿童的相关肺炎的出现比率是18%,而B组的儿童就是4%,B组的比率更低,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B组没有儿童出现死亡的情况,比率则为0%,A组有7名儿童死亡,比率为14%,B组的比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50例儿童,与A组内没有死亡的43名儿童比较,前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以及通气耗时都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治疗正式开始前,A组与B组儿童在血气指标这一方面并没有差异性(P>0.05),通气治疗4h后再次统计并计算,组内计算结果提示,较通气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计算结果提示,B组指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儿童患者实施治疗工作的过程中,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这一治疗手段,不仅能减少死亡风险以及VAP风险,还可缩短治疗时间,同时有利于儿童患者血气指标的优化,可知,该治疗形式有着理想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患者 保护性机械通气
下载PDF
2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赫男 张勇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9期4737-4737,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ICU病房28例ARDS患者的治疗。结果:28例ARDS患者21例治愈,7例死亡。结论:ARDS患者应给予及时的合理的呼吸机支持治疗,积极处理原发病。
关键词 ARDS 保护性机械通气
下载PDF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能提高急性肺损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14
作者 罗红敏(编译) 胡森(审校)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46-446,共1页
以前的研究证明,使用容量控制性及压力控制性机械通气(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能降低急性肺损伤(ALI)患者的短期死亡风险。
关键词 保护性机械通气 损伤 伤患者 长期生存率 气能 死亡风险 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