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维可视化教学的表征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丁紫晴 代建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60,共4页
思维可视化是内隐思维外显的表征体系,是将不可见的思维用显而易见、直观形象的符号清晰、准确呈现出来的过程,是以整合思维程序与创新思维方式为主旨的思维发展技术。思维可视化教学有四种表征形态,图像表征主要通过视觉具化,以图式的... 思维可视化是内隐思维外显的表征体系,是将不可见的思维用显而易见、直观形象的符号清晰、准确呈现出来的过程,是以整合思维程序与创新思维方式为主旨的思维发展技术。思维可视化教学有四种表征形态,图像表征主要通过视觉具化,以图式的形式,概化知识脉络,从而实现内隐思维的外显;媒介表征通过动态觉知,把静态的知识进行动态化呈现,揭示思维的活动过程;言语表征通过语言、语调的表现与变化,再造场景,表达主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路径;肢体表征主要通过具身体验,还原抽象逻辑知识,实现"抽象知识"和"生活原型"的链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教学 图像表征 媒介表征 言语表征 肢体表征
下载PDF
肢体形状和肢体动作表征的早期发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杜碧煊 张明明 +2 位作者 张珂烨 任杰 何蔚祺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03-1712,共10页
肢体是社会性信息的重要载体。研究肢体表征的早期发展对于揭示其肢体表征加工的内在机制,进一步理解婴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肢体形状和肢体动作两个方面来看,已有研究主要考察了婴儿在处理肢体结构信息和运动信息时的表征方... 肢体是社会性信息的重要载体。研究肢体表征的早期发展对于揭示其肢体表征加工的内在机制,进一步理解婴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肢体形状和肢体动作两个方面来看,已有研究主要考察了婴儿在处理肢体结构信息和运动信息时的表征方式,并提出了婴儿肢体表征发展机制的两种理论。未来应进一步明确婴儿肢体表征的具体发展过程及关键期,并通过脑成像技术探究生物运动偏好对于肢体表征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肢体表征 肢体形状 肢体动作 构形加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