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效果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2
1
作者 刘湘钰 黄穗葵 邓瑞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689-1692,共4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麻醉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两组均采取人...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麻醉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两组均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统计两组运动及感觉神经阻滞起效与维持时间、术后2、12、24、48 h时VAS评分、术前及术后2、12、24 h T细胞亚群指标[CD4+、CD4+/CD8+、调节性T细胞(CD4+CD25+)]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 <0. 05);术后2、12、24 h观察组VAS分值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48 h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2 h两组血清CD4+、CD4+/CD8+水平较术前降低,CD4+CD25+水平较术前增高,但观察组血清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25+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2、24 h两组血清CD4+、CD4+/CD8+水平逐渐增高,CD4+CD25+水平逐渐降低,且术后不同时间段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 90%)低于对照组(30. 95%)(P <0. 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时采取B超引导下腰丛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起效较快,麻醉效果维持时间较长,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术后疼痛感较轻,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神经传导阻滞 麻醉药 局部 股骨骨折/外科学 CD4-CD8比值 老年人
原文传递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炜 李富航 闫相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成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成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5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采用Harris评分对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活动范围、功能及疼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显示:研究组患者得分为(96.3±3.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手术时长、术后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并发症 股骨骨折/病因学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人工关节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与切复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马涛 宋伟 张育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324-1325,1343,共3页
目的:探讨带大粗隆柄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常规切复内固定手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57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分别行带大粗隆柄的人工半髋关节术(66例)和切复内固定手术(DHS系统68例,PFN系统23... 目的:探讨带大粗隆柄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常规切复内固定手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57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分别行带大粗隆柄的人工半髋关节术(66例)和切复内固定手术(DHS系统68例,PFN系统23例)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月至3年,平均1.8年。关节置换组优良率92.4%,DHS组优良率83.8%,PFN组优良率82.6%。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较DHS、PFN方法能取得更确切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内/方法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方法 老年人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费国策 许立新 +4 位作者 张斌 刘岗 颜华儒 崔威 张勇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338-1339,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2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人工关节置换组140例和PFNA内固定组140例。结果:PFNA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关...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2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人工关节置换组140例和PFNA内固定组140例。结果:PFNA内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关节周围疼痛例数均低于人工关节置换组,PFNA内固定组患者下地行走时间长于人工关节置换组(P<0.05)。PFNA内固定组优良率高人工关节置换组(P<0.05)。结论:PFNA内固定较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方法 骨折固定术 内/方法 老年人
下载PDF
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1例 被引量:22
5
作者 周晓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45-34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随访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61例,均采用PFNA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围手术期安全性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应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的功能评价,患侧股...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随访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61例,均采用PFNA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围手术期安全性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应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的功能评价,患侧股骨近端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12个月,手术时间为40-100min,术中出血量50-100ml,平均出血量约69.8±7.2ml;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19周,平均10.6周,均获得骨性愈合;Harris评分68-93分,平均83.4分,优良率90.1%。术中未发生内置物周围骨折、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髋内翻、旋转畸形等并发症。结论:采用PFNA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康复,对于超高龄、合并不同程度内科疾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质疏松 髓内钉 骨折固定术 老年人
下载PDF
DHS和PFNA在成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应用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董胜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843-844,共2页
目的:探讨DHS和PFNA在成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对比。方法:40例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DHS组和PFNA组,分别采用DHS和PFNA治疗。结果: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 目的:探讨DHS和PFNA在成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对比。方法:40例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DHS组和PFNA组,分别采用DHS和PFNA治疗。结果: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FNA组较DHS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和引流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两组都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PFNA组的优良率为90.0%,DHS组的优良率为75.0%,两组患肢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有显着差异,PFNA组可以较快恢复患肢髋关节功能。结论:PFNA应用在成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疗效好,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和引流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有很好的随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DHS @PFNA 成年人
下载PDF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郭平 贺蕾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术后认知功能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于本院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术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T,时段的MAP、HR指标水平较T0明显降低,但只有对照组T1时段MAP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vs 60.0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3 d的MoCA和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MoCA和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vs 40.3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显著等优势,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股骨骨折/外科学 神经传导阻滞/方法 二异丙酚 血流动力学 认知 老年人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后股骨头坏死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思圆 魏劲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36个月的随访,观察并比较140例股骨颈骨折并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程度、骨折复位质量、牵引治疗、实施手术时机...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方法:通过36个月的随访,观察并比较140例股骨颈骨折并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程度、骨折复位质量、牵引治疗、实施手术时机、完全负重时间以及取出内固定物的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后选取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者26例,发生率18.6%,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时间为内固定手术后(24.3±12.8)月;患者的年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程度(Garden分型)、是否取出内固定物、完全负重时间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具有关联性。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程度较严重时,尽量选择行髋关节置换术,骨折复位质量需要通过X线透视进行客观评价,术后3个月内患者不能进行负重练习,若要取出内固定物,最好在手术24个月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切开复位 骨折固定术 股骨头坏死/预防和控制
下载PDF
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疼痛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日辉 黄文东 +1 位作者 俞建国 黄品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592-593,共2页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疼痛的疗效。【方法】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入手术室时过床前是否应用FICB治疗与否,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入手术室时(T0)、腰硬联...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疼痛的疗效。【方法】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入手术室时过床前是否应用FICB治疗与否,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入手术室时(T0)、腰硬联合麻醉前摆胸膝卧位时(T1)、术后6h(T2)、术后12h(T3)、术后24h(T4)、术后48h(T5)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0~6h、术后6~12h、术后12~24h各时间段镇痛泵按压加药次数及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R、MAP和SpO2各时间点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VAS评分组间及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T1、T2、T3、T4时间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泵按压加药次数组间及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0~6h、6~12h、12~24h各时间段镇痛泵按压加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24~48h时间段内两组镇痛泵按压加药次数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7/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33%(16/30)(P〈0.05)。【结论】入手术室过床前即行FICB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镇痛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过床、摆放椎管内麻醉穿刺体位时的疼痛,且效果可延续至术后将近24h,减少术后静脉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方法 筋膜/外科学 髂骨 股骨骨折/外科学 手术期间 镇痛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周围再骨折原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被引量:14
10
作者 储为民 王宇知 程向国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3期328-328,331,共2页
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部分患者钢板边缘可出现再骨折。2003年5月~2010年2月,我科共收治12例再骨折患者,经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18... 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部分患者钢板边缘可出现再骨折。2003年5月~2010年2月,我科共收治12例再骨折患者,经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现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18~52岁。股骨上段1例,股骨中下段11例。初次手术均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方式。螺钉均穿过双层骨皮质固定,骨折两端有效螺钉3~4枚。两次骨折间隔时间为4~11个月。过早负重活动3例,跌倒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植骨
下载PDF
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在谦 杜小平 +1 位作者 高磊 王瑜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89-59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A组为Gamma钉组(30例),B组为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B...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A组为Gamma钉组(30例),B组为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随访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中透视时间短于A组(P<0.05),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2个月髋关节Harris总评分及各项指标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近端解剖钢板对股骨头、干、颈的血供破坏较小,内固定并发症较少,可以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骨钉 老年人 @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解剖钢板
下载PDF
髓内及髓外两种内固定术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12
作者 潘波 项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2006-2008,共3页
[目的]比较髓内及髓外两种内固定术法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5年11月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动力髋螺钉(DHS)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比较两组术中、术... [目的]比较髓内及髓外两种内固定术法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5年11月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动力髋螺钉(DHS)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PFNA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的少于DHS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DHS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DHS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和DHS组患者术前的Harris评分分别为(41.2±3.6)分和(42.2±3.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F—NA和DHS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分别为(81.6±6.3)分和(79.8±7.7)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但PFNA组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治疗后优良率为91.67%(44/48),与DHS85.42%(41/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72,P=0.067);PFN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5%(3/48),明显低于DHS组20.83%(10/4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0,P=0.036)。[结论]PFNA内固定可有效加快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愈合,缩短首次下地活动及完全负重时间,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折固定术 骨钉 骨螺丝 股骨骨折/外科学 老年人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锡平 袁仕炜 +1 位作者 刘荆陵 曾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5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7年9月本院1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32(25~57)岁.受伤原因: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7年9月本院1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32(25~57)岁.受伤原因: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术前诊断5例,术中诊断3例,术后诊断3例,其中2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2例采用动力髋(DHS)固定,1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2例采用顺行带锁髓内钉(UFN)结合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1例合并髁上骨折,采用股骨髁解剖板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髁上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3例采用动力加压钢板(LC-DCP)固定3~35 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结果] 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常难以做出正确诊断,股骨颈骨折漏诊率较高,本组病人漏诊率27.3%,股骨干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股骨颈骨折多为无移位骨折,术后随访2~5年,平均3.3年,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关节功能恢复好,Harris评分平均92分.[结论] 对高能量损伤引起的股骨干骨折,要分析其受伤机制,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常规拍摄髋关节X线平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骨折均应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并发症 股骨骨折/诊断 股骨骨折/外科学 股骨骨折/并发症 股骨骨折/诊断 股骨骨折/外科学
下载PDF
微创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月清 周宗波 +1 位作者 刘美莉 庄靖卿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0期1967-1969,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4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微创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4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微创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Gamma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但观察组术后6个月时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显著,该术式创伤小、出血量少、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闭合复位
下载PDF
DHS、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96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耿 高碧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内/方法 @DHS @PFN
下载PDF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109例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薛春堂 郝鸿伟 +3 位作者 刘敬 白成斌 白小兵 杜耿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844-845,共2页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与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固定的比较,探讨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109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59例,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与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固定的比较,探讨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109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治疗59例,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50例,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功能评价、内固定失败、骨折愈合、并发症等。结果:DHS在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并发髋内翻方面与股骨上端解剖型钢板比较优势显著。结论: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适应证宽,出现内固定失效和并发证与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技巧及术后功能锻炼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内/方法 @动力宽髋螺钉 老年人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不同牵引方式辅助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谷焕敏 梁婷婷 王桂玲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牵引方式辅助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O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老年IFO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朗架组和牵引床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PFNA内固定治疗,牵引床组... 【目的】探究不同牵引方式辅助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O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老年IFO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布朗架组和牵引床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PFNA内固定治疗,牵引床组采取仰卧位牵引床牵引,布朗架组采取半截石位布朗架骨牵引。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早期创伤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髋关节功能。【结果】布朗架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短于牵引床组,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X线暴露次数少于牵引床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牵引床组(P<0.05)。两组术后1 d、3 d血清NE、Cor、AngⅡ水平高于术前,术后1 d血清NE、Cor、AngⅡ水平高于术后3 d(P<0.05);布朗架组术后1 d、3 d血清NE、Cor、AngⅡ水平低于牵引床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截石位布朗架骨牵引、仰卧位牵引床牵引辅助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IFOF患者,疗效相当,但半截石位布朗架骨牵引可优化手术操作,减轻术后早期创伤应激,加快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髓内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钉 骨牵引复位法 老年人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效36例治疗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辉亮 于东升 +1 位作者 李吉艳 王晨霖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7期6737-6738,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治疗失败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钢板内固定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文斌 杨益宏 +1 位作者 刘兴国 宋明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评价两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PFNA对不稳定型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8%(P<0.05);而两组总疗效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P<0.05)。结论:PFNA法相比常规的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更好,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尤其适合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钢板内固定 @近端髓内钉
下载PDF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3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项国 陈恒杰 王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76-277,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 髓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