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肝硬化患者肠道菌丛潜生体形成及其调控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梁后杰
林进乾
徐启旺
刘俊康
刘为纹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科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生物波中心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科生物波中心
-
出处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1-254,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870 346)
-
文摘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肠道菌丛潜生体 (CGC)和群集形成情况 ;了解细菌CGC形成是否与肝功能分级有关 ;探讨某些药物对肠道细菌CGC和群集形成的影响。方法 受试者包括 86例肝硬化患者 (实验组 )和 2 0例健康人 (对照组 ) ,用细菌形态学检测方法观察粪便中有无细菌CGC和群集 ;用细菌显微培养技术、细菌遗传稳定性试验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观察CGC的生物学特点 ;观察药物对细菌CGC和群集的影响。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粪便中细菌CGC和群集率 (5 0 0 % )显著高于正常人 (5 0 % ) (P <0 0 1) ,肝硬化患者的CGC具有传代生长、活动能力强和抗生素耐受力强的特点。肝功能越差 ,细菌CGC形成率越高 (P <0 0 5 ) ,细菌CGC和群集阳性的患者分别用氟哌酸、米雅BM片和乳果糖治疗后 ,CGC和群集率分别为 90 9%和 6 3 6 % ,5 0 0 %和 33 3% ,71 1%和 0 ,与安慰剂比较 ,氟哌酸组对CGC形成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米雅BM片和乳果糖则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肠道细菌CGC形成率和群集率可显著增高。肝硬化患者的CGC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运动能力和抗生素耐受力 ,从而具有极强的侵袭力。乳果糖及生态制剂较抗生素在调节细菌CGC形成和群集方面更理想。
-
关键词
肝硬化
肠道菌丛潜生体
细菌群体
CGC
-
Keywords
Liver cirrhosis
Cryptic growth cells
Bacterial aggregation
-
分类号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