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nle干和外科干的解剖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最素 朱晞 +3 位作者 丁明星 沈方 丁国芳 龚戬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 :为肠腔分流术提供Henle干和外科干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用常规解剖学方法观察与测量了成人尸体Henle干的合成、类型、长度和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的长度、外径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结果 :Henle干的合成以胃结肠干为主 ,占 74 .0 % ,... 目的 :为肠腔分流术提供Henle干和外科干的解剖学资料。方法 :用常规解剖学方法观察与测量了成人尸体Henle干的合成、类型、长度和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的长度、外径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结果 :Henle干的合成以胃结肠干为主 ,占 74 .0 % ,外科干的长度约为 3.88cm ,Henle干汇入外科干的角度约为 115 .0°,回结肠静脉汇入外科干的角度约为 14 0 .0° ,Henle干与十二指肠下曲的距离约为 2 .70cm ,外科干中点与下腔静脉间距约为 2 .37cm。结论 :适于进行肠腔分流术的外科干占 6 0 .9% ,尤以上界为Henle干的外科干较宜进行肠腔分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分流 临床意义 解剖学 系膜上静脉 静脉 回结 方法观 中点 结论
下载PDF
下腔静脉内球囊成形、支架置放加肠腔分流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 被引量:9
2
作者 余军 汪忠镐 《普外临床》 CSCD 1995年第5期307-308,共2页
对于下腔静脉局部性病变伴肝静脉阻塞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行传统的肠房、肠颈转流术存在手术较大或转流人工血管长、远期通畅率低等弊病。而近年采用的下腔静脉内球囊成形、支架置放术,只解决了下腔静脉的病变问题。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 对于下腔静脉局部性病变伴肝静脉阻塞的布-加氏综合征患者,行传统的肠房、肠颈转流术存在手术较大或转流人工血管长、远期通畅率低等弊病。而近年采用的下腔静脉内球囊成形、支架置放术,只解决了下腔静脉的病变问题。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加行肠腔分流术,既简化了手术,又治疗了下腔静脉和肝静脉两处病变。本文介绍3例下腔静脉膜性梗阻或局限性狭窄同时伴有肝静脉阻塞的布一加氏综合征病例,经上述方法治疗获满意疗效。文章还对重症患者的腹水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 布-加综合征 球囊成形 静脉
原文传递
肝硬化大鼠门静脉高压症不同手术方式对其肝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新保 蔡景修 +3 位作者 董家鸿 何振平 韩本立 冷希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689-693,共5页
目的:评价门奇断流术(PAD)、肠腔分流术(MCS)、远端脾腔分流术(DSCS)对门体分流率(PSS)、肝脏功能、线粒体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用CCl4/乙醇诱导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观察了不同术式(MCS... 目的:评价门奇断流术(PAD)、肠腔分流术(MCS)、远端脾腔分流术(DSCS)对门体分流率(PSS)、肝脏功能、线粒体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用CCl4/乙醇诱导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观察了不同术式(MCS、DSCS、PAD)的死亡率及手术前后肝功能、门体分流率(PSS)、肝细胞线粒体功能和超微结构及肝组织SOD活性、巯基水平、LPO含量的变化,并探讨了线粒体功能与抗氧化能力的内在关系. 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时,PSS远高于正常,肝细胞线粒体功能、抗氧化能力均下降;肠腔分流(MCS)组术后肝细胞线粒体功能、抗氧化能力进一步下降且恢复慢;选择性远端脾腔分流术(DSCS)组和门奇断流术(PAD)组的上述指际变化小且恢复较快,其中DSCS组恢复更快且死亡率低. 结论:选择性分流术(D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大鼠 门静脉高压症 方式 线粒体 氧化损伤 超微结构 门奇断流 分流 远端脾分流
下载PDF
肠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1例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洪 胡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75-576,共2页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再手治疗 肝前型 分流 小儿 失败 文献复习
原文传递
肠腔分流或联合下腔静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魏志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65-266,共2页
目的 探讨肠腔分流术或联合下腔静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布 加氏综合征 (BCS)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肠腔分流术或联合下腔静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BCS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行肠腔侧侧直接吻合 ,11例应用PTFE人造血管行肠腔分流 ;1... 目的 探讨肠腔分流术或联合下腔静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布 加氏综合征 (BCS)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肠腔分流术或联合下腔静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BCS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行肠腔侧侧直接吻合 ,11例应用PTFE人造血管行肠腔分流 ;12例联合下腔静脉内支架置入术。门静脉压降低 10~ 2 7cmH2 O(0 .98~ 2 .65kPa)。 1例术后因肝昏迷肝功能衰竭死亡。 14例存活患者肝脾肿大缩小 ,腹水消失 ,无并发症 ,随访 5~ 2 6个月 ,均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肠腔分流或联合下腔静脉内支架置入术成功率高 ,创伤小 ,疗效满意 ,是治疗BCS的有效实用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分流 静脉置入 布-加氏综合症 BCS
下载PDF
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杰 任立新 +2 位作者 叶勇 茆怀海 许定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 :为明确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概念、提高肠腔分流术疗效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2 5具经常规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出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属支 ,观察其走行、位置及毗邻关系 ,测量了有关数据 ,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 :肠系膜上... 目的 :为明确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概念、提高肠腔分流术疗效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2 5具经常规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出肠系膜上静脉及其属支 ,观察其走行、位置及毗邻关系 ,测量了有关数据 ,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 :肠系膜上静脉的属支变异较大 ,典型Henle干出现率为 5 6 % ,回结肠静脉出现率为 10 0 %。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长 (36 .9± 2 .4 )mm ,中段外径 (10 .6± 2 .1)mm ,中段与下腔静脉距离为 (2 1.3± 3.0 )mm。结论 :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下端为回结肠静脉汇入点 ,上端为右侧距回结肠静脉最近的汇入点。肠腔分流术位置选择得当 ,可减少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上静脉外科干 分流 应用解剖 尸体
下载PDF
肠腔桥式分流术的远期疗效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光 谭毓铨 《腹部外科》 1999年第2期56-57,共2页
报告肠腔架桥分流术的远期疗效分析及评价。作者通过167例肠腔桥式分流术(MCS-H)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分析,得出结论:采用最佳吻合口径(0.8~1.4cm)行MCS-H,即时止血率高,脑病率低(1.3%);再出血率低... 报告肠腔架桥分流术的远期疗效分析及评价。作者通过167例肠腔桥式分流术(MCS-H)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分析,得出结论:采用最佳吻合口径(0.8~1.4cm)行MCS-H,即时止血率高,脑病率低(1.3%);再出血率低(8%);手术总死亡率为4.8%,急诊手术死亡率16%,择期手术死亡率2.8%。作者认为该术式急症止血疗效好,对患者损伤小,操作易,适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 门脉高压症 远期疗效 MCS-H
下载PDF
肠腔侧侧分流术的血液动力学与最佳吻合口径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光 鲁双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血液动力学 分流 门脉高血压
原文传递
肝静脉再堵塞型布加综合征的治疗及预防(附6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秦双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7期638-639,共2页
关键词 肝静脉再堵塞 布-加综合征 治疗 预防 分流
下载PDF
肠腔架桥分流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毓铨 刘铮 《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90年第4期181-184,共4页
自EcK于1877年证明了门脉血可完全转流入体循环后,分流术作为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手术疗法而逐渐发展起来。最先是以门腔分流术来治疗腹水,但由于内科腹水治疗方法的逐渐进步,门腔分流术转而针对“出血”这一严重的合并症。门腔分流术... 自EcK于1877年证明了门脉血可完全转流入体循环后,分流术作为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手术疗法而逐渐发展起来。最先是以门腔分流术来治疗腹水,但由于内科腹水治疗方法的逐渐进步,门腔分流术转而针对“出血”这一严重的合并症。门腔分流术虽能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防止食管曲张静脉的破裂出血,但因同时大量减少门静脉的向肝血流,术后肝功能易进一步恶化,脑病发生率高。因此,很多外科医师致力于寻找改良的“外周型”分流或“选择”性分流,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架桥分流(肠腔H型分流)就是其中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 架桥分流 门脉高压症
原文传递
断流术联合肠腔分流术治疗肝硬变断流术后再出血23例报道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亮 王姝 +1 位作者 蒋勇 雷俊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366-1367,共2页
目的探讨断流术联合肠腔分流术(简称"分断联合术")治疗肝硬变断流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肠腔分流术治疗肝硬变断流术后再出血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目的探讨断流术联合肠腔分流术(简称"分断联合术")治疗肝硬变断流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肠腔分流术治疗肝硬变断流术后再出血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的门静脉直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患者断流后与开腹后门静脉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流后较开腹后门静脉压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肝功能均好转,肝性脑病发生率和再出血率均为4.35%(1/23)。结论分断联合术治疗肝硬变断流术后再出血既保留了分流和断流术的优点,又能克服二者的缺点,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断流 分流
原文传递
重症布加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双 董良鹏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布加综合征的介入加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6例以膜型阻塞为主,阻塞远端下腔静脉,合并肝静脉堵塞的布加综合征患者,实施经皮经腔内支架压栓、球囊扩张成形内支架置入术,术后再次行肠腔分流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8.5 a。... 目的探讨重症布加综合征的介入加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6例以膜型阻塞为主,阻塞远端下腔静脉,合并肝静脉堵塞的布加综合征患者,实施经皮经腔内支架压栓、球囊扩张成形内支架置入术,术后再次行肠腔分流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8.5 a。结果下腔静脉压力由术前的(2.68±0.40)kPa下降至术后的(1.12±0.21)kPa,上腔静脉压力由术前的(0.40±0.15)kPa上升至(0.87±0.26)kPa,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2.27±0.36)kPa。术后无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血栓性膜型阻塞性合并肝静脉堵塞型布加综合征,可施行多支架压栓加肠腔分流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静脉 肝静脉 分流
下载PDF
肠腔分流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门静脉海绵样变1例报道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启彬 吴卓 +1 位作者 余先焕 刘超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0年第5期337-338,共2页
1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儿,男,4岁。因"发现血细胞减少1周,发热4天,腹泻1天"入我院。既往有反复感冒、发热病史。体检:发育正常,心肺无特殊,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3 cm,质韧,边界清晰,无压痛。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样变 分流 先天性 小儿 治疗 血细胞减少 病例资料 反复感冒
下载PDF
肠腔分流并选择性血管缝扎术治疗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疗效观察
14
作者 陈刚 许冰 郭国校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0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肠腔分流并选择性冠状血管缝扎术对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治疗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例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并行肠腔分流、脾动脉结扎、选择性冠状静脉缝扎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资料... 目的探讨肠腔分流并选择性冠状血管缝扎术对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治疗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8例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并行肠腔分流、脾动脉结扎、选择性冠状静脉缝扎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分流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9.8cmH2O(1cmH2O=0.098kPa),术后并发轻微肝性脑病2例,乳糜漏3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均通过非手术治疗后痊愈。26例得到随访,血氨正常,人工血管均通畅。2例再发出血,1例行脾切断流术,1例行改良脾肺固定术。结论肠腔分流并选择性血管缝扎术对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安全有效合理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分流 缝扎 外科治疗
原文传递
分流与断流对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胃粘膜的影响
15
作者 谢小平 张永模 彭贵祖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6-20,共5页
为探讨分流与断流对门脉高压时胃粘膜的影响,本实验采用CCL4皮下注射诱导制作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模型,模仿临床方法施行肠腔分流与联合断流术,以假手术作对照同步观察两类手术对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胃粘膜多项功能与形态学指标的... 为探讨分流与断流对门脉高压时胃粘膜的影响,本实验采用CCL4皮下注射诱导制作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模型,模仿临床方法施行肠腔分流与联合断流术,以假手术作对照同步观察两类手术对肝硬变门脉高压大鼠胃粘膜多项功能与形态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类手术在实验观测时期内均有显著降低门静脉压作用,降压幅度以分流术为大;同对照组相比,分流组胃粘膜血流量、胃粘膜电位差显著增加,胃粘膜下层厚度、血管相对横截面积及胃粘膜病变指数明显降低,提示分流术后胃粘膜血运循环得到改善,胃粘膜屏障功能得以恢复,胃粘膜充血水肿减轻及胃粘膜病变减轻,而断流组除粘膜下层厚度及血管相对横截面积有轻度降低外,上述其他指标均呈相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高压症 胃粘膜 分流 联合断流 大鼠
下载PDF
多支架压栓加肠腔分流术治疗重症布加综合征
16
作者 秦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85-86,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栓性膜型阻塞合并肝静脉堵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介入加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97年 4月~ 2 0 0 0年 8月 ,对 2 9例血栓性膜型阻塞性布加氏综合征患者实施多支架压栓并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术 ,对其中 11例肝静脉堵塞患者... 目的 :探讨血栓性膜型阻塞合并肝静脉堵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介入加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97年 4月~ 2 0 0 0年 8月 ,对 2 9例血栓性膜型阻塞性布加氏综合征患者实施多支架压栓并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术 ,对其中 11例肝静脉堵塞患者再次行肠腔分流术。结果 :下腔静脉压力由术前的平均 2 7.33± 4 .12cmH2 O下降至术后的平均 11.4 2± 2 .11cmH2 O ,上腔静脉压力由术前的平均 4 .0 8± 5 1cmH2 O上升至 8.83± 2 .6 2cmH2 O ,手术后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 2 3.12cmH2 O。无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3个月~ 5 .5年 ,效果良好。结论 :对血栓性膜型阻塞性合并肝静脉堵塞型布加氏综合征 ,可施行多支架压栓加肠腔分流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阻塞 肝静脉阻塞 分流 多支架压栓 球囊扩张成形支架置入 布加氏综合征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失败后的再治疗
17
作者 韩建明 吴性江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 TIPSS)术失败后肝硬变病人的再治疗。  方法 :采用 TIPSS术对 160例晚期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实施治疗 ,共有 38例患者因 TIPSS失败需进一步治疗。行改良 Suguira术 12例 ,肠腔分流术 2例 ,分流道...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 ( TIPSS)术失败后肝硬变病人的再治疗。  方法 :采用 TIPSS术对 160例晚期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实施治疗 ,共有 38例患者因 TIPSS失败需进一步治疗。行改良 Suguira术 12例 ,肠腔分流术 2例 ,分流道再张术 5例 ,非手术治疗 19例。 结果 :改良 Suguira术手术死亡率 8.33% ,并发症 33.33% ,远期生存率 81.8% ,出血复发率9.0 9% ,肠腔分流术无出血复发 ,分流道再扩张术远期死亡率和出血复发率分别是 2 0 %和 4 0 % ,非手术治疗近期出血复发率 52 .63% ,死亡率 4 2 .11% ,无 1例远期生存。  结论 :改良 Suguira术 ,肠腔分流术和分流道再扩张术是治疗 TIPSS失败患者的有效方法 ,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断流 分流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失败后的再治疗
18
作者 韩建明 吴性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Z1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S)术失败后肝硬变患者的再治疗。方法:采用TIPSS地160例晚期肝硬变门脉高压症2实施治疗,共有38例患者因TIPSSS失败需进一步治疗。行改良Suguira术12愈人分流...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IPSS)术失败后肝硬变患者的再治疗。方法:采用TIPSS地160例晚期肝硬变门脉高压症2实施治疗,共有38例患者因TIPSSS失败需进一步治疗。行改良Suguira术12愈人分流术,分流道和再张术5例,非手术治疗19例。结果:改良Sugira术手术死亡率8.33%,并发症33.33%,远期生存率81.8%,出血复发率9.09%,肠腔分流术无出血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血压 断流 分流 TIPSS 再治疗
下载PDF
依据血流动力学改变选择肠腔侧侧分流术最佳吻合口径
19
作者 陈光 谭毓铨 刘铮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利用肝硬变门脉高压模型大鼠行不同吻合口径的肠腔侧侧分流术(MCS-SS),通过术后3周不同口径的MCS-SS的全肝血流量(THBF)、自由门脉压(FPP)及肝脏组织学改变,确定最佳吻合口径。结果表明,吻合口径等于肠系... 利用肝硬变门脉高压模型大鼠行不同吻合口径的肠腔侧侧分流术(MCS-SS),通过术后3周不同口径的MCS-SS的全肝血流量(THBF)、自由门脉压(FPP)及肝脏组织学改变,确定最佳吻合口径。结果表明,吻合口径等于肠系膜上静脉口径的MCS-SS组(简称“等口”组,以下类推)较“半口”组降压效果明显,THBFT降较2“倍口”组轻,优于“半口”及“倍口”组吻合,是MCS-SS之最佳吻合口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分流 吻合口
下载PDF
食管下段胃底切除加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三例
20
作者 程志俭 程明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59-860,共2页
例1 男,53岁,因“大量呕血、柏油便24b”入院。患者12年前诊断为肝硬化,2年前因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曾在上海某医院行肠腔分流术。查体:BP100/70mmHg,P780次/min。皮肤、睑结膜苍白,有蜘蛛痣及肝掌。腹部右腹直肌切口瘢痕... 例1 男,53岁,因“大量呕血、柏油便24b”入院。患者12年前诊断为肝硬化,2年前因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曾在上海某医院行肠腔分流术。查体:BP100/70mmHg,P780次/min。皮肤、睑结膜苍白,有蜘蛛痣及肝掌。腹部右腹直肌切口瘢痕,上腹轻压痛,肝肋缘下可触及,质硬,表面不平,脾未肋下触及,移动性浊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 后再出血 食管下段 治疗 胃底 上消化道出血 分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