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盐饮食抑制细胞自噬损伤肠屏障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雷超 刘聪 +3 位作者 李晓媚 李晨 刘志华 刘亭 《现代医院》 2021年第1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究高盐饮食对肠屏障的影响及细胞自噬变化。方法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SD)组(n=9),高盐饮食(HSD)组(n=9),喂养12周采用FITC-dextran法测定肠屏障通透性,取结肠组织观察HE病理染色,Western blot法测定紧密连接蛋白ZO-1... 目的探究高盐饮食对肠屏障的影响及细胞自噬变化。方法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SD)组(n=9),高盐饮食(HSD)组(n=9),喂养12周采用FITC-dextran法测定肠屏障通透性,取结肠组织观察HE病理染色,Western blot法测定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自噬相关蛋白ATG5,LC3Ⅱ/Ⅰ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以0、50、80、100mmol/L浓度的Na Cl处理Coco2结肠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ATG5(autophagy-related gene5)、LC3Ⅱ/Ⅰ(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Ⅱ/Ⅰ)表达。敲低Coco2细胞ATG5表达,观察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结果与NSD组相比,HSD组血浆FITC-dextran浓度显著增加(P<0.05),结肠绒毛缺损改变,杯状细胞减少,紧密连接蛋白Z0-1、Occludin和自噬蛋白ATG5、LC3Ⅱ/Ⅰ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随着Na Cl浓度增加,ATG5、LC3Ⅱ/Ⅰ蛋白在Coco2细胞中的表达逐渐降低,敲低ATG5表达后,ZO-1、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盐饮食可能通过下调ATG5表达抑制细胞自噬进而损伤肠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障功能 紧密连接 高盐饮食 细胞自噬 ATG5
下载PDF
隔日禁食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博枰 赵丽萍 +8 位作者 石芸 洪慧 周玉 周芝兰 贾雪冰 乔晨萌 赵炜疆 崔春 申延琴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789-3800,共12页
【背景】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常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肠道菌群紊乱与肠上皮通透性增强是引起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饮食限制可改善肠道菌群的构成、维持肠上皮稳态。本文假设隔日禁食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肠... 【背景】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常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肠道菌群紊乱与肠上皮通透性增强是引起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饮食限制可改善肠道菌群的构成、维持肠上皮稳态。本文假设隔日禁食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肠道屏障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纠正肠道菌群的失调以及促进肠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有关。【目的】探究隔日禁食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肠道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自由饮食组(NS+AL组,n=8)、生理盐水+隔日禁食组(NS+ADF组,n=8)、MPTP+自由饮食组(MPTP+AL组,n=8)、MPTP+隔日禁食组(MPTP+ADF组,n=8)共4组。隔日禁食方案以48h为一个实验周期,前24h采取禁食,后24h采取自由摄食,在第12-14个周期内连续5d给予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thydropyridine,MPTP)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在隔日禁食17个周期结束后收集小鼠粪便,通过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小鼠行为学测试后收集其空肠组织,通过HE染色观察肠道病理组织学变化,通过RT-qPCR方法检测AMPK、Occludin、ZO-1的mRNA表达水平(Prkaa1、Ocln、Tjp1),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Z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NS+AL组相比,MPTP+AL组小鼠运动能力显著下降(P<0.01),而MPTP+ADF组小鼠运动障碍有所改善(P<0.01)。HE染色可见NS+AL组小鼠空肠绒毛结构完整、排列紧密,MPTP+AL组空肠绒毛破碎甚至脱落,而MPTP+ADF组则显示出空肠绒毛相对完整、排列紧密。肠道菌群测序结果显示,MPTP+AL组相较于NS+AL组,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显著升高(P<0.001),而相较于MPTP+ADF组并无显著变化;各组间小鼠的肠道菌群构成具有显著差异,相对物种丰度在科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与NS+AL组相比,MPTP+AL组艾克曼菌科(Akkerman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隔日禁食 道屏障 道菌群 紧密连接
原文传递
肠紧密连接蛋白与肠道屏障功能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靖源 蒙俊 杨堃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2期235-239,共5页
肠道黏膜屏障在身体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分离中起重要作用。咬合蛋白、闭合蛋白以及闭合小环蛋白是组成肠紧密连接的主要蛋白,它们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侧膜表面的顶端形成了肠道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肠紧密连接蛋白是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组成部... 肠道黏膜屏障在身体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分离中起重要作用。咬合蛋白、闭合蛋白以及闭合小环蛋白是组成肠紧密连接的主要蛋白,它们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侧膜表面的顶端形成了肠道屏障功能的结构基础。肠紧密连接蛋白是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肠道相关疾病、外科手术操作、失血性休克等破坏因素下,肠紧密连接蛋白的完整性受损,从而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此外,肠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可受多种因素(如细胞因子、右美托咪定、维生素D、谷氨酰胺以及其他多种物质)的调节。因此,未来应对肠紧密连接蛋白对肠道屏障功能调节作用的具体信号通路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连接蛋白 咬合蛋白 闭合蛋白 闭合小环蛋白 道屏障功能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对湿热证大鼠炎症因子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威莹 张会永 +3 位作者 颜晓睿 李红艳 吴威 杨关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56-2860,共5页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对湿热证模型大鼠的药效,并探究葛根芩连汤是否能调节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湿热证炎症反应。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湿热证组(M)、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T1,0.98·kg^(-1)·d^(-1))、葛根芩连汤... 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对湿热证模型大鼠的药效,并探究葛根芩连汤是否能调节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湿热证炎症反应。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湿热证组(M)、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T1,0.98·kg^(-1)·d^(-1))、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T2,4.9·kg^(-1)·d^(-1))。以内湿热饮食+外湿热环境的方法复制湿热证动物模型,共42 d。葛根芩连汤低、高剂量组给药治疗14 d。期间采用旷场实验记录大鼠的探究行为及活动度,监测大鼠精神状态、被毛、阴囊等体征变化并赋分统计。动物处死后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紧密连接闭合蛋白(Oc⁃cludin)、封闭蛋白-1(Claudin-1)、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闭锁小带蛋白-2(ZO-2)的表达。结果与湿热证组相比,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症状积分减少(P<0.01),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D-LA、DAO、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IL-6、IFN-γ含量显著降低(P<0.01),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ZO-1、ZO-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症状积分减少(P<0.05),结肠组织病理损伤减轻,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1),Occludin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ZO-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肠道通透性,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湿热证 道通透性 黏膜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结肠紧密连接蛋白影响急性肝衰竭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冶成贵 朵红梅 +2 位作者 魏国月 童芝文 辛晓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8期1924-1928,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结肠紧密连接蛋白影响急性肝衰竭(ALF)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8只SPF级6~8周龄BALB/c雄性小鼠根据实验目的分为对照组(腹膜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腹膜内注射D-半乳糖胺800 mg/k...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结肠紧密连接蛋白影响急性肝衰竭(ALF)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18只SPF级6~8周龄BALB/c雄性小鼠根据实验目的分为对照组(腹膜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腹膜内注射D-半乳糖胺800 mg/kg体重),抗体治疗组(在ALF诱导前接受抗体治疗,接受抗TNF-αIgG,每只小鼠100μg),每组6只。通过蛋白印迹分析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蛋白表达。通过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分析小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mRNA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IL-6、IL-1β、IL-8炎症因子的水平。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肝损伤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的浓度。通过组织分析对小鼠肠黏膜完整性和组织损伤程度进行评分。通过细菌易位测定和异黄酮荧光素评估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抗体治疗组较模型组表达升高(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claudin-1、occludin和ZO-1的mRNA表达降低(P<0.05),抗体治疗组较模型组表达升高(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TNF-α、IL-6、IL-1β、IL-8的血清浓度水平升高(P<0.05),抗体治疗组较模型组血清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ALT和TBA的浓度升高(P<0.05),抗体治疗组较模型组ALT和TBA的浓度降低(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肠黏膜完整性评分和肠组织损伤评分升高(P<0.05),抗体治疗组较模型组肠黏膜完整性评分和肠组织损伤评分降低(P<0.05)。模型组较对照组的细菌菌落形成和FITC-D升高(P<0.05),抗体治疗组较模型组细菌菌落形成和FITC-D降低(P<0.05)。结论在ALF小鼠中,TNF-α通过抑制ZO-1、claudin-1和occludin表达而增加了肠通透性,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急性肝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紧密连接蛋白 黏膜屏障 通透性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中细胞因子对肠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及针灸效应机制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6
作者 商海霞 郑寒丹 +2 位作者 吴焕淦 季亚婕 施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44-2347,共4页
肠上皮屏障通透性的改变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首要因素。TNF-α、IFN-γ、IL-1β等促炎细胞因子和IL-4、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通过影响肠上皮紧密连接来间接调控肠上皮屏障,进而介导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疗... 肠上皮屏障通透性的改变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首要因素。TNF-α、IFN-γ、IL-1β等促炎细胞因子和IL-4、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通过影响肠上皮紧密连接来间接调控肠上皮屏障,进而介导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较好,而其主要效应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来降低肠上皮屏障通透性、改善其肠上皮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 细胞因子 上皮紧密连接 针灸效应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对克罗恩病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玉洁 王奕文 +2 位作者 王东 孙晓敏 刘占举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24-531,共8页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对CD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CD患者382例,均行IFX治疗,另选择103名行结肠镜检查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C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一般临床资... 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对CD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CD患者382例,均行IFX治疗,另选择103名行结肠镜检查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C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空腹血和肠黏膜组织样本,计算BMI,检测血红蛋白、白蛋白、ESR、CRP,以及相关炎症因子TNF-α、γ干扰素、IL-1、IL-2、IL-6、IL-8、IL-10、IL-17A表达水平及其mRNA水平。采用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CDAI)和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ES-CD)评价CD患者的疾病活动度。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闭锁蛋白、紧密连接蛋白-1、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连接黏附分子-A(JAM-A)表达水平。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肠黏膜上皮细胞。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CD患者治疗前BMI、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8.3±1.8)kg/m^2比(20.2±1.2)kg/m^2、(95.3±8.4)g/L比(129.2±5.7)g/L、(33.2±5.4)g/L比(50.3±3.2)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57、5.342、2.674,P均<0.05)。CD患者治疗后BMI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19.5±2.1)kg/m^2比(18.3±1.8)kg/m^2、(117.2±10.3)g/L比(95.3±8.4)g/L],CRP水平、CDAI评分、SES-C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16.3±2.3)mg/L比(47.2±9.3)mg/L、(113.2±12.5)分比(245.2±23.5)分、(5.0±2.1)分比(10.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0、2.339、2.432、6.345、5.234,P均<0.05)。健康对照组促炎因子TNF-α、γ干扰素、IL-2、IL-6、IL-8、IL-17A表达水平及其mRNA水平均低于CD患者治疗前[分别为(1.1±0.4)ng/L比(158.2±38.3)ng/L、(3.2±0.8)ng/L比(28.3±13.4)ng/L、(2.7±1.3)ng/L比(3.3±2.4)ng/L、(5.2±0.3)ng/L比(16.3±7.4)ng/L、(16.3±6.3)ng/L比(18.9±10.2)ng/L、(10.5±2.3)ng/L比(38.5±11.2)ng/L;1.00±0.00比4.68±0.34、7.83±0.32、1.25±0.46、8.36±0.44、2.01±0.89、6.83±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5、6.456、3.008、4.009、7.045、10.223,8.345、11.235、1.11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英夫利西单抗 黏膜屏障 上皮紧密连接
原文传递
霉菌毒素引起肠毒性的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振 肖凯 徐庆强 《生命的化学》 CAS 2021年第4期769-774,共6页
霉菌毒素是主要由曲霉菌、青霉菌或镰刀菌类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它们是人类和动物食物中最常见的天然食品污染物。摄入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会引起以急性死亡、生殖紊乱、生长障碍和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等为特点的毒理学改变。此... 霉菌毒素是主要由曲霉菌、青霉菌或镰刀菌类等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它们是人类和动物食物中最常见的天然食品污染物。摄入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会引起以急性死亡、生殖紊乱、生长障碍和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等为特点的毒理学改变。此外,霉菌毒素还具有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风险。肠道是霉菌毒素摄入机体的首要屏障,与其他器官相比,霉菌毒素对肠道的影响是毒素作用于机体的开始,具有更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主要从霉菌毒素改变肠上皮及黏液屏障、肠微生物组成以及肠免疫功能等四个方面,综述了霉菌毒素造成肠毒性的主要原因及机制,为进一步药物研究或抑制霉菌毒素肠吸收寻找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毒素 上皮紧密连接 黏液屏障 微生物 免疫
原文传递
miR-200b调控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信号通路对肠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沈玉洁 张琮 陈颖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究mi R-200b对肠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阴性对照慢病毒及表达mi R-200b的慢病毒感染Caco-2细胞形成NC株和200b株,以10 ng/m L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处理建立体外肠上皮损伤模型,并分为NC组、NC+TNF-α组、200b组... 目的探究mi R-200b对肠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阴性对照慢病毒及表达mi R-200b的慢病毒感染Caco-2细胞形成NC株和200b株,以10 ng/m L肿瘤坏死因子(TNF-α)处理建立体外肠上皮损伤模型,并分为NC组、NC+TNF-α组、200b组和200b+TNF-α组。测量4组细胞对肠上皮跨膜电阻抗(TEER)及对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ITC-dextran)的通透性;Western blot检测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及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NC+TNF-α组TEER值降低、对FITC-dextran通透量显著增高、MLCK和P-MLC表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TNF-α组相比,200b+TNF-α组TEER显著升高、FITC-dextran通透量显著降低、MLCK和P-MLC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 R-200b可调控MLCK/P-MLC信号通路修复TNF-α导致的肠上皮紧密连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0b 上皮紧密连接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 细胞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8
10
作者 邓超 李景辉 吴平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653-1656,共4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1)(ZO^(-1))、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17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1)(ZO^(-1))、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17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静脉推注奥曲肽,初始剂量100μg,而后使用静脉微量泵以25μg·h^(-1)持续泵入。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中静脉滴注,2 h内滴注完毕,每日1次,2组均7 d为1疗程,持续1~2个疗程。病情稳定即可停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ZO^(-1)、Occludin和IL^(-1)8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51%(83/86例),对照组为81.39%(70/86例,P<0.05)。试验组腹痛消失时间为(1.94±0.52)d,对照组为(3.72±0.61)d,试验组腹胀消失时间为(2.72±0.57)d,对照组为(4.01±0.43)d,试验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为(2.13±0.29)d,对照组为(3.54±0.94)d,试验组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为(1.74±0.24)d,对照组为(4.33±0.82)d,试验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为(4.23±1.00)d,对照组为(6.61±1.40)d,试验组治愈时间为(10.92±2.82)d,对照组为(15.32±2.42)d,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ZO^(-1)蛋白表达由(+)升至(+++),对照组由(+)升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Occludin为(130.27±18.17)ng·L^(-1),IL^(-1)8为(35.96±10.22)ng·L^(-1)(P<0.05);对照组Occludin为(116.30±11.52)ng·L^(-1),IL^(-1)8为(42.83±9.92)ng·L^(-1)(P<0.05)。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能与其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ZO^(-1)、Occludin、IL^(-1)8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乌司他丁 急性重症胰腺炎 黏膜紧密连接蛋白 白细胞介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