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8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枢椎齿状突的动脉供应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正兴 俞寿民 《解剖学报》 CAS 1984年第4期337-342,共6页
本文用解剖、透明和X线动脉造影等方法,研究了48具尸体中不同年龄枢椎齿状突的动脉供应,其结果如下:一、齿状突除直接接受椎动脉的上行分支——前升动脉和后升动脉外,还间接接受咽升动脉水平分支的供应。这些动脉在齿状突周围构成独特... 本文用解剖、透明和X线动脉造影等方法,研究了48具尸体中不同年龄枢椎齿状突的动脉供应,其结果如下:一、齿状突除直接接受椎动脉的上行分支——前升动脉和后升动脉外,还间接接受咽升动脉水平分支的供应。这些动脉在齿状突周围构成独特的吻合形式,其上方呈弓状(即为顶弓)。二、齿状突的营养动脉分二组:基底部营养动脉和尖部营养动脉。前者从基底部前外侧面和背侧面的中央区进入,每侧多为1支(81.94+3.21%);后者从尖部上方进入,多见2支(69.44±7.68%)。在新生儿、儿童和成人,基底部营养动脉的外径(mm)分别为0.09~0.15、0.16~0.19、0.24~0.29,尖部营养动脉的外径(mm)则各为0.03~0.06、0.06~0.10,0.10~0.14。三、齿状突骨内动脉的配布,因年龄而不同。小于12岁的标本中,齿状突尖部骨化尚未完成,基底部和尖部的营养动脉不存在吻合。成人的齿状突已全部骨化,突内各动脉之间吻合成网状,其中以基底部处最为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 营养动脉 基底部 动脉 肠系膜间动脉 动脉供应 枢椎 颈椎
下载PDF
右肺上叶支气管与血管 被引量:2
2
作者 《解剖学报》 CAS 1960年第1期19-29,共11页
本教研室于1957年曾研究过右肺中叶,关于肺解剖的历史材料及我们的研究方法,均已介绍过,本文不再重复。研究材料:我们仍然用上次研究中叶的50个右肺,但有两个标本,有上叶因病变形,我们另外换了两个,所以本文仍是用50个成人右肺上叶。
关键词 主支气管 上叶支 后段 分界 右上叶 右肺上叶 动脉 肠系膜间动脉 血管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与否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72
3
作者 沈荐 李敏哲 +2 位作者 杜燕夫 渠浩 张峪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22-24,2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处理肠系膜下动脉时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LCA)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2月113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者随意分为两组,其中保留LCA组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处理肠系膜下动脉时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 artery,LCA)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2月113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者随意分为两组,其中保留LCA组72例,不保留LCA组41例,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末端回肠造口情况、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根部淋巴清扫数目、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及预后情况。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60.8±23.8)mlVS.(55.7±22.7)ml,t=1.115,P=0.267],手术时间[(133.8±14.6)minvs.(128.3±21.1)min,t=1.623,P=0.107],术后排气时间[(2.6±0.8)dVS.(2.8±0.9)d,t=-1.161,P=0.248],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3.0±1.3)VS.(3.3±1.1),t=-1.237,P=0.219],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6.9%(5/72)VS.7.3%(3/41),x。:0.006,P=0.941]差异均无显著性。保留LCA组均无须游离结肠脾曲及做末端回肠造口;不保留LCA组3例因近端肠管血运障碍需游离结肠脾曲(P=0.046),3例吻合后加做末端回肠造口(P=0.046)。保留LCA组术后无吻合漏,不保留LCA组2例吻合口漏(P=0.130)。2组术后随访3—48个月,中位随访24个月,保留LCA组1例局部复发,4例肝转移,不保留LCA组1例局部复发(P=1.000),2例肝转移(P=1.000)。结论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处理IMA时保留LCA可以有效保障近端肠管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左结肠动脉 肠系膜动脉 吻合口漏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7
4
作者 张鲁阳 臧潞 +3 位作者 马君俊 董峰 何子锐 郑民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86-891,共6页
目的针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对于肠系膜下动脉(IMA)处理方式的不同,探讨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低位结扎IMA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上海瑞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03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 目的针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对于肠系膜下动脉(IMA)处理方式的不同,探讨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低位结扎IMA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上海瑞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03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保留左结肠血管61例(低位结扎组),不保留左结肠血管42例(高位结扎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或术后死亡病例,术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麻醉相关并发症。术中高位结扎组42例中有4例(9.5%)出现结肠残端缺血性改变,追加切除部分结肠;而低位结扎组无一例出现结肠残端缺血性改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5)。高位结扎组与低位结扎组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6.1±6.8)枚和(15.5±7.2)枚;清扫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淋巴结分别为(4.2±1.7)枚和(4.3±1.7)枚,其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9.5% (4/42)和4.9%(3/61);肿瘤下切缘分别为(2.8±1.7)cm和(2.2±1.4)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5 (2.0~ 10.0)月,均为无出现远期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情况。结论低位结扎IMA可使近端结肠和吻合口获得更好的血供,并可以完成与高位结扎同样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肠系膜动脉 左结肠动脉
原文传递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178例术后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0
5
作者 郭伟 盖鲁粤 +3 位作者 刘小平 张国华 梁法启 李荣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921-925,共5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和问题。方法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共对17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修复术治疗。其中急性期76例,慢性期102例;StanfordA型19例,SatnfordB型159例。局部或全身麻醉,在X线透视条件...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和问题。方法1998年6月至2004年12月,共对17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修复术治疗。其中急性期76例,慢性期102例;StanfordA型19例,SatnfordB型159例。局部或全身麻醉,在X线透视条件下将支架型人工血管经股动脉放置在主动脉夹层第1裂口位置,实现腔内修复。修复后观察真假腔血液动力学变化、内脏及下肢动脉供血的改变。结果10例分别同期进行左颈总、左锁骨下动脉或肝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旁路术。36例支架型人工血管一期覆盖左锁骨下动脉而未做血管旁路手术,术后左肱动脉平均收缩压(61.6±23.7)mmHg(1mmHg=0.133kPa)。移植物位于第8胸椎椎体水平以上159例,以下19例。围手术期死亡率3.4%(6/178)。即刻内漏发生率12.9%(23/178)。无移植物错放、移位、瘤体破裂、中转手术和截瘫等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1.5h(0.5~4.3h),平均出血量140ml(30~500ml),平均恢复活动时间1.8d(0.5~21.0d),平均恢复饮食时间1.5d(0.5~9.0d),平均住院时间5.3d(3~18d)。所有受破坏的分支血管修复后真腔供血均得到明显改善或无变化。随访1~76个月,术后1个月内漏发生率为6.4%(11/172)。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具有安全、可行、有效的特点。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术 疗效分析 术后早期 支架型人工血管 Stanford 左锁骨下动脉 血液动力学变化 围手术期死亡率 肠系膜动脉 平均手术时 2004年 1998年 平均收缩压 平均出血量 全身麻醉 经股动脉 X线透视 动脉供血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低位结扎对第3站淋巴结清扫的影响及第3站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4
6
作者 骆洋 陈建军 +4 位作者 秦骏 俞旻皓 秦绍岚 仇伊尔 钟鸣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4-160,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对第3站淋巴结清扫的影响,分析影响直肠癌第3站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380...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对第3站淋巴结清扫的影响,分析影响直肠癌第3站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38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80例患者中,177例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设为IMA低位结扎组,203例术中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设为IMA高位结扎组。患者均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原则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3)随访和生存情况。(4)影响直肠癌第3站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门诊、电话方式进行术后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情况和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5月31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U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IMA低位结扎组和IMA高位结扎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吻合口瘘分别为(147.2±3.0)min和(137.2±2.8)min、(72.8±1.4)h和(76.6±1.1)h、 20例和38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3,2.073, X2=4.025,P〈0.05)。IMA低位结扎组和IMA高位结扎组直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9±6)mL和(108±5)mL、预防性造瘘分别为25例和32例、血管损伤(肠系膜下血管以及骶前静脉损伤)分别为29例和27例、尿潴留分别为24例和30例、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7± 0.5)d和(9.6±0.4)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24, X2=0.235,0.716,1.115,t=1.780,P〉0.05)。5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第3站淋巴结 左结肠动脉 肠系膜动脉 低位结扎 腹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吻合口瘘及手术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63
7
作者 臧潞 马君俊 郑民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6-387,共2页
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和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应用为直肠癌手术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腹腔镜直肠TME手术所涉及的血管处理主要针对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的方式有两种: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的高位结扎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低... 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和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应用为直肠癌手术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腹腔镜直肠TME手术所涉及的血管处理主要针对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的方式有两种: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的高位结扎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低位结扎。本文回顾并分析近年来最新的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对吻合口瘘和手术时间这两个方面的影响作一评述,以期为肠系膜下动脉处理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肠系膜动脉
原文传递
肠系膜下动脉血管分型及Riolan动脉弓缺如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59
8
作者 黄俊 周家铭 +6 位作者 万英杰 林杨皓 邓艳红 周智洋 邱建平 汪建平 黄美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IMA)分型及Riolan动脉弓缺如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16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 目的探讨肠系膜下动脉(IMA)分型及Riolan动脉弓缺如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16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腹盆腔增强CT血管造影(CTA),对IMA分支进行分型并判断Riolan动脉弓是否存在,并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IMA分型、Riolan动脉弓缺如及IMA结扎部位(高位或低位)对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影响。结果116例患者中IMAⅠ型67例(57.8%),Ⅱ型12例(10.3%),Ⅲ型36例(31.0%),Ⅳ型1例(0.9%)。Riolan动脉弓缺如比例为60.3%(70/116)。术后8例(6.9%)患者出现吻合口瘘,IMAm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分型者[19.4%(7/36)比1.2%(1/80),P=0.001],Riolan动脉弓缺如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亦明显增高[11.4%(8/70)比0%(0/46),P=0.030];而IMA高位与低位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8.0%(7/87)比3.4%(1/29),P=0.531]。8例吻合口瘘中有7例发生于IMAHⅠ型且Riolan动脉弓缺如并行IMA高位结扎的患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MAⅢ型(P=0.001)和Riolan弓缺如(P=0.002)是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MAⅢ型及Riolan动脉弓缺如的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增高。IMA分型和Riolan动脉弓存在与否有助于术中IMA结扎位置的选择。对于IMAⅢ型并Riolan动脉弓缺如患者.可考虑行低位结扎加高选择性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肠系膜动脉 血管分型 Riolan动脉 吻合口瘘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癌术中左结肠动脉保留的意义 被引量:58
9
作者 李心翔 李清国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2-275,共4页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对于左结肠动脉(LCA)的处理方式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通常根据对肠系膜下动脉(IMA)结扎的位置不同,将其分为位于腹主动脉起始部位的高位结扎和位于LCA以下、保留LCA的低位结扎。对保留LCA争议的焦点主要...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对于左结肠动脉(LCA)的处理方式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通常根据对肠系膜下动脉(IMA)结扎的位置不同,将其分为位于腹主动脉起始部位的高位结扎和位于LCA以下、保留LCA的低位结扎。对保留LCA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是否有临床意义、是否影响肿瘤根治效果和是否增加手术难度这几个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保留LCA会妨碍IMA根部的淋巴结清扫从而影响术后分期和预后,且延长手术操作时间和增加吻合口张力。近年来,一些回顾性的临床研究证实了保留LCA的临床价值。本文结合既往的临床研究和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的体会,对保留LCA在降低吻合口漏风险中的价值及其对清扫IMA根部淋巴结的影响进行阐述,创新性提出了"肠系膜下动脉三角区域[由腹主动脉、肠系膜下静脉(IMV)/LCA和IMA构成]淋巴结"这一概念,代替传统第253组淋巴结;如将这一区域淋巴结清扫干净,保留LCA与否都能达到肿瘤学根治的效果。此外,笔者提出以血管为中心入路的全直肠系膜切除,在IMA进入腹主动脉的根部打开一小窗,沿着IMA向上分离直到LCA的起始部,沿着LCA向根部清扫,将脂肪淋巴组织作整块切除。在流程标准化之后,以血管为导向保留LCA的淋巴结清扫并不增加手术难度,有助于该区域淋巴结整块清扫和保护肠系膜下神经丛,达到同样的肿瘤学根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保留左结肠动脉 肠系膜动脉根部淋巴结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与否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51
10
作者 骆洋 秦骏 +4 位作者 陈建军 俞旻皓 秦绍岚 仇伊尔 钟鸣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0-664,共5页
目的根据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对于肠系膜下动脉处理方式的不同,探讨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523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分为低位结扎肠... 目的根据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对于肠系膜下动脉处理方式的不同,探讨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523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分为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组(低位结扎组)203例,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组(高位结扎组)32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情况、术后病理情况以及术后情况的变化。结果低位结扎组与高位结扎组在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侵犯肠壁深度、病理分型、分化程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位结扎组在术后首次通气时间、吻合口漏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排便频次方面明显低于高位结扎组(P<0.05);在术中淋巴结收获数量方面低位结扎组较高位结扎组多(P<0.05),但在整个手术时间上,低位结扎组却高于高位结扎组(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以完成与高位结扎同样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淋巴结检出数目,降低了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与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左结肠动脉 肠系膜动脉 低位结扎 吻合口漏
原文传递
根据肠系膜下动脉各分支分型行精准低位结扎并根部淋巴结清扫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被引量:49
11
作者 周家铭 谭淑云 +6 位作者 黄俊 黄品助 彭绍勇 林金鑫 李拓阳 汪建平 黄美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IMA)分支分型的不同进行精准低位结扎、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及清扫根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的方法,纳入...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IMA)分支分型的不同进行精准低位结扎、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及清扫根部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外科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的方法,纳入104例经术前检查证实为肿瘤距肛2~15cm、原发灶可完整切除且无远处转移、可接受腹腔镜手术的18—75岁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其中男性67例,女性37例,年龄22~83岁,中位体质指数25.3kg/m2:I期6例,Ⅱ期51例。Ⅲ期47例。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52例应用低位结扎IMA合并根部淋巴结清扫(LAND,低位结扎组),通过术前CT分析IMA的分支分型及长度,精准分离并保留LCA,清扫根部淋巴结(No.253)并将其单独送检;另52例予以传统高位结扎(高位结扎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其围手术期疗效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IMA分支分型、长度及术前肿瘤临床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但低位结扎组有2例患者因术中需要行LCA结扎(1例在分离IMV时损伤LCA导致出血,1例因吻合张力较大)。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预防性造口率及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的淋巴结清扫总数目及No.253组淋巴结清扫数目[(24.9±5.7)枚及(2.4±1.1)枚]显著多于高位结扎组[(16.9±4.2)枚(1,5±0.8)枚](均P=0.001),但两组总体淋巴结阳性率及No.253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总量、腹腔引流管和肛门引流管及尿管停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后有2例排尿功能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肠系膜动脉分支分型 根部淋巴结 左结肠动脉
原文传递
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12
作者 尤小兰 王元杰 +5 位作者 程之逸 李文琦 徐宁 刘贵远 赵小军 黄传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62-1167,共6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肿瘤根治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TME手术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肿瘤根治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TME手术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为肿瘤距肛缘10cm以内、术后病理数据及随访资料完整的中低位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排除(1)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多灶性直肠癌、肿瘤固定、侵犯周围组织器官不可切除或姑息性手术及复发性肿瘤者;(2)合并急性肠梗阻、出血或穿孔等急诊手术者;(3)有严重基础疾病或发生远处转移者。按术中肠系膜下动脉(IMA)不同处理方式分为两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高位结扎组,72例)和保留左结肠动脉(低位结扎组,64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学指标、肿瘤安全性指标和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分期、肿瘤距肛缘距离)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位结扎组和低位结扎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64.0±12.6)min和(167.3±9.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0±3.6)ml和(30.1±3.0)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为R0切除,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高位结扎组和低位结扎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13.7±2.6)枚和(13.3±2.1)枚;近端切缘长度分别为(16.4±1.9)cm和(16.7±2.1)cm;远端切缘长度分别为(3.9±0.6)cm和(4.1±0.9)cm;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位结扎组相比,低位结扎组保肛率更高[92.2%(59/64)比79.2%(57/72),x^2=4.580,P=0.032]、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1.6%(1/64)比9.7%(7/72),x^2=4.075,P=0.044]、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肠系膜动脉
原文传递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病例荟萃分析 被引量:47
13
作者 陈跃鑫 刘昌伟 刘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7期3345-3348,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病例特点,治疗方法和措施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诊治和文献报道的共101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病例中...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病例特点,治疗方法和措施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中心诊治和文献报道的共101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病例中男性占84.16%,平均发病年龄53.95岁。保守治疗成功率约70%,36例手术和16例腔内治疗症状缓解率100%,腔内支架治疗再狭窄率12.50%。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和腔内治疗疗效确切,临床有效率高。治疗策略的制定有赖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 夹层 治疗
原文传递
国内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874例临床荟萃分析 被引量:46
14
作者 庄艳 杜杰 +1 位作者 郑松柏 张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11-2213,共3页
目的汇总分析近20年来国内报道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SMAI)病例,探讨国人ASMAI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提取符合标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ASMAI共有874例,急性肠系... 目的汇总分析近20年来国内报道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SMAI)病例,探讨国人ASMAI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提取符合标准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ASMAI共有874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800例,占91.5%;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ASMAT)53例,占6.1%;急性非阻塞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NOSMAI)21例,占2.4%。男∶女=1.7∶1,平均年龄为61.9岁。主要相关疾病:心房颤动患者占53.5%(429/802),动脉硬化症患者占38.1%(69/181),冠心病患者占27.9%(195/698),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占24.2%(169/698),高血压患者占15.2%(106/698)。主要症状为剧烈腹痛(99.1%)、恶心呕吐(63.8%)、腹胀(40.8%)、便血(29.4%),而发病早期腹部体征较轻,与严重的腹部症状不符。561例(64.2%)通过手术确诊,263例(30.1%)通过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确诊,50例(5.7%)通过CTA确诊,但初步诊断的误诊率达58.1%。手术治疗占82.3%(710/863),介入治疗占13.9%(120/863),内科保守治疗占7.5%(65/863),病死率37.3%(326/874)。结论 ASMAI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通过CTA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早期确诊、积极治疗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 缺血 栓塞 血栓形成 诊断 治疗 荟萃分析
下载PDF
以肠系膜上动脉为导向的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3
15
作者 孙跃明 封益飞 +6 位作者 张冬生 王勇 胥子玮 唐俊伟 黄远健 张川 傅赞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3-760,共8页
目的探讨以肠系膜上动脉(SMA)为导向的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14例,女... 目的探讨以肠系膜上动脉(SMA)为导向的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55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14例,女441例;中位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18~96岁。955例患者中,377例行以SMA为导向的右半结肠CME,淋巴结清扫内侧界为SMA左缘,设为动脉导向组;578例行以肠系膜上静脉(SMV)为导向的右半结肠CME,淋巴结清扫内侧界为SMV左缘,设为静脉对照组。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6个月随访1次,2年后每1年随访1次。随访内容为患者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包括癌胚抗原、CA19-9,胸腹CT检查和肠镜检查。随访终点为发现肿瘤复发转移或患者死亡。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和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情况分析。失访患者作为删失值纳入生存分析。结果(1)术中及术后情况:377例动脉导向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0min(90min,110min),50.0mL(50.0mL,70.0mL),8d(8d,10d);578例静脉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10min(90min,135min),50.0mL(50.0mL,122.5mL)、10d(8d,12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400,-5.799,-7.461,P<0.05)。排除47例术后并发症患者,365例动脉导向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每天最大排便次数,术后每天中位排便次数分别为5d(3d,5d),2.0次(1.0次,2.5次),1.0次(1.0次,1.0次);543例静脉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右半结肠癌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 肠系膜动脉 导向 乳糜漏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动脉优先入路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被引量:43
16
作者 刁德昌 卢新泉 +6 位作者 何耀彬 李洪明 王伟 邹瞭南 谭萍 熊文俊 万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 探讨动脉优先入路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10月期间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实施动脉优先入路法腹腔镜辅助完整系膜切除术(CME)的2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核... 目的 探讨动脉优先入路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通过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10月期间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实施动脉优先入路法腹腔镜辅助完整系膜切除术(CME)的2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核心理念是将右半结肠癌D3清扫的内侧界扩展到肠系膜上动脉(SMA)中线。具体手术方法为先沿SMA中线前方切开腹膜,裸化SMA右侧并整块清扫No.203、No.213和No.223淋巴结;然后裸化肠系膜上静脉(SMV ),根部结扎、切断右半结肠血管,进入并拓展右结肠系膜后间隙,完整游离右半结肠及其系膜。将SMV中线左侧淋巴结编号为No.D3a,单独送检。结果 2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39~ 83(中位65)岁,体质指数18.3~ 37.7(中位24)kg/m2。肿瘤位于回盲部7例,升结肠15例;术前临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13例,Ⅲ期6例。全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45~ 240(中位180)min,术中出血量10~ 300(中位40)ml,1例患者因损伤回结肠动脉根部导致术中出血300 ml,应用腹腔镜下用6-0血管缝线缝合血管壁成功止血。淋巴结清扫数目13~ 55 (中位26)枚/例,NO.D3a淋巴结清扫0~ 8(中位4)枚,淋巴结转移1例(1枚)。术后病理分期Ⅰ期2例,Ⅱ期7例,Ⅲ期3例,与术前临床分期符合率75.4%。术后病理分化:低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17例,高分化腺癌1例,黏液腺癌2例。术后患者排气时间26~ 122(中位36)h,住院时间5~ 20(中位7)d,术后腹腔引流量为150 ~2 800(中位75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1%(2/22),无术后30 d内再住院患者及死亡患者。结论 动脉优先入路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符合CME原则,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肿瘤 腹腔镜 完整系膜切除 肠系膜动脉
原文传递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40
17
作者 许永乐 熊江 +2 位作者 郭伟 刘小平 刘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SMA)夹层的治疗方法及方法选择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诊治的10例SMA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按是否发生肠缺血坏死和(或)SMA破裂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探讨各型夹层的治疗方法及... 目的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SMA)夹层的治疗方法及方法选择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诊治的10例SMA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按是否发生肠缺血坏死和(或)SMA破裂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探讨各型夹层的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9例患者属单纯型,保守治疗后腹痛好转,其中5例患者未予抗凝治疗。1例属复杂型,保守治疗腹痛不缓解,采用开放手术行血管重建,术后腹痛缓解。结论随着CTA和DSA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孤立性SMA夹层得以确诊。多数SMA夹层患者,尤其是单纯型,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甚至不需要抗凝治疗;复杂型患者,往往需要包括开放手术在内的血管重建术才能取得好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 夹层 孤立性 治疗
下载PDF
小儿腹腔镜下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治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李索林 温哲 +4 位作者 时保军 于增文 李振东 周薇莉 孙立宝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3-185,共3页
目的 评价腹腔镜对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本组10 例,年龄5d^10岁。采用3或4 Trocar技术,腹腔镜下确定十二指肠梗阻病因并予以手术治疗。5 例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完成Ladd’s手术,1例新生儿和2例婴儿诊断十二指... 目的 评价腹腔镜对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本组10 例,年龄5d^10岁。采用3或4 Trocar技术,腹腔镜下确定十二指肠梗阻病因并予以手术治疗。5 例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完成Ladd’s手术,1例新生儿和2例婴儿诊断十二指肠隔膜纵行切开其前壁后切除隔膜、横行缝合,2例女孩确立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腹腔镜下松解Treitz韧带,离断空肠经结肠后与十二指肠Roux Y吻合。结果 全部手术操作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3.5h,术后1~3d进食、5~7d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腹腔镜诊治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腹腔镜技术具有切口小、进食早、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特点,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 腹腔镜下 诊治 肠系膜动脉综合征 TREITZ韧带 小儿 十二指肠隔膜 传统开腹手术 诊断和治疗 肠旋转不良 腹腔镜技术 手术治疗 梗阻病因 镜下松解 Roux 手术操作 手术时 痊愈出院 无并发症 经腹腔镜
原文传递
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7
19
作者 沈荐 李敏哲 +3 位作者 杜燕夫 谢德红 渠浩 张峪东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0-664,共5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和廓清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IMA)的长期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有322例患者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和廓清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IMA)的长期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有322例患者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其中168例术中保留LCA并廓清IMA根部淋巴结(保留LCA组);154例不保留LCA,于IMA根部结扎切断血管(不保留LC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保留LCA组随访5~60月,随访率91.1%(153/168),期间死亡49例(32.0%),9例(5.9%)出现局部复发,62例(40.5%)出现转移。不保留LCA组随访6~60月,随访率90.3%(139/154),期间死亡44例(31.7%),9例(6.5%)出现局部复发,52例(37.4%)出现转移。两组病死率、局部复发率及转移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保留LCA组和不保留LCA组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7.2%和5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按病理分期分层后,保留LCA组Ⅰ、Ⅱ、Ⅲ期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0.4%、62.5%和45.1%,不保留LCA组为82.6%、66.0%和48.8%,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保留LCA组和不保留LCA组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9.5%和70.1%,两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按病理分期分层后,保留LCA组Ⅰ、Ⅱ、Ⅲ期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2%、76.2%和56.7%,不保留LCA组为94.4%、74.3%和60.5%,两组比较,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保留LCA、廓清IMA根部淋巴结的远期疗效与于IMA根部结扎切断血管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左结肠动脉 肠系膜动脉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直肠癌外科与自主神经保留:肠系膜下动脉结扎的神经解剖因素 被引量:34
20
作者 张策 李国新 +2 位作者 丁自海 吴涛 钟世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丛(AAP)等自主神经与肠系膜下动脉(IMA)之间的局部解剖学关系,寻找安全结扎IMA而不损伤自主神经的解剖学位点和比传统方法更合理的操作方法。方法对16具福尔马林固定男性躯干标本进行解剖观察。结果AAP包含于主动脉及... 目的研究腹主动脉丛(AAP)等自主神经与肠系膜下动脉(IMA)之间的局部解剖学关系,寻找安全结扎IMA而不损伤自主神经的解剖学位点和比传统方法更合理的操作方法。方法对16具福尔马林固定男性躯干标本进行解剖观察。结果AAP包含于主动脉及其分支的表面一层菲薄的筋膜层中。IMA根部无自主神经纤维分布;AAP左干与IMA 交叉点位置不恒定:AAP左干更加贴近IMA而非主动脉。结论从保护自主神经的角度来说,IMA最安全的结扎位点在其根部,除此之外的IMA主干及分支均无安全的结扎点。结扎IMA时正确的外科平面恰好位于IMA与其后方含有自主神经的筋膜层之间,结扎前必须“骨骼化”IMA并保持其后方筋膜层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 腹主动脉 肠系膜动脉 直肠癌 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