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岛两所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茜 李庆淑 +2 位作者 李智 曲彦 胡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37-442,共6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两所医院鲍曼不动杆菌(AB)耐药情况、分布特征,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两所医院临床分离的145株(A院78株,B院67株)AB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肠杆菌科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ERIC)-... 目的了解青岛市两所医院鲍曼不动杆菌(AB)耐药情况、分布特征,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方法收集两所医院临床分离的145株(A院78株,B院67株)AB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肠杆菌科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ERIC)-PCR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A院AB对临床常用的16种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3.85%),其次是米诺环素(16.67%),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73%。B院AB对常用的23种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米诺环素和替加环素均不耐药,对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3.88%、38.81%,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4%。两院所有菌株均携带OXA-51基因,A、B两院碳青霉烯耐药组OXA-23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86.76%(59/68),56.67%(3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3,P<0.001);A院3株菌携带OXA-58基因,B院未检出OXA-58基因。145菌株共分为8个基因型,其中A型71株和E型37株,为主要流行株;A院主要流行A型(46.15%)和E型(41.03%),B院主要流行A型(52.24%)和C型(17.91%)。结论两所医院临床分离的AB耐药情况严重,且存在医院流行,OXA型酶OXA-23、OXA-51基因在介导AB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 多重耐药 抗药性 微生物 杆菌科基因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及耐消毒剂基因qacE△1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龙盛双 陈妍雯 +2 位作者 蔡红升 胡世芸 邱隆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098-4100,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中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及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的携带情况,从而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方法收集2014年住院患者中分离的15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中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及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的携带情况,从而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方法收集2014年住院患者中分离的15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携带情况。结果 15株医院感染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经ERIC-PCR分型分A、B两种基因型,A型10株,B型5株;ICU分别分离出A型6株、B型3株;A型其余4株菌株分别分布于PICU(儿科ICU)、整形外科病房、心血管外科病房及神经外科病房;B型其余2株菌株分别分布于胃肠外科病房及骨外科病房;15株医院感染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均携带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结论医院感染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存在菌株的A/B型的克隆流行,其主要分布在基础病情严重、侵入性操作频繁的ICU;医院感染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消毒剂基因qacEΔ1携带率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 杆菌科基因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消毒剂基因
原文传递
应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闻海丰 秦瑾 +2 位作者 于文静 冯彦蕊 冯忠军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4期247-252,共6页
目的了解临床不同来源的鲍曼不动杆菌是否存在同源性,判断其是否存在耐药菌株的克隆播散,追踪其在医院交叉感染的可能途径,以便有效防控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中传播。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临床分离的73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目的了解临床不同来源的鲍曼不动杆菌是否存在同源性,判断其是否存在耐药菌株的克隆播散,追踪其在医院交叉感染的可能途径,以便有效防控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中传播。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临床分离的73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ERIC-PCR)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73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ERIC-PCR分型分为8个基因型,分别用A、B、C、D、E、F、G、H表示,其中A型31株,B型15株,C型12株,D型8株,E型3株,F型2株,G和H型各为1株。A型为主要的流行株,分布在多个不同的科室。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分离的菌株存在6个基因型;骨科系统病区存在4个基因型;急诊科有5个基因型;内科发现有6个基因型;外科发现3个基因型。ICU病房环境物体表面共分离出4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9号和10号菌株来自于不同患者的床旁,12号和13号来自于护理站电脑键盘。结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存在多个基因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存在时间和空间的聚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性 杆菌科基因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同源性
下载PDF
临床血流感染沙门菌的分型及同源性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俊英 田宏攀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83-84,88,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感染沙门菌血清分型、基因同源性及耐药质粒和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5~2017年临床血流感染分离的10株沙门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Compact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按国... 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感染沙门菌血清分型、基因同源性及耐药质粒和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5~2017年临床血流感染分离的10株沙门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 2Compact全自动鉴定药敏检测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按国家标准对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的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其进行基因分型,采用Cluster 3.0软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0株沙门菌分为3种血清群,A群1株,B群3株,D群6株,D群是优势血清群,约占60.0%;10株沙门菌中2,3,4,5和8号菌株含有质粒,不含质粒的是1,6,7,9和10号菌株;10株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80.0%,左氧氟沙星中介率80.0%,对三、四代头孢及碳青霉烯类100.0%敏感,对复方磺胺类敏感率为80.0%;4号和10号菌株、8号和9号菌株的同源性超过80.0%,1号和2号,5号和6号菌株的同源性大于70.0%。结论沙门菌存在耐药质粒,质粒的多少表明耐药程度的高低;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高,对头孢他啶敏感率高,因此治疗血流感染时可选用三、四代头孢或亚胺培南,采用降阶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分型 基因分型 耐药性 杆菌科基因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同源性分析
下载PDF
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表达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茜 李智 +3 位作者 曲彦 李海玲 邢金燕 胡丹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1-615,共5页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分布特征,以及院内、院间主要克隆株的流行情况;探讨外膜蛋白介导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院区及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分布特征,以及院内、院间主要克隆株的流行情况;探讨外膜蛋白介导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院区及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145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应用肠杆菌科基因间一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菌株进行DNA分型及同源性分析,并采用PCR扩增外膜蛋白carO基因。随机抽取碳青霉烯耐药组30株鲍曼不动杆菌和敏感组17株鲍曼不动杆菌,用超声破碎及高速离心法提取外膜蛋白,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外膜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4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16种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其中耐碳青霉烯类128株(耐药率88.3%),多重耐药(MDR)137株,泛耐药(XDR)126株;对米诺环素敏感率最高(79.3%),其次是阿米卡星(40.7%)。碳青霉烯耐药组carO基因阳性率达97.7%(125/128),碳青霉烯敏感组carO基因阳性率达17.6%(3/17)。SDS-PAGE显示,碳青霉烯敏感组17株鲍曼不动杆菌约在相对分子质量47000(16株)、37000(13株)和29000(13株)处有相应条带表达;而耐药组30株在这3处分别有20株、25株、23株呈不同程度的缺失或减弱。聚类分析显示,145株鲍曼不动杆菌共分为8个ERIC基因型,其中A型71株和E型37株,为主要流行株。结论两家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且存在院内、院间流行。外膜蛋白carO基因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存在,外膜蛋白表达的缺失或减弱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外膜蛋白 carO基因 杆菌科基因一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ERIC-PCR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钟海波 伍哓锋 +4 位作者 曾瑜 彭湘明 邹石海 潘海燕 汪得喜 《现代医院》 2013年第12期19-22,共4页
目的监测医院不同病区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属耐药性变迁及基因同源性,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08年医院临床分离非重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株23株,采用Kirby—Bauer(K—B)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 目的监测医院不同病区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属耐药性变迁及基因同源性,为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08年医院临床分离非重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株23株,采用Kirby—Bauer(K—B)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菌株进行DNA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2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对3种或以上抗茵药耐药有22株;ERIC—PCR谱型表现为7种基因型,其中来源于不同的2个克隆株A型和B型,共占79.3%,且2个克隆株的相似度为72.7%。结论来自多个病区的多重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具有基因同源性,存在院内克隆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杆菌科基因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2008~2011年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及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谭湘淑 韩新鹏 葛淑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1-374,共4页
目的监测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趋势及基因同源性状况。方法收集RICU 2008年~2011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应用ERIC-PCR进行基因同源性分... 目的监测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趋势及基因同源性状况。方法收集RICU 2008年~2011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性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应用ERIC-PCR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①2008年~2011年RICU共分离非重复性鲍曼不动杆菌232株,其中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9.66%;②除米诺环素外,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增加的趋势;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高达85%以上;③所收集的菌株可分为的5个克隆型,其中A型45株,B型61株,C型79株,D型32株,E型15株。结论 RICU检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且具有基因同源性,提示有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ICU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率 杆菌科基因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长沙地区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邬靖敏 邹明祥 李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47-451,共5页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菌株基因型和流行情况。方法收集该地区7所综合医院临床分离的PA,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EDTA协同试验、E-test MBL进行MBL表型筛选,聚合酶连反应(PCR)明确其基...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菌株基因型和流行情况。方法收集该地区7所综合医院临床分离的PA,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EDTA协同试验、E-test MBL进行MBL表型筛选,聚合酶连反应(PCR)明确其基因型,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经EDTA协同和E-test MBL初步筛查,81株PA中仅10株为强阳性;PCR结果显示,18株PA MBL基因阳性,其中IMP-9型11株,IMP-1型1株和VIM-2型6株,未检测出SIM、SPM、GIM和NDM-1基因型。ERIC-PCR分型结果显示,12株产IMP PA存在多个型别,而6株产VIM-2菌株为同一型别。结论长沙地区多重耐药PA以IMP-9和VIM-2基因型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 金属 基因 杆菌科基因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分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郑念广 谭实勇 +3 位作者 陈瑞爱 何玲 夏芳 罗满林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7-350,共4页
利用ERIC序列设计1对引物,分别对PCR反应的模板量、引物浓度、DNA聚合酶用量、dNTPs浓度、退火温度等影响ERIC-PCR扩增的因素进行了探索和优化,以选择最佳的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结果显示,确定的最适引物浓度为0.166~0.333μmol/L,... 利用ERIC序列设计1对引物,分别对PCR反应的模板量、引物浓度、DNA聚合酶用量、dNTPs浓度、退火温度等影响ERIC-PCR扩增的因素进行了探索和优化,以选择最佳的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结果显示,确定的最适引物浓度为0.166~0.333μmol/L,DNA聚合酶的最适浓度为1.0U/μL,模板最适用量为8ng/μL,dNTPs为200μmol/L。利用所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分子生物学分型技术,对临床分离菌株的指纹图谱进行了分析,13个分离菌株的ERIC-PCR指纹图谱与15个标准血清型指纹图谱相比较,可分辨出6种血清型,并与琼脂扩散试验分型方法的结果一致。证实已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分型方法重复性好、可比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杆菌科基因重复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 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