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伟 胡志前 +3 位作者 周辉 朱大乔 王毅 王为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成年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治疗 CT检查 T管引流 空肠roux-en-y吻合术
原文传递
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 被引量:3
2
作者 侯文英 李龙 +6 位作者 刘树立 张军 张金山 李胜利 刘垚 明安晓 王海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683-684,693,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6月腹腔镜下胆道造影或探查术确诊Ⅲ型胆道闭锁82例,行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术。上腹横切口,4把S拉钩分别在上下左右对拉,暴露肝门,游离切除胆...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6月腹腔镜下胆道造影或探查术确诊Ⅲ型胆道闭锁82例,行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术。上腹横切口,4把S拉钩分别在上下左右对拉,暴露肝门,游离切除胆囊,彻底游离切除肝门纤维块,行肝门空肠吻合。结果 82例均完成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手术切口长度平均4.2 cm(4~4.5 cm);开腹手术操作时间平均71.8 min(55~90 min);平均出血量8.3 ml(5~20 ml),无术中输血者。均未放置腹腔引流。术后24~48 h拔除胃管,48~72 h进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第2天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切口裂开2例。82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5月,术后4周获得胆汁引流率(直接胆红素降至正常水平或较术前下降超过60%)占69.5%(57/82),术后胆管炎发作3次以上占29.3%(24/82)。结论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胆道闭锁,可以不将肝脏拖出腹腔外进行吻合,避免对患儿循环系统的严重影响,同时直视下肝门空肠吻合可以保证吻合确切在门静脉后方,手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微小切口 空肠roux-en-y吻合术
下载PDF
疑难病例析评
3
作者 叶松 杨志英 +6 位作者 桑新亭 冯瑞娥 毛一雷 卢欣 杜顺达 钟守先 黄洁夫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289-1291,共3页
患者男,19岁,因先天性胆管囊肿术后13年,腹痛、发热,发现腹部占位1个月余于2007年5月31日收入院。患者4岁时在外院诊断为先天性胆管囊肿,行胆总管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2007年3月底出现腹痛、腹胀,后背不适。4月底出现发热... 患者男,19岁,因先天性胆管囊肿术后13年,腹痛、发热,发现腹部占位1个月余于2007年5月31日收入院。患者4岁时在外院诊断为先天性胆管囊肿,行胆总管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2007年3月底出现腹痛、腹胀,后背不适。4月底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2℃,伴有寒颤。B超检查示腹部占位。5月初再次出现高热。入院前5d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呈浓茶色。患者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12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病例析评 空肠roux-en-y吻合术 先天性胆管囊肿 胆总管囊肿 B超检查 巩膜黄染 体重下降 腹痛
原文传递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远期并发症 被引量:35
4
作者 彭淑牖 王建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89-390,共2页
关键词 胆胰分流 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远期并发症
原文传递
胆石症胆肠吻合的重建 被引量:32
5
作者 梁力建 李绍强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36-538,共3页
关键词 胆石症 胆肠吻合 并发症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消化道重建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30
6
作者 张国伟 周杰 +1 位作者 廖彩仙 赵国湘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0,共2页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77~ 2 0 0 2年手术治疗的 5 0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症状性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77~ 2 0 0 2年手术治疗的 5 0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伴胆胰疾病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症状性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多以上腹痛为首发症状 ,常伴有寒战、发热、黄疸、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十二指肠镜、ERCP确诊率高。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一旦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首先考虑手术治疗。结论 十二指肠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为诊断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首选检查方法 ,强调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 ,其中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和 (或 )胆总管 空肠Roux en Y吻合术疗效满意。应重视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对伴有胆胰疾病的乳头旁憩室的处理应持积极态度 ,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 十二指肠憩室 胆胰疾病 十二指肠镜检查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外科治疗 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 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原文传递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治疗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忠廉 崔乃强 +6 位作者 赵二鹏 殷宗福 陈旭 苗彬 张洪涛 孙百军 郑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胆道疾病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远期并发症 吻合口狭窄 胆道感染 结石
原文传递
吻合口溃疡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0
8
作者 宋少伟 刘永锋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5-216,共2页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3月至 2 0 0 1年 5年间经手术治疗的 9例吻合口溃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病人经原吻合口切除和胃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1例行B Ⅰ式...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6年3月至 2 0 0 1年 5年间经手术治疗的 9例吻合口溃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病人经原吻合口切除和胃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1例行B Ⅰ式吻合 ,术后随访 1~ 5年无溃疡再复发。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溃疡的主要原因与第一次手术切除胃的范围不够有关。对出现并发症的吻合口溃疡的病例应首先采取外科手术治疗 ;原吻合口切除和胃空肠Roux en Y吻合是治疗吻合口溃疡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 吻合口溃疡 空肠roux-en-y吻合术
原文传递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逆行性胆道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承 孙备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2期90-94,共5页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肝胆外科中的常用术式,但术后患者常出现逆行性胆道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了防止此类并发症,很多学者进行了术式改进及抗返流装置的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肝胆外科中的常用术式,但术后患者常出现逆行性胆道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了防止此类并发症,很多学者进行了术式改进及抗返流装置的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胆道感染
原文传递
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0
作者 邵岩 尹璐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年第6期705-707,共3页
目的评价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这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目的评价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这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评价指标为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进食频率、术后6个月患者营养指标改变(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及体重下降幅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等临床一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消化道重建时间分别为(38.12±12.32)d和(47.92±11.36)d,术后进食频率分别为8次/d和2次/d,体重下降幅度分别为(10.36±3.31)d和(13.62±5.2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营养指标血红蛋白分别为(26.4±8.4)g/L和(44.3±13.3)g/L,白蛋白分别为(78.6±26.6)g/L和(122.7±39.7)g/L,总蛋白分别为(47.2±15.2)g/L和(69.5±21.5)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分别为(79.4±25.4)g/L和(90.1±29.1)g/L,白蛋白分别为(25.8±8.8)g/L和(29.6±9.6)g/L,总蛋白含量分别为(46.9±21.9)g/L和(51.2±16.2)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6%和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呕吐2例,腹泻1例,倾倒综合征1例,反流性食管炎1例,对照组呕吐6例,腹泻5例,倾倒综合征4例,反流性食管炎6例。结论与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相比,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疗效更好,对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外科手 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改良空肠间置代胃
原文传递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体会 被引量:15
11
作者 唐应明 何国庆 +3 位作者 罗淼 李龙 刁美 魏延栋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4期301-303,共3页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腹壁无瘢痕腹腔镜手术成为研究热点。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逐渐兴起,单孔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在小儿外科领域,如: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内环口缝扎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腹壁无瘢痕腹腔镜手术成为研究热点。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逐渐兴起,单孔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在小儿外科领域,如: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内环口缝扎术、幽门环肌切开术、肾切除、肾盂成形术等手术[1-3]。2012年Diao等[4]最早报道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并取得了很好疗效。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患儿施行了经脐单切口腹腔镜手术,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腹腔镜技 单切口 空肠roux-en-y吻合术 小儿 治疗 腹腔镜手 SURGERy
原文传递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防治经验 被引量:14
12
作者 史留斌 彭淑牖 +5 位作者 彭承宏 刘颖斌 孟兴凯 杨德同 嵇振岭 陈怀仁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0-231,共2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防治经验。方法对 2 0年间收治的 1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既往未做过手术 ,9例为内引流术后癌变。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 ,其中 12例表现为化脓性胆管炎 ,4例为上... 目的总结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防治经验。方法对 2 0年间收治的 1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既往未做过手术 ,9例为内引流术后癌变。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 ,其中 12例表现为化脓性胆管炎 ,4例为上腹部包块 ,16例均伴乏力、消瘦。 7例既往无手术史的癌变患者中 5例行ERCP检查 ,其中 4例合并胆胰管合流异常。手术方式包括剖腹探查术 4例 ,T管引流术 4例 ,囊肿切除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例 ,囊肿部分切除 ,肝左外叶切除 2例 ,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3例。癌变主要位于囊壁者 14例 ,术后病理结果腺癌占多数 (13例 )。术后生存期为 4~ 31个月 ,平均 12 7月。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术前诊断困难 ,预后极差 ,行内引流术后更易癌变。应以预防为主 ,对先天性胆管囊肿患者推荐行囊肿完全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确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癌变 治疗 预防 空肠roux-en-y吻合术
原文传递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一杰 何谦 +2 位作者 林建泉 刘琦 张诚华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3期3465-3466,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标准胃空... 目的探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标准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进行10~24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瘘、出血、Roux-en-Y滞留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4/32),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4.4%(1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空肠
下载PDF
胆道疾病胆肠吻合术后并发症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荣 杨滔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8-229,共2页
关键词 后并发症 胆肠吻合术 胆道疾病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胆管空肠吻合术 十二指肠吻合术 反复发作性 胆道狭窄 胆道外科
原文传递
胃癌切除后不同重建方式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项旭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1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切除后不同重建方式的情况。方法:分析本院收治胃癌全胃切除术40例临床资料,依据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不同分为重建Ⅰ组(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20例和重建Ⅱ组(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20例。结果:重建Ⅱ组胃... 目的:探讨胃癌切除后不同重建方式的情况。方法:分析本院收治胃癌全胃切除术40例临床资料,依据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不同分为重建Ⅰ组(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组)20例和重建Ⅱ组(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20例。结果:重建Ⅱ组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式重建出血量、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明显优于重建Ⅰ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腹痛腹泻、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创伤小,可以促进术后患者消化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空肠rouxeny吻合术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
下载PDF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应用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东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3例需行胃切除不宜做毕Ⅰ术式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28例和对照组15例,改良组采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采用标准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为(260... 目的观察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3例需行胃切除不宜做毕Ⅰ术式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28例和对照组15例,改良组采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对照组采用标准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为(260±50)min,术中出血(280±80)ml;对照组分别为(300±70)min(、350±90)ml。两组比较,P均<0.05。术后随访11~24个月,平均18个月,对照组出现吻合口瘘4例,Roux潴留综合征7例,倾倒综合征1例,碱性反流性胃炎1例,改良组分别为0、1、1、1例。两组术后吻合口瘘、Roux潴留综合征比较,P均<0.05。结论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所需手术时间缩短、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胃肠手 吻合术
下载PDF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雷云鹏 邓兴明 +2 位作者 刘铮 李冠 李粤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1期45-46,共2页
目的 比较分析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与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行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32例胃癌患者设立为对照组,将同期入住我院行改良空肠间Roux-e... 目的 比较分析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与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疗效.方法 将2008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行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32例胃癌患者设立为对照组,将同期入住我院行改良空肠间Roux-en-Y置代胃术的32例胃癌患者设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胃癌患者消化道重建时间及术后进食、术后6个月体质量下降情况、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消化道重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体质量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6个月对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改良空肠间置代胃术的疗效明显优于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具有进食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改良空肠间置代胃 胃癌全胃切除
下载PDF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光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7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患者行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施行胃肠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胃空...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患者行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施行胃肠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评分、并发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疼痛评分等指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漏、Roux潴留综合征、倾倒综合征及碱性反流性胃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手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贲门胃底癌近端胃大部切除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和全胃切除术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永宏 陆王锋 +1 位作者 任博博 李占盈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近端胃大部切除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贲门胃底癌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贲门胃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n=40,A组)和近... 目的:探讨近端胃大部切除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贲门胃底癌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贲门胃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n=40,A组)和近端胃大部切除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组(n=34,B组)。统计两组围手术期基本指标、术后生活质量和防反流效果,随访3年后比较两组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并发症方面:B组反流性食管炎、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术后6个月Visick分级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1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大部切除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治疗贲门胃底癌能取得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相接近的近远期手术效果,且在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癌 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 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疗效
下载PDF
全胃切除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术式的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丁佩剑 杨阳 +1 位作者 丁双剑 杨宗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5-97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方法比较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行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RY,120例)和改良"P"型空肠间置代胃术(mPJIP,122例)2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手术...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方法比较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行P型空肠袢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PRY,120例)和改良"P"型空肠间置代胃术(mPJIP,122例)2种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疗效。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 PRY组和mPJIP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8±0.2)h和(3.6±0.1)h(P>0.05);PRY组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13例(10.8%),4例(3.3%)]明显高于mPJIP组[9例(7.4%),3例(2.5%)](均P<0.05);营养指标比较,mPJIP组在体质量改变、总蛋白改变、预后营养指数上显著优于PRY组(均P<0.05)。结论改良"P"型空肠间置代胃术(mPJIP)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是全胃切除术较为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外科学 胃切除/方法 空肠间置代胃 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全胃切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