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后肝脏超声表现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慧 柳国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2-274,共3页
目的分析脐静脉置管术(UVC)后肝脏超声发现异常新生儿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我科行UVC的新生儿术后行动态床旁肝脏彩超检查,肝脏彩超发现异常立即拔除脐静脉导管,收集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对症治疗并进行随诊。结果 85例新生儿中有7例... 目的分析脐静脉置管术(UVC)后肝脏超声发现异常新生儿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我科行UVC的新生儿术后行动态床旁肝脏彩超检查,肝脏彩超发现异常立即拔除脐静脉导管,收集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对症治疗并进行随诊。结果 85例新生儿中有7例肝脏彩超发现异常,其中4例考虑为肝脏脓肿,2例考虑为肝内血肿,另1例为输液渗出。随诊5例患儿预后良好,2例患儿随诊至2.5个月肝脏混合回声区较前明显缩小。结论采用UVC时需警惕肝脏并发症的发生。动态肝脏彩超监测可及早、准确发现肝脏并发症,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置管 肝脏脓肿 血肿 超声检查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肝脓肿的MRI分型和诊断 被引量:9
2
作者 陆建平 王莉 +6 位作者 王飞 刘崎 田建明 王一 龚建国 金爱国 曾浩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认识肝脓肿MRI典型及不典型征象,探讨MRI分型的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67例82个肝脓肿经手术病理和临床治疗证实,回顾性分析平扫和增强MRI表现,并进行归类分型。结果:82个肝脓肿可分成三种MRI类型:房腔型... 目的:认识肝脓肿MRI典型及不典型征象,探讨MRI分型的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67例82个肝脓肿经手术病理和临床治疗证实,回顾性分析平扫和增强MRI表现,并进行归类分型。结果:82个肝脓肿可分成三种MRI类型:房腔型占71.95%(59/82),特征是病灶体积的20%以上由液化坏死的房腔和纤维肉芽的腔壁构成;肉芽型占20. 73%(17/82),特征是病灶体积的80%以上由纤维肉芽组织构成,间以细小液化或凝固坏死区;团块型占7.32%(6/82),特征是病灶酷似实质性肿瘤,多数伴有完整包膜。肉芽型及团块型是肝脓肿不典型表现,单纯平扫MRI诊断的正确率为56.5%(13/23),而平扫联合增强MRI使正确率提高至86.7%(20/23)。结论:MRI分型有助于全面认识肝脓肿的病理演变及相应的影像表现,应用Gd-DTPA动态增强MRI能提高各种类型肝脓肿的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脓肿 MRI 分型 诊断
下载PDF
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3
作者 彭蕊 刘远莉 刘琼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13-0016,共4页
本文主要针对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回顾分析法,回顾我院2020年12月2日到2021年1月2日期间确诊并且收治的12例肝癌患者,将其视为本文研究对象,针对以上研究对象肝癌介入栓塞术治疗... 本文主要针对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回顾分析法,回顾我院2020年12月2日到2021年1月2日期间确诊并且收治的12例肝癌患者,将其视为本文研究对象,针对以上研究对象肝癌介入栓塞术治疗期间并发肝脓肿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为后续临床护理工作奠定重要基础,同时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确诊并且收治的12例肝癌患者均得到了高质量治疗,患者对于治疗和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比较高。结论 在本文所进行探究过程中可以发现,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多样化,而一旦出现肝脓肿,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都会形成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式,从而避免患者在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介入治疗 肝脏脓肿 发病原因 护理措施
下载PDF
肝脓肿增强动态CT扫描动脉期肝脏短暂强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范国华 吴浩荣 +5 位作者 沈钧康 龚建平 钱铭辉 周洁瑕 高金保 陆苏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8-700,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脓肿增强动态CT扫描时动脉期肝脏实质短暂强化(THPE)的病理基础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增强动态CT扫描的肝脓肿病例43例,均常规先行平扫,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30s、65s和3~5min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扫描,分析THPE... 目的探讨肝脓肿增强动态CT扫描时动脉期肝脏实质短暂强化(THPE)的病理基础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增强动态CT扫描的肝脓肿病例43例,均常规先行平扫,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30s、65s和3~5min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扫描,分析THPE发生率、部位、形态和各期强化表现。结果43例中,动脉期有28例出现THPE,发生率65%。28例共有脓肿36个,出现THPE36处,表现为动脉期出现肝叶/段形(占31%)、扇形(占50%)、不规则形(占14%)或弥漫形(占5%)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扫描与正常肝实质呈等密度。肝脓肿THPE以叶/段形、扇形多见(81%)。结论肝脓肿THPE常以叶/段形、扇形多见,提高对THPE征象的认识,对了解病变的病理基础、病变定性,尤其是化脓性炎症期、脓肿形成初期的不典型肝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脓肿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长期发热、肝脏脓肿
5
作者 钱继红 杨庆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长期发热 肝脏脓肿 诊断 治疗 肾功能
下载PDF
鸡常见传染病临床鉴别诊断
6
作者 薛俊龙 孙卫红 《山西农业》 2002年第12期42-44,共3页
之五:头部神经症状 可疑疾病(1):传染性脑脊髓炎多发生于7~30日龄幼雏.临床上除有腿软弱麻痹外,另一个主要特征是兴奋,颈部发生振颤,尤其当刺激病鸡时,更为明显和持久.成年产蛋鸡均在1~2周内产蛋急剧下降,最多可下降20%左右.
关键词 传染病 鉴别诊断 皮下肌肉出血 腺胃病变 肝脏脓肿
下载PDF
3.0T功能性磁共振在肝脏脓肿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仇晓岩 侯广云 贺际宏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0期204-205,共2页
目的:探讨DWI及MRS技术在肝脏脓肿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肝脏脓肿治疗前的26例病例,术前均行3.0T功能性核磁扫描,采用平稳呼吸、间隔屏气、薄扫、重建,避免容积效应影响。结果 26例患者均清晰肝脏脓肿供血,图像清晰显示T1低信号... 目的:探讨DWI及MRS技术在肝脏脓肿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肝脏脓肿治疗前的26例病例,术前均行3.0T功能性核磁扫描,采用平稳呼吸、间隔屏气、薄扫、重建,避免容积效应影响。结果 26例患者均清晰肝脏脓肿供血,图像清晰显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T2上囊腔中可见分隔、碎片信号影,DWI表现为中央明显高信号,其周围信号稍低于肝实质信号。选择病变显著处采集波谱,MRS表现Cho峰和Lip峰均降低,Lip峰较显著降低。结果:在26例术前诊断为肝脏脓肿的患者中,经DWI计算ADC值及MRS谱线中特定位置的物质峰,较好地获得肝脓肿内积聚的复杂液体的真实数据。为肝脓肿能够早期及时诊断和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对肝脓肿的典型病例,核磁共振MRI及MR增强扫描就可以诊断,对不典型病例,3.0T磁共振DWI及MRS技术的综合价在肝脓肿的鉴别诊断意义重大。磁共振的动态增强与功能成像相结合,可以更有效提高肝脓肿病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DWI及脓腔内液体波谱曲线的判断,弥补了CT、MRI及B超的不足。在临床治疗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磁共振成像 肝脏脓肿 3.0TMRS诊断
原文传递
Role and outcome of conventiona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yogenic liver abscess in the modern era of 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 被引量:7
8
作者 Simon Siu-Man Ng Janet Fung-Yee Lee Paul Bo-San La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47-751,共5页
AIM:To evaluate the role and outcome of conventiona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yogenic liver abscess in the modern era of 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 METHODS:The medical records of thirteen patients with pyogenic l... AIM:To evaluate the role and outcome of conventiona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yogenic liver abscess in the modern era of minimally invasive therapy. METHODS:The medical records of thirteen patients with pyogenic liver absces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between January 1995 and December 2002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indication and nature of surgery, and out-come of surgery. RESULTS:The patients were predominantly women (10/13) with a mean age of 65 ± 17 years. Their main presenting symptoms were abdominal pain (100%) and fever (77%). The aetiologies included biliary (n = 6), cryptogenic (n = 3), portal (n = 2), and trauma (n = 2). Seven patients underwent percutaneous drainage as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these, three patients developed peritonitis secondary to peritoneal spillage. Another four patients failed to respond because of multilocula-tion. Salvage surgery was required in these patients. Six patients proceeded to straight laparotomy:two had marked sepsis and multiloculated abscess that precluded percutaneous drainage, and four presented with perito-nitis of uncertain pathology. Surgical procedures included deroofment and drainage (n = 9), liver resection (n = 3), peritoneal lavage (n = 2), cholecystectomy (n = 4), and exploration of common bile duct (n = 2). One patient required reoperation because of bleeding. Three patients required further percutaneous drainage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mortality was 46%. Four patients died of multiorgan failure and two patients died of pulmonary embolism. CONCLUSION:Surgical treatment of pyogenic liver ab-scess is occasionally needed when percutaneous drainage has failed due to various reasons. Mortality rate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has remained hi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ogenic liver abscess Surgical drainage Liver resection Percutaneous drainage OUTCOME
下载PDF
超声诊断肝脏多发巨大脓肿1例
9
作者 郭丽华 刘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2期1708-1708,共1页
关键词 超声诊断 肝脏脓肿 腹痛 声像图表现
下载PDF
20例肝脓疡误诊为肝癌
10
作者 陆东东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1996年第4期13-13,共1页
2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21~54岁,40岁以下11例。病程半年以上者8例。右上腹胀痛伴发烧者5例。畏寒,发烧者5例。8例白细胞计数升高(1.1×10^9~2.1×10^9/L),AFP检查20例均为阴性,B超诊断为“肝癌”。经超声导向... 2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21~54岁,40岁以下11例。病程半年以上者8例。右上腹胀痛伴发烧者5例。畏寒,发烧者5例。8例白细胞计数升高(1.1×10^9~2.1×10^9/L),AFP检查20例均为阴性,B超诊断为“肝癌”。经超声导向穿刺常规检查及细胞学或病理学报告均为肝脓疡。其中4例因肝脏脓肿巨大收住院行超声导向穿刺置管引流及抗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疡 肝癌 误诊为 超声导向穿刺 穿刺置管引流 40岁以下 白细胞计数 上腹胀痛 B超诊断 常规检查 抗炎治疗 肝脏脓肿 AFP 细胞学 发烧
全文增补中
打嗝和肝脓肿有关系吗
11
《医药食疗保健》 2014年第12期27-27,共1页
我今年78岁,一个月前出现打嗝症状,一直持续到现在,喝了凉水就更严重,尝试了很多土方法,如掐穴位、打喷嚏、憋气、吃萝卜等,都没有效果。后来去医院检查,彩超结果显示肝脏内有脓肿,大约6×6厘米的包,请问我的打嗝和肝脏脓... 我今年78岁,一个月前出现打嗝症状,一直持续到现在,喝了凉水就更严重,尝试了很多土方法,如掐穴位、打喷嚏、憋气、吃萝卜等,都没有效果。后来去医院检查,彩超结果显示肝脏内有脓肿,大约6×6厘米的包,请问我的打嗝和肝脏脓肿有关吗,要怎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 打嗝 医院检查 肝脏脓肿 打喷嚏 肝脏
原文传递
肝脏嗜酸性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向东 侯彩芳 +1 位作者 刘自明 贾乾斌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嗜酸性脓肿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10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肝脏嗜酸性脓肿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病因、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与治疗效果。结果以腹痛(5/10)、血常规检查发现嗜酸细胞升高(7/10)、血清寄生虫... 目的探讨肝脏嗜酸性脓肿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10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肝脏嗜酸性脓肿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病因、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与治疗效果。结果以腹痛(5/10)、血常规检查发现嗜酸细胞升高(7/10)、血清寄生虫抗体阳性(6/10)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肿块位于肝右叶6例,肝左叶1例,同时累及左右叶3例,单发5例,多发5例,大小0.8~8 cm不等。术中冰冻活检8例均未见肿瘤,其中3例为炎性病变,3例为坏死结节,2例为嗜酸性脓肿。9例接受肝切除手术治疗,同时行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例,胃癌根治术中同时切除右肝病变1例,另1例行"肝脓肿"引流术。8例获得随访5年(2~7年),恢复良好,其中1例"肺吸虫抗体阳性"患者,肝脓肿引流术后行吡喹酮治疗,发热症状逐渐好转,5年之中多次B超检查肝脏肿块从10.0 cm缩小至3.0 cm,嗜酸细胞恢复正常。结论多种因素如寄生虫感染、肿瘤性疾病等均可导致肝脏嗜酸性脓肿;结合病史、影像学(如MRI、超声波检查、CT)、实验室检查,特别是术中冰冻活检对判断肿块性质、决定手术方式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疑有胃肠道肿瘤肝转移或肝脏恶性肿瘤时价值更大;手术切除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嗜酸性脓肿 诊断与治疗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