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6篇文章
< 1 2 1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微波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105
1
作者 董宝玮 梁萍 +6 位作者 于小玲 曾宪其 王培江 王向东 苏莉 倪晓霞 徐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7-91,共5页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导入微波,尽可能完全凝固深部肿瘤而又保护正常肝组织。方法应用UMT-Ⅰ型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仪(频率2450MHz)进行了鸡蛋清、猪肝等离体标本及14条狗肝脏的微波凝固实验和12例肝癌的临床治疗。结...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导入微波,尽可能完全凝固深部肿瘤而又保护正常肝组织。方法应用UMT-Ⅰ型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仪(频率2450MHz)进行了鸡蛋清、猪肝等离体标本及14条狗肝脏的微波凝固实验和12例肝癌的临床治疗。结果在功率为60~80W,凝固时间为60~180s时,肝脏可形成较稳定的直径2cm的完全性凝固坏死区。对应该坏死区边缘的温度为62±6℃。超声观察微波所致的组织凝固与声像图上回声的改变有较好的对应性。同时,还发现在芯线裸露长度为27mm及9mm时,形成的凝固性坏死区为较理想的水滴状或椭球体,且杆温升高相对小而缓慢。在上述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治疗肝癌12例15个结节,治疗中肿瘤边界测温达54~70℃,治疗后全部肿瘤缩小,回声减低,血流消失,7例甲胎蛋白(AFP)显著下降,4例降至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微波疗法 超导学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腹腔镜肝切除术临床应用的经验体会 被引量:92
2
作者 郑树国 李建伟 +5 位作者 陈健 范毓东 田驹 郭鹏 邓昊 别平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4-617,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应用指征、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研究所463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2007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共完成各类腹腔镜肝切除手术46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165例,转移性肝癌2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应用指征、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研究所463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2007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共完成各类腹腔镜肝切除手术46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165例,转移性肝癌29例,肝血管瘤143例,肝胆管结石病81例,其他肝脏良性占位病变(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细胞腺瘤、局灶性结节增生、慢性肝脓肿等)45例。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93例,左半肝切除71例,超左半肝切除4例,右半肝切除29例,右肝后叶切除24例,Ⅵ段切除56例,超右半肝切除2例,中肝切除8例,特殊部位肝段切除(Ⅶ/Ⅷ段、Ⅳa、尾叶及Ⅵ段、Ⅶ段交界处)41例,病变局部不规则性切除121例,两个以上部位联合切除14例。手术时间(244.71±105.07) min,术中出血量(460.26±425.81) ml,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9%,平均住院时间(15.51±4.36) d。194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中 185例获得2~50个月随访,术后1年、3年总体生存率为90.8% 和84.2%,无瘤生存率为87.9%和73.7%。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可选择性应用于肝脏各个部位、各类病变的手术治疗。该法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容的优点。其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肝脏良性病变、小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是现阶段腹腔镜肝切除术较理想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肝脏肿瘤 肝胆管结石病
原文传递
计算机辅助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和手术导航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67
3
作者 张绍祥 +4 位作者 姜洪池 梁力建 方驰华 莫志康 卢绮萍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1-538,共8页
三维可视化是用于显示、描述和解释组织器官三维解剖和形态特征的一种工具,现已经在肝脏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green,ICG)是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荧光成像 三维可视化技术 肝脏肿瘤 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计算机辅助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和手术导航中应用指南(2019版) 被引量:59
4
作者 方驰华 王晓颍 刘允怡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1-650,654,共11页
三维可视化是用于显示、描述和解释组织器官三维解剖和形态特征的一种影像学工具;现已经在肝脏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阿喙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是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可被波长范围在750-810 nm的光所激发;发射波长840 nm左右的... 三维可视化是用于显示、描述和解释组织器官三维解剖和形态特征的一种影像学工具;现已经在肝脏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阿喙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是一种近红外荧光染料;可被波长范围在750-810 nm的光所激发;发射波长840 nm左右的近红外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荧光影像 三维可视化 肝脏肿瘤 导航手术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对肝脏肿瘤定性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徐辉雄 吕明德 +5 位作者 谢晓燕 刘广建 徐作峰 郑艳玲 梁瑾瑜 黄蓓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69-671,共3页
目的 评价灰阶超声造影对肝脏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  2 0 0 4年 3~ 8月对 114例肝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SonoVue后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 ,依据肿瘤的影像增强特征作出定性诊断 ,结果与病理或临床确诊标准对照 ,... 目的 评价灰阶超声造影对肝脏肿瘤的诊断效能。方法  2 0 0 4年 3~ 8月对 114例肝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SonoVue后用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行超声造影 ,依据肿瘤的影像增强特征作出定性诊断 ,结果与病理或临床确诊标准对照 ,用诊断性试验评价超声造影的诊断效能。结果 超声造影定性诊断肝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肝细胞癌 90 % (6 1/ 6 8)、93% (43/ 4 6 )和 95 % (6 1/ 6 4 ) ;肝内胆管癌为 80 %(4/ 5 )、98% (97/ 99)和 6 7% (4/ 6 ) ;肝转移瘤为 86 % (12 / 14 )、10 0 % (90 / 90 )和 10 0 % (12 / 12 ) ;肝血管瘤为 93%(2 5 / 2 7)、99% (86 / 87)和 96 % (2 5 / 2 6 )。结论 超声造影为临床定性诊断肝脏肿瘤提供了一种准确而简易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脏肿瘤 定性诊断 超声造影剂
原文传递
肝脏常见病变弥散系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张雪辉 梁碧玲 +1 位作者 赵继泉 钟镜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研究肝脏常见占位病变的弥散系数。方法 对 10例正常人 2 9例肝脏占位病变病人行常规平扫和弥散成像 ,比较肝脏与病变的ADC、D值和f。结果 随着b值的增大 ,肝脏及其病变的ADC值不断降低。血管瘤的ADC值高于原发性肝癌和转移瘤... 目的 研究肝脏常见占位病变的弥散系数。方法 对 10例正常人 2 9例肝脏占位病变病人行常规平扫和弥散成像 ,比较肝脏与病变的ADC、D值和f。结果 随着b值的增大 ,肝脏及其病变的ADC值不断降低。血管瘤的ADC值高于原发性肝癌和转移瘤。肝脏及其病变的ADC值高于D值。结论 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成像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分期标准 被引量:52
7
《肝脏》 2004年第S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肝脏肿瘤 分期标准 原发性 癌栓 临床诊断
下载PDF
CT灌注扫描在肝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6
8
作者 周作福 黄洪磊 +4 位作者 徐彪 林碧金 刘振华 杨家友 邱友才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3-237,共5页
目的研究肝脏良恶性肿瘤多层螺旋CT各灌注参数的改变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100名受检者行肝血流的CT灌注扫描,其中良性肿瘤组15例,恶性肿瘤组81例,正常组4例。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相应病变区域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 目的研究肝脏良恶性肿瘤多层螺旋CT各灌注参数的改变和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100名受检者行肝血流的CT灌注扫描,其中良性肿瘤组15例,恶性肿瘤组81例,正常组4例。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相应病变区域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肝动脉指数(HPI)和肝动脉灌注量(HAP)。根据不同肿瘤的相关参数图来评价良恶性肿瘤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81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HPI、BF及HAP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而MTT却明显降低;BV和PS值与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无显著差异。结论灌注参数HPI、BF、MTT和HAP可有效地评价肝脏肿瘤的血流状态,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灌注 肝脏肿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欧洲肝病学会和改良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评价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效果一致性的比较 被引量:51
9
作者 余文昌 张孔志 +2 位作者 陈示光 林海澜 魏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6-769,共4页
目的比较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RECIST)、欧洲肝病学会(EASL)和改良的RECIST标准用于评价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肿瘤缓解程度的一致性。方法50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两次化疗栓塞术。术前1周内、治疗后4周患者分别接受螺旋CT或M... 目的比较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RECIST)、欧洲肝病学会(EASL)和改良的RECIST标准用于评价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后肿瘤缓解程度的一致性。方法50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两次化疗栓塞术。术前1周内、治疗后4周患者分别接受螺旋CT或MR三期扫描。据RECIST、EASL、改良RECIST标准评价肿瘤缓解程度。3种方法评价缓解率的比较采用Х^2检验,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a分析。结果据RECIST、EASL、改良RECIST标准分别评价疗效时,达CR、PR、SD、PD患者例数分别为0、10、30、10例,6、21、14、9例,6、21、13、10例。据上述3种标准评价治疗的缓解率分别为20%、5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CIST与EASL标准之间、RECIST与改良RECIST标准之间的Kappa分析,Kappa值分别为0.382、0.170(P=0.000);而EASL与改良RECIST标准之间的Kappa值达0.857(P=0.000)。结论RECIST标准低估原发性肝癌化疗栓塞术局部治疗的效果。EASL和改良RECIST标准,对疗效评价一致性程度高;但改良RECIST标准在临床实践中更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肝脏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恶性肿瘤治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李鹏鹏 王志恒 +6 位作者 黄罡 黄智平 李耀 倪俊声 刘辉 方驰华 周伟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16-922,共7页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恶性肿瘤治疗规划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三科就诊的300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21例,女性89例,中位年龄54岁(7~76岁),中位身高1...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恶性肿瘤治疗规划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三科就诊的300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21例,女性89例,中位年龄54岁(7~76岁),中位身高168 cm(115~183 cm),中位体重65 kg(20~105 kg),中位肿瘤体积142 ml(23~2493 ml).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肝脏三维图像重建,并通过二维和三维的方法进行术前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观察三维评估对二维评估治疗方案的改变,以及手术时间、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红细胞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评估后,300例患者中75例(25.0%)改变了治疗方案.25例患者扩大了肝切除范围,其中因肝静脉变异、相应引流范围增大而扩大切除范围7例,因切除门静脉后肝实质缺乏血流灌注而扩大切除范围4例,因增加切缘而扩大切除范围14例.8例患者缩小了肝切除范围,其中因肝静脉变异缩小切除范围4例,因剩余肝脏体积不足缩小切除范围4例.300例患者中,278例患者完成了手术切除,其中257例进行了直接手术治疗(左半肝切除24例,右半肝切除33例,左三区切除12例,右三区切除11例,尾状叶切除10例,左外区切除18例,右前区切除7例,右后区切除25例,中肝切除18例,肝段切除99例).36例患者改行二步肝切除(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11例、门静脉栓塞25例)策略.中位手术时间130 min(90~360 min)、中位入肝血流阻断时间20 min(0~75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00 ml(20~1600 ml).278例手术患者中,术中输血37例,平均红细胞悬液输血量(4.4±1.7)个单位(0~8个单位)、中位肝切除体积530 ml(30~2600 ml).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117例,其中需胸腔穿刺处理的胸腔积液3例;腹腔积液23例,其中需行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三维可视化 治疗规划
原文传递
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45
11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1-585,共5页
局部消融是治疗肝脏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物理消融及化学消融。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是目前常用的物理消融治疗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应用频率〈30MHz的电磁波(通常在375-500kHz之间)所产生的电磁热能造成组织凝... 局部消融是治疗肝脏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物理消融及化学消融。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是目前常用的物理消融治疗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应用频率〈30MHz的电磁波(通常在375-500kHz之间)所产生的电磁热能造成组织凝固坏死,达到灭活肿瘤的目的。治疗途径有经皮、经腹腔镜和开腹手术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治疗 肝脏肿瘤 专家 操作 局部消融 化学消融 治疗方法 凝固坏死
原文传递
尾状叶外科——肝外科的最后领域 被引量:39
12
作者 黄志强 周宁新 +1 位作者 黄晓强 张文智 《消化外科》 CSCD 2004年第1期1-17,共17页
关键词 肝尾状叶 肝脏肿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及肝脏肿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2
13
作者 陈圣敏 林嘉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CT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和肝脏肿瘤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患者按自身情况划分成Pc(原发性肝癌)组、Ml(肝脏转移瘤)组和Lh(肝血管瘤)组。对病患整个肝脏进行灌注CT检查,对比分析占位病灶实质部分、周边实质区和正常肝脏实... 目的探讨CT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和肝脏肿瘤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患者按自身情况划分成Pc(原发性肝癌)组、Ml(肝脏转移瘤)组和Lh(肝血管瘤)组。对病患整个肝脏进行灌注CT检查,对比分析占位病灶实质部分、周边实质区和正常肝脏实质灌注参数(HBF、HBV、MTT、PS、HAF)。结果病变实质区参数,Pc组中HBF和HAF相比其他两组显著较高;Pc组和Lh组进行比较发现Ml组HBV显然要高;Pc组MTT相比其他两组都要短。病变周边实质区参数,Pc组和Ml组HBF相比Lh组都要显著高一些,Pc组和Ml组HAF相比Lh组要低。Ml组PS相比其他两组要更高一些。正常的肝脏实质参数,Pc组病患的MTT相比其他两组更短;Pc组HAF相比另外两个组要显著增高一些。结论使用CT灌注成像获得的参数值针对肝血管瘤和肝脏肿瘤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肝血管瘤 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Survivin antisense compound inhibits proliferation and promotes apoptosis in liver cancer cells 被引量:30
14
作者 De-JianDai Cai-DeLu +4 位作者 Ri-YongLai Jun-MingGuo HuaMeng Wei-ShengChen JunG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3-199,共7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urvivin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liver cancer. METHODS: MTT assay was used to generate and optimize phosphorothioate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ODNs)-LipofectamineTM2000... 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survivin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liver cancer. METHODS: MTT assay was used to generate and optimize phosphorothioate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ODNs)-LipofectamineTM2000 (LiP) compound by varying ODNs (μg): LiP (μL) ratios from 1:0.5 to 1:5. Then, liver cancer cells (HepG2) were transfected with the compound. By using RT-PCR and Western blo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urvivin mRNA and proteins were detected in HepG2 cells treated with antisense compounds (ODNs:LiP=1:4),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treated with sense compounds (1:4) as control. MTT assay was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in HepG2 cells. Active caspase-3 was evaluated by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 assess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survivin proteins in treated and untreated cells. RESULTS: Antisense compounds (1:4) down-regulated survivin expression (mRNA and protei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ith an IC50 of 250 nmol/L. Its maximum effect was achieved at a concentration of 500 nmol/L, at which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were down-regulated by 80%. The similar results were found in MTT assay. Antisense compound (l:4)-treated cells revealed increased caspase-3-like protease activity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cells. Untreated cells as control were primarily negative for the presence of active-caspase-3. As shown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reated cells with antisense compounds (1:4) resulted in morphological changes such as blebbing and loss of microvilli, vacuolization in the cytoplasm, condensation of the cytoplasm and nuclei, and fragmented chromatin. Immunofluorescence analysis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survivin protein pool inside the cytoplasm in untreated cells. Labeled-FITC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of survivin clearly showed that survivin was distributed mainly in a spotted form inside the cytoplasm. Whereas cells treated with antisense compounds w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cancer SURVIVIN Cell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评估残肝体积及指导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方驰华 冯石坚 +5 位作者 范应方 鲍苏苏 钟世镇 杨剑 项楠 曾宁 《肝胆外科杂志》 2012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肿瘤术前评估及指导精准肝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集10例入住我院的肝脏肿瘤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亚毫米原始扫描数据,再运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观察重建模型进...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肿瘤术前评估及指导精准肝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集10例入住我院的肝脏肿瘤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亚毫米原始扫描数据,再运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观察重建模型进而仿真手术,计算残肝体积百分比,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手术风险,将仿真手术与真实手术全过程,术前风险评估及真实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I-3DVS对腹部脏器及其脉管系统三维重建的模型结构清晰、直观、形象逼真。10例患者功能肝体积介于(1335.28±293.72)ml;肿瘤体积介于(399.06±276.26)ml;残肝体积介于(770.12±226.77)ml;结合患者临床资料,10例患者术前测得的残肝体积百分比均能满足术后肝功代偿要求,仿真手术与真实手术全过程一致,术前利用MI-3DVS手术风险评估与真实手术风险一致。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指导肝脏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提高肝脏肿瘤切除率,评估手术风险,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三维重建 仿真手术 残肝体积 肝切除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8
16
作者 蒋映丰 周启昌 朱才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83个肝脏肿瘤患者123个病灶进行检查,并比较不同病变的肝脏超声造影增强的特点。结果:所有103个肝脏恶性肿瘤动脉期或门脉期均表现为快速增强,98个(95%)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83个肝脏肿瘤患者123个病灶进行检查,并比较不同病变的肝脏超声造影增强的特点。结果:所有103个肝脏恶性肿瘤动脉期或门脉期均表现为快速增强,98个(95%)延迟期快速退出,仅有5个(5%)缓慢退出。其中69个肝细胞癌病灶中53个(77%)表现为动脉期整体均匀增强,16个(23%)由于病灶中央有低回声表现为不均匀增强,66个(96%)表现迅速快退,仅3个(4%)表现为缓慢退出。在34个转移性肝癌病灶中,24个(71%)表现为动脉期不均匀增强,10个(29%)表现为动脉期或门脉期的均匀增强,32个(94%)表现为快速退出,2个(6%)表现为缓慢退出。而另外在20个肝良性肿瘤中,18个(90%)表现为缓慢不均匀增强,14个(70%)表现为轻度增强,20个(100%)表现为缓慢退出。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肝脏肿瘤
下载PDF
小儿肝脏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的CT观察 被引量:37
17
作者 王晓曼 徐赛英 +3 位作者 何乐健 孙国强 彭芸 宁可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 分析总结小儿肝脏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的CT表现特点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从而能够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 (UES)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 ,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6例患儿行腹部平扫 ,5例并... 目的 分析总结小儿肝脏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的CT表现特点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从而能够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 (UES)的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 ,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6例患儿行腹部平扫 ,5例并行增强扫描。结果 平扫显示病灶边界清楚 ,3例病变为单囊 ,3例为多房囊腔 ,内有厚薄不均的分隔。囊性区内可见少许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 ,位于囊腔边缘或分隔周围。 1例于病灶边缘见针尖样钙化。增强后 ,可见肿瘤有一致密的周边 ,即病理上的纤维假包膜。实性部分轻度强化 ,囊性区不强化。 4例超声图像表现为混合回声的实性包块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 6例均经病理证实。结论 CT多表现为单囊或多囊性病灶 ,边界清楚 ,内有不同程度的实性部分 ,可见强化边。而超声图像则多表现为实性为主 ,其不一致性亦为本病的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未分化性胚胎性肉瘤 CT 诊断 儿童
原文传递
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 被引量:37
18
作者 曾金光 张志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索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方法:选择141例经病理确诊为肝脏肿瘤并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患者资料,观察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肝脏肿瘤的不同表现及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观察CT增强扫描诊断... 目的:探索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方法:选择141例经病理确诊为肝脏肿瘤并行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患者资料,观察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肝脏肿瘤的不同表现及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观察CT增强扫描诊断肝脏肿瘤的敏感性。结果:CT平扫共发现病灶93例;多期增强扫描中动脉期发现141例,门静脉期发现112例,延时期发现108例。平扫与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相比,病灶检出率明显较低;在CT增强扫描下,大部分病灶呈典型征象,可以确诊。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血管瘤的灵敏度为88.9%,脓肿的灵敏度为71.4%,局灶结节性增生的灵敏度为83.3%,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1.6%,肝转移瘤灵敏度为97.8%,总准确率为88.7%。结论: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能较准确地鉴别肝脏肿瘤病变,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增强扫描 肝脏肿瘤
下载PDF
术前肝储备功能评估对原发性肝癌手术的价值 被引量:33
19
作者 元云飞 李国辉 +3 位作者 李锦清 张亚奇 郭荣平 林小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77-380,共4页
为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储备功能,对122例经剖腹探查的肝癌病人作术前检测吲哚靛青绿15min潴留率(ICGR15)及常规肝功能试验。根据术后肝功能代偿情况分为三组:肝功能代偿良好组87例,轻度不全组24例,重度不全组... 为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储备功能,对122例经剖腹探查的肝癌病人作术前检测吲哚靛青绿15min潴留率(ICGR15)及常规肝功能试验。根据术后肝功能代偿情况分为三组:肝功能代偿良好组87例,轻度不全组24例,重度不全组11例。术前按Pugh评分,三组之间评分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它常规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碱性磷酸酶,三组值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ICGR15值三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作者根据LGR15值分为A、B、C三组,A组ICGR15<10.0%;B组ICGR15为10.0%~20.0%,C组ICGR15>20.0/。三组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6.5%、27.8%及76.5%,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ICGR15值越高,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发生率亦越高,提示ICGR15是评估肝癌患者术前肝储备功能较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外科手术 肝功能试验 吲哚靛青绿
原文传递
动态增强CT在鉴别诊断肝脏血管肉瘤和血管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36
20
作者 赵德利 张金玲 +2 位作者 姜慧杰 王国坤 周海婷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64-767,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在鉴别诊断肝脏血管肉瘤和血管瘤中的价值。方法:对4例临床病理证实的肝血管肉瘤(21个)和12例临床明确诊断的肝血管瘤(30个)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51个病灶在增强扫描早...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在鉴别诊断肝脏血管肉瘤和血管瘤中的价值。方法:对4例临床病理证实的肝血管肉瘤(21个)和12例临床明确诊断的肝血管瘤(30个)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51个病灶在增强扫描早期阶段表现为多种强化模式。两种肿瘤的影像学特征中增强早期阶段的强化方式(非周边性强化)和合并动静脉短路这2个特征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延迟期强化的特点在两种肿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扫描早期瘤结节内非周边性强化和合并动静脉短路的特点是鉴别肝血管肉瘤和血管瘤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鉴别迟期强化的肝血管肉瘤和血管瘤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脏肿瘤 肝血管肉瘤 血管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