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晓翠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1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月肝胆外科手术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58例作为对象,查阅病例,记录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分析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月肝胆外科手术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58例作为对象,查阅病例,记录并统计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14 d后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入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术后长时间卧床、高凝状态及静脉炎,分别占:34.48%、22.41%及20.69%;观察组护理后14 d PT、aPTT,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10 d Fbg、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外科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原因相对较多,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原因分析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早期少量饮水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爱红 别平 何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9期2777-2779,共3页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排气前饮水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以促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肝胆外科2011~2013年手术患者共2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40例,对照组14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术后排气前禁食...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排气前饮水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以促进术后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肝胆外科2011~2013年手术患者共2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40例,对照组14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术后排气前禁食水;试验组患者术后每2h饮水1次,嘱其湿润口腔后咽下,手术当日及术后第1、2、3天每次饮水量分别为5~10、10~20、20~30、40~60mL,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次。结果试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气时间分别为28.2、32.8h,明显早于对照组的55.3、56.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唇干裂、口腔炎和早期呃逆的发生率分别为32.8%、12.3%、11.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4%、32.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后少量饮水可促进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并可减轻口咽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少量饮水 胃肠道功能恢复
下载PDF
快速康复护理与耳穴压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钟丽仙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11期170-172,共3页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结合耳穴压豆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2023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70例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模式...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结合耳穴压豆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2023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70例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围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结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身心应激指标、术后胃肠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理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应激指标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7,P<0.05)。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结合耳穴压豆较常规护理模式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围术期患者身心受到的应激性伤害,提升肝胆外科手术专科诊疗护理安全性,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 耳穴压豆 肝胆外科 胃肠功能
原文传递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胆外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何亭华 伍建辉 +1 位作者 蔡风芬 陈雪娇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4期136-139,共4页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收的肝胆外科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摸球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收的肝胆外科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摸球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术后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分析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营养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为85.37%,得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营养指标预后营养指数(PNI)、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指标改善程度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肠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用时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PNI、PA、ALB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能促进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营养状态,干预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肝胆外科 胃肠功能恢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莉平 彭冰华 彭燕敏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5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肝胆外科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FTS方法处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肝胆外科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围手术期采用FTS方法处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血清CRP、IL-6水平高于对照组,Ig A、Ig G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8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患者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但能改善患者CRP、IL-6、Ig A、Ig G、CD4/CD8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肝胆外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评价
6
作者 杨淑燕 《医学信息》 2023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肝胆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生活质量水平、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肠鸣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疼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低于对照组的21.8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4.38%(P<0.05)。结论在肝胆患者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疼痛评分,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水平,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干预 肝胆外科 胃肠功能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的疼痛控制管理平台应用于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的效果
7
作者 王娇 白璐璐 张明翠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VR)的疼痛控制管理平台应用于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VR的疼痛控制管理平台。观察两组疼痛与情绪状态、术...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VR)的疼痛控制管理平台应用于肝胆外科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VR的疼痛控制管理平台。观察两组疼痛与情绪状态、术后症状。结果:观察组NRS、HAMA、HAMD量表分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首次肛门排气、下床、首次排便均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VR的疼痛控制管理平台应用于肝胆外科术后患者可有效减轻疼痛状况,改善情绪及术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疼痛控制管理平台 肝胆外科 情绪状态
下载PDF
血糖管理团队模式对肝胆外科高血糖患者围术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蒙连新 蒙冬日 +1 位作者 李爽旗 莫庭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7期857-858,共2页
目的探讨血糖管理团队模式对肝胆外科围术期患者血糖的影响,与糖尿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12月将建立血糖管理团队模式前的肝胆外科住院合并高血糖围术期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将建立血糖管理团队... 目的探讨血糖管理团队模式对肝胆外科围术期患者血糖的影响,与糖尿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12月将建立血糖管理团队模式前的肝胆外科住院合并高血糖围术期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将建立血糖管理团队模式后的肝胆外科住院合并高血糖围术期患者103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连续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住院时间与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管理团队模式使肝胆外科围术期患者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住院时间缩短,达到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管理团队模式 肝胆外科 高血糖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心理护理应用于肝胆外科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潘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4期134-135,共2页
分析心理护理对肝胆手术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肝胆外科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肝胆手术病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肝胆外科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情绪状态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的护理满意度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肝胆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发挥了显著效果,不仅稳定了患者的情绪,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患者围 心理护理 满意度 负面情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