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能(β-甘草酸复方制剂)的分子构型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141
1
作者 宋方闻 白永敏 +4 位作者 陈玉祥 曹阳 唐小平 李学俊 钟惟德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美能 β-甘草酸复方制剂 分子构型 临床疗效 肝病 氢化可的松 药理作用 毒性
下载PDF
成人肝硬化腹水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20
2
作者 范建高 蔡晓波 《肝脏》 2004年第3期193-195,共3页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诊断与治疗 患者 并发症 常见 代偿性肝硬化 肝病 死亡率 成人 处理
下载PDF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 被引量:117
3
作者 陈成伟 成军 +41 位作者 窦晓光 段钟平 范建高 傅青春 高春芳 韩涛 韩英 侯金林 胡和平 胡锡琪 黄建荣 贾继东 刘玉兰 陆伦根 马雄 茅益民 南月敏 牛俊奇 邱德凯 任红 尚佳 唐红 王贵强 王建设 王吉耀 王磊 王宇明 魏来 谢青 谢渭芬 许建明 徐铭益 徐小元 杨长青 杨云生 尤红 曾民德 张文宏 张跃新 庄辉 周新民 邹晓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24-933,共10页
一、概述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指肝内外各种原因造成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胆汁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进入血液的病理状态,临床可表现为瘙痒、乏力、尿色加深和黄疸等,早期常无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 一、概述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指肝内外各种原因造成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胆汁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进入血液的病理状态,临床可表现为瘙痒、乏力、尿色加深和黄疸等,早期常无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水平升高,病情进展后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胆汁淤积性 诊断 治疗 共识
原文传递
中医肝病证候临床辨证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07
4
作者 陈国林 潘其民 +4 位作者 赵玉秋 陈泽奇 黎杏群 傅孟如 欧阳晓光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6-70,73,共6页
本文通过综合中医传统辨证、专家咨询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制订了中医肝病9个证候的辨证标准;对5对临床上难以鉴别的证型,用逐步回归计量鉴别诊断,符合率为86.5%—100%,并结合大量调查数据,讨论肝的病因、病机特点,了解了9个证... 本文通过综合中医传统辨证、专家咨询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制订了中医肝病9个证候的辨证标准;对5对临床上难以鉴别的证型,用逐步回归计量鉴别诊断,符合率为86.5%—100%,并结合大量调查数据,讨论肝的病因、病机特点,了解了9个证候的构成比及肝病证与证、证与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证候 辨证 诊断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治疗各类肝病62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9
5
作者 王慧芬 苏海滨 +3 位作者 刘鸿凌 季伟 李捍卫 胡瑾华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 回顾性观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在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治疗中消炎降酶的作用。方法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 15 0mg ,加入 5 %~ 10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静脉点滴 ,治疗轻~中度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药物... 目的 回顾性观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在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治疗中消炎降酶的作用。方法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 15 0mg ,加入 5 %~ 10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静脉点滴 ,治疗轻~中度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共 6 2 9例 ,强力宁注射液(10 0ml/d)治疗慢性肝炎 12 7例作为对照 ,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恢复无明显差异 ,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血清胆红素 (SB)的恢复速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 17d时治疗组有 93.3%患者的ALT恢复正常 ,而对照组为 73.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治疗 10d时治疗组有 86 .7%患者的SB恢复正常 ,而对照组仅为 4 0 % ,两组有显著差异 (P<0 .0 1)。在治疗 17d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分别为 (4 4 .7± 5 .6 7) g/L和 (4 5 .2±5 .5 6 ) g/L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本研究中 ,甘草酸二铵治疗组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甘草酸二铵可明显改善病毒性、药物性、酒精性等肝脏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 ,在慢性肝炎组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治疗 肝病 疗效观察 肝炎
原文传递
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因子在肝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0
6
作者 李琴 贾继东 王宝恩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67-768,共2页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储备功能、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目前凝血因子的临床检测已成为现实,它在判断肝病病情方面将提供较PT更早、更准确的信息.
关键词 凝血因子 凝血酶原时间 肝病 严重程度 病情 临床检测 储备功能 准确 信息 指标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2006沪港国际肝病大会纪要 被引量:56
7
作者 钦伦秀 孙惠川 汤钊猷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070-1074,共5页
“2006年沪港国际肝病大会”于2006年3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25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现就本次会议交流的原发性肝癌(主要是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的流行病学与预防、早期诊断、治疗策略、相关基础研究等方面... “2006年沪港国际肝病大会”于2006年3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25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现就本次会议交流的原发性肝癌(主要是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的流行病学与预防、早期诊断、治疗策略、相关基础研究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癌研究 大会纪要 肝病 国际 肝细胞癌 流行病学 早期诊断 治疗策略 进展综述
原文传递
异甘草酸镁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68
8
作者 茅益民 曾民德 +12 位作者 陈勇 陈成伟 傅青春 蔡雄 巫善明 陈亚岗 孙樱 李军 隋云华 赵伟 陆伦根 曹爱平 陈红专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47-851,共5页
目的通过与阳性药物复方甘草酸苷比较,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480例患者随机进入异甘草酸镁100mg/d剂量组(A组,180例)、15... 目的通过与阳性药物复方甘草酸苷比较,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ALT升高的慢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480例患者随机进入异甘草酸镁100mg/d剂量组(A组,180例)、150mg/d剂量组(B组,180例)和阳性药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C组,120例)。试验A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试验B组: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g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4周,停药2周后随访。治疗前、治疗第2周、第4周和停药后2周观察症状、体征及ALT、AST变化情况;治疗前、治疗第4周观察其他肝功能指标。采用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计数资料,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等级资料。组内疗效指标比较采用非参数的符号秩和检验方法,组间疗效指标比较采用中心效应的方差分析法或CMH方法。结果412例患者按方案完成研究,其中A组152例,B组160例,C组100例。治疗2周和4周后,三组患者ALT、AST水平均明显下降(P值均〈0.05);治疗2周时的ALT下降幅度,B组明显大于C组(P〈0.01),治疗4周时ALT下降幅度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B、C组ALT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91.76%、88.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A、B、C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总体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1%、89.86%、86.46%和72.22%、73.53%、68.47%,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停药后,三组患者均无明显反跳。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以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治疗 肝病 慢性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原文传递
抗氧化剂丹参对慢性肝病患者及中毒性损伤动物的治疗观察 被引量:64
9
作者 叶红军 宋玉芳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抗氧化剂 丹参 肝病 肝硬变
原文传递
肝病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被引量:55
10
作者 朱宁川 陈岩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肝病 肠道菌群失调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革兰阴性菌 肠道微生态系统
下载PDF
肝病诊断新标志──血清Ⅳ型胶原 被引量:58
11
作者 柴明胜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5年第3期182-183,共2页
肝病诊断新标志──血清Ⅳ型胶原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柴明胜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以往主要依靠肝活检来研究和诊断,但它有创伤性,而且又难以动态观察。近年来对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有了新... 肝病诊断新标志──血清Ⅳ型胶原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柴明胜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以往主要依靠肝活检来研究和诊断,但它有创伤性,而且又难以动态观察。近年来对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有了新的进展。肝脏中含有Ⅰ、Ⅲ、Ⅳ、Ⅴ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诊断 血清Ⅳ型胶原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on platelet values for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thrombocytopenia 被引量:56
12
作者 Chi-Ming Lee Ting-Kai Leung +5 位作者 Hung-Jung Wang Wei-Hsing Lee Li-Kuo Shen Jean-Dean Liu Chun-Chao Chang Ya-Yen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619-622,共4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 on platelet values in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thrombocytopenia an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 embolization area for platelet values improve...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 on platelet values in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thrombocytopenia an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 embolization area for platelet values improvement.METHODS: Blood parameters and liver function indicators were measured on 10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6 in Child-Pugh grade A and 4 in grade B) with thrombocytopenia (platelet values 〈 80 × 10^3/μL) before emboliza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was also needed in advance to acquire the splenic baseline. After 2 to 3 d, angiography and splenic embolization were performed. A second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was made to confirm the embolization area after 2 to 3 wk of embolization. The blood parameters of patients were also examined biweekly during the 1 year follow-up period.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s after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we divided all paUents into two groups: low (〈 30%), and high (≥ 30%) embolization area groups. The platelet values were increased by 3 times compared to baseline levels after 2 wk of embolization in high embolization area group. In addi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latelet values between low and high embolization area groups. GPT valu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ll patients after 2 wk of embolization. The improvement in platelet and GPT values still persisted until 1 year after PSE. In addition, 3 of 4 (75%) Child-Pugh grade B patients progressed to grade A after 2 mo of PSE.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 30% and ≥30% embolization area groups was 50% and 10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platelet values and GPT values in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thrombocytopenia and the ≥ 30% embolization area is meaningful for platelet values improve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lication rate and embolization area needs furth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Liver cirrhosis THROMBOCYTOPENIA
下载PDF
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 被引量:54
13
作者 陈成伟 成军 +42 位作者 窦晓光 段钟平 范建高 傅青春 高春芳 韩涛 韩英 侯金林 胡和平 胡锡琪 黄建荣 贾继东 刘玉兰 陆伦根 马雄 茅益民 南月敏 牛俊奇 邱德凯 任红 尚佳 唐红 王贵强 王建设 王吉耀 王磊 王宇明 魏来 谢青 谢渭芬 许建明 徐铭益 徐小元 杨长青 杨云生 尤红 曾民德 张文宏 张跃新 庄辉 周新民 邹晓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I0002-I0012,共11页
一、概述 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指肝内外各种原因造成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胆汁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进入血液的病理状态,临床可表现为瘙痒、乏力、尿色加深和黄疸等,早期常无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 一、概述 胆汁淤积(cholestasis)是指肝内外各种原因造成胆汁形成、分泌和排泄障碍,胆汁流不能正常流入十二指肠而进入血液的病理状态,临床可表现为瘙痒、乏力、尿色加深和黄疸等,早期常无症状仅表现为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CCT)水平升高,病情进展后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严重者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各种原因使肝脏病变导致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肝胆疾病统称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淤积本身也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胆汁淤积性 诊断 治疗 共识
下载PDF
中医肝本质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14
作者 陈家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7期58-62,共5页
中医肝本质现代研究进展陈家旭(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肝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其生理、病理极为复杂。肝病在临床上比其它脏病为多,车氏、危氏统计五脏发病数中以肝病最高[1,2]。国内对肝脏生理病理研究较为重视,从... 中医肝本质现代研究进展陈家旭(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肝是人体重要脏器之一,其生理、病理极为复杂。肝病在临床上比其它脏病为多,车氏、危氏统计五脏发病数中以肝病最高[1,2]。国内对肝脏生理病理研究较为重视,从动物模型复制、诊断标准、临床及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肝本质 动物模型 肝病
下载PDF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慢性肝炎患病率和肝病死亡率的研究 被引量:49
15
作者 刘崇柏 徐志一 +5 位作者 曹惠霖 孙永德 荆庆 陈大保 陈美征 谢永富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1-7,共7页
1984~1987年,在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南、上海五个省市城乡10.08855人口中进行急性肝炎发病率、慢性肝炎患病率、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率的研究。急性肝炎标化发病率为152.19/10万,主要发生在20~50岁组人群;因无甲肝暴发流行... 1984~1987年,在黑龙江、河北、河南、湖南、上海五个省市城乡10.08855人口中进行急性肝炎发病率、慢性肝炎患病率、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率的研究。急性肝炎标化发病率为152.19/10万,主要发生在20~50岁组人群;因无甲肝暴发流行,除上海外各点季节发病率分布均衡。慢性肝炎标化患病率为158.25/10万(诊断标准为6个月前有明确急性肝炎病史,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肝功能异常,故实际慢肝患病率要高于此数字);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肝病死亡(包括肝癌)标化率为22.65/10万,其中肝病为 13.14/10万。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发病率 死亡率 肝病
下载PDF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肝炎、肝病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39
16
作者 韩德五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关键词 肝病 肝炎 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柔肝抗纤方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金树根 任家潍 +2 位作者 王灵台 夏炎兴 陈建杰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2-15,共4页
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两法组成中药复方柔肝抗纤方,治疗不同慢性肝病,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稳定型早期肝硬化病人临床症状、肝功能以及蛋白代谢等均有改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下降;活动性慢性肝病(漫活肝和晚期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未见上述... 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两法组成中药复方柔肝抗纤方,治疗不同慢性肝病,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稳定型早期肝硬化病人临床症状、肝功能以及蛋白代谢等均有改善,血清透明质酸水平下降;活动性慢性肝病(漫活肝和晚期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未见上述改变。采用柔肝抗纤方水醇提取物灌服活动性肝纤维化大鼠,发现该方有降低大鼠的体重、改善肝功能、纠正蛋白代谢、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和肝脏羟脯氨酸水平,以及减轻肝脏病理改变尤其纤维化等作用,4周治疗性处理疗效优于6周防治性处理。上述结果提示,该方对病变相对静止(非活动性)的稳定期慢性肝病有保肝降酸抗纤维化作用,而对活动性慢性肝病则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中医药疗法 柔肝抗纤方
下载PDF
肝性脑病的定义、命名、诊断和定量标准修订方案的新进展 被引量:41
18
作者 贾林 张美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2008-2010,共3页
肝性脑病(HE)的临床研究与其定义、诊断方法和定量指标等密切相关,目前在 HE 的定义、诊断方法和定量指标诸方面不够明确,尚需进行适当调整.为此由肝脏病学、神经病学和神经心理学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在第11届世界胃肠病大会(维也纳,1998... 肝性脑病(HE)的临床研究与其定义、诊断方法和定量指标等密切相关,目前在 HE 的定义、诊断方法和定量指标诸方面不够明确,尚需进行适当调整.为此由肝脏病学、神经病学和神经心理学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在第11届世界胃肠病大会(维也纳,1998)就 HE 的标准化命名、临床试验的疗效指标、现代神经影像技术的作用以及亚临床型肝性脑病(SHE)等专题作出专门陈述和后续研究.最终报告建议:修正当前 HE 临床诊断的命名方法;使用包括五项指标在内的心理测量肝性脑病评分(PHES)指标;进行大型研究以重新定义肝病患者的神经心理异常问题,在严格统计学基础上明确轻微型 HE(MHE)的临床诊断;有必要对新型神经影像技术对 HE 的诊断价值进行仔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定义 命名 诊断 定量标准 临床研究 肝病
下载PDF
Inhibitory effects of saikosaponin-d on CCl_4-induced hepatic fibrogenesis in rats 被引量:41
19
作者 Shuang-Suo Dang Bao-Feng Wang +3 位作者 Yan-An Cheng Ping Song Zhen-Guo Liu Zong-Fang 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57-563,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suppressive effect of saikosaponin-d (SSd) on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induced by CCh injec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alcohol and high fat, low protein feed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e... AIM: To investigate the suppressive effect of saikosaponin-d (SSd) on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induced by CCh injec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alcohol and high fat, low protein feed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expression of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 and interleukins-6 (IL-6). METHODS: Hepatic fibrosis models were induc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CCh at a dosage of 3 mL/kg in rats. At the same time, rats in treatment groups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SSd at different doses (1.0, 1.5 and 2.0 mg/kg) once daily for 6 wk in combination with CCh,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live oil instead of CCh.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rats were anesthetized and killed (except for 8 rats which died during the experiment; 2 from the model group, 3 in high-dose group, 1 in medium-dose group and 2 in lowdose group). Hernatoxylin and eosin (HE) staining and Van Gieson staining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changes in liver pathology. The levels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triglyeride (TG), albumin (ALB), globulin (GLB), hyaluronic acid (HA) and larninin (LN) in serum and the content of hydroxyproline (HYP) in liver were measured by biochemical examinations and radioimmuneoassay,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expression of TNF-α and IL-6 in liver homogenate was evalua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the levels of NF-κBp65 and I-κBa in liver tissue were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Both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Van Gieson staining demonstrated that SSd could attenuate the area and extent of necrosis and reduce the scores of liver fibrosis. Similarly, the levels of ALT, TG, GLB, HA, and LN in serum, and the contents of HYP, TNF-α and IL-6 in liver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model group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in control group. Whereas, the treatment with SScl markedly reduced all the above parameter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especially in the medium g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ikosaponin-d Hepatic fibrosis Tumornecrosis factor Interleukins-6 Nuclear factor-KB Inhibitory κB alpha
下载PDF
基于上海市住院慢性肝病患者胆汁淤积患病率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43
20
作者 曹旬旬 高月求 +9 位作者 张文宏 徐萍 傅青春 陈威伟 李成忠 杨长青 马光斌 曲颖 徐铭益 陆伦根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9-573,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首次入院的慢性肝病患者的调查,了解慢性肝病发生胆汁淤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上海市2005年4月至2014年9月首次住院的5146例慢性肝病的患者,回顾性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碱性磷酸酶...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首次入院的慢性肝病患者的调查,了解慢性肝病发生胆汁淤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上海市2005年4月至2014年9月首次住院的5146例慢性肝病的患者,回顾性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高于1.5倍正常值上限(ULN),且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高于3倍ULN为胆汁淤积的诊断标准,对胆汁淤积患者在不同年龄、性别、病因或肝病类型中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男女胆汁淤积患者的一般信息及生物化学指标进行比较。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t检验或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入组5146例,剔除486例,因此总计纳入4660例进行研究,胆汁淤积的总发生率为10.26%(478/4660),男性慢性肝病患者胆汁淤积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在不同的慢性肝病中,胆汁淤积的发生率较高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75.00%)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42.86%),其他的依次为肝肿瘤(35.97%)、自身免疫性肝炎(30.77%)、药物性肝病(28.31%)、酒精性肝炎(16.46%)、隐源性肝硬化(13.98%)、血吸虫性肝硬化(12.99%)、酒精性肝硬化(7.53%)、混合性肝硬化(7.32%)、病毒性肝硬化(5.94%)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70%)。这些患者中胆汁淤积的发生率无性别差异,在男女性胆汁淤积的患者中,GGT、总胆红素的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慢性肝病患者中胆汁淤积的总发生率为10.26%,总体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发生率最高的疾病,各种慢性肝病胆汁淤积的发生率无明显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慢性 胆汁淤积 发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