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亢合并严重肝损的治疗策略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颖 朱惠敏 吴嘉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3期31-34,67,共5页
目的比较甲亢合并严重肝损时针对甲亢的不同治疗方法,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住院及随访的甲亢合并严重肝损的患者共47例(慢乙肝重度20例及肝衰竭2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针对甲亢的治疗... 目的比较甲亢合并严重肝损时针对甲亢的不同治疗方法,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住院及随访的甲亢合并严重肝损的患者共47例(慢乙肝重度20例及肝衰竭2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针对甲亢的治疗分为未抗甲状腺治疗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碘131组,比较不同治疗后结果。结果 20例慢乙肝重度患者未抗甲状腺治疗组4例好转,2例无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12例全部好转,碘131治疗组2例全部好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随访三个月,未出现肝损加重及白细胞减少等抗甲状腺药物副作用。肝衰竭患者中未抗甲状腺治疗组10例死亡7例、2例无效,1例好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9例好转,2例死亡。碘131组共6例,5例均好转,1例无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及碘131组有效率高于未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乙肝重度及肝衰竭患者中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及碘131治疗组FT3、ALT、TB较未抗甲状腺治疗组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TSH较未抗甲状腺治疗组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亢合并严重肝损的治疗主要是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严重肝损的患者在排除甲状腺药物导致的肝损的基础上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是安全有效的,碘131治疗前后联合血浆置换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办法,建议在肝功能好转后再开始使用碘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肝衰竭 血浆置换 疗效
下载PDF
中药联合阿拓莫兰治疗重度慢性乙型肝炎55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周杰 曹永年 +1 位作者 周晓霞 马蒲梅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2期2058-2059,共2页
目的:探讨以中药为主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疗效,为慢性乙型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寻找一种有效而廉价的方法。方法:将11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肝Ⅳ号(茵... 目的:探讨以中药为主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疗效,为慢性乙型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寻找一种有效而廉价的方法。方法:将11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肝Ⅳ号(茵陈30g、生黄芪30g、当归12g、赤芍60g、生地15g、丹参30g、陈皮12g、大黄15g、大腹皮30g、焦三仙各12g、炙甘草9g)1剂/d,分2次空心温服;阿拓莫兰1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疗程4周。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体征缓解等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2.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P<0.05)。结论:以中药肝Ⅳ号为主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对患者黄疸迅速消退,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是一种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阿拓莫兰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不同干预措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怀宇 姜春华 +4 位作者 杨建荣 陈秋虹 黄钧 黄云花 梁列新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9年第4期229-233,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其的影响。方法(1)检测30例正常人和3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比值(L/M)和血清二胺氧化酶(DAO)的变化,并加以比较。(2)将9...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不同干预方法对其的影响。方法(1)检测30例正常人和3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比值(L/M)和血清二胺氧化酶(DAO)的变化,并加以比较。(2)将9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乳果糖组及谷氨酰胺组(GLN)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而乳果糖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乳果糖10gtid,GLN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谷氨酰胺颗粒10gtid,疗程均为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3组患者的肝功能、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DAO、白介素-2(IL-2)、白介素-8(IL-8)、T淋巴细胞亚群、L/M等,并采用协方差分析法加以比较。结果(1)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患者L/M、DAO水平明显升高(P=0.007及P<0.0001)。(2)2周治疗结束后,与对照组相比,乳果糖组治疗后TBIL、ET、TNF-α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GLN组治疗后ALT、TBIL、TNF-α、ET、IL-2、L/M、DAO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乳果糖组与GLN组相比,治疗后ALT、TBIL、TNF-α、IL-2、L/M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存在肠黏膜屏障的早期损伤。(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对减轻内毒素血症及炎症反应,降低总胆红素水平有一定的作用,但无法改善肠道屏障损伤。而加用谷氨酰胺则能纠正肠道屏障损伤,减轻内毒素血症与炎症反应,加速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 肠黏膜屏障 内毒素血症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治疗乙型肝炎慢性重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23例疗效观察
4
作者 曾广忠 梁美合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乙型肝炎慢性重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乙型肝炎慢性重度并发SBP 46例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3例)。治疗组UTI 10万U/d静脉滴注,每天3次,疗程10 d,对照组不使用乌司他丁,抗感染...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乙型肝炎慢性重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乙型肝炎慢性重度并发SBP 46例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3例)。治疗组UTI 10万U/d静脉滴注,每天3次,疗程10 d,对照组不使用乌司他丁,抗感染、护肝治疗相同。测定两组患者入院后住院第1、3、7、14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TNF-α)和治疗10d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总胆红素(TB)、肌酐(Cr)、尿素氮(BUN)等肝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在疗程第1、3天及第14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疗程第7天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肝肾功能指标的恢复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例并发消化道出血和肝肾综合征,死亡2例,对照组1例并发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5例发生肝肾综合征,死亡3例。结论乌司他丁治疗乙型肝炎慢性重度并发SBP能减轻肝、肾炎症损伤,降低肝肾综合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慢性重度 自发性腹膜炎 乌司他丁
下载PDF
肝复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30例
5
作者 连盛添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3年第S1期114-,共1页
目的:观察肝复肤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综合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增用肝复肽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相比差... 目的:观察肝复肤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综合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增用肝复肽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疗效不佳者增用肝复肤治疗可取得相同的效果。结论:肝复肽治疗慢乙肝(重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肝炎(重度) 乙型 慢性 肝复肽/治疗应用
下载PDF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阻断坏死性肝炎的发生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从新 刘波 +2 位作者 郭顺明 曾令军 童清平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4年第2期68-74,105,共8页
目的暴发性肝衰竭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国内外一直存在争议。我国的慢性重型肝炎称谓在译成英文后,易与慢性肝炎重度混淆,且由于其潜在的基础肝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不同,使其的治疗、预后也不同,并且由于在临床诊断要... 目的暴发性肝衰竭的命名和诊断标准国内外一直存在争议。我国的慢性重型肝炎称谓在译成英文后,易与慢性肝炎重度混淆,且由于其潜在的基础肝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不同,使其的治疗、预后也不同,并且由于在临床诊断要素方面的不确定性,使我们的研究论文很难被国外学者所承认。方法我们试探性修改并给出了乙型肝炎的临床分型标准。122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进入本研究。59例患者接受常规的护肝治疗措施;63例皮质激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50~200mg/d×7~10d;对无反应的患者,病情进展至坏死性或衰竭性肝炎时,加强支持治疗,皮质激素的剂量维持不变,待黄疸降至100μmol/L 以下时开始减量治疗至治愈停药(约3~5月)或死亡。结果在激素治疗组,22%(14/63)的患者发展至坏死性肝炎,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的49%(x^2=8.54,P<0.01);在常规治疗组,55.2%(16/29)的坏死性肝炎患者死亡,而激素治疗组的病死率为28.6%(4/14,x^2=1.72,P>0.05)。尽管在皮质激素治疗组发生了一些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如白色念珠菌1例,糖尿病3例,带状疱疹和肺结核1例,两组的消化道出血、感染发生率无显著相差。结论结果提示,在基础治疗的支持下,皮质激素能阻断部分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发展至坏死性肝炎,并能降低后者的病死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糖皮质激素治疗 坏死性 阻断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 暴发性肝衰竭 慢性重型肝炎 慢性肝炎重度 治疗组 mol/L 白色念珠菌 消化道出血 感染发生率 诊断标准 不确定性 临床诊断 国外学者
下载PDF
肝苏颗粒治疗慢性肝病纤维化5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吴圣东 邹波 《青岛医药卫生》 2003年第1期15-16,共2页
2001年2月~2002年4月,我们用肝苏颗粒治疗慢性肝病患者56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并以西药治疗的56例作为对照,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我院112例住院患者依据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 2001年2月~2002年4月,我们用肝苏颗粒治疗慢性肝病患者56例,观察其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并以西药治疗的56例作为对照,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我院112例住院患者依据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按设定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47例,女9例;年龄29~65岁,平均39.1±12.8岁;病程3~21年,平均8.2±4.3年;原发病:慢性乙型肝炎轻度1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苏颗粒 慢性肝病 疗效观察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病毒性肝炎 传染病 寄生虫病 临床研究 学术会议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对40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石小枫 郭树华 +3 位作者 吴刚 王志毅 任红 刘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8-120,153,共4页
目的对乙酰半胱氨酸(NAC)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住院病人40例,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前做常规体检,B超、心电图等检查;给药方案乙酰半胱氨酸8g/d,静脉滴注,疗程45天... 目的对乙酰半胱氨酸(NAC)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住院病人40例,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前做常规体检,B超、心电图等检查;给药方案乙酰半胱氨酸8g/d,静脉滴注,疗程45天,同时配合基础综合治疗,并于用药前、用药后15天、30天、45天分别抽血检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肾功生化、血常规等检查。结果揭盲后A组(治疗组)20例;B组(对照组)20例,脱落6例(A组2例,B组4例),乙酰半胱氨酸能显著降低血清TBIL、DBIL、ALT、AST,A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能明显减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转氨酶,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试验过程中病人耐受性好,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但坚持用药2~3天后消失,1例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停药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肝炎重度伴胆汁淤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彤 杨玲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4期473-474,共2页
重度慢性肝炎由于肝脏功能严重受损,造成机体严重的代谢紊乱,导致患者病情重,黄疸较深,往往伴有胆汁淤积。我们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重度慢性肝炎伴胆汁淤积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胆汁淤积 前列地尔 慢性肝炎重度 临床观察 治疗 重度慢性肝炎 肝脏功能
下载PDF
通腑活血为主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30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云刚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0年第S1期34-35,共2页
1995年以来,笔者以大剂清热解毒,通腑活血药为主,结合西药治疗重度黄疽型肝炎3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按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慢性肝炎重度6例,急性重型肝炎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8例,慢... 1995年以来,笔者以大剂清热解毒,通腑活血药为主,结合西药治疗重度黄疽型肝炎3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按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慢性肝炎重度6例,急性重型肝炎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8例,慢性重型肝炎12例,淤胆型肝炎2例,所有患者胆红素均大于171μmol/L,最高为530μmol/L。25例谷丙转氨酶升高,4例呈胆酶分离现象。HBsAg阳性2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活血 重度黄疸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 清热解毒 病毒性肝炎 糖皮质激素 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肝炎重度 肝功能
下载PDF
大柴胡汤加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胆湿证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仇瑞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5期146-14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大柴胡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常规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应用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加减...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大柴胡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常规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应用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加减方。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抑制等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均有好转(P<0.05)、肝功指标较前改善(P<0.05)、乙肝病毒复制抑制(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胆湿热证)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肝胆湿热证
下载PDF
硫普罗宁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56例重症肝炎及慢性肝炎重度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14-1115,共2页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诊断明确的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47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及生化指标的改变,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1...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诊断明确的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47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及生化指标的改变,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为76.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普罗宁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的临床疗效确切,是综合治疗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的有效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慢性肝炎重度 促肝细胞生长素 硫普罗宁
下载PDF
阿拓莫兰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症肝炎及慢性肝炎重度的体会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袁媛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4期1403-1403,1405,共2页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将108例诊断明确的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及生化指标的改变,统计治疗有...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将108例诊断明确的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及生化指标的改变,统计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为80.76%,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拓莫兰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的临床疗效确切,是综合治疗重症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的有效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肝炎 慢性肝炎重度 促肝细胞生长素 阿拓莫兰
下载PDF
中草药茵陈汤治疗115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黎志良 李金庚 《肝脏》 2011年第4期355-356,共2页
为探讨中药茵陈汤治疗慢乙肝重度的临床疗效,我们检测了20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重度患者TBil、PTA,以评价前者临床的意义。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茵陈汤 疗效评价 治疗 中草药 临床疗效 TBIL PTA
下载PDF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症肝炎及慢性肝炎重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百舸 陈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6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症肝炎及慢性肝炎重度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本院诊治的68例重症肝炎及慢性肝炎重度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门...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症肝炎及慢性肝炎重度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本院诊治的68例重症肝炎及慢性肝炎重度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变化、临床疗效,以及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生化指标及消化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症肝炎及慢性肝炎重度疗效显著,明显改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鸟氨酸 促肝细胞生长素 甘利欣 重症肝炎 慢性肝炎重度
下载PDF
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婕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8期187-188,共2页
目的探究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4例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究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临床疗效。方法收集94例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治疗效果;黄疸消失时间、血清胆红素正常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结果中西医组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 <0.05;中西医组黄疸消失时间、血清胆红素正常时间比对照组短,P <0.05;两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 0.05。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相似,P> 0.05。干预后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热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加速患者黄疸消退,促使血清胆红素复常,并改善肝功能,缩短疗程,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凉血解毒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黄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联合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正锯 王崇国 +1 位作者 张启华 庄岳鹏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40-241,共2页
为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等四项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的诊断价值,我们对478例肝病患者进行了联合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联合检测 慢性肝炎重度 重型肝炎 肝纤维化标志 原发性肝癌 肝炎肝硬变 急性肝炎 肝病患者 层粘连蛋白
下载PDF
血清酶学检测在诊断病毒性肝炎中的价值
18
作者 张元芬 刘宝荣 +1 位作者 王争武 王自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9年第S1期38-39,共2页
我院自1999年1月引进美国生产的BECKMAN CX<sub>9</sub>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多种血清醇进行检测,现将其与肝炎有关的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①正常对照组50例;②肝病组116例,男91例,女25例,年龄19~71岁... 我院自1999年1月引进美国生产的BECKMAN CX<sub>9</sub>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多种血清醇进行检测,现将其与肝炎有关的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①正常对照组50例;②肝病组116例,男91例,女25例,年龄19~71岁,均为我院住院病人。诊断分类依据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肝炎34例,慢性肝炎52例(轻度21例,中度15例,重度16例),重型肝炎18例(亚重肝12例,慢重肝16例),活动性肝硬变12例。1.2 方法 晨间空腹抽血,分离血清,采用美国生产的BECK-MAN CX<sub>9</sub>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多种血清酶。2 结果 (见附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清酶学检测 重型肝炎 急性肝炎恢复期 自动生化分析仪 活动性肝硬变 慢性肝炎重度 急慢性肝炎 总胆红素 传染病医院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检测PHSA-R的意义
19
作者 李旭红 王崇国 +1 位作者 潘兴南 张启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9年第S1期26-27,共2页
我们检测了686例乙型肝炎患者的PHSA-R,探讨了PH-SA-R与HBV DNA、HBeAg、抗HBe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686例乙型肝炎患者均系1996年1月~1998年6月住院的病人,男581例,女105例,年龄18~63岁,平均32.6岁,均按1995年北京第5... 我们检测了686例乙型肝炎患者的PHSA-R,探讨了PH-SA-R与HBV DNA、HBeAg、抗HBe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686例乙型肝炎患者均系1996年1月~1998年6月住院的病人,男581例,女105例,年龄18~63岁,平均32.6岁,均按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诊断,其中急性乙型肝炎(AH)38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CHB<sub>1</sub>)188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CHI<sub>Ⅰ</sub>)18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CHB<sub>Ⅱ</sub>)156例,肝炎肝硬变(LC)3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肝炎患者 HBEAG阴性 阳性率 抗HBE 急性乙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 肝炎肝硬变 病情的加重 传染病
下载PDF
益气健脾方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袁海宁 邓一鸣 吴健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3-304,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中药治疗 临床观察 健脾方剂 患者 益气 乙型肝炎发病率 中草药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