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UPLC-Q-TOF MS的吴茱萸致肝毒性部位及入血成分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文兰
孙向明
+5 位作者
陈晨
刘悦
宋辉
丁晶鑫
徐蓓蕾
阎新佳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2-293,共12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分析鉴定吴茱萸肝毒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和给大鼠灌胃毒性部位后的血中原形成分及代谢产物。在优化的色谱和质谱条件下,采用正离子扫描模式对质量范围m/z50~1 200的化合物进行数...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分析鉴定吴茱萸肝毒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和给大鼠灌胃毒性部位后的血中原形成分及代谢产物。在优化的色谱和质谱条件下,采用正离子扫描模式对质量范围m/z50~1 200的化合物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时间仅为12min。通过UNIFI软件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母离子与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信息,初步推测了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结合标准品和参考文献数据,共鉴定了肝毒性部位中的29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9个吲哚类生物碱、10个喹诺酮类生物碱、5个三萜、3个黄酮、1个其他类生物碱和1个有机酸。进一步比较了体内外样品的基峰离子色谱图,结合质谱数据和化合物裂解规律,共鉴定出21个入血成分,包括15个原形成分和6个代谢产物(1个为未知成分),并推测了代谢产物的代谢途径。该方法可为揭示吴茱萸肝毒性成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肝
毒性
部位
成分分析
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茱萸致肝毒性部位在大鼠体内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孙向明
胡扬
+3 位作者
温静
宋辉
李文兰
丁振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3-1126,共14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对吴茱萸肝毒性部位给药后大鼠胆汁、尿液、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共检测到23个原型成分和10个代谢产物。采用正离子MS^(E)扫描模式采集质量范围m/z 50~120...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对吴茱萸肝毒性部位给药后大鼠胆汁、尿液、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共检测到23个原型成分和10个代谢产物。采用正离子MS^(E)扫描模式采集质量范围m/z 50~1200的数据,通过与UNIFI软件数据库比对,以及各成分的保留时间、精确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结合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和已有文献报道,共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包括23个原型成分和6个代谢产物。进一步由代谢产物逆向追踪原型成分,推测出可能的代谢途径。这些成分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有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酯化、甲酰基化、羟基化、去甲基化等。基本明确了吴茱萸肝毒性部位在大鼠胆汁、尿液和粪便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及代谢途径,为揭示吴茱萸肝毒性物质基础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肝
毒性
部位
原型成分
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芫花致肝毒性部位筛选及其肝毒性部位U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袁杨
耿璐璐
+4 位作者
庄贺飞
孟夏
彭缨
毕开顺
陈晓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确定芫花药材致肝毒性部位,为全面反映并控制其毒性部位的质量建立该部位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筛选芫花致肝毒性部位;并以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mm,1.7μm),乙腈-0....
目的:确定芫花药材致肝毒性部位,为全面反映并控制其毒性部位的质量建立该部位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筛选芫花致肝毒性部位;并以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mm,1.7μm),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10 nm为检测波长建立该部位UPLC指纹图谱。结果:确定了芫花致肝毒性部位为其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并建立了该部位的U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8个色谱峰,14批芫花药材致肝毒性部位的相似度为0.890~0.999。结论:芫花致肝毒性部位为其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所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可为芫花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花
致
肝
毒性
部位
指纹图谱
UPLC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UPLC-Q-TOF MS的吴茱萸致肝毒性部位及入血成分分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李文兰
孙向明
陈晨
刘悦
宋辉
丁晶鑫
徐蓓蕾
阎新佳
机构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2-293,共12页
基金
哈尔滨市科技局科技创新人才项目(2015RQXXJ011)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541192)资助
文摘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法分析鉴定吴茱萸肝毒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和给大鼠灌胃毒性部位后的血中原形成分及代谢产物。在优化的色谱和质谱条件下,采用正离子扫描模式对质量范围m/z50~1 200的化合物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时间仅为12min。通过UNIFI软件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母离子与碎片离子的精确质量信息,初步推测了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结合标准品和参考文献数据,共鉴定了肝毒性部位中的29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9个吲哚类生物碱、10个喹诺酮类生物碱、5个三萜、3个黄酮、1个其他类生物碱和1个有机酸。进一步比较了体内外样品的基峰离子色谱图,结合质谱数据和化合物裂解规律,共鉴定出21个入血成分,包括15个原形成分和6个代谢产物(1个为未知成分),并推测了代谢产物的代谢途径。该方法可为揭示吴茱萸肝毒性成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
吴茱萸
肝
毒性
部位
成分分析
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
Keywords
Euodia rutaecarpa
hepatotoxic part
constituent analysis
metabolites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 MS)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茱萸致肝毒性部位在大鼠体内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孙向明
胡扬
温静
宋辉
李文兰
丁振铎
机构
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
出处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3-1126,共14页
基金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UNPYSCT-2018135)
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9DS115)。
文摘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对吴茱萸肝毒性部位给药后大鼠胆汁、尿液、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共检测到23个原型成分和10个代谢产物。采用正离子MS^(E)扫描模式采集质量范围m/z 50~1200的数据,通过与UNIFI软件数据库比对,以及各成分的保留时间、精确的一级和二级质谱信息,结合化合物的裂解规律和已有文献报道,共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包括23个原型成分和6个代谢产物。进一步由代谢产物逆向追踪原型成分,推测出可能的代谢途径。这些成分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有葡萄糖醛酸结合、硫酸酯化、甲酰基化、羟基化、去甲基化等。基本明确了吴茱萸肝毒性部位在大鼠胆汁、尿液和粪便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及代谢途径,为揭示吴茱萸肝毒性物质基础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吴茱萸
肝
毒性
部位
原型成分
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
Keywords
Euodiae Fructus
hepatotoxic part
prototype comments
metabolites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 MS)
分类号
O657.63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芫花致肝毒性部位筛选及其肝毒性部位U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袁杨
耿璐璐
庄贺飞
孟夏
彭缨
毕开顺
陈晓辉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4,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1-012)
文摘
目的:确定芫花药材致肝毒性部位,为全面反映并控制其毒性部位的质量建立该部位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和组织病理学筛选芫花致肝毒性部位;并以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mm,1.7μm),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10 nm为检测波长建立该部位UPLC指纹图谱。结果:确定了芫花致肝毒性部位为其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并建立了该部位的U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7个共有峰,指认了8个色谱峰,14批芫花药材致肝毒性部位的相似度为0.890~0.999。结论:芫花致肝毒性部位为其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所建立的UPLC指纹图谱,可为芫花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
芫花
致
肝
毒性
部位
指纹图谱
UPLC
Keywords
Genkwa Flos
hepatotoxicity fraction
fingerprint
UPLC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UPLC-Q-TOF MS的吴茱萸致肝毒性部位及入血成分分析
李文兰
孙向明
陈晨
刘悦
宋辉
丁晶鑫
徐蓓蕾
阎新佳
《质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吴茱萸致肝毒性部位在大鼠体内的多样性分析
孙向明
胡扬
温静
宋辉
李文兰
丁振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芫花致肝毒性部位筛选及其肝毒性部位UPLC指纹图谱研究
袁杨
耿璐璐
庄贺飞
孟夏
彭缨
毕开顺
陈晓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