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43例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疗效及并发症 被引量:64
1
作者 陈敏华 严昆 +7 位作者 杨薇 高文 戴莹 王艳滨 张晖 霍苓 邢宝才 黄信孚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对肝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探讨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对343例778个肝恶性肿瘤行582人次超声引导RFA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HCC)212例,448个癌灶,肿瘤最大径平均4.0 cm,根据国际抗癌协...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对肝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探讨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对343例778个肝恶性肿瘤行582人次超声引导RFA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HCC)212例,448个癌灶,肿瘤最大径平均4.0 cm,根据国际抗癌协会的肿瘤分期,其中63例(29.7%)为Ⅰ~Ⅱ期,149例(70.3%)为Ⅲ~Ⅳ期(含43例手术切除后复发癌).肝转移癌(MLC)131例,330个癌灶,癌灶直径平均为3.9 cm,原发灶69.5%(91例)来自胃肠道.治疗原则为消融范围超过癌周0.5~1.0 cm;对较大肝肿瘤,采用较规范的计算方案指导射频治疗.治疗中密切观察图像异常改变,监测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出血及周围损伤.治疗后24 h内或1个月后增强CT检查肿瘤无活性为治疗成功.随访时间为2~62个月.结果:射频治疗成功率HCC为95.5%(428/448灶),MLC为96.4%(318/330灶);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5%(38/448灶),11.8%(39/330灶).共有138例(40.2%)由于肿瘤复发或新生而进行2~11次治疗.随访343例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HCC分别为87.7%,67.4%和56.8%,其中63例早期癌分别为92.9%,82.8%,74.5%;MLC分别为81.6%,50.8%,27.2%.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占2.4%(14/582人次),多发生于治疗中或治疗后即刻,主要为机械性损伤、热损伤等,分别为出血5例,肠穿孔1例,邻近脏器结构损伤5例,胆汁瘘2例,皮肤烫伤1例.结论:RFA作为一种肝肿瘤的局部微创治疗方法,对早期肝癌可获得手术治疗效果;对中晚期肝癌、肝癌术后复发、肝转移癌等临床治疗困难的病例,也可提供有效而相对安全的治疗手段.重视并发症的表现并采用相应的对症处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射频消融 并发症 增强CT检查 治疗效果 处理措施 转移癌 射频治疗 原发性 手术切除后 局部复发率 机械性损伤 中晚期 超声引导 肿瘤分期 抗癌协会 Ⅲ~Ⅳ期 消融范围 治疗原则 异常改变 生命体征
下载PDF
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肝恶性肿瘤 被引量:43
2
作者 徐静 梅铭惠 +2 位作者 陈谦 杨景红 邱维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8-369,共2页
目的评价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肝恶性肿瘤及预防肝癌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根据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采用125I粒子术中植入不可切除的肝肿瘤或肿瘤切除后的切缘组织,对肿瘤及癌旁组织持续、精确、适形的放射治疗。结果本... 目的评价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中晚期肝恶性肿瘤及预防肝癌局部复发的作用。方法根据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采用125I粒子术中植入不可切除的肝肿瘤或肿瘤切除后的切缘组织,对肿瘤及癌旁组织持续、精确、适形的放射治疗。结果本组15例中14例为肿瘤切除后切缘肝组织预防性粒子植入,1例为肿瘤未切除行瘤体内粒子植入。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2~12个月,全部存活,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瘤体内粒子植入者,术后随访2月,瘤体缩小。结论术中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具有创伤小,安全,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对无法切除或行姑息行切除者,可降低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术中 组织间植入 瘤体 恶性肿瘤 治疗 肿瘤切除 存活 体内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评价肝恶性肿瘤射频治疗疗效──与常规超声及增强CT比较 被引量:43
3
作者 严昆 陈敏华 +4 位作者 杨薇 戴莹 尹珊珊 王艳滨 霍苓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655-658,共4页
目的评价造影增强超声(CEUS)对判断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53例肝恶性肿瘤共71个病灶经射频消融治疗后行CEUS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44例59个病灶、转移癌9例12个病灶。全部病灶采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团注法行CEUS检查,并... 目的评价造影增强超声(CEUS)对判断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53例肝恶性肿瘤共71个病灶经射频消融治疗后行CEUS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44例59个病灶、转移癌9例12个病灶。全部病灶采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团注法行CEUS检查,并与同期常规超声及彩色超声、增强CT检查结果比较。超声仪为TechnosDU8并使用CnTI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结果CEUS观察71个病灶中,54个(76.1%)病灶在造影各时相均未强化,提示肿瘤完全灭活;13个(18.3%)病灶边缘局部动脉期增强,判断有肿瘤残存;4个(5.6%)病灶判断不清。最终诊断依据两种以上影像学检查并结合肿瘤标志物水平、穿刺活检、3个月以上随访进行综合判断。以最终诊断为金标准,CEUS诊断准确性91.5%(65/71),增强CT为93.9%(62/66),常规超声及彩色超声为67.6%(48/71)。CEUS与增强CT在评价肿瘤复发或残留方面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EUS可较准确地判断射频消融后肿瘤灭活程度,是评价射频消融疗效的有效方法,可成为肝癌局部治疗随访的重要手段,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恶性肿瘤 射频治疗 常规超声 增强CT检查
原文传递
部分特殊部位肝恶性肿瘤的超声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18
4
作者 钱超文 陈丽羽 +3 位作者 陈俊英 郭剑民 张云利 程向东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肝恶性肿瘤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布针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1月至2004年8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冷循环射频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112例的资料,比较其中46例52个位于胆囊旁、包膜下、肝门部大血...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肝恶性肿瘤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布针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1月至2004年8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冷循环射频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112例的资料,比较其中46例52个位于胆囊旁、包膜下、肝门部大血管旁等较特殊位置及66例86个非上述特殊部位肿瘤消融治疗的副作用及疗效。结果46例特殊部位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均顺利进行,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但局部肝周积液(17.4%)和胆囊壁水肿(19.6%)发生率高于非特殊部位组(P=0.0246,P=0.0009);术后1个月复查甲胎蛋白,甲胎蛋白的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个月CT复查完全消融41个,局部残留10个,部分消融1个,与非特殊部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靠近胆囊、肝包膜及肝门部等特殊部位的肿瘤并不是行冷循环射频治疗的禁忌证,只要进针点和路径选择合理,它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超声引导 冷循环 射频消融治疗 包膜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在老年肝恶性肿瘤诊断及介入治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霞 胡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用于老年肝恶性肿瘤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120例疑似肝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各个病灶造影增强模式,分析造影前后的占位性病变评分情况,对超声...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用于老年肝恶性肿瘤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120例疑似肝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各个病灶造影增强模式,分析造影前后的占位性病变评分情况,对超声造影在介入治疗中差别进行分析。结果穿刺活检后病理确诊13例为肝血管瘤、9例为肝囊肿,98例为肝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肝恶性肿瘤患者超声检查发现95例,漏诊3例,均由于酒精性肝硬化,超声病灶后方回声团衰减而漏诊。超声造影对于肝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6.94%(95/98)。中-低分化组开始增强时间明显短于透明肝癌组,开始消退时间明显短于高分化组(P<0.05),98个肝恶性肿瘤病灶造影前图像典型较少,仅70.41%(69/98)有疑似或明确恶性诊断,超声造影后评分提高≥2分的病灶为35例,占35.71%,造影后评价为5分的病灶为81例,超声造影对肝恶性肿瘤诊断准确性为82.65%(81/98)。结论超声造影用于老年患者肝恶性肿瘤诊断及介入治疗有重要意义,造影可提高超声的诊断率,可作为辅助诊断肝恶性肿瘤的影像学方法,其灵敏度与准确度均较高,安全简便,可作为肝恶性肿瘤介入疗效评价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老年 恶性肿瘤 诊断 介入治疗
下载PDF
C臂CT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勤学 董海波 +2 位作者 张贵军 龚夏珍 彭志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88-991,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C臂CT在肝癌肝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60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43例,转移性肝癌17例)行230例次介入治疗,其中行C臂CT扫描91例次,记录所有手术时间。依据与常规DSA造影比较,能否提供额外信息,将C臂CT对于介入手术的帮... 目的初步评价C臂CT在肝癌肝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60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43例,转移性肝癌17例)行230例次介入治疗,其中行C臂CT扫描91例次,记录所有手术时间。依据与常规DSA造影比较,能否提供额外信息,将C臂CT对于介入手术的帮助程度分为3级:1级,未能提供额外信息;2级,提供额外信息,但对介入治疗过程无影响;3级:提供有助于治疗的信息。使用t检验检测使用和不使用C臂CT功能的介入手术时间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行C臂CT扫描91例次(40%),其中40(40/91,43.9%)例次达到2级、23(25.3%)例次达到3级。使用C臂CT扫描后平均手术时间增加了18.5 min(P<0.05)。结论 C臂CT优化了肝癌介入治疗工作流程,获得了清晰的软组织(CT样)断层图像,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前显示肿瘤实质及供血血管、术后即时监测碘油沉积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在肝癌的介入治疗特别是肝癌化疗栓塞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该法增加了部分手术时间,但完全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CT 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射频消融肝脏恶性肿瘤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智坚 吴孟超 陈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方法 1999年10月~2003年3月,353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为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恶性肿瘤者进行452例次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经皮肝穿刺治疗344例,开腹术中进行9例.未手术原发性肝癌... 目的探讨肝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方法 1999年10月~2003年3月,353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为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恶性肿瘤者进行452例次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经皮肝穿刺治疗344例,开腹术中进行9例.未手术原发性肝癌198例,肝癌术后复发81例,继发性肝恶性肿瘤74例.定期随访,了解与手术相关的近、远期并发症. 结果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电极皮肤灼伤2例,气胸1例,右胸腔积液1例,腔静脉血栓1例,右肝管损伤狭窄1例,胃损伤外瘘1例,肝左外叶胆管外瘘1例,单纯肝脓肿1例,肝脓肿致升结肠外瘘1例,肝脓肿致十二指肠、肝、右胸腔内瘘1例,内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2.65%(12/452),并发症相关死亡率8.33%(1/12). 结论射频消融是一种微创治疗,但对于肝门区、肝表面和与空腔脏器贴近的部位,尤其是有腹腔手术史且空腔脏器与肝脏相粘连者,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有一定危险性.术前适应证选择恰当,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加强监护、预防感染、止血等,一些并发症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恶性肿瘤 射频消融 脓肿 术中 预防和治疗 恶性肿瘤 右胸腔 原发性 继发性
下载PDF
TACE联合载药微球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翟越 赵卫 +4 位作者 潘文秋 张雪平 陆孜 李红 胡继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1-1214,共4页
肝癌目前治疗的方法以外科切除和介入治疗为主,其中TACE已成为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首选方法。载药微球作为一种新型栓塞材料,已广泛用于肝癌的TACE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栓塞方法相比,载药微球能够降低全身化疗药... 肝癌目前治疗的方法以外科切除和介入治疗为主,其中TACE已成为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首选方法。载药微球作为一种新型栓塞材料,已广泛用于肝癌的TACE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栓塞方法相比,载药微球能够降低全身化疗药物浓度、提高局部肿瘤药物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肿瘤的反应率,进而降低肿瘤的复发率、缩短住院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期。但载药微球的使用方法、术者操作技术,化疗药物的载入饱和量等差异,都可能对治疗结果产生影响。因此,载药微球的使用规范与治疗肝细胞癌的安全性与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载药微球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健 佟小强 +3 位作者 吕天石 宋莉 吕永兴 邹英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4年1月52例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43例,...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4年1月52例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43例,肝转移癌9例)均先行TACE治疗,TACE术后适时行RFA。RFA引导方式为超声联合CT,或X线透视正侧位引导。RFA术后即刻,术后1周,1、3、6、12个月进行血液学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有无并发症发生,并进行局部肿瘤活性的全面评估。结果 52例均顺利完成TACE联合RFA治疗。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12个月,全部存活,49例(94.2%)肿瘤达到完全消融;3例(5.8%)肿瘤影像学表现有局部残存征象,为不完全消融,继续行TACE。结论 TACE联合RFA能够有效灭除肝内特殊部位恶性肿瘤,具有安全、有效,可重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特殊部位 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CalliSpheres载药栓塞微球治疗肝脏乏血供恶性肿瘤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冯锐 陶志刚 +5 位作者 徐后云 颜廷波 宣伟玲 侯勤明 周坦洋 孙军辉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7-1111,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国产Calli Spheres载药栓塞微球治疗肝脏乏血供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用Calli Spheres载药栓塞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肝脏乏血供恶性肿瘤患者资料。分析所有患者实验室数据、影像... 目的探讨新型国产Calli Spheres载药栓塞微球治疗肝脏乏血供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用Calli Spheres载药栓塞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肝脏乏血供恶性肿瘤患者资料。分析所有患者实验室数据、影像学表现、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资料。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疗效,术后4~6周随访一次,根据检查结果再次行Calli Spheres载药栓塞微球TACE治疗或其他治疗。结果 18例患者均成功接受Calli Spheres载药栓塞微球治疗,所有患者共行TACE 43次,至少随访6个月。根据mRECIST标准,3个月疾病缓解率(CR+PR)为50.00%,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7.78%,6个月疾病缓解率(CR+PR)为38.89%,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2.22%。术后1周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变化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肝功能在术后1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胆道损伤、肿瘤破裂出血、肝脓肿形成及静脉迂曲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alli Spheres载药栓塞微球治疗肝脏乏血供恶性肿瘤短期疗效与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载药微球 CalliSpheres微球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原文传递
基于电磁导航的影像引导系统在膈顶部肝癌消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智 倪才方 +4 位作者 李炜 杜鹏 杨俊 沈健 邹健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9-972,共4页
目的 应用基于电磁导航的影像引导系统,采取经皮经肝的斜行穿刺途径,对膈顶部肝癌进行消融治疗。评估该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消融治疗的膈顶部肝癌患者(19个病灶)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包括5个步骤:靶灶... 目的 应用基于电磁导航的影像引导系统,采取经皮经肝的斜行穿刺途径,对膈顶部肝癌进行消融治疗。评估该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消融治疗的膈顶部肝癌患者(19个病灶)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包括5个步骤:靶灶分割、路径规划、空间配准、穿刺布针、消融实施。以布针的技术成功率、并发症、消融效果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7例患者,19个病灶,直径在16~50 mm,平均(32±10) mm,SⅦ 6个,SⅧ 10个,SⅣA 3个。共完成消融治疗32次,其中射频消融27次,微波消融5次,技术成功率100%。无气胸、出血、膈肌损伤等穿刺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6个病灶(84.2%)完全消融,3个病灶(15.8%)不完全消融。结论 在电磁导航系统引导下,采用经皮经肝的斜行穿刺途径可安全、准确地完成膈顶部肝癌的消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导航 肿瘤消融 恶性肿瘤
下载PDF
循证护理用于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莫款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7期164-166,共3页
目的分析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84例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目的分析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84例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经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0.95%)明显低于对照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效果评分(94.52±0.76)分、服务态度评分(96.21±0.86)分、护理过程评分(95.41±0.87)分、护理技术评分(95.20±1.53)分、健康宣教评分(97.24±1.2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51±2.46)、(81.83±2.54)、(82.06±2.14)、(82.41±2.37)、(82.50±2.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肝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循证护理 不良反应 满意度
下载PDF
肝癌腹水腹腔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钟武装 孙桂华 宋鸿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466-468,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化疗对肝癌伴张力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晚期肝癌伴张力性腹水患者 6 1例 ,随机分三组 ,A组 2 6例采用腹水超滤浓缩自体腹腔回输联合腹腔内化疗 ;B组 18例采用治疗性放腹水联合腔内化疗 ;C组 17例单纯治疗性放腹水。B超测... 目的 探讨腹腔化疗对肝癌伴张力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晚期肝癌伴张力性腹水患者 6 1例 ,随机分三组 ,A组 2 6例采用腹水超滤浓缩自体腹腔回输联合腹腔内化疗 ;B组 18例采用治疗性放腹水联合腔内化疗 ;C组 17例单纯治疗性放腹水。B超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腹水消退情况。结果 一疗程有效率为 :A组 5 7 7% ;B组4 4 4 % ;C组 11 9%。腹水超滤浓缩自体腹腔回输联合腹腔化疗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肾钠排泄及血浆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代谢。结论 腹腔化疗对于肝癌伴张力性腹水具有一定的疗效 ,腹水超滤浓缩自体腹腔回输联合腹腔内化疗是治疗肝癌伴张力性腹水的一种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腹水 腹腔化疗
原文传递
DKK-1与肝脏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姚红 于雷 +4 位作者 钟丽华 卢宝玲 程昱 汪云 朱丽影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0期1962-1965,1942,共5页
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肝母细胞瘤、肝脏淋巴瘤、肝脏血管内皮细胞肉瘤、纤维板层肝细胞癌、肝脏未分化胚胎肉瘤等发生在肝脏的恶性病变。其中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肝脏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肝母细胞瘤、肝脏淋巴瘤、肝脏血管内皮细胞肉瘤、纤维板层肝细胞癌、肝脏未分化胚胎肉瘤等发生在肝脏的恶性病变。其中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PLC在我国的发病人数占全球的55%,是我国第二个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由于肝脏恶性肿瘤具有隐匿性强、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很多患者就诊时已到疾病中晚期,即使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预后也很不理想。因此,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和卫生部制定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特别强调了早期筛查和早期监测对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的作用。甲胎蛋白(AFP)联合影像学检查是目前筛查肝脏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但是AFP和影像学检查尚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对于早期癌症的诊断而言。DKK-1(dickkopf-1)是近年来由德国科学家新发现的一种分泌型糖蛋白。DKK-1与肝脏恶性肿瘤,尤其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关系密切,是最值得期待的肿瘤诊断标志物之一。本文谨对DKK-1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以及与肝脏恶性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探讨其作为肝癌诊断蛋白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K-1 恶性肿瘤 原发性 母细胞瘤 内胆管细胞癌
原文传递
肝恶性肿瘤经导管栓塞化疗术后的腹部常见并发症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闽华 孙成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 :探讨肝恶性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出现缺血性并发症的频次、治疗方法和预后。材料与方法 :对 5 98例原发或继发肝恶性肿瘤用阿霉素、丝裂霉素、顺氯氨铂等混以碘化油和 或明胶海绵进行了 15 2 7次TACE ,之后行超声... 目的 :探讨肝恶性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出现缺血性并发症的频次、治疗方法和预后。材料与方法 :对 5 98例原发或继发肝恶性肿瘤用阿霉素、丝裂霉素、顺氯氨铂等混以碘化油和 或明胶海绵进行了 15 2 7次TACE ,之后行超声、CT及血管造影复查。结果 :出现局部缺血性并发症者 2 1例 ,包括肝脓肿 13例 ,缺血性胆囊炎 5例 ,胆道坏死 2例及脾脓肿 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系统抗生素治疗 ,2 0例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 ,均获得治愈。结论 :TACE术后严重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 3 .5 % ,可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腹部常见并发症 肿瘤 栓塞化疗 介入性治疗
下载PDF
肝癌患者植入I^(125)粒子后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率的检测与防护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蓝绿琴 蒋发烨 +1 位作者 陈秀梅 刘睿 《护理学报》 2016年第18期1-5,共5页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接受I^(125)粒子植入后,不同种植粒子数的体内放射源在不同时间、不同距离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率变化规律及有效防护措施。方法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I^(125)粒子植入术的肝癌患者共97例,依据所种植粒子数分为5组,组...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接受I^(125)粒子植入后,不同种植粒子数的体内放射源在不同时间、不同距离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率变化规律及有效防护措施。方法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I^(125)粒子植入术的肝癌患者共97例,依据所种植粒子数分为5组,组间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分别于患者术后当天、术后2个月、术后4个月,使用伽马射线检测仪检测患者肝区体表、距体表0.5 m、1 m、2 m处以及穿铅防护服时于肝区体表的辐射剂量率。结果不同种植粒子辐射剂量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植入粒子数<30粒时,术后当天患者体表1 m以外可视为安全距离;当植入粒子数为30~120粒时,术后当天患者体表2 m以外可视为安全距离。当植入粒子数≥120粒时,术后2个月之后2 m可视为安全距离。所有病例显示:术后患者穿着铅防护服可基本隔绝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危害;术后4个月对周围环境均无辐射危害。结论根据患者植入粒子数采取合适的隔离防护、距离防护、时间防护等措施,患者对其周围人群的辐射影响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I125放射性粒子 辐射监测 辐射防护
下载PDF
肝恶性肿瘤的“精准、序贯、综合”治疗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洪义 冯志强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4期9-13,共5页
原发性肝癌(PL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每年新发PLC病例数占世界新发病例数的55%;死亡病例数位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2位。而当前,PLC的总体治疗效果并不满意,随着影像技术、外科技术和微创技术的发展,如何通过优化PL... 原发性肝癌(PL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每年新发PLC病例数占世界新发病例数的55%;死亡病例数位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2位。而当前,PLC的总体治疗效果并不满意,随着影像技术、外科技术和微创技术的发展,如何通过优化PLC的治疗方法来提升肝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术后生存期以及降低肿瘤的残留和复发率,是目前PLC治疗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原发性 治疗效果 序贯 死亡原因 手术切除率 术后生存期 PLC
下载PDF
围手术期输血对肝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谢姆孜牙.买买提热夏提 沙吉代木.买买提 刘昱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4期652-654,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血对肝恶性肿瘤术后远期复发率及近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肝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按照有无输血分为2组,每组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随访90例肝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显示35例患者复发,其中输血组...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输血对肝恶性肿瘤术后远期复发率及近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肝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按照有无输血分为2组,每组4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随访90例肝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显示35例患者复发,其中输血组有25例(71.4%)患者复发,无输血组有10例(28.6%)复发,输血组患者术后复发显著高于无输血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围手术期输血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输血组患者肿瘤大小、侵袭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无输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率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围术期输血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围手术期输血可作为判断肝恶性肿瘤远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输血 围手术期 并发症 复发率
原文传递
广西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蒙 黄鲜桃 黄志碧 《医学与哲学(B)》 2014年第2期92-94,共3页
为探讨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总费用情况,对广西2010年~2012年间肝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肝恶性肿瘤患者3年住院总费用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 为探讨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总费用情况,对广西2010年~2012年间肝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肝恶性肿瘤患者3年住院总费用的变化情况,并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肝恶性肿瘤患者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广西肝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逐年增多,住院费用逐年增高;住院天数、有无手术、有无合并症、有无院内感染、性别、年龄6个因素是住院总费用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加大预防控制肝恶性肿瘤的力度,建立单病种诊疗规范和费用控制标准,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住院费用 多重线性回归
下载PDF
经皮射频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舒婷 陈海波 +3 位作者 施昌盛 施振静 虞希祥 孙志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消融(RFA)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微创介入治疗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联合治疗组)47例,单纯行TACE(对照组)33例,比较两组的疗效、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87.2%)及疾病控制率(DCR,95.7%)均高于对照组(ORR 66.7%,DCR 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的生存率(80.9%)高于对照组(75.8%)(P<0.05)。结论经皮RFA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对治疗直径>5 cm的乏血供肝恶性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的近中期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经皮射频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微创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