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tili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anorectal disease 被引量:11
1
作者 Loren Berman Gary M Israel +2 位作者 Shirley M McCarthy Jeffrey C Weinreb Walter E Long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3期3153-3158,共6页
Imaging of both benign and malignant anorectal diseases has traditionally posed a challenge to clinicians, and as a result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 have been relied on heavily. CT scanning and endorectal ultrasound h... Imaging of both benign and malignant anorectal diseases has traditionally posed a challenge to clinicians, and as a result 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 have been relied on heavily. CT scanning and endorectal ultrasound have become popular in assessment of anatomy and staging of tumors, but have limitation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has the capability to fill in the gaps left open by more conventional imaging modalities and continues to be promising as the definitive imaging technique in the pelvis, especially with advancement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in this fiel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is topic has been undertaken. Anorectal disease is divided into three broad categories: cancer, fistula/abscess, and pelvic floor disorder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use of MRI and other imaging modalities in these three areas. Preoperative imaging is useful in the evaluation of all three areas of anorectal disease. MRI is an effective tool in delineating anatomy and, when correlating with the specific clinical scenario, is an effective adjunct in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in order to optimize outcome. MRI continues to be a promising and novel approach to imaging various afflictions of the anorectum and the pelvic floor. Its role is more well-established in some areas than in others, and there are still signif icant limitations. As technology advances, MRI will shed more light on a complex anatomical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ctal cancer Pelvic floor disorders Anal fistula and abscess
下载PDF
邓鹤鸣教授关于肛门瘘形成机制的新观点及近端切开挂线法
2
作者 王红 《天津中医药》 CAS 2006年第1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肛门 近端切开挂线法 邓鹤鸣
下载PDF
门诊CO_2激光治疗痔瘘的护理
3
作者 陈祖琳 赖雁 续正瑞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4期66-67,共2页
CO<sub>2</sub>激光治疗痔瘘,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出血少、愈合快、并发症少、不需住院等优点,我校门诊从1987年8月到1989年11月共收治痔瘘病人618例,经CO<sub>2</sub>激光手术后,留观1~2天。因病人周转快... CO<sub>2</sub>激光治疗痔瘘,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出血少、愈合快、并发症少、不需住院等优点,我校门诊从1987年8月到1989年11月共收治痔瘘病人618例,经CO<sub>2</sub>激光手术后,留观1~2天。因病人周转快、注意事项多、治疗观察时间短,因此要求护理工作突出重点、观察仔细、处理及时、做好出院指导等。针对以上特点,我们对激光手术前后护理有如下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治疗 手术前后护理 出院指导 膀胱区 观察时间 肛门 室内物品 术后疼痛 酒精棉球
下载PDF
用内瘘口一期闭合法治疗肛门马蹄瘘的一项临床与测压研究
4
作者 Koehler A. Risse-Schaaf A. +1 位作者 Athanasiadis S. 李康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6期18-19,共2页
INTRODUCTION: We report on a patient cohort with dorsal horseshoe fistulas-in-ano. We sought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se fistulas can be operatively treated, implementing a sphincter-preserving fistulectom... INTRODUCTION: We report on a patient cohort with dorsal horseshoe fistulas-in-ano. We sought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se fistulas can be operatively treated, implementing a sphincter-preserving fistulectomy with primary closure of the internal opening, as is done when treating transsphincteric anal fistulas. Long-term clinical course is examined here and operative methods are discussed. METHODS: During the time period from 1985 to 2000, 42 patients (29 men, 13 women)-with an average age of 44 ±11 years were operatively treated for horseshoe fistulas-in-ano originating in cryptoglandular regions. Twenty patients originally had an abscess, which was surgically drained and then a seton was placed in the tract of the fistula. Later, a fistulectomy or curettage of the fistula tract with primary closure of the internal fistula opening was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 without severing the sphincter muscle. We implemented four different surgical techniques to facilitate this closure: the mucosa-submucosa advancement flap, the rectal wall advancement flap (part or full thickness), the ano-cutaneous advancement flap, and direct closure without any further mobilization. The follow-up averaged 58 months (1-14 years). RESULTS: Thirty-seven of the 42 fistulas (88 percent) healed. In 31 patients, restitution occurred after the first operation, in 4 patients after the second operation and in 2 patients after the third operation. One patient developed a recurrence after the first operation and died from secondary causes before a second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The other four patients were listed as unclear, because the time of observation was less than one year. The total recurrence rate of flap procedures is 23 percent (mucosa-submucosa advancement flap, 25 percent; rectal wall advancement flap, 35 percent; anocutaneous advancement flap, 25 percent; direct closure, 0 percent; not significant). Thirty-four (81 percent) of the 42 patients had previously been operatively treated on an average of three times. Twelve p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 移行皮瓣 一期手术 高位肛 管切除术 二期手术 黏膜下层 复发率 直肠壁 手术重建
下载PDF
白血病致直肠肛门瘘1例护理
5
作者 高敏 付晶 张孟梅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1期54-55,共2页
1 病例介绍 聂某,女23岁,1989年6月12日因皮肤出现淤斑,齿龈出血不止,心悸,乏力,入我科。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给小剂量化疗20天后,左臀部肛门处出现硬节红肿疼痛,几天后硬节破溃组织坏死,病人出现高热、全身衰竭,最后出现直肠肛门... 1 病例介绍 聂某,女23岁,1989年6月12日因皮肤出现淤斑,齿龈出血不止,心悸,乏力,入我科。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给小剂量化疗20天后,左臀部肛门处出现硬节红肿疼痛,几天后硬节破溃组织坏死,病人出现高热、全身衰竭,最后出现直肠肛门瘘。经治疗原发病及精心的护理,使患者创面完全愈合。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 小剂量化疗 左臀部 齿龈出血 天后 新生肉芽组织 雷夫奴尔 红外线照射 生长加速 全愈
下载PDF
直肠肛门瘘手术前后肛肠的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荣在 林大鹏 余智涛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 1999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研究直肠肛门瘘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对37 例肛瘘患者手术前后用直肠肛管测压法检测直肠肛门反射(RAR) 、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 、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 目的 研究直肠肛门瘘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对37 例肛瘘患者手术前后用直肠肛管测压法检测直肠肛门反射(RAR) 、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 、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5 项技术指标。对肛瘘手术前后及其低位、高位手术前后、低位与高位术后进行比较,并与30名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RAR 完全恢复并敏感率提高( P< 0-01) ,与正常人无差异( P> 0-05) ;AMCP与术前无差异( P> 0-05) ,比正常人明显降低( P< 0-01) ;ALCT 与术前无差异( P> 0-05) ,比正常人延长( P< 0-05) ;RRP术后降低( P<0-01),与正常人无差异( P> 0-05) ;ARP术后降低( P< 0-01),比正常人亦显著降低( P< 0-01)。结论 肛瘘疾病及肛管内外括约肌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肛门的闭紧功能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高位肛瘘可能引起部分患者的气体或液体失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肛门 手术治疗 直肠肛门反射 RAR 动力学 生理功能
原文传递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经肛门瘘口置管引流干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叶瑞凤 陈重飙 +2 位作者 刘建波 高琴 涂小煌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0期136-140,共5页
目的分析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影响因素,探究对吻合口瘘患者采用经肛门瘘口置管引流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进行切除手术的直肠癌患者130例,根据其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1... 目的分析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影响因素,探究对吻合口瘘患者采用经肛门瘘口置管引流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进行切除手术的直肠癌患者130例,根据其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19例)、未发生组(11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因素。根据吻合口瘘患者引流方式分为对照组(9例,单纯原腹腔引流管冲洗引流)、观察组(10例,双套管引流+肛门直肠双套管持续低压冲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治疗费用、手术造瘘占比)以及治疗后7 d内不良反应(便秘、腹泻、腹痛、麻木不适)。结果与未发生组比较,发生组患者年龄更高、肿瘤分期中Ⅲ期占比更大、合并低蛋白血症、肿瘤距肛缘距离≤5 cm占比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合并低蛋白血症、肿瘤距肛缘距离是吻合口瘘影响因素(P<0.05)。观察组、对照组手术造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费用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0%(4/10),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5.56%(5/9),两组患者在治疗7 d内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合并低蛋白血症、肿瘤距肛缘距离是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影响因素,对吻合口瘘患者采用经肛门瘘口置管引流干预可减少患者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吻合口 危险因素 肛门口置管 引流
下载PDF
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剑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9期40-41,共2页
目的研究直肠肛门瘘手术前后直肠肛肠反射变化。方法选择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42例直肠肛门瘘手术患者,于手术前后用直肠肛管测压法检测,观察直肠肛门瘘手术患者治疗前后直肠肛门反射(RAR)、直肠静息压(RRP)、... 目的研究直肠肛门瘘手术前后直肠肛肠反射变化。方法选择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42例直肠肛门瘘手术患者,于手术前后用直肠肛管测压法检测,观察直肠肛门瘘手术患者治疗前后直肠肛门反射(RAR)、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静息压(ARP)指标。同时与4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手术前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长收缩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术后较术前略有提高,手术前后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AMCP增加、ARP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RAR),42例患者术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低位肛瘘患者28例与6例高位肛瘘患者恢复正常,另8例高位肛瘘患者RAR明显减弱。结论直肠肛门瘘手术后会造成肛管内外括约肌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高位肛瘘患者影响程度更大,可能造成部分患者液体或气体失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肛门手术 直肠肛门反射
下载PDF
肛门瘘术后外用嘎木朱尔对创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麻书文 冯木兰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0年第S1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肛门术后 嘎木朱尔 创口 愈合
下载PDF
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宁华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17期85-86,共2页
目的:通过对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肛门反射变化的研究,探究患者排便困难或者大便失禁的原因.方法:分别对28例正常体验者与46例直肠肛门瘘手术患者采用直肠测压法进行测定RAR(直肠肛门反射)数据,将患者手术前后的RAR的相关数据与... 目的:通过对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肛门反射变化的研究,探究患者排便困难或者大便失禁的原因.方法:分别对28例正常体验者与46例直肠肛门瘘手术患者采用直肠测压法进行测定RAR(直肠肛门反射)数据,将患者手术前后的RAR的相关数据与正常体验者对比,观察变化情况.结果:28例正常体验者引导后均有肛门反射现象,46例手术患者,出现反射阴性的总计达23例(50%),在手术治疗前后与正常体验者相比,EASCP值与RART数值低于正常体验者,差异较为显著(P〈0.05),表明直肠肛门反射中的收缩反射较正常者低(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肛门瘘患者的RAR中的收缩反射弱于正常体验者,肛门管腔中固物的移动速度得不到控制,可能是造成患者固物失禁与排便困难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肛门 直肠肛门反射
原文传递
直肠肛门瘘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相冰 谭建勤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10期827-828,共2页
对比分析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情况。选取97例直肠肛门瘘患者,根据部位分为高位瘘组(41例)和低位瘘组(56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或肛瘘瘘管切除术治疗。另选取50例无直肠肛门疾病者为对照组。比较直肠肛... 对比分析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情况。选取97例直肠肛门瘘患者,根据部位分为高位瘘组(41例)和低位瘘组(56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或肛瘘瘘管切除术治疗。另选取50例无直肠肛门疾病者为对照组。比较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肠相关反射指标的变化。高位瘘组术后直肠肛门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测定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低位瘘组术后RRP、AMCP、肛管最大收缩时间(ALCT)测定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ARP显著增高(P<0.05)。术前低位瘘组和高位瘘组RRP、AMCP、ALCT、AR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低位瘘组RRP、ALCT显著低于高位瘘组(P<0.05),AMCP、ARP均显著高于高位瘘组(P<0.05)。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治疗后直肠肛门反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高位瘘手术患者尤为严重,是造成患者术后失禁与排便困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肛门 外科治疗 直肠肛门反射
全文增补中
肛周保健八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5期17-17,共1页
肛门及其周围,位于人体的“阴暗”角落,终年见不到阳光,又要不断排泄肌体的废物,若不注意卫生,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加之走路、跑跳时,对局部反复进行磨擦,故极易引发痔疮、肛裂、肛门瘘、肛门直肠脓肿、脱肛、真肠息肉、真肠癌和... 肛门及其周围,位于人体的“阴暗”角落,终年见不到阳光,又要不断排泄肌体的废物,若不注意卫生,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加之走路、跑跳时,对局部反复进行磨擦,故极易引发痔疮、肛裂、肛门瘘、肛门直肠脓肿、脱肛、真肠息肉、真肠癌和疖、痈等肛周疾患,,预防与减少肛周疾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疾病 保健 肛门直肠脓肿 肛门 肠息肉
下载PDF
内口移位创腔缝合治疗后马蹄铁型肛门瘘35例临床体会
13
作者 蒙恩德 《中国基层医药》 CAS 1995年第S1期35-35,共1页
几年来,我院采取保留括约肌、创腔缝合、内口移位方法治疗35例后马蹄铁型肛门瘘。现将临床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肛门 内口 临床体会 铁型 治疗后 保留括约肌 创腔 主管道 坏死组织清除 肛管直肠环
原文传递
臭氧治疗感染性伤口两例体会
14
作者 郭火容 夏连凤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2Z期1389-1389,共1页
资料病例一:张自珍,女,30岁,1999年分娩至Ⅲ°会阴裂伤,多年来一直大便不爽,2007年第二次分娩后症状加重,于2008年元月初来我院,要求行会阴修补术。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T36,P80次/分,R20次/分,Bp100/65mhg,营养中等。2008年元月10日。
关键词 臭氧治疗 会阴修补术 会阴裂伤 会阴陈旧性裂伤 伤口感染 巴氏腺脓肿 妇科治疗仪 感染性 阴道菌群 肛门
下载PDF
综合治疗肛门瘘管的体会
15
作者 徐锡芳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23-23,共1页
笔者于1991~1992年,对64例肛门瘘管均采用手术切除加中药局部外敷,再配以氦氖激光照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病64例中,男性53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14岁,平均42岁。住院天数最长68天,最短15天,平均2... 笔者于1991~1992年,对64例肛门瘘管均采用手术切除加中药局部外敷,再配以氦氖激光照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病64例中,男性53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14岁,平均42岁。住院天数最长68天,最短15天,平均23天。治疗愈率100%,经随访全部病例无复发。2 治疗方法2.1 手术切除:常规消毒、麻醉后,用球头银丝探针探明瘘管方向及深浅,然后从管道外口切开,向四周扩创,将管道及炎性疤痕组织切除。如果内口超过直肠环则用皮筋及7~10号医用丝线行“双线挂线法”治疗。2.2 中药外治:术后前几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 综合疗法
下载PDF
直肠和肛门
1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8期83-83,共1页
9829763 直肠脱出的腹腔镜直肠固定术[日]/井垣启//日消外会志.-1997,30(6).-276 冀医情9829764 肛门瘘道:肛门内超声显像和肛门内磁共振成像对其分类的比较/Hus-sain S M//Radiology.-1996,200(2).-475~481
关键词 肛门 磁共振成像 腹腔镜 直肠固定术 直肠脱出 超声显像 肛门 分类
全文增补中
循证护理在高位复杂性肛门直肠瘘手术治疗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易娜 庄娟如 +5 位作者 朱文英 王志伟 吴印爱 刘献棠 吴秋兰 黄桂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780-783,共4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高位复杂性肛门直肠瘘手术治疗恢复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针对该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11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所有患者行Ligasure(TM)... 目的分析与探讨高位复杂性肛门直肠瘘手术治疗恢复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针对该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11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所有患者行Ligasure(TM)手术治疗,术后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与对比二组患者护理与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感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4%,对照组为31.0%,二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方面,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疼痛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2.4%、95.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高位复杂性肛门直肠瘘手术中,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现象,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高位复杂性肛门直肠 Ligasure(TM)手术 应用
原文传递
补气生肌汤促进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明华 唐海明 +2 位作者 傅军伟 陆彩忠 唐一多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4年第4期459-460,共2页
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是临床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手术是治疗肛瘘的重要手段.因肛门每日排便的特殊生理功能,污染严重,故肛瘘切口一般不予缝合,易导致术后创面恢复缓慢,增加患者的病苦,所以促进术后创面的愈合对临床有重要的意义.本... 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是临床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手术是治疗肛瘘的重要手段.因肛门每日排便的特殊生理功能,污染严重,故肛瘘切口一般不予缝合,易导致术后创面恢复缓慢,增加患者的病苦,所以促进术后创面的愈合对临床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观察了经验方补气生肌汤对肛瘘术后创面的影响,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临床观察 创面修复 生肌 补气 肛门直肠 肛门直肠疾病 术后创面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方晓东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2期2058-2058,206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40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肛门外瘘旷置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治疗,观察组应用主管切开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治...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40例高位复杂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肛门外瘘旷置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法治疗,观察组应用主管切开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手术治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对照组的治愈时间为(32.78±7.94)d,显著多于观察组的(18.46±3.57)d,P<0.05;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有3例复发,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无肛门变形、皮肤缺损、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肛 肛门旷置加肛管内主管挂线术 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 疗效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肛门直肠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曾文彦 刘洪芳 +5 位作者 庄娘妥 廖坚松 吴静 梁丽宁 李琼华 武兴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78-3480,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肛门直肠瘘(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肛瘘的患者,术前均进行多方位、多序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将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53例肛瘘中,术前MRI检查共发现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肛门直肠瘘(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肛瘘的患者,术前均进行多方位、多序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将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53例肛瘘中,术前MRI检查共发现原发主瘘管57条,继发分支瘘管32条,内口61个,外口60个,肛周脓肿23个。按Morris分类方法,53例肛瘘中,Ⅰ级肛瘘15例,Ⅱ级肛瘘9例,Ⅲ级肛瘘10例,Ⅳ级肛瘘14例,Ⅴ级肛瘘5例。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MRI对原发主瘘管、继发分支瘘管、内口、外口、肛周脓肿显示的灵敏度分别为96.6%(56/58)、90.9%(30/33)、92.2%(59/64)、98.4%(60/61)、100%(23/2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2%(56/57)、93.8%(30/32)、96.7%(59/61)、100%(60/60)、100%(23/23)。结论:MRI可准确显示肛瘘的数目、位置、走行、支管、内口、脓肿和瘘管与肛管直肠括约肌复合体之间的关系并能对肛瘘准确分级,为外科手术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