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肉因素与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33
1
作者 曹月龙 庞坚 +1 位作者 詹红生 石印玉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6期476-479,共4页
本文主要从临床角度对肌肉因素在骨关节炎(OA)的发病及治疗中的情况作一综述。多项研究说明肌肉软弱、肌力下降及肌肉功能状态改变在OA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提示肌肉也是骨关节炎治疗的有效靶标之一。因此,从调控肌肉因素的角度来研究骨... 本文主要从临床角度对肌肉因素在骨关节炎(OA)的发病及治疗中的情况作一综述。多项研究说明肌肉软弱、肌力下降及肌肉功能状态改变在OA病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提示肌肉也是骨关节炎治疗的有效靶标之一。因此,从调控肌肉因素的角度来研究骨关节炎病理机制及研发治疗药物值得进一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平衡 骨关节炎 病理过程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稳定极限训练的踝关节策略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及步态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奎 付奕 +2 位作者 李鑫 解东风 丘卫红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稳定极限训练的踝关节策略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平衡及步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动态姿势平衡仪(SmartEquitestBalanceMaste... 目的探讨稳定极限训练的踝关节策略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平衡及步态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动态姿势平衡仪(SmartEquitestBalanceMaster,SEBM)的静态长平台进行视觉追踪下的踝关节策略稳定极限训练;对照组在平行杠内利用镜面视觉反馈采用常规姿势平衡训练。2组患者每天均训练平衡和姿势控制1次,每次30rain,每周练习6d,持续2周。2组患者均同时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其它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用徒步走测试评定步态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前、后比较,BBS评分及徒步走测试的步长、步速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三项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步宽比较,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进行针对性的踝关节策略稳定极限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足负重、平衡和对称性迈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脑卒中 肌肉骨骼平衡 步态 踝关节策略 稳定极限
原文传递
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患者计时平衡试验及静态姿势描记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波 孔维佳 +1 位作者 赖嫦芹 胡钰娟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观察单侧前庭功能低下(unilateral vestibular hypofunetion,UVH)患者的计时平衡试验和静态姿势描记,探讨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5例 UVH 患者和9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如下静态直立试验:①标准 Romberg 试验;②双脚平行分开直... 目的观察单侧前庭功能低下(unilateral vestibular hypofunetion,UVH)患者的计时平衡试验和静态姿势描记,探讨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5例 UVH 患者和9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如下静态直立试验:①标准 Romberg 试验;②双脚平行分开直立试验;③强化 Romberg 试验(踵趾足位站立);④单足直立试验。每种测试条件下分别睁眼和闭眼站立,用秒表记录①~④试验中维持平衡的时间,同时用静态姿势描记记录①、②条件下的身体晃动平均速度。结果①计时平衡试验:UVH 组采取踵趾位和单足站立时,维持平衡时间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01);②静态姿势描记:采用标准 Romberg 位和双脚分开站立,UVH 组和对照组相比,睁眼时2组身体晃动平均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是0.118和0.110)。而闭眼时 UVH 组身体晃动平均速度较对照组增加,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01);③对于 UVH 组和对照组,无论睁眼或闭眼,采用双脚分开站立时,身体晃动平均速度均较标准 Romberg 位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0.05或<0.001);④踵趾位和单足站立时的各计时结果与其标准 Romberg 站立和双足分开站立时的各身体晃动平均速度间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评估 UVH 患者平衡功能时,踵趾位和单足直立计时平衡试验是对静态姿势描记试验的补充,两种方法可在临床中结合应用;进行静态姿势描记试验时,应考虑足位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平衡 眩晕 前庭疾病
原文传递
人工全髋置换术中偏心距与软组织平衡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兴中 肖鲁伟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分析标准股骨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颈长和股骨矩保留对偏心距重建的作用,并研究偏心距重建对软组织平衡的影响。方法:68例(71髋,男30例,女38例;年龄17~89岁,平均63.5岁)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并获得随访,采用Har... 目的:分析标准股骨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颈长和股骨矩保留对偏心距重建的作用,并研究偏心距重建对软组织平衡的影响。方法:68例(71髋,男30例,女38例;年龄17~89岁,平均63.5岁)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并获得随访,采用Harris评分,Cybex-6000等速测定患髋外展肌力,测得偏心距、股骨矩、假体颈长,综合评估手术结果。结果:假体颈长对偏心距的影响较股骨矩大(t=3.07,P<0.01),并与偏心距呈正相关关系(r=0.642,P<0.001,但两者对Harris评分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P>0.05)。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偏心距较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和股骨颈骨折患者小(t=2.91,3.31,P<0.01)。偏心距获得重建的髋关节术后外展肌力较偏心距重建不足者优(P<0.05)。结论:采用标准股骨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颈长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偏心距的重建作用大于股骨矩的保留,偏心距的重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软组织平衡中主要起到增强术后外展肌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颈 肌肉骨骼平衡
下载PDF
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婷 高政 +1 位作者 尹玉文 穆烁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9期6046-6048,共3页
目的研究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20min/d;治疗组根据动态姿态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内置的... 目的研究视觉反馈平衡训练仪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20min/d;治疗组根据动态姿态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内置的训练方案进行平衡功能训练,20min/d。两组训练连续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平衡仪中的睁闭眼静态平衡评估,并将振幅轨迹长及外周面积及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BS得分均显著增加(P<0.01),但治疗组得分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睁和闭眼时轨迹长、外周面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睁眼与闭眼比较,轨迹长及面积有统计学差异,睁眼均好于闭眼(P<0.001)。治疗后两组均显著好转,但睁眼轨迹长及闭眼面积治疗组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及P<0.05)。结论利用PRO-KIN平衡仪可以有效地评定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并且若结合传统训练方法进行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反馈 肌肉骨骼平衡 卒中
原文传递
腰椎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手术对腰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孔超 鲁世保 +5 位作者 海涌 藏磊 康南 孟祥龙 王宇 孙文志 《脊柱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手术(topping-off)对腰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并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8月-2012年8月,31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接受腰椎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手术,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所有患者进...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手术(topping-off)对腰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并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8月-2012年8月,31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接受腰椎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手术,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同时测量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均获得显著改善(P<0.001).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角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而骶骨倾斜角则显著增加(P<0.05).根据随访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3年以内组(A组)和3年以上组(B组),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腰椎前凸角呈轻度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骶骨倾斜角无显著变化(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B组患者的腰椎前凸角呈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骶骨倾斜角则显著增加(P<0.05).各临床疗效评分与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测量结果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腰椎融合联合Coflex动态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近中期疗效较为满意,手术对腰椎矢状面平衡有一定保护作用.未发现术后临床疗效与矢状面平衡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椎疾病 脊柱融合术 假体和植入物 肌肉骨骼平衡
下载PDF
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一年级新生读写姿势现况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潘勇平 石晓燕 高爱钰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了解小学生读写姿势现况,探讨坐姿对视力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一年级学生365名;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按照常规方法检查学生视力,在自然无干预的情况下检查学生的读写姿势... 目的了解小学生读写姿势现况,探讨坐姿对视力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小学一年级学生365名;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按照常规方法检查学生视力,在自然无干预的情况下检查学生的读写姿势。结果有80.4%的一年级小学生读写姿势不正确,人均不正确项数为1.51。有1项不正确读写姿势的为40.19%,以胸桌距离不足一拳为最多,占37.41%。读写姿势与学生视力存在一定关系。结论教师及家长应关注小学生的读写姿势问题,采取适宜措施,帮助其保持正确坐姿,培养良好用眼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 书写 肌肉骨骼平衡 视力 学生
原文传递
单侧外周前庭病变患者亚急性期的半规管轻瘫程度与静态姿势平衡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波 孔维佳 +2 位作者 赖嫦芹 冷杨名 周延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分析单侧外周前庭病变患者(unilateral peripheral vestibular disorder,uPVD)亚急性期的半规管轻瘫(canal paresis,CP)程度与静态姿势描记(static posturography,SPG)的关系,探讨眩晕患者在前庭代偿过程中前庭眼动反射和前庭脊髓... 目的分析单侧外周前庭病变患者(unilateral peripheral vestibular disorder,uPVD)亚急性期的半规管轻瘫(canal paresis,CP)程度与静态姿势描记(static posturography,SPG)的关系,探讨眩晕患者在前庭代偿过程中前庭眼动反射和前庭脊髓反射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患者组有36例处于亚急性期的uPVD患者,均进行冷热试验及SPG,以CP值为冷热试验参数,同时以人体直立时足底压力中心晃动平均速度(sway velocity,SV)为SPG参数。对照组有36例年龄、性别配对的健康人,以其SPG检查结果作为对照。分析(1)处于亚急性期uPVD患者的姿势稳定性;(2)处于亚急性期uPVD患者CP值与SV间的相关性;(3)分别以冷热试验中的CP值15%和30%进行分组,分析以不同CP值为单侧前庭功能障碍标准划分时,uPVD亚急性期患者SPG结果的差异性。结果(1)两组间SV比较,睁眼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813,P=0.422),闭眼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2.847,P=0.007);(2)患者组的CP值与闭眼时SV值无相关性(r=0.043,P=0.802);(3)以CP值为15%划分时,≥15%者有25例[SV=(39.100±12.647)mm/s],<15%者有11例[SV=(25.053±9.411)mm/s],两者SV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644,P=0.001)。以CP值为30%划分时,≥30%者有10例[SV=(36.541±10.254)mm/s],<30%者有26例[SV=(30.714±12.497)mm/s],两者SV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743,P=0.092)。结论处于亚急性期的uPVD患者姿势平衡性较健康人群低,提示这部分患者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未完全代偿;以不同CP值作为划分单侧前庭功能障碍程度时,其所反映的VSR功能存在不同临床意义,表明在前庭代偿过程中,前庭眼动反射和前庭脊髓反射间存在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病变 冷热试验 肌肉骨骼平衡
下载PDF
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矢状面平衡特点及手术入路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顾一飞 曹鹏 +4 位作者 陈华江 王新伟 胡津铨 杨晨 袁文 《脊柱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53-257,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MS)患者颈椎矢状面平衡特点,并比较不同手术入路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MCM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年龄>60岁患者(老年组)62例,年龄≤60岁且>40岁患者(中... 目的分析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MS)患者颈椎矢状面平衡特点,并比较不同手术入路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MCM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年龄>60岁患者(老年组)62例,年龄≤60岁且>40岁患者(中年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矢状面垂直轴(cSVA)、cSVA差值(ΔcSVA)、T1倾斜角(T1-slope),分析老年患者矢状面平衡变化的特点。将2组患者按术前T1-slope角度分为T1-slope<25°和T1-slope≥25°亚组。每个亚组内比较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ΔcSVA及JOA评分改善率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前症状均得以改善。中年组术前T1-slope、末次随访cSVA、ΔcSVA及JOA评分改善率均优于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T1-slope<25°亚组和T1-slope≥25°亚组,前后路手术ΔcSVA及JOA评分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T1-slope<25°亚组,前后路手术ΔcSVA及JOA评分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T1-slope≥25°亚组,前路手术ΔcSVA及JOA评分改善率优于后路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MCMS患者cSVA更易出现改变,术后cSVA也更易失代偿。T1-slope作为矢状面平衡变化的预测因素,对于老年患者手术入路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当老年患者术前T1-slope较大(≥25°)时,后路手术可能增加颈椎矢状面失衡的风险,前路手术有利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维持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减压术 外科 肌肉骨骼平衡
下载PDF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于本体觉被干扰时的姿势平衡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波 孔维佳 +2 位作者 姚琦 吴婷婷 邹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应用站立海绵垫的方法干扰人体直立时的本体觉,探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 the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BPPV-PSC)患者在本体觉受到干扰时的姿势平衡。方法39名确诊为BPPV-... 目的应用站立海绵垫的方法干扰人体直立时的本体觉,探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 the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BPPV-PSC)患者在本体觉受到干扰时的姿势平衡。方法39名确诊为BPPV-PSC患者进行以下四种感觉条件下的姿势稳定性定量测量:T1:睁眼站立于坚硬平板;T2:闭眼站立于坚硬平板;T3:睁眼站立于海绵垫;T4:闭眼站立于海绵垫,所有测试均于姿势描记仪上完成。采用身体直立时足底压力中心的平均晃动速度(sway velocity,SV)为研究参数,并与39名正常人姿势稳定性作为对照。结果①应用海绵垫干扰本体觉后,BPPV-PSC组睁眼(t=11.905,P<0.001)及闭眼(t=11.457,P<0.001)时的SV均增加,对照组睁眼(t=9.701,P<0.001)及闭眼(t=17.604,P<0.001)时的SV亦均增加;②相同感觉条件下两组SV比较,除T1外(t=1.810,P=0.078),T2~T4条件下BPPV-PSC组的S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279~5.177,P=0.002~0.000)。结论BPPV-PSC患者的姿势稳定性在视觉和/或本体觉受到干扰时低于正常人,其机制可能与患者半规管流体动力学变化导致的前庭终器传入感觉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后半规管 姿势 肌肉骨骼平衡
下载PDF
平衡功能与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丰雷 王玉凤 王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探讨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DBD)是否增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平衡功能损害的程度,平衡功能损害严重的患儿中共患DBD的比例是否增多。方法:使用平衡功能测试仪(Balance Master)对按照性别、年龄配对的单纯ADHD、ADHD+DBD和正... 目的:探讨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DBD)是否增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平衡功能损害的程度,平衡功能损害严重的患儿中共患DBD的比例是否增多。方法:使用平衡功能测试仪(Balance Master)对按照性别、年龄配对的单纯ADHD、ADHD+DBD和正常对照儿童各20例的平衡功能进行评价。同时以正常儿童各项指标晃动速率的第85位百分位数值作为临界值,比较各组儿童晃动速率高于该临界值者所占的比例。结果:单纯ADHD组在固定平面睁眼[(0.65±0.26)°/s]、固定平面闭眼[(0.65±0.30)°/s]、海绵垫平面睁眼[(0.95±0.29)°/s]、海绵垫平面闭眼[(1.70±0.49)°/s]状态下的晃动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47±0.18)°/s,(0.43±0.19)°/s,(0.76±0.21)°/s和(1.27±0.3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DBD组在海绵垫平面睁眼[(1.00±0.33)°/s]和闭眼[(1.78±0.66)°/s]状态下的晃动速率也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HD患儿在各种状态下的晃动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ADHD组在固定平面睁眼(50%)、闭眼(50%)和海绵垫平面闭眼(50%)状态下的晃动速率高于临界值者所占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分别为10%、5%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患组和正常儿童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固定平面闭眼状态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ADHD组比例(50%)高于共患组(10%)。结论:单纯ADHD患儿本身就存在平衡功能异常,共患DBD并不加重ADHD患儿平衡功能受损的程度,平衡功能受损明显的患儿中共患DBD的比例也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注意缺陷和破坏性行为障碍 肌肉骨骼平衡
下载PDF
腰椎滑脱症融合术后脊柱矢状面平衡改变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林辉 刘蔚 +4 位作者 倪婷 凡进 殷国勇 邹月芬 蔡卫华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29-133,139,共6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单节段及双节段固定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矢状面参数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4例(Ⅰ度32例,Ⅱ度12例)经T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单节段及双节段固定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脊柱矢状面参数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4例(Ⅰ度32例,Ⅱ度12例)经T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手术固定节段分为单节段组(29例)和双节段组(15例)。分析比较术前、术后全脊柱侧位X线片的矢状面参数脊柱骶骨角(SSA)、T_1骨盆角(TPA)、腰椎前凸(LL)、骨盆投射(PI)、骨盆倾斜(PT)及骶骨倾斜(SS),以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个月。全组患者术后SSA、TPA、LL、SS均较术前增大,PT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JOA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节段组手术前后LL差值、ODI差值与双节段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手术前后LL差值与ODI差值均相关。SSA差值在双节段组与VAS评分差值相关,在单节段组二者无相关性。结论Ⅰ度或Ⅱ度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通过TLIF治疗可改善脊柱矢状面参数,且单节段固定更有利于术后脊柱矢状面参数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椎滑脱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肌肉骨骼平衡
下载PDF
高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变化
13
作者 芦银江 余春华 +2 位作者 许汉荣 陈启明 朱仰义 《脊柱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 比较高位与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差异,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参数异常与高位LDH发生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高位LDH患者53例(高位组),同时期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MBI)... 目的 比较高位与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差异,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参数异常与高位LDH发生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6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高位LDH患者53例(高位组),同时期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MBI)匹配的低位LDH患者53例(低位组)及单纯下腰部疼痛的非LDH患者53例(对照组)。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3组矢状面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腰骶前凸角(LSL)、骶骨倾斜角(ST)、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结果 高位组SVA、TK明显高于对照组,LL、ST、PI、PT及SS明显低于对照组;高位组TK明显高于低位组,LL、ST及PI明显低于低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位组L1/L2节段患者的LL、ST较L2/L3节段患者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骨盆水平化导致的胸腰段过度代偿可能是高位LDH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肌肉骨骼平衡 摄影测量法
下载PDF
不同年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腰椎曲度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柳扬 刘鹏 +3 位作者 杜明奎 胡三保 梁兵鑫 薛博琼 《脊柱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07-41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人口学因素、临床特征及竖脊肌形态与腰椎曲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99例,记录...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人口学因素、临床特征及竖脊肌形态与腰椎曲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医院收治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99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腰痛持续时间、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于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腰椎前凸角,于腰椎横断面MRI测量L_(4,5)节段去除脂肪信号后的双侧竖脊肌横截面积(CSA)及L_(4) CSA。依据患者年龄分为≥65岁组(16例)和<65岁组(83例),比较2组人口学因素、腰痛持续时间、VAS评分、竖脊肌参数和腰椎前凸角的差异,并分析腰椎前凸角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65岁组L_(4,5)节段竖脊肌CSA/L_(4) CSA高于≥65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别、BMI、VAS评分、腰痛持续时间及腰椎前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5岁组中,相关性检验显示性别和L_(4,5)节段竖脊肌CSA/L_(4) CSA与腰椎前凸角存在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腰椎前凸角与L_(4,5)节段竖脊肌CSA/L_(4) CSA呈正线性相关。在≥65岁组中,相关性检验显示腰椎前凸角与年龄和L_(4,5)节段竖脊肌CSA/L_(4) CSA存在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腰椎前凸角呈负线性相关、与L_(4,5)节段竖脊肌CSA/L_(4) CSA呈正线性相关。结论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性别、年龄、L_(4,5)节段竖脊肌CSA/L_(4) CSA与腰椎曲度均存在相关性,<65岁的患者腰椎曲度与性别相关,≥65岁的患者腰椎曲度与年龄相关,而腰椎曲度与L_(4,5)节段竖脊肌CSA/L_(4) CSA的相关性不依赖于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腰痛 肌肉骨骼平衡
下载PDF
躯干肌功能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树宝 王善金 +4 位作者 徐浩伟 潘雅琴 刘铮 易宇阳 吴德升 《脊柱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26-129,144,共5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是老年人骨折的常见类型,是骨质疏松症的标志。OVF的发生条件复杂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增长、骨密度(BMD)下降、糖尿病等[1-2]。骨质疏松症患者常伴有躯干肌功能的减退。躯干肌是指人体躯干上的肌肉群,包...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F)是老年人骨折的常见类型,是骨质疏松症的标志。OVF的发生条件复杂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增长、骨密度(BMD)下降、糖尿病等[1-2]。骨质疏松症患者常伴有躯干肌功能的减退。躯干肌是指人体躯干上的肌肉群,包括腰背肌、胸肌及腹肌等,其中腰背肌在维持椎体正常负荷和保护局部椎体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骨质疏松症患者躯干肌肌量下降,肌肉脂肪浸润,背伸肌肌力及肌肉耐力的减退也是导致OVF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肌肉骨骼平衡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颈椎矢状位参数与颈后肌群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康 朱卫国 鲁世保 《脊柱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分析颈椎中立位及动力位矢状位参数与颈后肌群质量的相关性,探讨颈后肌群在颈椎矢状面形态与平衡的动态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中老年颈椎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在影像学资料上测量过... 目的分析颈椎中立位及动力位矢状位参数与颈后肌群质量的相关性,探讨颈后肌群在颈椎矢状面形态与平衡的动态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中老年颈椎病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在影像学资料上测量过屈、过伸及中立位颈椎矢状位C_(2~7)Cobb角、C_(0~2)Cobb角、C_(7)倾斜角(C_(7)S)、颈椎矢状位垂直轴(cSVA)及其变化值,并运用相关性分析,评估颈后肌群平均功能性横截面积(fCSA)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及其变化量的相关性。结果C_(2~7)Cobb角、C_(0~2)Cobb角、C_(7)S及cSVA在不同位置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后肌群平均fCSA与C_(7)S、cSVA明显相关,与C_(2~7)Cobb角、C_(0~2)Cobb角无明显相关性;颈后肌群平均fCSA与C_(7)S变化量明显相关,与C_(2~7)Cobb角变化量、C_(0~2)Cobb角变化量及cSVA变化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颈后肌群肌肉质量与C_(7)S变化量有相关性,中老年颈椎病患者可能通过颈后肌群改变颈椎“底座”倾斜率而非颈椎曲度,实现颈椎矢状面形态与平衡的动态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摄影测量法 肌肉骨骼平衡
下载PDF
调整脊柱力平衡法治疗颈肩痛98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建航 单京宝 韦贵康 《中医正骨》 2011年第6期58-59,共2页
引起颈肩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骨关节及软组织损害性疼痛,可由外伤、劳损、无菌性炎症等引起,其病理变化的关键是脊柱的力学平衡遭到破坏。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我们采用调整脊柱力平衡法治疗颈肩痛患者9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引起颈肩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骨关节及软组织损害性疼痛,可由外伤、劳损、无菌性炎症等引起,其病理变化的关键是脊柱的力学平衡遭到破坏。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我们采用调整脊柱力平衡法治疗颈肩痛患者9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肩痛 推拿 脊柱 肌肉骨骼平衡
下载PDF
老年多节段颈椎病前路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顾一飞 臧法智 +5 位作者 田野 张颖 吴晓东 曹鹏 陈华江 袁文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7年第2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对不同年龄段老年多节段颈椎病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间因多节段颈椎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病例148例,按年龄分为60岁以下、60~69岁和70岁以上3组。统计患者年...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对不同年龄段老年多节段颈椎病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间因多节段颈椎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病例148例,按年龄分为60岁以下、60~69岁和70岁以上3组。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手术节段、随访时间、术前及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等指标,通过X线片测量矢状位垂直轴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和C2~7的Cobb角。比较3组性别构成、手术节段数等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矢状位参数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60~69岁和70岁以上组内再根据术前SVA水平分为术前矢状位平衡亚组(术前SVA<40 mm)和术前矢状位失衡亚组(术前SVA≥40 mm),比较2亚组间各参数和疗效评价指标。使用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组间计量参数比较使用t检验。结果共纳入148例患者,男96例,女52例,年龄(61.1±10.9)岁。3组间性别构成、手术节段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术后JOA评分和NDI评分都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而患者年龄与术前、术后JOA评分及JOA改善率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3组术后SVA和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70岁以上组术前及术后SVA均显著高于60岁以下组(P<0.05),术前及术后Cobb角均显著低于60岁以下组(P<0.05)。60~69岁组中,2亚组间术后SVA、术后Cobb角及JOA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岁以上组术前矢状位失衡亚组术后SVA高于术前矢状位平衡亚组(P<0.05),但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各组的2亚组间术后Cobb角及JOA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老年多节段颈椎病预后的重要因素,老年患者更易出现颈椎矢状位失衡,前路手术能够有效维持颈椎平衡,重建颈椎矢状面平衡参数,对于老年多节段颈椎病患者是有效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柱融合术 肌肉骨骼平衡 治疗结果 老年人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平衡功能发育特点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嘉 王玉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男孩以及对照儿童的平衡功能发育特点。方法:采用美国Neuro-Com公司的平衡仪,以146例符合ADHD诊断的男孩及84名正常对照男孩(年龄在7~12岁)为研究研究对象,测试其静态平衡功能。结果:(1)正常男孩:发现...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男孩以及对照儿童的平衡功能发育特点。方法:采用美国Neuro-Com公司的平衡仪,以146例符合ADHD诊断的男孩及84名正常对照男孩(年龄在7~12岁)为研究研究对象,测试其静态平衡功能。结果:(1)正常男孩:发现在固定平面闭眼和海绵垫平面闭眼状态下存在组间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固定平面睁眼条件下各相邻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1~12岁组仍差于成人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45,P<0.001);在固定平面闭眼和海绵垫平面睁眼状态下7~8岁组与9~10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固定平面闭眼7~8岁组为(0.65±0.35)°/s,9~10岁组为(0.45±0.19)°/s,P<0.05;海绵垫平面睁眼7~8岁组为(0.98±0.38)°/s,9~10岁组为(0.80±0.25)°/s,P<0.05];11~12岁组仍差于成人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59,6.203,P<0.001);在海绵垫平面闭眼状态下7~8岁组与9~10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8岁组为(1.65±0.58)°/s,9~10岁组为(1.34±0.42)°/s,P<0.05]。11~12岁组与成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DHD男孩:在四种测试状态下7~8岁组与9~10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固定平面睁眼7~8岁组为(0.81±0.31)°/s,9~10岁组为(0.63±0.28)°/s,P<0.01;固定平面闭眼7~8岁组为(0.91±0.46)°/s,9~10岁组为(0.70±0.49)°/s,P<0.05;海绵垫平面睁眼7~8岁组为(1.31±0.56)°/s,9~10岁组为(1.10±0.43)°/s,P<0.05;海绵垫平面闭眼7-8岁组为(2.19±0.88)°/s,9~10岁组为(1.85±0.78)°/s,P<0.05],9~10岁组与11~12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固定平面睁眼9~10岁组为(0.63±0.28)°/s,11~12岁组为(0.46±0.21)°/s,P<0.01;固定平面闭眼9~10岁组为(0.70±0.49)°/s,11~12岁组为(0.47±0.31)°/s,P<0.01;海绵垫平面睁眼9~10岁组为(1.10±0.43)°/s,11~12岁组为(0.83±0.27)°/s,P<0.001;海绵垫平面闭眼9~10岁组为(1.85±0.78)°/s,11~12岁组为(1.44±0.56)°/s,P<0.01]。(3)AD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肌肉骨骼平衡 儿童
下载PDF
系统脱敏疗法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敏 罗伦 +1 位作者 苏文渊 张燕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7期361-363,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脱敏疗法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40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系统脱敏组... 目的:探讨系统脱敏疗法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40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系统脱敏组各2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系统脱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系统脱敏疗法,疗程为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行Berg平衡量表(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并且比较2组患者的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BBS评分、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系统脱敏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系统脱敏疗法能改善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脱敏 卒中 肌肉骨骼平衡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