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神经-肌电图诊断方法 被引量:13
1
作者 沈丽英 顾玉东 +2 位作者 张凯丽 陈正永 朱艺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介绍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outletsyndrome,TOS)的神经-肌电图诊断方法。方法对胸廓出口综合征病例,常规检测上肢肌电图(EMG),正中神经及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 目的介绍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outletsyndrome,TOS)的神经-肌电图诊断方法。方法对胸廓出口综合征病例,常规检测上肢肌电图(EMG),正中神经及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感觉神经干动作电位(NAP),F反应及前臂内侧皮神经SNAP。在运算数据时,进行双侧对比,并必须排除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或其它神经源性病变后,才能最后确诊为TOS。结果用该法确诊为TOS的43例中有下述异常发现,(1)尺神经腋部以下的SNAP或NAP消失,或两者波幅较健侧衰减25%以上;(2)手内在肌有失神经改变;(3)F波消失或其潜伏期较健侧延长1ms以上;(4)前臂内侧皮神经的SNAP消失,或其波幅较健侧衰减25%以上。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凡出现上述发现中两项者,即可确诊为典型的下干型T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廓出口综合征 扫描术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腕管综合征术前肌电指标与术后早期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宫旭 路来金 +1 位作者 张晓杰 刘志刚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 探讨腕管综合征术前肌电指标与术后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将 50例患者术前肌电检测值分为轻、中、重 3组并进行评分及分组。术后 3个月复查 ,疗效按Kelly评定方法评分。将术前肌电检测值与术后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中... 目的 探讨腕管综合征术前肌电指标与术后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将 50例患者术前肌电检测值分为轻、中、重 3组并进行评分及分组。术后 3个月复查 ,疗效按Kelly评定方法评分。将术前肌电检测值与术后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 :轻度组 :术后拇指到腕较术前增加 2 1 .5% ,中指到腕增加 1 6.3 %。中度组 :术后拇至腕较术前增加 1 7.7% ,中指到腕增加 2 1 .9%。重度组 :术后正中神经末端CMAP潜伏期较术前加快 2 8.6%。 3组肌电指标术前、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术前肌电指标组合分组与术后早期疗效评分之间做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两者呈显著负相关 (rs’ =- 0 .61 72 ,P <0 .0 0 1 )。结论 术前肌电指标组合分组可以作为术后早期疗效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扫描术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原文传递
腕管综合征两种减压手术后肌电图检测结果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佩蓉 付备刚 +3 位作者 陆耀刚 娄玉健 马明 王秀会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中、重度腕管综合征传统与内窥镜微创减压手术后中远期肌电图检测结果的差异,探讨两种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后肌电指标改善的程度。方法选择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共46例59腕,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传统切开...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中、重度腕管综合征传统与内窥镜微创减压手术后中远期肌电图检测结果的差异,探讨两种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后肌电指标改善的程度。方法选择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共46例59腕,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传统切开减压组22例27腕、内窥镜微创减压组24例32腕,于术后1年进行肌电图检测,对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muscleactionpotential,CMAP)潜伏期、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及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nerveconductionvelocity,SNCV)的随访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1年拇短展肌CMAP潜伏期及SNCV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NAP波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提示传统切开减压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的中远期随访的肌电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内窥镜微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内窥镜 扫描术
原文传递
兔坐骨神经高压电损伤后早期电生理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维平 陈正永 +5 位作者 朱艺 赵琳 陈国华 吴亚莉 忻向荣 李桦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研究家兔坐骨神经高压电损伤后早期电生理的变化规律。方法 新西兰家兔 48只 ,分成 2组。实验组 40只 ,以 1万V高压电电击右下肢 ,于伤后即刻、3、7、14、2 1d共 5个时间组检测实验兔右下肢的肌电图 (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N... 目的 研究家兔坐骨神经高压电损伤后早期电生理的变化规律。方法 新西兰家兔 48只 ,分成 2组。实验组 40只 ,以 1万V高压电电击右下肢 ,于伤后即刻、3、7、14、2 1d共 5个时间组检测实验兔右下肢的肌电图 (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NCV)、复合肌肉电位 (CMA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正常对照组 8只家兔不作任何处理。结果  2 0只兔右侧坐骨神经的MNCV、CMAP、SEP在伤后 3d全部测不出 ,提示为完全损伤。 2 0只兔随伤后时间的推移 ,坐骨神经的MNCV逐渐减慢 ;CMAP和SEP的潜伏期逐渐延长 ,波幅逐渐降低。提示为不全损伤。两者肌电图失神经电位的变化则相似。结论 家兔坐骨神经被高压电击伤后早期的肌电图神经电图改变呈进行性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扫描术 坐骨神经 运动实验
原文传递
膈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两种术式肌电随访结果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文东 马建军 +4 位作者 沈丽英 徐建光 张成钢 张家胜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 对两种术式的膈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后的肌电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总结两者的各自规律 ,为临床选择术式和判断疗效提供肌电检测依据。方法 回顾性地对行两种术式病例的长期肌电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有效随访资料者 49... 目的 对两种术式的膈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后的肌电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总结两者的各自规律 ,为临床选择术式和判断疗效提供肌电检测依据。方法 回顾性地对行两种术式病例的长期肌电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有效随访资料者 49例 ,其中膈神经加移植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主干2 1例 ;膈神经移位至上干前股肌皮神经束 2 8例。总结两者的肌电恢复有效率 ;用Kaplan Meier法估计最早出现有效再生电位的平均时间。结果 膈神经加移植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主干组的有效率为 90 .5 % ;最早出现有效再生电位的时间为术后 [(3 60 .0 0± 48.97)d , x±s x,下同 ]。膈神经移位至上干前股肌皮神经束组的有效率为 78.6% ;最早出现有效再生电位的时间为术后 (2 2 8.0 0± 5 9.10 )d。结论 膈神经加移植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主干组的肌电恢复有效率 ,高于膈神经移位至上干前股肌皮神经束组 ,但最早出现有效新生电位的时间要比后者晚 13 0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神经 扫描术 随访研究 神经移位
原文传递
切断小斜角肌后臂丛神经功能改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尹望平 陈德松 +2 位作者 方有生 陈琳 蔡佩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28-832,共5页
目的 :观测小斜角肌在TOS患者术中的出现情况 ,分析切断小斜角肌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下干型TOS共 3 3例 ,手术中探查切断小斜角肌 ,其中 4例进行术中肌电的监测 ,比较术前、切断前中斜角肌后、切断小斜角肌后上臂近段尺神经MNC... 目的 :观测小斜角肌在TOS患者术中的出现情况 ,分析切断小斜角肌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下干型TOS共 3 3例 ,手术中探查切断小斜角肌 ,其中 4例进行术中肌电的监测 ,比较术前、切断前中斜角肌后、切断小斜角肌后上臂近段尺神经MNCV ,前臂内侧皮神经SNAP和尺神经F反应的变化。结果 :术中探查 3 3例下干型TOS中均有小斜角肌的存在 ,术后优良率为 78 8%。切断前中斜角肌后、切断小斜角肌后 ,上臂近段MNCV ,前臂内侧皮神经SNAP和尺神经F反应均较术前有改善。结论 :小斜角肌在绝大多数下干型TOS患者中均有出现 ;切断小斜角肌后下干型TOS患者臂丛神经功能的改善较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廓出口综合征 骨骼 解剖学 局部 小斜角 扫描术
下载PDF
腕管综合征内镜诊治新方法——改良奥津法(附11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贵新 史其林 +1 位作者 官士兵 顾玉东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介绍应用改良内镜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术前和术后应用肌电图检测,从腕管内直接切断腕管横韧带和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解除其对正中神经压迫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臂丛麻醉,不使用驱血带,皮肤1cm切口,应用USE系列,在内镜下切断... 目的:介绍应用改良内镜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术前和术后应用肌电图检测,从腕管内直接切断腕管横韧带和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解除其对正中神经压迫的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臂丛麻醉,不使用驱血带,皮肤1cm切口,应用USE系列,在内镜下切断腕管横韧带和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经肌电图验证,术后正中神经末端CMAP平均潜伏期较术前加快1ms。结果:临床应用11例腕管综合征病人,于术后第1,第3个月随访,结果据Kelly疗效评定标准,优9例;良2例;一般或差无。结论:与常规手术相比,皮肤切口小,组织创伤轻,手术时间短,术后不需石膏外固定,不残留手术瘢痕。术中注意减压彻底,在微创伤条件下,能与常规手术取得相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腕横韧带 支持带远侧纤维束 正中神经 扫描术 改良内镜技 C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