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TOF、BIS联合监测指导气管拔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丽峰 鲍杨 +2 位作者 史东平 封卫征 杭燕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061-3063,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患者在肌松监测(train of four,TOF)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 ralindex,BIS)监测联合指导气管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其术后肌松残余(postoperative residual curarization,PORC)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80例择期手术患者... 目的观察全麻患者在肌松监测(train of four,TOF)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 ralindex,BIS)监测联合指导气管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其术后肌松残余(postoperative residual curarization,PORC)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80例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60±5)岁,随机分为三组:传统组(呼之睁眼、抬头5s、握拳有力时拔除气管导管)、BIS组(保持BIS=75±5范围内拔除气管导管)、TOF+BIS组(保持BIS=75±5、在TOF≥0.9时拔除气管导管)。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各组术前、拔管时、拔管后30min、拔管后1h的BIS、MAP、HR、SpO2、PETCO2、TOF值,定义TOF<0.9为PORC。结果传统组MAP、HR均有显著变化(P<0.01),拔管后1h的PORC发生率28%;BIS组术前与拔管时比较MAP、HR也有显著差异(P<0.05),PORC发生率15%;TOF+BIS组MAP、HR指标稳定(P>0.05),PORC发生率为0%。结论 TOF+BIS联合指导气管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TOF<0.9发生率低,患者恢复更平稳、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成串刺激 脑电双频指数 气管拔管 血流动力学 残余作用
下载PDF
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的肌松残余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加倩 陈锡明 王英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的肌松残余作用的剂量反应和安全性。方法全麻下50例患者以咪唑安定、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诱导,七氟醚-N2O、丙泊酚维持麻醉。维库溴铵首剂0.1 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0.05 mg/kg。采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4...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的肌松残余作用的剂量反应和安全性。方法全麻下50例患者以咪唑安定、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诱导,七氟醚-N2O、丙泊酚维持麻醉。维库溴铵首剂0.1 mg/kg,术中必要时追加0.05 mg/kg。采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4个成串刺激的比值(TOFR)。术后TOFR恢复至0.55时,患者随机分为N10、N20、N30、N50和对照组(n=10),N10、N20、N30和N50组分别给予新斯的明10、20、30、50μg/kg和阿托品5、10、15、25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监测TOFR恢复至0.7、0.9、1.0的时间、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观察术后6 h内和24 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状况。结果新斯的明明显加快TOFR的恢复(P<0.01),其中N30组和N50组较N10组和N20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P<0.01)。N30组和N50组给药后1 min时心率明显增快(P<0.05),各组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6 h及24 h各组恶心呕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TOFR值已恢复至0.55时,仍应进行肌松作用的拮抗,不同剂量的新斯的明都能有效地拮抗麻醉恢复期维库溴铵的肌松残余作用,推荐使用小剂量(10~20μg/kg)的新斯的明进行拮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作用 新斯的明 维库溴铵 拮抗 麻醉
下载PDF
米库氯铵用于老年患者的肌松残余作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高佳栋 李江静 +2 位作者 肖海峰 高昌俊 孙绪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期256-259,268,共5页
目的:观察持续输注米库氯铵在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期的肌松残余作用,探讨其与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拟行择期腹腔镜下胃肠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48例,ASAI-II级,随机分成持续输注米库氯铵组(M组)和持续输注顺苯磺酸阿... 目的:观察持续输注米库氯铵在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期的肌松残余作用,探讨其与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拟行择期腹腔镜下胃肠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48例,ASAI-II级,随机分成持续输注米库氯铵组(M组)和持续输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组(C组),每组24例。采用4个成串刺激尺神经,通过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以监测TOFR值(T4/T1)。记录两组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脑电双频指数(BIS)、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及术后不良反应等。M组在麻醉诱导前和拔管时分别采集动脉血并检测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活性(D1和D2)。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BMI、手术时间、失血量、术毕体温、输液量以及D1和D2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1与D2的差值D与输液量明显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425,P<0.05);M组的临床时效、恢复指数、TOFR恢复到0.7的时间、TOFR从0.7恢复到0.9的时间和停药至拔管时间均明显小于C组(P<0.05);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活性(D1和D2)分别与临床指数、恢复指数、TOFR恢复到0.7的时间、TOFR从0.7恢复到0.9的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相关性不大(P>0.05),M组肌松残余发生率相对低(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的围拔管期,米库氯铵的肌松恢复时间短于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残余作用相对较少,并与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活性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库氯铵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残余作用
原文传递
顺式阿曲库铵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海生 《医药论坛杂志》 2016年第12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不同的给药方式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顺式阿曲库铵给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剂量间断应用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不同的给药方式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顺式阿曲库铵给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剂量间断应用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TOFr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以及使用总药量等。结果对照组患者TOFr恢复时间为(10.15±6.55)min,观察组为(8.24±6.65)min,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1.45,P>0.05);对照组患者拔管时间为(96.75±36.35)min,观察组为(32.94±10.45)min,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t=11.93,P<0.01);对照组患者离室时间为(108.35±24.25)min,观察组为(42.24±14.15)min,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16.65,P<0.01);对照组患者应用总药量为(6.35±4.25)mg,观察组为(7.24±4.15)mg,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1.06,P>0.05)。结论持续输注的给药方式能在应用相同剂量药物及相同TOFr恢复时间的情况下,有效减少肌松剂对呼吸肌的影响,缩短苏醒时间,提高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持续输注给药 单次间断给药 残余作用
原文传递
顺磺酸阿曲库铵持续与间断给药不同剂量对椎体骨折患者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昌伟 李红军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顺磺酸阿曲库铵持续与间断给药不同剂量对椎体骨折患者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椎体骨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微量泵持续输注顺磺酸阿曲库铵1.0μg... 目的探讨顺磺酸阿曲库铵持续与间断给药不同剂量对椎体骨折患者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椎体骨折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患者给予微量泵持续输注顺磺酸阿曲库铵1.0μg/(kg·min),B组患者给予微量泵持续输注顺磺酸阿曲库铵0.5μg/(kg·min),C组患者给予静脉间断输注顺磺酸阿曲库铵1.0μg/(kg·min),D组患者给予静脉间断输注顺磺酸阿曲库铵0.5μg/(kg·min);四组顺磺酸阿曲库铵使用总量相同;比较四组患者麻醉效果,TOFr恢复时间(25%、50%、75%及90%),顺磺酸阿曲库铵使用量,拔管时间,初次睁眼时间,肌力恢复至Ⅳ级及以上时间及持续抬头5 s时间。结果四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TOFr=25%恢复时间、TOFr=50%恢复时间及TOFr=75%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者TOFr=90%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TOFr=50%恢复时间、TOFr=75%恢复时间及TOFr=90%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顺磺酸阿曲库铵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拔管时间和初次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肌力恢复至Ⅳ级及以上时间和持续抬头5 s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者肌力恢复至Ⅳ级及以上时间、持续抬头5 s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磺酸阿曲库铵持续与间断给药对椎体骨折患者肌松残余作用、麻醉效果均无明显影响,但持续大剂量输注可延长肌松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磺酸阿曲库铵 输注方式 剂量 椎体骨折 残余作用
下载PDF
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与间断给药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雪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22期97-101,共5页
目的观察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与间断给药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方法80例行腰椎管狭窄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组与顺式阿曲库铵间断输注组,每组患者40例。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组采用微量泵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1.5 ... 目的观察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与间断给药对肌松残余作用的影响。方法80例行腰椎管狭窄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组与顺式阿曲库铵间断输注组,每组患者40例。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组采用微量泵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1.5 μg/(kg·min),顺式阿曲库铵间断输注组采用静脉间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h),两组顺式阿曲库铵使用总量相等。记录两组顺式阿曲库铵的使用总量、麻醉总有效率,比较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呼吸指标变化、患者四个成串刺激比值(TOFr)达到25%、50%、75%、90%的时间及肌松检测临床指标。结果持续输注组术中麻醉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间断给药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分别为(76.68±9.72)、(74.08±7.65)次/min,低于术后的(88.90±7.51)、(89.95±6.53)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前潮气量分别为(327.3±13.17)、(332.58±10.53)ml,低于术后的(428.15±12.93)、(433.20±11.18)ml,P〈0.05;术后持续输注组TOF=25%的时间为(43.37±12.94)min,明显高于间断给药组的(28.06±23.8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持续输注组持续抬头5 s的时间为(60.01±12.35)min,高于间断给药组的(50.74±16.34)min,P〈0.05。结论手术过程中顺式阿曲库铵持续输注能够维持满意的肌松效果,减少手术中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延长肌松恢复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阿曲库铵 残余作用 四个成串刺激比值 恢复
原文传递
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拔除气管内导管时的术后肌松残余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翠云 邢祖民 +2 位作者 磨凯 徐世元 刘世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确定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拔除气管内导管时肌松残余(RNMB)的发生率,分析可能影响RNMB的因素及4个成串刺激比值(TOFr)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麻醉医师和复苏室护士对TOFr读数盲态设计,使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 目的确定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拔除气管内导管时肌松残余(RNMB)的发生率,分析可能影响RNMB的因素及4个成串刺激比值(TOFr)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麻醉医师和复苏室护士对TOFr读数盲态设计,使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测仪全程监测收集52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手术间和复苏室的TOFr数据,根据住院病史回顾性收集患者出复苏室后至出院出现肺部并发症等情况,按照拔管时TOFr不同分成3组(Ⅰ组:TOFr<0.7;Ⅱ组:0.7≤TOFr<0.9;Ⅲ组:TOFr≥0.9),记录3组患者可能影响RNMB发生率的相关因素,并记录拔管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拔除气管内导管时RNMB发生率为71.2%。与Ⅲ组比较,Ⅰ、Ⅱ组体质指数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Ⅲ两组比较,Ⅰ组上呼吸道阻塞、轻度缺氧、主诉呼吸吞咽讲话困难发生率较高,转出手术间时Aldrete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Ⅱ组比较,Ⅲ组麻醉医师巡视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术后RNMB发生率较高,呼吸系统并发症亦相应增加,其中体质指数较大的患者RNMB风险更高,术后肌松拮抗不能降低RNMB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残余作用 监测 非去极化
下载PDF
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肝部分切除术肌松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1
8
作者 邓城旗 李萌萌 郝建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0-433,共4页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肝部分切除术的肌松效应。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剖腹单纯肝部分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罗库溴铵组(R组)和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全麻肌松药诱导量R组和C组分别为2倍ED95的罗库溴铵0.6mg/kg及顺式阿曲... 目的比较罗库溴铵和顺式阿曲库铵用于肝部分切除术的肌松效应。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剖腹单纯肝部分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罗库溴铵组(R组)和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全麻肌松药诱导量R组和C组分别为2倍ED95的罗库溴铵0.6mg/kg及顺式阿曲库铵0.1mg/kg,采用TOF监测肌松程度,当TOFr至25%时追加肌松药。观察两组肌松药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临床作用时间、术毕恢复指数、气管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R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临床作用时间及术毕恢复指数明显长于C组(P<0.05);两组气管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TOFr为0时,R组气管插管条件为优的例数明显多于C组(P<0.05)。R组静脉注射痛发生率为16例(80%),明显高于C组的3例(15%)(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皮肤潮红、BP降低、HR增快及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未观察到拔管后的肌松残余作用。结论与顺式阿曲库铵比较,应用罗库溴铵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虽恢复指数略长,但对拔管时间并无影响,同时未有明显的肌松残余作用,可以安全用于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库溴铵 顺式阿曲库铵 肝部分切除术 术后残余作用
下载PDF
术后非去极化肌松药肌松残余拮抗新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文琴 莫利求 刘明姬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37-440,445,共5页
背景非去极化肌松药在临床麻醉中使用非常普遍,术后不可避免地发生肌松残余作用,其危害主要为呼吸不良事件,严重可导致死亡。目的有效合理的肌松拮抗能降低术后肌松残余的发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因此,拮抗至关重要。内容阐述非去... 背景非去极化肌松药在临床麻醉中使用非常普遍,术后不可避免地发生肌松残余作用,其危害主要为呼吸不良事件,严重可导致死亡。目的有效合理的肌松拮抗能降低术后肌松残余的发生率,减少相关并发症,因此,拮抗至关重要。内容阐述非去极化肌松药使用后手术结束时是否需要拮抗、拮抗的时机、拮抗剂的剂量和新的拮抗模式。趋向选择性肌松拮抗可极大地降低,甚至可能避免术后肌松残余作用的发生,将成为未来主要的拮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去极化 术后残余作用 拮抗 新斯的明 γ环糊精
原文传递
术后残余肌松作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周加倩 陈锡明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8年第2期111-114,共4页
肌松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但术后肌松药残余作用在临床上仍时有发生,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文讨论了神经肌肉阻滞恢复的标准,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肌松监测,拮抗药的使用,并发症等问题。
关键词 术后残余作用 监测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