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应激对肉牛血清内分泌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3
1
作者 宋小珍 付戴波 +3 位作者 瞿明仁 杨食堂 刘道杨 徐振松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85-2490,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肉牛血清内分泌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9头8月龄体重(210±20)kg的健康锦江黄牛,分别测定非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期牛舍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并测定试验牛血清中内分泌激素含量、抗氧...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肉牛血清内分泌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9头8月龄体重(210±20)kg的健康锦江黄牛,分别测定非热应激期和热应激期牛舍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并测定试验牛血清中内分泌激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热应激期试验牛的呼吸频率和腹泻率均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P<0.05);在热应激期第1阶段,试验牛的直肠温度显著升高(P<0.05),而后逐渐恢复正常;2)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期肉牛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含量显著降低(P<0.05),甲状腺素(T4)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皮质醇(COR)含量在第20天显著升高(P<0.05),而后逐渐恢复正常;葡萄糖(GLU)含量在第60天降低了41.55%(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在第40天明显下降(P<0.05);丙二醛(MD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升高(P<0.05)。这表明夏季高温高湿环境诱发了锦江黄牛的热应激反应,热应激牛表现为直肠温度升高,内分泌系统紊乱,抗氧化能力降低。但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试验牛直肠温度、血清内分泌激素含量逐渐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肉牛 直肠温度 内分泌激素 抗氧化酶
下载PDF
影响牛肉嫩度的因素及其机制 被引量:56
2
作者 赵改名 王艳玲 田玮 《国外畜牧科技》 2000年第2期35-40,共6页
结合国内有关材料 ,综述国外多年来在牛肉嫩度方面的大量研究资料 ,系统地阐述了影响牛肉嫩度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牛肉 嫩度 影响因素 肉质 肉牛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牛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62
3
作者 余淼 严锦绣 +5 位作者 彭忠利 柏雪 郭春华 于婷婷 艾丹 曹龙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17,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牛免疫机能的影响。选择90头月龄相近、体型结构相似、体重(373.4~425.3)kg的健康西杂牛,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90头牛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精料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牛免疫机能的影响。选择90头月龄相近、体型结构相似、体重(373.4~425.3)kg的健康西杂牛,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90头牛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精料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用25%和40%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基础精料,各组每头牛每天饲喂相同重量的精料(4kg)和玉米秸秆颗粒(2.7kg),酒糟自由采食,拴系饲喂,自由饮水;预试期10d,正试期48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个试验组中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G、M浓度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丙二醛浓度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且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极显著增强(P<0.01)。提示,利用微生物发酵饲料能提高肉牛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发酵饲料 肉牛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下载PDF
3个杂交牛种H-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与肉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5
4
作者 李武峰 许尚忠 +1 位作者 曹红鹤 李宏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利用PCR-RFLP方法在牛H-FABP基因内发现了1个变异酶切位点,为intron2上的HaeIII-RFLP。对此多态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此酶切位点是由于1006位的碱基C→G的突变引起。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不同分子标记基因型效应值... 利用PCR-RFLP方法在牛H-FABP基因内发现了1个变异酶切位点,为intron2上的HaeIII-RFLP。对此多态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此酶切位点是由于1006位的碱基C→G的突变引起。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不同分子标记基因型效应值间肉品质大理石花纹和嫩度性状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牛H-FABP基因中的h等位基因,尤其是hh纯合基因型对牛肉嫩度剪切力值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H-FABP基因 第二内含子 遗传变异 肉质性状 相关分析 牛肉嫩度 牛肉大理石花纹
下载PDF
优质肉牛屠宰试验及肉品质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喻兵兵 毛华明 文际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5-219,共5页
通过对经育肥的12月龄的5头BMY(婆罗门×莫瑞灰×云南黄牛)杂交牛的屠宰试验,测定平均屠宰率为58 78%,净肉率为47 55%,肉色3±1级,脂肪色2±1级,达到了优质牛肉的标准。采样分析表明,其背最长肌与臀肌的干物质含量为23 ... 通过对经育肥的12月龄的5头BMY(婆罗门×莫瑞灰×云南黄牛)杂交牛的屠宰试验,测定平均屠宰率为58 78%,净肉率为47 55%,肉色3±1级,脂肪色2±1级,达到了优质牛肉的标准。采样分析表明,其背最长肌与臀肌的干物质含量为23 98%,23 97%,粗蛋白20 92%,19 88%,粗脂肪1 83%,2 07%,粗灰分0 85%,0 88%,失水率平均为39 86%,系水力47 57%,风干样经脱脂后氨基酸总量为76 74%,两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19 85%,各项指标不同部位之间差异不显著(P>0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BMY牛 屠宰试验 肉质性状胴体性状 化学成分 理化性状
下载PDF
肉牛杂交优势预测、评估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孙少华 桑润滋 +8 位作者 师守堃 贾青 李运起 李雪梅 田树军 高聚山 闫国志 丁玉臣 黄亚新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7期580-589,共10页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8个肉牛杂交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预测了杂种优势。在此基础上,对18个肉牛杂交组合的实际杂交效果利用个体动物模型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筛选最优杂交组合的分子数量遗传学综合评选新方法。其最优... 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分析了8个肉牛杂交亲本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预测了杂种优势。在此基础上,对18个肉牛杂交组合的实际杂交效果利用个体动物模型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筛选最优杂交组合的分子数量遗传学综合评选新方法。其最优杂交组合的评选结果为:在丰宁、隆化代表区域,以海伏特、利木赞和夏洛来为父本的组合最好;在赞皇代表区域,以利木赞、安格斯和海伏特为父本的组合最好;在抚宁代表区域,以海伏持、利木赞和皮埃蒙特为父本的组合最好。另外,三元杂交效果优于二元杂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微卫星DNA 群体遗传变异 杂种优势
下载PDF
化学处理对秸秆秕壳的瘤胃有机物降解率的影响 被引量:44
7
作者 莫放 冯仰廉 +1 位作者 杨雅芳 张晓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2-27,共6页
用3头带瘤胃瘘管的杂交肉丰测定谷草、稻草、玉米秸、糜黍秸、莜麦秸、麦秸、荞麦秸、麦壳、白薯蔓、苜蓿秸、花生壳、豆荚的未经处理、尿素氯化处理、(尿素+石灰)复合化学处理的有机物瘤胃动态降解率(%)分别为51.03、52.28、55.64;34... 用3头带瘤胃瘘管的杂交肉丰测定谷草、稻草、玉米秸、糜黍秸、莜麦秸、麦秸、荞麦秸、麦壳、白薯蔓、苜蓿秸、花生壳、豆荚的未经处理、尿素氯化处理、(尿素+石灰)复合化学处理的有机物瘤胃动态降解率(%)分别为51.03、52.28、55.64;34.34、42.74、48.32;39.62、48.93、49.54;44.86、50.16、55.03;33.89、44.00、48.45;31.70、44.63、46.09;47.19、58.13、59.84;34.75、41.91、42.98;56 01、56.97、55.52;32.66、32.88、34.41;14.85、16.17、16.48;40.79、41.48、45.34。除谷草、白薯蔓、苜蓿秸、豆荚外,经氨化及复合化学处理后均能显著提高有机物的瘤胃动态降解率(P<0.05),且处理后稻草、玉米秸、麦秸的不同结构碳水化合物也发生明显变化,瘤胃动态降解率与不同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有高度相关(R=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 化学处理 瘤胃 有机物降解率 肉牛
下载PDF
全株青贮玉米对西门塔尔杂交牛生产性能、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0
8
作者 孙雪丽 李秋凤 +7 位作者 刘英财 曹玉凤 王增林 李艺 赵洋洋 葛瀚聪 刘桃桃 赵立新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1-209,共9页
选择体重350kg左右健康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45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不同日粮,其中试验Ⅰ组(精料+玉米秸秆黄贮)、试验Ⅱ组(精料+全株青贮玉米)和试验Ⅲ组(精料+添加剂全株青贮玉米),试验期140d。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的日增重极显著地... 选择体重350kg左右健康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45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不同日粮,其中试验Ⅰ组(精料+玉米秸秆黄贮)、试验Ⅱ组(精料+全株青贮玉米)和试验Ⅲ组(精料+添加剂全株青贮玉米),试验期140d。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的日增重极显著地高于试验Ⅰ组(P<0.01)和试验Ⅱ组(P<0.01),分别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高出90.35%、24.00%。试验Ⅰ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1)和Ⅲ组(P<0.01),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差异。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试验Ⅲ组和试验Ⅱ组的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Ⅲ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肉牛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瘦素的含量试验Ⅰ组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肉牛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浓度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Ⅲ组的头均日收益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高22.21和9.27元。综上所述,添加剂全株青贮玉米的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玉米秸秆黄贮 全株青贮玉米 血液生化指标 表观消化率 生长性能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肉牛甲烷排放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4
9
作者 樊霞 董红敏 +1 位作者 韩鲁佳 黄光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9-183,共5页
为考察不同粗饲料类型、日粮精粗饲料比、能量摄入水平等因素对肉牛甲烷排放量的影响,从而为控制甲烷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4头18月龄的健康肉用公牛(鲁西黄牛),针对不同粗饲料类型、饲料精粗比和日粮能量摄入水平进行了试验,采用... 为考察不同粗饲料类型、日粮精粗饲料比、能量摄入水平等因素对肉牛甲烷排放量的影响,从而为控制甲烷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4头18月龄的健康肉用公牛(鲁西黄牛),针对不同粗饲料类型、饲料精粗比和日粮能量摄入水平进行了试验,采用SF6示踪法对甲烷排放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SF6示踪法可用来快速测定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量;影响肉牛甲烷排放量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饲料粗料类型>饲料精粗比>能量摄入水平;对肉牛饲喂紫花苜蓿和青贮玉米秸比饲喂稻草和干玉米秸时甲烷排放量要小;日粮中粗饲料越多,则肉牛的甲烷排放量越大;随着能量摄入水平的加大,肉牛的甲烷排放量也呈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甲烷排放 SF6示踪法 粗饲料 日粮能量摄入水平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夏季肉牛的影响:Ⅱ.血气指标、血清代谢产物浓度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参数 被引量:43
10
作者 汪水平 王文娟 +3 位作者 左福元 周沛 赵建军 张家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4-741,共8页
通过测定血气指标、血清代谢产物浓度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参数,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缓解夏季肉牛热应激的作用机理。选择18头月龄相近、体型结构相似、体质量300kg左右的健康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的二代公牛,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 通过测定血气指标、血清代谢产物浓度及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参数,进一步探讨中药复方缓解夏季肉牛热应激的作用机理。选择18头月龄相近、体型结构相似、体质量300kg左右的健康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的二代公牛,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8头牛随机分为3个组,1个对照组和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水平上给每头牛日喂0.2kg复方Ⅰ和复方Ⅱ(由藿香、苍术、黄柏和石膏等中药按不同比例组成)。试验以三峡库区夏季湿热环境为热应激源,时间为2009年7月1日-9月8日,其中预饲期为10d,正式期为59d。结果表明,2种复方均能提高肉牛全血二氧化碳与氧分压、氧饱和度、二氧化碳总量、实际碳酸氢盐浓度、剩余碱与缓冲碱浓度及钾、钠、氯等离子浓度,降低全血pH、阴离子间隙、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2种复方均能降低肉牛血清尿素氮、尿酸、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乳酸等浓度,提高血清葡萄糖浓度;2种复方均能提高肉牛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A/G/M、补体3/4、一氧化氮等浓度及白细胞介素-2水平和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2种复方均能增强肉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抑制能力,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活性,降低血清丙二醛浓度。研究结果为应用中药复方缓解肉牛热应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热应激 肉牛 血液参数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夏季肉牛的影响:Ⅰ.育肥性能、生理指标及血清激素水平和酶活性 被引量:40
11
作者 王文娟 汪水平 +3 位作者 左福元 周沛 赵建军 张家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60-1267,共8页
为研究中药复方对处于热应激状态中的肉牛育肥性能、生理指标及血清激素水平和酶活性的影响,选择18头月龄相近、体型结构相似、体质量300kg左右的健康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的二代公牛,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8头牛随机分为3个... 为研究中药复方对处于热应激状态中的肉牛育肥性能、生理指标及血清激素水平和酶活性的影响,选择18头月龄相近、体型结构相似、体质量300kg左右的健康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的二代公牛,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8头牛随机分为3个组,1个对照组和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给每头牛日喂0.2kg复方Ⅰ和复方Ⅱ(由藿香、苍术、黄柏和石膏等中药按不同比例组成)。试验以三峡库区夏季湿热环境为热应激源,时间为2009年7月1日到9月8日,其中预饲期为10d,正式期为59d。结果表明,试验期试验牛饲养环境温湿指数平均为84.01,试验牛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且遭受"湿偏重型"湿热证;2种复方均能改善肉牛育肥性能,降低肉牛呼吸频率和平均体温,具有抗热应激功效;2种复方均能降低肉牛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皮质醇和胰高血糖素水平,提高血清生长激素、血清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三碘甲腺原氨酸、四碘甲腺原氨酸和瘦素水平;2种复方均能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和α-淀粉酶的活性,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的活性;复方Ⅰ对试验牛的作用效果优于复方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热应激 肉牛 育肥性能 生理指标 血液参数
下载PDF
应用猪精液抑制素主动免疫法诱导黄牛孪生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杨利国 张居农 +4 位作者 王进荣 叶荣 桑润滋 牛树理 刘成海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7-212,共6页
2 70头经产母黄牛分成 3组 ,每组 90头 ,分别在产后 13个月用 2mg(Th组 )或 1mg(Tl组 )精液抑制素和福氏完全佐剂进行主动免疫 ,34周后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所用抑制素剂量减半 ,佐剂为福氏不完全剂。另一组牛用不含抑制素生物活性的... 2 70头经产母黄牛分成 3组 ,每组 90头 ,分别在产后 13个月用 2mg(Th组 )或 1mg(Tl组 )精液抑制素和福氏完全佐剂进行主动免疫 ,34周后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所用抑制素剂量减半 ,佐剂为福氏不完全剂。另一组牛用不含抑制素生物活性的精液提取物和上述佐剂进行主动免疫和加强免疫 ,用作对照组 (C组 )。母牛发情时 ,间隔 8 12h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在主动免疫和加强免疫后 812d采集颈静脉血 ,收集血清 ,分别用双扩散凝胶沉淀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抗抑制素抗体的效价。根据记录完整的 2 4 7头牛资料 ,发现Th组 87头母牛中有 73头(83.9% )发情 ,其中 5 1头排单卵 ,19头排双卵。妊娠期末 ,15头产双胎 (孪生 2 6 .3% ,15 / 5 7)。而在T1组 (72头 )和C组 (88头 )中 ,分别只有 4 4头 (6 1.1% )和 5 5头 (6 2 .5 % )母牛发情 :其中排双卵的母牛分别为 4头和 0。妊娠期末 ,孪生率分别为 3.1% (1/ 32 )和 0 (0 / 34)。分析血清抗体水平 ,证明排双卵的母牛血清抗抑制素水平显著高于排单卵和不排卵的母牛 ,排卵数与抗抑制素抗体水平呈正相关 (r=0 .75 0 7,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精液抑制素 主动免疫 孪生 排卵率
下载PDF
6种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规律比较 被引量:38
13
作者 魏晨 刘桂芬 +4 位作者 游伟 靳青 张相伦 赵红波 万发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66-167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6种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玉米秸秆、水稻秸秆、花生秧、大豆秸秆、甘蔗渣、甘蔗梢)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规律,为其在肉牛生产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头30月龄、体重[(415±20) kg]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 本试验旨在研究6种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玉米秸秆、水稻秸秆、花生秧、大豆秸秆、甘蔗渣、甘蔗梢)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规律,为其在肉牛生产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4头30月龄、体重[(415±20) kg]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利鲁牛阉牛(利木赞牛×鲁西黄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技术评定其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1)花生秧的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花生秧的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甘蔗渣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甘蔗渣的N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2) DM有效降解率大小顺序依次为花生秧>大豆秸秆>甘蔗梢>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甘蔗渣,除玉米秸秆和甘蔗梢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粗饲料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花生秧的OM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甘蔗渣的OM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不同粗饲料的CP有效降解率均差异显著(P<0.05),大小顺序依次为花生秧>玉米秸秆>大豆秸秆>甘蔗梢>水稻秸秆>甘蔗渣。大豆秸秆的N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0.05),甘蔗渣的N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花生秧和大豆秸秆的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粗饲料(P <0.05),甘蔗渣的ADF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其他粗饲料(P<0.05)。由此可见,6种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营养成分含量和瘤胃降解规律各异,其中,花生秧的可利用价值最高,甘蔗梢也是一种优质的粗饲料资源,甘蔗渣可利用价值很低,不适合单独饲喂肉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粗饲料 营养价值 瘤胃 降解规律
下载PDF
青贮饲料油菜对肉牛增重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杨华 熊明清 +3 位作者 余陵峰 王林波 王健 周广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8,共3页
为研究青贮饲料油菜对肉牛增重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取西门塔尔杂交牛、夏洛莱杂交牛共50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和试验Ⅰ组每日基础精饲料饲喂量相同,对照组粗饲料为青贮全株玉米,试验Ⅰ组为油菜和稻草复合青贮;试验Ⅱ组为发酵全混合日粮... 为研究青贮饲料油菜对肉牛增重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选取西门塔尔杂交牛、夏洛莱杂交牛共50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和试验Ⅰ组每日基础精饲料饲喂量相同,对照组粗饲料为青贮全株玉米,试验Ⅰ组为油菜和稻草复合青贮;试验Ⅱ组为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预饲期16 d后称初试体重,正式期62 d后称终试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头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8.10%和降低9.47%(P>0.05);试验Ⅰ组平均每头牛增重较试验Ⅱ组多35.16%(P<0.05);试验Ⅰ组粗、精饲料耗料量较其他两组分别降低26.23%、18.31%和12.80%、55.50%(P>0.05)。综上所述,饲喂青贮饲料油菜肉牛日增重更快,效果更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油菜 青贮饲料 日增重 肉牛
下载PDF
杏鲍菇菌糠对奶牛、肉牛、肉羊饲喂效果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刘志芳 王建武 +4 位作者 杨瑞基 杨建春 甘辉林 黄克全 魏生龙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3-37,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对奶牛、肉牛和肉羊饲喂效果的影响。分别选择中国荷斯坦奶牛32头、西门达尔杂交公牛32头和杂种肉羊30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组,用不同比例杏鲍菇菌糠的配方饲料饲喂,分别测定不同的指标进行考察。经测定杏鲍菇... 试验旨在研究杏鲍菇菌糠对奶牛、肉牛和肉羊饲喂效果的影响。分别选择中国荷斯坦奶牛32头、西门达尔杂交公牛32头和杂种肉羊30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组,用不同比例杏鲍菇菌糠的配方饲料饲喂,分别测定不同的指标进行考察。经测定杏鲍菇菌糠中含有粗纤维20.2gnOOg、粗蛋白3.26g/100g、粗脂肪0.2g/100g、氨基酸总量2.25g/100g、并含有维生素B1 0.016mgnOOg、维生素B2 0.050mg/100g、维生素E5.55mg/100g,不合黄曲霉毒素以及重金属汞和镉。通过对奶牛、肉牛和肉羊的饲喂试验表明:添加杏鲍菇菌糠不超过22%,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比重差异不显著;杏鲍菇菌糠替代育肥牛精饲料中的10%。20%玉米,不会降低肉牛的平均日增重;但替代饲料中30%的玉米,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杏鲍菇菌糠替代30%~50%的小麦秸秆饲喂的肉羊健康状况、生长发育、产肉性能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无显著下降。结果提示,杏鲍菇菌糠无毒且有营养,可以分别取代育肥肉牛精饲料中10%~20%的玉米,肉羊饲喂中30%~50%的小麦秸秆,奶牛日粮中11%~22%的精饲料,对拓宽饲料来源,降低饲料成本,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菌糠 奶牛 肉牛 肉羊 饲喂效果
下载PDF
不同粗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组合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和组织抗氧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16
作者 刘华 牛岩 +8 位作者 肖俊楠 李梓丹 郭治国 朱晓艳 崔亚垒 付彤 赵静 王成章 史莹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17-2426,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组合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和组织抗氧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75头12月龄、体重在395~405 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按照饲喂粗饲料的种类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与全株玉米青贮组合对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血清和组织抗氧化指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75头12月龄、体重在395~405 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按照饲喂粗饲料的种类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分别为麦秸组(24.15%麦秸+27.55%全株玉米青贮)、花生秧组(24.15%花生秧+27.55%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干草组(24.15%苜蓿干草+27.55%全株玉米青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90 d。结果表明:1)花生秧组和苜蓿干草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麦秸组(P<0.05),苜蓿干草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2)花生秧组和苜蓿干草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含量显著低于麦秸组(P<0.05),苜蓿干草组的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 AOC)显著高于麦秸组(P<0.05)。3)苜蓿干草组的肌肉大理石花纹评分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且肌肉pH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4)苜蓿干草组和花生秧组的毛利润分别比麦秸组的提高了80.35%(P<0.05)和52.22%(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24.15%花生秧+27.55%全株玉米青贮和24.15%苜蓿干草+27.55%全株玉米青贮能够提高肉牛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抗应激能力,饲粮添加24.15%苜蓿干草+27.55%全株玉米青贮还可以提高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生长性能 经济效益 粗饲料 肉品质
下载PDF
秦川牛肉用选育及其技术策略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陈宏 张英汉 《黄牛杂志》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近几年来 ,我国肉牛生产发展很快 ,但生产水平较低 ,平均产肉率不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迄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自己培育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要大力发展我国的肉牛生产 ,除了利用国外优秀的肉牛品种杂交改良我国地方黄牛外 ,还必须培育自己... 近几年来 ,我国肉牛生产发展很快 ,但生产水平较低 ,平均产肉率不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迄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自己培育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要大力发展我国的肉牛生产 ,除了利用国外优秀的肉牛品种杂交改良我国地方黄牛外 ,还必须培育自己的肉牛品种。本文从社会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和市场变化入手 ,对秦川牛作了评价 ,回顾了它的选育历史 ,指出了现时期秦川牛肉用选育方向的紧迫性。在分析了秦川牛的优点及其与国外著名肉牛品种相比存在的缺点和不足的基础上 ,提出秦川牛选育的主要目标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包括选择和建立核心群、建立健全秦川牛的选育体系、建立选育协作组、开展联合育种、导入适当外血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加快秦川肉牛的分子育种等 ,以早日培育出秦川肉牛新品系 ,使所形成的秦川肉牛新品系 ,在秦川牛现有经济类型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与改造 ,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促进肉牛产业化发展。这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策略 秦种牛 选育 肉牛 评价 核心群 联合育种 分子育种
下载PDF
论中国的肉牛育种问题 被引量:32
18
作者 张英汉 陈宏 +1 位作者 马云 孙维斌 《黄牛杂志》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中国是世界养牛大国 ,也是第三大牛肉生产国 ,然而还未有自己培育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肉牛育种问题十分迫切。中国的肉牛育种有良好的黄牛选育基础 ,特别是母牛基础较好。着重肉用性能选育、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是由役用黄牛培育专门化肉牛... 中国是世界养牛大国 ,也是第三大牛肉生产国 ,然而还未有自己培育的专门化肉牛品种。肉牛育种问题十分迫切。中国的肉牛育种有良好的黄牛选育基础 ,特别是母牛基础较好。着重肉用性能选育、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是由役用黄牛培育专门化肉牛的基本技术路线。按肉用指数 ( BPI)衡量 ,目前较多黄牛品种还处于“役肉兼用”阶段 ,个别黄牛品种 (母牛 )可达到“肉役兼用”水平。“本品种选育、适量导血”可能是培育我国特色专门化肉牛新品种的较快而稳妥的途径。育种核心目标可以包括保留黄牛若干特征性状 ,但关键指标是使其 BPI达到一定水平 :公牛 5 .6,母牛 4.0 ,以参于国际竞争 ,并支撑我国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条件是选育肉牛新品种的极大限制因素 ,应大力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牛 肉牛 育种 肉用指数 杂种优势利用 良种良法配套
下载PDF
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19
作者 张越杰 田露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24,共4页
本文在对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变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肉牛生产区域布局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逐渐从农区转向牧区,经历了"牧区——农区——农牧交错带"的... 本文在对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变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肉牛生产区域布局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逐渐从农区转向牧区,经历了"牧区——农区——农牧交错带"的变动过程,自然因素、农业技术进步、屠宰加工业的带动、环境压力和政策驱动是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对中国肉牛生产区域布局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生产区域布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肉牛放牧梯度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闫瑞瑞 辛晓平 +2 位作者 张保辉 闫玉春 杨桂霞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67,共6页
通过小区控制放牧实验,研究了放牧梯度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群落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不同,群落高度、盖度随放牧梯度的增大而降低;群落密度随着放牧梯度的增大呈现出增加-降低-再增... 通过小区控制放牧实验,研究了放牧梯度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群落高度、密度、盖度和生物量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不同,群落高度、盖度随放牧梯度的增大而降低;群落密度随着放牧梯度的增大呈现出增加-降低-再增加的趋势。载畜率高于0.46Au/hm^2时群落高度显著下降,载畜率为0.69Au/hm^2时高度、盖度、密度均达最低,牧草生长季肉牛载畜率0.00Au/hm^2-0.46Au/hm^2之间较为适宜。地上绿色生物量在牧草生长季节出现低—高—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随载畜率的增加,最大绿色生物量曲线的峰值下降,且峰值达到最大的时间提前。整个放牧季节群落高度、盖度、密度及地上绿色生物量与放牧梯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放牧梯度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 群落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