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氧条件下载二甲基草酰甘氨酸电纺纤维促血管化及成骨性能研究
1
作者 李家颖 杨隆君 +4 位作者 花艳丽 陈起新 孟庆琛 李斌 韩凤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13-17,23,共6页
目的通过聚L-丙交酯-己内酯电纺纤维(PLCL)负载二甲基草酰甘氨酸(DMOG),研究其在低氧和常氧成骨诱导过程中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血管化和体外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本研究经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CL电纺纤维(P)和负载DMOG的PLCL... 目的通过聚L-丙交酯-己内酯电纺纤维(PLCL)负载二甲基草酰甘氨酸(DMOG),研究其在低氧和常氧成骨诱导过程中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的血管化和体外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本研究经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LCL电纺纤维(P)和负载DMOG的PLCL电纺纤维(PD),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电纺纤维形貌;通过细胞骨架染色观察BMSC在不同电纺纤维上的黏附和生长状态;通过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检测在不同电纺纤维上的BMSC经常氧和低氧成骨诱导7 d后的碱性磷酸酶表达和14 d时的钙沉积情况;通过RT-PCR检测在不同电纺纤维上的BMSC经常氧和低氧成骨诱导7 d和14 d时的成骨相关基因(ALP、Runx2、Coll和OCN)和促血管化相关基因(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扫描电镜结果表明,P和PD具有纤维状形态并呈现为多孔结构。细胞实验表明,BMSC可在P和PD表面黏附生长,且低氧条件下在PD上表现出更好的形态。与常氧条件相比,在低氧条件下,P和PD在7 d时的碱性磷酸酶表达减少。但低氧条件成骨诱导14 d时PD仍能促进钙的沉积。在常氧条件下,电纺纤维P可上调ALP、Runx2、Coll、OCN和VEGF的表达,但低氧条件下其对上述基因的上调作用不明显。而电纺纤维PD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均可促进ALP、Runx2、Coll、OCN和VEGF的表达。结论本研究制备的负载DMOG的PLCL电纺纤维在低氧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体外促血管化和促成骨分化性能,预期可作为一种较好的成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草酰甘氨酸 l--内酯共聚物 静电纺丝 血管化 成骨
下载PDF
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中单体残留量的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利剑飞 冯海琴 卢家俊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9期228-229,共2页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定量分析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中单体残留的方法。以二氯甲烷溶剂,超声萃取样品。采用DB1701毛细管柱(30 m×320μm×0.25μm)为分离柱。进样口温度为180℃;采用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50℃,以10℃/min升...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性定量分析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中单体残留的方法。以二氯甲烷溶剂,超声萃取样品。采用DB1701毛细管柱(30 m×320μm×0.25μm)为分离柱。进样口温度为180℃;采用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50℃,以10℃/min升至190℃,保持2 min。在选择的色谱条件下,乙交酯和己内酯得到良好的分离。两个单体线性范围为0.5~20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乙交酯0.9996和己内酯0.9983,检出限为乙交酯2.07μg/mL和己内酯1.29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0.7%(n=6),加标浓度为5.0μg/mL时,回收率在95.6%~97.8%。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重现性好,分离效率高,适用于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残留单体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酯共聚物 气相质谱联用 单体残留
下载PDF
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的药物释放 被引量:1
3
作者 岳磊 岳鑫 郭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208-5209,共2页
目的探讨以高分子材料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LA/CL 80∶20)为载体制备的担载丝裂霉素C纳米纤维的药物释放规律。方法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载药纳米纤维的理化性质评价;利用PBS为稀释液,制备不同浓度丝裂霉素溶液,酶标仪于363... 目的探讨以高分子材料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LA/CL 80∶20)为载体制备的担载丝裂霉素C纳米纤维的药物释放规律。方法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载药纳米纤维的理化性质评价;利用PBS为稀释液,制备不同浓度丝裂霉素溶液,酶标仪于363 nm处读取OD值,根据所得OD值与其对应的浓度制作丝裂霉素标准品的标准曲线,以此曲线测量不同质量载药纳米纤维在PBS中的药物释放率。结果 (1)微观表现为纤维呈连续直线状,无卷曲,粗细较均匀,表面光滑,无药物积聚,成均一网格状。(2)载药纳米纤维在PBS中可缓慢释放,于第5天达到最大释放浓度,其后维持不变,不同质量的纳米纤维释载药率约为10%左右。结论担载丝裂霉素C纳米纤维PLCL(LA/CL 80∶20)理化性质稳定,载药均匀。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可实现低浓度释放且维持时间延长,符合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的试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纳米纤维 降解材料 内酯共聚物PlCl 释放
下载PDF
担载丝裂霉素C纳米纤维体内降解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岳磊 岳鑫 郭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担载丝裂霉素C纳米纤维-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LA/CL 80:20)的体内降解机制。方法 96枚PLCL试样随机分成5个时间组,分别植入大鼠脊柱肌肉中,在2、4、6、8、12 w取出材料及外周组织。测量试件电镜下微观形态、质量及生物降解... 目的探讨担载丝裂霉素C纳米纤维-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LA/CL 80:20)的体内降解机制。方法 96枚PLCL试样随机分成5个时间组,分别植入大鼠脊柱肌肉中,在2、4、6、8、12 w取出材料及外周组织。测量试件电镜下微观形态、质量及生物降解率变化。结果 (1)载药剂型电镜下微观形态表现为材料孔隙增多,结构疏松化,出现断层,已完全失去材料连续性。(2)载药剂型分子量随聚合物酯键断裂,数值迅速下降,表现为生物降解率增高,随后趋缓。(3)载药剂型经过12 w的降解,有失重情况,明显失重发生在6~12 w之间。结论通过共聚的方法,可调控新药物剂型的降解周期及生物降解规律,载药剂型经过12 w的降解,电镜下微观形态降解破坏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率 失重率 纳米纤维 丝裂霉素 内酯共聚物PlCl
下载PDF
丝裂霉素纳米纤维对膀胱移形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岳磊 黄丽萍 岳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5-746,共2页
目的探讨以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制备的新剂型———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LA/CL 80∶20)对膀胱移形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质量的载药纤维对T24细胞产生凋亡的细胞形态学变化... 目的探讨以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制备的新剂型———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LA/CL 80∶20)对膀胱移形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质量的载药纤维对T24细胞产生凋亡的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PI和Annexin V双染法)检测载药纤维对T24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经不同质量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处理48 h后,细胞变圆变小,细胞膜模糊,染色质浓缩并分裂成块状,并出现多个凋亡小体。(2)AnnexinⅤ/PI双染法结果显示,随着剂量的递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细胞比例逐渐增加,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结论载药纤维作用于T24细胞后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地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丝裂霉素 内酯共聚物PlCl 凋亡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P(BS-co-CL)的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晓明 王格 +1 位作者 谢文杰 吴战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7,共4页
将不同配比的1,4-丁二酸、1,4-丁二醇与己内酯(ε-CL)在氯化亚锡和对甲基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熔融缩聚合,合成了可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酯-聚己内酯共聚物[P(BS-co-CL)]。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广角X射线衍射仪、偏... 将不同配比的1,4-丁二酸、1,4-丁二醇与己内酯(ε-CL)在氯化亚锡和对甲基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熔融缩聚合,合成了可生物降解聚丁二酸丁二酯-聚己内酯共聚物[P(BS-co-CL)]。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广角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等对P(BS-co-CL)的结构、结晶性能、晶体形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入ε-CL降低了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的结晶能力,改变了PBS的结晶形态,但晶体结构未发生改变,仍为单斜晶系α晶型。适当含量ε-CL的引入显著提高了P(BS-co-CL)的拉伸弹性模量和断裂拉伸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丁二-内酯共聚物 内酯 断裂拉伸应变
下载PDF
乙交酯一L-丙交酯一己内酯三元无规共聚物(PGLC)鼠伤寒沙门氏菌基因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7
作者 张强 朱燕 +1 位作者 周玲 张秀芹 《山东医药工业》 CAS 2003年第3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l--内酯三元无规共聚物 PGlC 伤寒沙门氏菌 基因回复突变试验
下载PDF
乙交酯-L-丙交酯-己内酯三元无规共聚物(PGLC)材料的染色体畸变试验
8
作者 周玲 崔淑香 +2 位作者 张秀芹 朱燕 胡志力 《山东医药工业》 2003年第2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l--内酯三元无规共聚物 染色体畸变 试验 降解高分子材料 缓释辅料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的生存 被引量:3
9
作者 田茂 朴海南 +2 位作者 陈宇 赵琦 潘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0期3133-3138,共6页
背景:到目前为止,工程化心肌组织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为常用的人工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目的:观察体外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补片在正... 背景:到目前为止,工程化心肌组织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为常用的人工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目的:观察体外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补片在正常心肌组织和梗死后心肌组织中的生长情况。方法: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贴壁分离筛选法进行分离、培养,选取第3代进行体外DAPI标记。制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2×106/cm2)种植于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上形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补片。培养48 h在电镜下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将补片植入到正常心肌组织和梗死后心肌组织培养5周,行病理学检查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中的存活情况。结果与结论: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结果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支架中呈三维生长,细胞与支架黏附良好。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比观察补片植入正常心肌组织后第1周和第5周切片结果,同第1周相比,第5周的心肌组织内出现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梗死区出现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示,梗死区出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支架上贴附生长,黏附良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聚乙交酯-聚己内酯共聚物补片可用于心肌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内酯共聚物 补片 心肌梗死
下载PDF
PGLC对小鼠致畸实验研究
10
作者 胡志力 解砚英 +1 位作者 于人江 李凤琴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3年第4期50-52,共3页
观察了乙交酯 -L -丙交酯 -ε -己内酯三元无规共聚物材料 (PGLC)对昆明种小鼠孕期和胎鼠的影响。结果表明 ,PGLCA组 (10 0 0mg/kg)、B组 (5 0 0mg/kg)、C组 (2 5 0mg/kg)各组孕鼠和胎鼠各项指标与阴性对照组 (C- ,PBS液每日 0 .5ml/鼠 ... 观察了乙交酯 -L -丙交酯 -ε -己内酯三元无规共聚物材料 (PGLC)对昆明种小鼠孕期和胎鼠的影响。结果表明 ,PGLCA组 (10 0 0mg/kg)、B组 (5 0 0mg/kg)、C组 (2 5 0mg/kg)各组孕鼠和胎鼠各项指标与阴性对照组 (C- ,PBS液每日 0 .5ml/鼠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与阳性对照组 (C+,CP ,14mg/kg)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PGLC剂量在 10 0 0~ 2 5 0mg/kg范围内对小鼠生殖能力和胎鼠发育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lC 小鼠 -l--ε-内酯三元无规共聚物 载体 致畸
下载PDF
医用可控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
11
《中国科技信息》 2004年第7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医用材料 降解 高分子材料 长效药 -l--已内酯三元共聚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