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磺化金属萘酞菁聚集倾向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颖 刘跃 +1 位作者 左霞 吴谊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2-654,共3页
在磺化金属萘酞菁的荧光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的Q谱带上观察到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光谱峰和基态聚集物的吸收光谱峰。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实验说明 ,溶液中聚体分子和单体分子同时存在 ;聚体放出或吸收光子后都解离为单体 ;在荧光光谱中金属... 在磺化金属萘酞菁的荧光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的Q谱带上观察到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光谱峰和基态聚集物的吸收光谱峰。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实验说明 ,溶液中聚体分子和单体分子同时存在 ;聚体放出或吸收光子后都解离为单体 ;在荧光光谱中金属萘酞菁的激基缔合物荧光峰相对于单体荧光峰发生红移 ,在吸收光谱中金属萘酞菁基态聚集体的吸收峰相对于单体吸收峰发生蓝移 ,聚集体的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有镜像对称关系。磺化萘酞菁钴浓度较大时 ,其荧光光谱的猝灭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金属萘酞菁 聚集倾向 荧光光谱 电子吸收光谱 聚集 激基缔合物
下载PDF
持续性婴儿啼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丽君 普珍 +1 位作者 仁增拉姆 董海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27期4758-4760,共3页
持续性婴儿啼哭或称婴儿肠绞痛,最早由Wessel于1954年提出,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器质性疾病,以哭闹为主要表现,每周至少有3天超过3小时,持续3周以上的哭闹,喂奶或安抚措施也无法制止,医院检查结果也无异常。此病多在婴儿出生后第2周起病,... 持续性婴儿啼哭或称婴儿肠绞痛,最早由Wessel于1954年提出,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器质性疾病,以哭闹为主要表现,每周至少有3天超过3小时,持续3周以上的哭闹,喂奶或安抚措施也无法制止,医院检查结果也无异常。此病多在婴儿出生后第2周起病,4-6周达到高峰,出生后3-6个月自然消退。持续性婴儿啼哭的发病率为5%-19%〔1-2〕,有家族聚集倾向,低出生体重儿患病率高。持续性婴儿啼哭不但与儿童时期的学习障碍有关,还会对母婴感情互动和家庭关系带来不良的影响〔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 非器质性 学习障碍 家庭关系 聚集倾向 出生后 对母 非母乳喂养 Wessel 医院检查
原文传递
DNA甲基化研究进展及在羊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睿赜 张英杰 刘月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2年第S1期78-81,共4页
1概述表观遗传是指在基因组序列不变的情况下,通过DNA和组蛋白的修饰等方式改变基因表达的现象,这种修饰以DNA甲基化最为常见。高等动植物中DNA甲基化主要是5-甲基胞嘧啶(5mC)。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作用下,S-腺苷甲硫氨酸(SAM)作为... 1概述表观遗传是指在基因组序列不变的情况下,通过DNA和组蛋白的修饰等方式改变基因表达的现象,这种修饰以DNA甲基化最为常见。高等动植物中DNA甲基化主要是5-甲基胞嘧啶(5mC)。在DNA甲基转移酶(DNMT)的作用下,S-腺苷甲硫氨酸(SAM)作为甲基供体,将甲基添加在DNA分子中的碱基上。5mC一般出现在CpG的胞嘧啶上。CpG位点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所占比例可达5%~10%,其中约有70%为mCpG。CpG位点不是均匀分布,而是呈现局部聚集倾向,形成一些CpG岛,但是大部分CpG岛不易被甲基化,而散在的CpG双核苷酸则容易被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供体 腺苷甲硫氨酸 基因表达 聚集倾向 胞嘧啶 印记基因 甲基转移酶 甲基化状态 均匀分布 双肌
下载PDF
昼夜动态PAGT、PLT变化与急性脑梗塞形成关系研究
4
作者 宋乃国 赵翠兰 +3 位作者 霍文 谢云岭 陈义林 石子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PAGT PLT 血小板粘附 脑血管疾病 有显著性差异 血小板聚集 健康人血 聚集倾向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心脏右向左分流与家族聚集性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李娜 吉林祝 +2 位作者 侯辰 唐鹏 刘鹏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家族聚集性及散发性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心脏右向左分流(RLS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VM患者427例,根据是否有家族聚集倾向将其分为家族聚集型组(136例)和散发型组(291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脏RLS的发生... 目的探讨家族聚集性及散发性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的心脏右向左分流(RLS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与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VM患者427例,根据是否有家族聚集倾向将其分为家族聚集型组(136例)和散发型组(291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脏RLS的发生率。再根据心脏RLS严重程度将427例VM患者分为无RLS组(263例)、轻度RLS组(57例)、中度RLS组(78例)及重度RLS组(29例),比较4组患者头痛及视觉先兆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4组不同心脏RLS严重程度组VM患者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脏RLS程度越重,患者头痛发生率越高(P <0.001)。轻、中、重度RLS组患者视觉先兆发生率均高于无RLS组,中、重度RLS组患者视觉先兆症状发生率均高于轻度RLS组(P <0.001)。结论 VM的家族聚集性与心脏RLS无明显相关性,VM患者的头痛及视觉先兆症状与心脏RLS关系更为密切,且卵圆孔未闭(PFO)引起的RLS程度越严重,越容易出现头痛及视觉先兆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家族聚集倾向 卵圆孔未闭 右向左分流
原文传递
计算机模拟预测治疗性抗体聚集倾向性的进展及应用
6
作者 毕行建 洪奇阳 +2 位作者 俞海 李少伟 夏宁邵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5-801,共7页
由于具有靶向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治疗性抗体已成为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研究领域。诸多重大疾病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都有望用抗体药物进行治疗,以抗体为基础的分子设计和靶向治疗也是近年生物... 由于具有靶向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治疗性抗体已成为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研究领域。诸多重大疾病如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等都有望用抗体药物进行治疗,以抗体为基础的分子设计和靶向治疗也是近年生物医药产业的最大增长点。但目前在抗体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抗体分子聚集是影响药物成药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筛选和设计稳定高效的抗体药物是药物研发早期阶段的重要目标。相较于传统筛选方法,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蛋白质的聚集倾向为抗体药物的稳定性和高度可溶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将有效地提高药物的研发效率。本文重点介绍了已成功应用于治疗性抗体领域的聚集预测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原理与应用前景进行总结,为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抗体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抗体 聚集倾向 成药性 计算机模拟 药物研发 DNA重组技术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